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第一審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葛如沫靜靜地聽完,才問,「里正大叔呢?」

  葛彥明和阿明才猛然回過神,「對,茂生叔,這一定不是里正大叔的意思!你既不是族長也並非里正,沒有權力將東家逐出族!」

  葛長武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你們別管葛祥榮,這是族老們一致決定的。葛如沫,你服是不服?」

  人們開始竊竊私語:

  「怎麼會那麼巧?」

  「現在發現證物不見,就來了昨晚保管證物的人死了,裡面定然有貓膩。」

  「貓膩啥啊,那葛有齡都八十高齡了,死有什麼不對?只是說他死的不是時候而已,但聽說他對這案子蠻上心的,內憂外患,拖跨了身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人群中,林泰安諷刺一笑,又是這樣,這葛氏一族沒救了,一遇到事就只會不斷地退縮放棄。這樣一個家庭,想發展起來,難。

  葛如沫的視線落在孟廣平高漸離等人臉上,緩緩笑了,這一連串的打擊,真是好一張大網!

  「請容我說一句,在座的各位可以鑑證,自打青囊醫館開館以來,我葛如沫行醫做藥為人處事,自認為對得起天地良心。這個局,我不知道是誰設的,目的又是什麼。用幾條人命來做這個局,真是太看得起我葛如沫了。如果是謀我的命,儘管拿去,如果謀的是我這一身醫術傳承,那很抱歉,這些東西,我即使帶到地底下,也不會留給這些沒有醫德仁心之人。因為我這身醫術要是到了沒有醫德仁心的人手中,那將是一場災難,這個是我的師門和我最不願意看到的。」

  葛如沫的一席話讓圍觀的老百姓看到了她的錚錚鐵骨。她的情緒也感染了在場的人,讓人們願意去相信她所說的話。

  秦陽很有心機地打斷她,「有證據你就拿證據,不要歪曲事實博取老百姓的同情!」

  葛如沫跪下,陳述事實,「稟萬大人,沒有證據,記錄著莫家所用安宮牛黃丸的編號的那本冊子不見了。」

  「你——」

  葛如沫對他的話不理會讓葛長武很生氣,忍不住朝前走了一步,卻被萬秀達喝止,「大膽!剛才本官念在你一介平民的份上給你兩分薄面不追究你擾亂公堂之罪,你還欲得寸進尺?」

  葛長武連連作葺稱道不敢,然後避到了一旁,稍後悄然離去,他是聽他爹的命令來走這一趟的,他之所以願意跑這麼一趟,無非是想看葛如沫聽到被族人捨棄的難堪而已。

  非常讓葛長武失望的是,葛如沫沒有半點他想像中的難堪,她此刻腦子正在高速運轉。

  此番交鋒,雙方打了個平手。

  現在,有利於她這邊的是,查出了仿製安宮牛黃丸的窩點,青囊醫館所出的安宮牛黃丸有可能真是替它背了黑鍋:但不利於她的就是,因為某些她尚且不知道的原因,能證明害死莫老太的那顆藥並非出自青囊醫館這一點的資料被毀了。

  雙方目前就是這樣,她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脫罪。他們也沒有直接的證據定她的罪。

  且看萬秀達怎麼判了,今日多半是沒有結果的。

  果然,劉歲山忍不住提議,「萬大人,不然今天就審到這吧,這案情撲塑迷離,還請再多花些時間查證。」

  萬秀達假意思索,在得了高世離點頭的暗示後,說道,「鑑於本案另有隱情,加上線索尚未足夠,暫時退堂,改日再審。」

  這一次審案的經過和結果,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了有心人面前。

  一組特製的編號,僅差一點,就讓她立於不敗之地。如今打成平手,也是暗處的敵人有心算無心才形成的。

  而且她的做法給了人很多的啟發,並且不限於製藥業,這是一種獨特的防偽標記。

  對謝羌恆來說,她的聰明和做事的周密出乎他所料,也就更堅定了要護她周全,將她迎回謝家的決心。

  真不愧是謝家子弟,腦子真是聰明啊。這是衛盈盈浮現於心中的想法,接著她有點擔心,究竟接下來是葛如沫化險為夷還是他們的局能完美收官?

  奸詐,這是傅如璽聽到審案過程和結果的第一反應,她是真沒想到葛如沫私下還留著這麼一手。接著她只希望衛盈盈那邊的勢力不要那麼沒用,對付一個鄉村女大夫都對付不了。

  不過這些都是汝陰之外的人的心思浮動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葛彥明提前去往汝陰時,葛祥榮剛想出發,卻被葛水生攔了下來。

  「叔,我爹沒了。」一見面,直接給他來了這麼一句,葛祥榮根本走不了,只好取消了前往汝陰縣衙旁觀策應的打算。

  葛祥榮霍地站了起來,「什麼時候的事?」

  「昨晚沒的吧?今天早上才發現。他老人家的後事,你看著幫忙安排一下吧。等我大哥二哥趕到,就有點晚了。」葛水生一臉疲憊地說道。

  「行,這事我一準給你辦好。你爹是咱們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他的喪禮怎麼都不能隨意,咱一定得大辦!」

  可這一切,並沒有葛祥榮想像中那麼順利,正如他此刻坐在宗祠偏廳,不發一語地看著葛茂生高談闊論。一早上,葛茂生從上藜村到汝陰趕了個來回,

  但是他卻覺得去了葛如沫那個毒瘤,自己年輕了,精神頭很足。

  「四太公怎麼死的?還不是操心她葛如沫的事給弄的。四太公的葬禮要風光大辦可以,舉全族之力舉辦都行,但只有一條,我們葛氏一族不得再與葛如沫入獄一事沾上半點干係。」

  此話一出,族人們都徹徹私語:

  「這樣好嗎?畢竟族中受過小五的恩惠的人不少。」

  「有什麼不好的,四太公為了操心她都操勞過度去了,算是對得起她的了。」

  「咱們這樣做,會不會顯得太過冷血無情了呀。」

  「這也是沒辦法,我們這邊還得操心四太公的身後事,不是麼?哪有那麼精力再去管她的事啊。」

  「咱們還是聽族老們的決定吧?葛小五這回惹的事不小,已經牽扯到幾條人命了。」自古以來,民都怕官,一旦和官司扯上關係,不想乾的人恨不能退避三舍以示清白。

  「對,我們三房六房七房聽茂生叔的。」三房六房七房的人紛紛表態。

  意思就是剩下大房二房四房五房是跟著葛祥榮走的,等著他下決定。

  「叔?」

  葛茂生祈求地看著葛祥榮。以他爹在族中德高望重的名望,如果死後只有一半的族人來相送,那是一種恥辱,是對他這一生的否定!他身為兒子,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