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授道解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葛如沫嚴肅地說道,「還有,由於推拿有利於循環系統和新陳代謝,對於一般慢性病或身體過度虛弱的患者,是比較安全可靠的。對於不便吃藥的孩子,推拿可增強小兒體質,起到預防保健作用。對於某些複雜疾病,還可配合針灸、藥物治療。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推拿不是萬能的,對於一些急症,一定要病人及時就醫,決不可因一已之私而使病人延誤病情。」

  「師傅,您說的,我們都記住了。」

  「這幾張按摩床是根據你們的身高訂製的,不,是大致的身高,不是很精準。但也會讓你們比較省力,如果你們以後出師了,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去訂製按摩床,這樣給人推拿起來會比較省力,不那麼累。」

  「好,現在我給你們講解推拿需要用到的手法。阿明,你上前,我給你們示範一下。推拿的手法具體有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

  「......每個人對力的承受度不一樣,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不用太重的力,按的時候要同時觀察病人的反應,詢問病人的感受,然後調整力道。好了,你們現在兩兩組織,在對方身上多做練習。」

  稍晚,葛如沫被茅闊攔下,「小葛大夫,可以借我們一套人體模型嗎?」

  剛才用飯時,他就頻頻看向她,原來是為了這個。對於他的直接,葛如沫並未感到意外。

  茅闊這人,相處了幾天,她算是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就是個缺根筋的人。不過她察覺到他在醫學上的天賦很出眾,是那種學術型的人才,除了醫學外,對生活中的事都慢半拍,人情世故有些不得要領。總的來說,智商很高,情商很低。

  而路少清呢,在學醫的天賦上不及他多矣,但在人情世故上卻很練達。不知道是沈東籬還是他們師傅將他倆湊一塊,還真是做對了。

  「在青囊醫館呆了幾天,看到你給病人治病的情況,給我的啟發很大,特別是您今天拿出來的人偶模型和人體各個方位的模型圖以及你的講解,真的讓我有種茅塞頓開眼前一亮的感覺。」

  「抱歉,人體模型和圖像都不允許外借。」葛如沫話一出,茅闊果然露出失望的神色,「不過,推拿室的鑰匙可以給你一把,那裡你進出隨意。」

  茅闊喜出望外,「小葛大夫,真是太謝謝你了。」

  「我能再請教你一個問題嗎?」

  「有疑問可以說出來,但談不上請教,咱們相互探討吧。」

  「我發現啊,如果弄清楚了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走向,是叫奇經八脈吧?」茅闊回憶葛如沫今天所說過的名詞,得到葛如沫肯定的回答後,他重新組織語言繼續說道,「如果了解它們穿插的骨骼肌肉等等,還有它們和五臟六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有關係的吧?再分辨清楚他們行經的骨骼肌肉或者臟腑發生病症時在寸口表現出的異常脈相,輔以針灸、推拿、用藥,是不是就能藥到病除?」

  葛如沫肅然,他這總結,完全在點子上,而且對中醫的概念抓了個總,中醫總體來說不就是這樣嗎?頂多再加上疾病的外因內素,以及隨著時間的遷移病症發生的改變。

  「是不是這樣?」

  「是的,十二經脈和臟腑間有絡屬關係,比如肝膽絡屬肝經,心肺、脾胃、腎和膀胱和相對應的經絡是絡屬關係。人一生病,身體就會出現異常。」

  「咱們中醫不是講究望聞問切嗎?切診就更是辨症的基本,寸口為手太陰肺經之脈, 因五臟六腑的脈都會合於此脈, 所以從這裡可以了解到全身臟腑經脈氣血的情況。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行走於全身,它們穿行的肌肉骨骼如果有異常,確實也會反應在脈相上。切脈其實就是根據氣血在經絡中的行走情況來判斷機體是否正常。而身體的病變或者異常都會反應在經絡的氣血行走里,比如體虛,氣血行走得慢,就會出現細脈。」

  茅闊一邊聽一邊點頭。

  這時出來找茅闊,已經聽了好一會的路少清插話,「小葛大夫,你說得話我聽得很明白啊,能說說你對另外三診的理解嗎?」

  葛如沫看還有時間,就說道,「行吧,那我就給你們說說望診聞診和問診,首先,我們通過望診,可以從整體或者局部大概知道病人哪裡不舒服。比如從他走路的姿勢或者坐姿,都可以稍微判斷出來一些,一個人身體不舒服,即使他再怎麼掩飾,都會流露出來一些的。想要更深入了解病人到底哪裡出問題了,還是得看舌,望舌也是望診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舌的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的臟腑,舌質和舌胎的望診,診斷意義很大。再說聞診,聞,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聲音一個是氣味,望診佐以聞診以分病症的寒熱虛實......氣微聲低的都為虛證......惡臭味重的屬於熱症:問診中的十問歌,你們都會背吧?問診用以印證診斷是否偏頗或者以此推斷病症是否發生了遷移改變。」

  「問診有十問歌?是什麼樣的?」

  葛如沫撫額,這醫書因戰亂遺失得太厲害了,「這十問歌就是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均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婦女尤必問經帶。」

  說完這些,葛如沫見路少清喃喃地在背育,也不打擾他,徑直走了。走了一段後,她發現不對勁,回頭一看,茅闊竟然還跟在她身上,「你還有什麼事嗎?」

  「小葛大夫,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也不敢和別人說,連我師傅都沒說。但我今天特別想問一下你,想知道你對於我那個問題是怎麼想的。」茅闊說。

  葛如沫擰眉,這樣的問題如果他連自己的師傅都不敢問,肯定是個大難題或者大麻煩,她還真不是很想聽。且從剛才給他們講解推拿課時,就發現茅闊的動手能力很強並且富於實踐,且還善於舉一反三,是一個學醫的好苗子。

  「一個人活著有疑問是正常的,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或許在某個時刻就能迎刃而解了呢。」

  「不,我有強烈的預感,現在就是這個問題迎刃而解的最好的時機。」茅闊說這話時,眼睛發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