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接近真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鑾殿上,武成帝獎賞完百官中有功的功臣,話峰一轉,提到了三個皇子年紀已大,是時候給他們分封爵位了。

  此話一出,全體啞然。

  甚至連宇文珩都有一瞬間的木了,封王了,真封了!這真是大大的驚喜啊。雖然他們隱約覺得元旦大朝會有彩蛋。可這麼多年了,他們在一次次的希望和一次次的失望中都已經麻木了,不敢相信他們父皇會給他們封王!

  和先帝相比,他們父皇可謂是吝嗇到了極點了。他們信陽皇姑姑於出嫁前先皇就給了封號和封地,而他們呢,都年過三十了,頭上還是光光的。

  但奇怪的是,關於他們的用度是很模糊的。他們這些皇子公主都是光杆之身,但他們發現了,他們的用度卻不止是光頭皇子的那點額度,通過一次次的試驗與試探,基本上能與郡王級別的用度持平。內務府等人也不敢剋扣他們的用度,所有的皇子公主都一視同仁沒有分封,當然,他們母妃不同,會有所差異。

  通過這點,宇文壽等人大致知道了他們在他們父皇眼中的份量了。這也是武成帝壓著他們這麼些年,他們沒有鬧的原因,誰也沒占著便宜!當然,鬧也是鬧不贏的。

  宇文珩也很激動,顏先生猜的沒錯,他說父皇要給他們封王了,就果然成真了。現在封了親王,豈不是要建親王府了?雖然他們早早分府移出了皇宮,但他們居住之信是按皇子的規格建的。幸虧當初自已沒上立世子的奏摺,不然可就要弄巧成拙了。

  想到顏科,宇文珩就聯想到他的另一個猜測,眼神不由得隱晦地掃向謝羌恆那邊。

  等他回過神來,武成帝已經在獎賞那些暫時沒資格上朝,卻又在去年立了大功的臣了或者皂吏。這些人都在偏殿候著。不過這些數量不多,都是立了非常大的功勞才能等候在偏殿被宣召。不然丁點大的功勞武成帝都親自面見,那豈不是要累死他這個做皇帝的了?

  偏殿這邊,謝如沫還沉浸在自已的思緒中,她總覺得繼續挖掘下去,就快接近真相了。

  按理說一個重生的帝王,要算計謝家,原因會是什麼呢?是在他的前世里他與謝家結了仇了?若是武成帝沒有重生,以他的的資質和性子根本不可能被先帝親睞進而登基。如果是這樣,那他前世必定是不如意的。而謝家人的性子她略有了解,不是那等落井下石之人,這就基本排除了謝家在前世得罪於他的可能性。

  如果這樣,他為什麼還要如此對待謝家呢?還是他預見了謝家將來會對王室不利嗎?不排除這個可能,這些年武成帝或多或少都在扶植房家,未嘗沒有想讓房家取而代之的意思。但有一點讓她想不通,她是能夠真切感受到自打她回歸謝家之後,武成帝是偏著謝家這邊的。這樣的做法是假仁假義還是有其他的考量?

  這些矛盾的點,讓謝如沫弄不清武成帝的意圖。謝如沫決定換個角度,或者反過來看,一個重生的帝王,最害怕忌憚的是什麼?最想要的是什麼?

  謝如沫將自已代入進去,一個帝王害怕的是別人反對他的政權。政權政權,重生謀位,如果武成帝不重生,最有可能登基的是前三皇子吧?不行,她回去得問問她祖父,他們謝家與前三皇子有沒有深層次的交情!

  難道謝家會跟著其他勢力反宇文皇朝?謝如沫覺得這個可能性很低。除非像現在的境況一樣,謝家嫡系的滅亡真的和武成帝有關,反也是被逼著謀劃,不然呢?等著滅族嗎?或若沒有武成帝的算計,謝家也走不到這一步啊。

  頭疼,這又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死胡同。

  所有的猜測都進了死胡同,如今只能看看實驗室那邊有沒有什麼令人意外的結果反饋了。

  突然,謝如沫靈光一閃,不,還有一個,一個重生的帝王,最害怕忌憚的是死亡!沒有帝王是不怕死的,擁有的東西越多的人越害怕死亡。

  生死病死,和醫有關啊,謝家是杏林世家,專和生老病死打交道。如果是這樣,按道理武成帝更應該優待謝家才對啊!怎麼會對謝家下手?

  如果謝家不聽話呢?這句話在腦海划過的時候,謝如沫嚇了一跳,一想到這個可能,她的思緒就停不下來,

  謝家不聽話,那就給不了武成帝他想要的東西,他另外扶植房家起來,想從房家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這是有可能的。當然,大周也需要更多的大夫,兩者並不相悖。武成帝作為一個帝王,恐怕沒那麼偉大先替百姓考慮,更多的恐怕是先已後天下。

  是不是房家這麼些年,都還沒有能力給到武成帝他想要的東西,然後她的出現,讓武成帝再次將希望放在謝家身上呢?武成帝究竟想要什麼?

  等等,謝如沫發現自已漏了一個問題,假如武成帝是四十歲的時候重生,那他是怎麼死的?難道他前世是病死的?謝如沫呼吸瞬間急促,她覺得她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但她的思路被一道太監的尖細唱諾聲給打斷了。

  偏殿離主殿不是很遠,通過太監的高聲唱念,他們偏殿的人都聽到了武成帝給他的幾個兒子封王的事,大皇子宇文壽封安王,二皇子宇文瑞封寧王,三皇子宇文珩封睿王。

  別人怎麼想,謝如沫不清楚,但她卻從這些封號看出了一些端倪,武成帝似乎更看重睿王宇文珩,安王寧王這兩個太平庸了,也寄託了武成帝的一些想法,似乎只想他們二人平平安安的就行了。而睿王,睿智,頗有託付重任之意。

  宇文珩能脫穎而出,謝如沫並不意外,正如她先前的想法一樣,武成帝的幾個兒子被他給養廢了。屬意睿王繼承大統,算是在矮個子裡挑高個了。

  封賞完大臣分封諸子,這偏殿還有人是等著他封賞的,今年的武成帝是出乎意料的大方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