第五百二十三章開壇講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了,今晚你吩咐老金他們將馬照料好,明兒一早,清陽真人講完道我們就先一步回京。」

  明天是考生出貢院的日子,雖然她做了相關的救急部署,但畢竟是謝家第一次做這樣的工作,她擔心有紕漏也是正常的。所以她打算先傅老夫人他們一步回京。

  「少主,你放心吧,我會交待下去的。」

  謝如沫說話間,見一道黑影從拱形小門一閃而過,「誰?!誰在那裡?」

  她這話讓丁香等人緊張地看向拱形小門,丁香更是直接吩咐跟著她們的小廝,「你過去看看。」

  小廝過去找了一會,回來的時候搖搖頭,「少主,拱門背後沒人。」

  丁香等下人沒懷疑她看花了眼,謝如沫也很確信自已方才真的是看到了一道黑影,「拱門那邊往南是不是通向男客院?」

  小廝一愣,然後點了點頭。

  「今晚警醒一點。」那道黑影鬼鬼祟祟,怕不是什麼好人。

  謝如沫一行人走遠後,一道擎長的身影方從拱形門的另一邊走了出來,看向謝如沫離去的方向,自嘲地笑笑,他躲什麼呀,即使與謝如沫面對面,恐怕她都未必能認出他來,畢竟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並未正式見過。不過他和他二弟孟冠霖的長相還是挺相似的,保不齊謝如沫能從他這張臉上猜出他的身份也不一定呢?

  想到方才他聽到的消息,孟冠中心中一動。他家和謝如沫是不死不休之局,三翻兩次較量下來,人謝如沫是越走越高,越過越好。他們家呢,卻從汝陰的世家地頭蛇落得七零八散,他爹瘋了,二弟被母親扔下,他是到了京城,可因他爹的連累也參加不了科舉。否則,他也不會在會試期間呆在此地,純粹是為了避免呆在京中觸景傷情。卻沒料到謝如沫一行人也會在此時來到樓觀台中,方才她的話一直在他腦子不時地迴響,他想著想著,心都躁動起來了。

  回到自已的廂房中,他的友人在等他,「子皿兄,你方才哪去了?罷,別管你剛去了哪,你回來了就好。走,我帶你去見一個人。」說罷,他拉著他的袖子就要往外走。

  孟冠中手一拂,將衣袖從他手中解救出來,「常兄,今日小弟我身體略有不適,不若改日再去拜訪你朋友可好?」

  姓常的急了,「那人是白三少啊,白大國手的孫子,人家明天就要離開了,錯過了今晚,就沒機會了,你哪不舒服,就不能忍忍嗎?」

  「抱歉。」孟冠中仍舊不為所動。

  姓常的少年一看他的模樣,便知再往下勸也是無果,只能說道,「好吧,既然子皿兄身體不適,那你好好歇一歇,兄弟我不打擾了。」然後悻悻然地走了。

  這一晚,樓觀台註定有一個不平靜的夜晚。

  謝老金按照少主傳的話,好好將馬兒餵了一頓,保證次日一早有足夠的體力,又將有可能要用到的馬車檢查了一番,然後就著火堆喝著小酒,和另外幾位趕車的車夫們閒扯幾句,就不知不覺地迷糊過去了。

  孟冠中從馬廄出來,想了想,繞去了北邊放了一把火,然後就溜回男客院睡覺了。

  深夜時分,樓觀台最靠近女客院的幾間堆放雜物的房間走水了,幸虧發現得及時,火勢不大,從發現到火被撲滅僅花了半個時辰左右,沒有傷亡,算是有驚無險。

  次日辰時,清陽真人依照計劃開壇講道,早上的時候山下的人才得知這個消息,紛紛上山來。

  謝如沫觀察了一陣,發現樓觀台的道士們都在為真人的講道做準備,對昨晚的走水隻字不談,如廝淡定,謝如沫由衷佩服。

  比起清早得知消息才趕上山的人們,他們這些腐朽者們占了天時地利人和,自然占據了清陽真人講壇下的好位置。

  謝如沫不和她們爭,挑了個角落窩著。

  這C位嘛,太搶眼了,就和上學時的前三排一樣,非學霸不好坐。同理,也不適合她這種對佛教道教等信仰可有可無的人。

  這算是她第一次聽大師開壇講道吧,不知道清陽真人會說些什麼。

  後世中,道家流傳於民間的思想,大約就是清心靜氣、自然無為或中醫養生的表面印象,但謝如沫知道,真正的道家遠比這些表面印象更為博大玄奧。

  道家思想講的是無所不能、長生不滅,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

  道家思想,其實是合乎帝王之術的,無為、不爭,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利。西漢初年,唐朝初年,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明太祖皆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前朝苛政之後得以休養生息,成為最強盛的王朝。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仁宗盛治、洪武之治,都有道家思想的影響及功勞。

  謝如沫的思緒飄飄蕩蕩。

  隨著三道鐘聲敲響,一行道童先進來,後面跟著一位衣袂飄飄的老者。

  不知誰嚷了一句,「清陽真人來了。」

  所有人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杆正襟危坐。

  清陽真人清瘦,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不知道是相由心生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反正他這副模樣確實容易取信於人。試想,若是真人長得一副邋遢猥瑣的模樣,讓人看了多出戲啊。

  他老人家先洗手焚香,然後盤坐在講壇邊的團蒲上,環視一周,一掃佛塵,「咱們道教起源於《道德經》,今日本真人就講《道德經》。」

  「《道德經》有云:『......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一句。」

  謝如沫以為清陽真人面對著這普通大眾,講的也就是讓民眾無為不爭安貧樂道之類的安民的心靈雞湯,可他一開口,就嚇著她了,這話涉及了治國之道啊。而且,在場來聽講道的人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他說這些,他們能聽得懂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