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如此盛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葛如沫無語,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此事事關族中名聲,容不得半點污點,而且話已經說到這份上,就是為了避嫌,四太公也不會答應的。

  果然,她聽到四太公這樣說道,「茂生,你願意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那是你的事,可我不能讓葛氏一族背上這樣的名聲,即使被人這樣議論猜測我也不願。

  我知道你做的這一切是為了鴻銘,我先前就說過,你私心太重,並不適合擔任里正一職.如今看來,你也不適合處理族中事務,你將族老的職務也卸了吧!」

  葛茂生想辯解,可對上葛有齡那雙銳利如鷹一般仿若洞析一切的雙眼時,嘴唇動了動,發現辯無可 辯。他很擔心,若他再鬧下去,下場會更慘。

  葛有齡一句話將一位備受人尊敬的族老一擼到底,變回族中一個普通的糟老頭。把在座的族老們都嚇了一跳,全都安靜如雞,也不敢求情。求什麼情啊,不過是沒了族老這一受族人敬重的名頭而已,又 沒咋罰他,犯不著求情。

  「滿金,我見茂生一直看你,你是不是有什麼意見?正如你剛才說的,咱們不搞一言堂,所以有意見可以提嘛。」

  「我哪裡有什麼意見啊,老叔你英明神武高瞻遠矚,咱們哪有你看得長遠啊。」葛滿金又不傻,他們三房日子好過,只是在族中地位尷尬,不像大房二房受人尊敬而已。他本以為借這次的事,能讓三房抖抖威風,壓一下大房二房的風頭,順便賺點銀子。如今眼見事不可為,他可不會再幫那頭出什麼力,弄得自己一身騷,及時止損可是他們三房一貫的宗旨。

  「不是我看得長遠,而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別人的糖衣炮彈迷惑了心智。這幾件事,初看是好的,但最終會斷了族人的上進心,讓他們變得不切實際!就如同今天一樣 ,別人扔點餌,他們就都紅了眼。」

  落花生還能怎麼辦,努力賠罪唄,「葛老爺子,諸位,真是對不住,咱們也不想這樣,是辦這事前沒想清楚。」

  「別人我管不著,也不想管!至於你們——」

  葛有齡的視線將周遭的人掃了一遍,每個人都覺得四太公/四叔公/四爺爺看到他們了,「挺直點腰杆!好好過日子,踏實點,別想什麼一步登天的好事。想多了摔不死人,有些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

  「聖人言,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咱們村目前是沒有族學,蓋因咱們村族人還窮。真建了族學,不勞而獲的東西,又有幾個會珍惜的?不過是空中樓閣,不實際,建了也是白建。

  修路也是一樣的道理,即使咱們修了新路,家家戶戶日子過成那樣,別人就會高看一眼了嗎?時日 一久,路壞了,咱們又有能力有閒心去修補它嗎?

  可如果這些東西是憑我們雙手得來的,又不一樣了。若是咱們村家家戶戶都安居樂業了,荷包緊實了,會捨不得將孩子送去念書嗎?念書的孩子多了,族裡有本事的年輕人就會多起來,我相信咱們族裡 的孩子都是不忘本的好孩子。這些孩子有了本事,會不孝順爺娘會不回報族裡嗎?如此一來,祠堂也能 修葺了,道路、族學都是和祠堂一樣的道理。所以,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別妄想一步登天。」

  場面安靜如雞,所有人不敢吭聲。後來有老人說,許多年沒見四太公這般大動肝火過了。

  「四太公,你說得雖然有道理。這些年,我們族人也是如你所說的一般,兢兢業業的,可生活確實沒 改變多少。看不到希望啊,所以我們今天聽到傅大小姐提到要捐贈的東西時才會腦子發熱,還有這位老人家說的話,太讓人熱血沸騰了,所以才會失去理智。大傢伙都只是想把日子過得好些。」

  「你們啊,以為犧牲了小五,咱們的族人就都能過上好日子了?敢問,這樣的好日子能過多久?一年兩年十年?過不了十年!你們便會被打回原形!

  縱然祠堂新建了,路新修了,族學新建了,名師請來了,你們,在場的絕大多數人,還不是一樣得在土裡刨食!小五走了,醫館自然也開不下去了,你們現在可以在那上工的人全都沒活干。你們覺得不 干你們的事是吧?還覺得幸災樂禍是吧?那近日醫館招工的消息傳出來,你們為何都擠破了頭?只要青囊醫館在,你們就有機會得到工作,醫館不在,你們祖祖輩輩都得面朝黃土背朝天!指望供出一個讀書來更換門庭?我也活了快八十年了,至今沒有看到過誰真正躍出了農門,那了眼前這位。

  小五,才是改變族人的根本希望所在。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們想想,自打青囊醫館開館至今,族人們是不是多少都得到了一些實惠和便宜?」

  這般盛讚,聽得葛如沫臉紅,同時亦覺得肩上責任重大。

  葛有齡給他們灌輸了這樣一個觀念,保住葛小五,他們想要的一切都有可能實現。雖然用的時間久一點,不如答應了葛如璽的條件後立即能見到成效,但勝在一步一步,穩紮穩實。

  眾人面面相覷,還真別說,醫館開館後,他們的日子漸漸過得有盼頭起來了,生活也有了一些改變。

  這種改變雖然不大,但他們切切實實是得了利,往年一到了農閒,族裡和村子裡許多壯勞力都去鎮上找活,更遠的,縣裡和穎水碼頭都會去,多半還是乾的苦力,就為能攢下幾個錢。

  今年卻不用出去了,不提先前因安宮牛黃丸賺到的外塊,如今許多手巧的編點小物什,在路口或者在靠近醫館的地方擺擺,平日裡也能賣出不少。有些手藝好的做些吃食也能掙兩個錢,甚至有些腦子活絡的,摘一籃子的野花也能賣錢......這樣的情況不一而足,自打醫館開張後,鄉親們的日子確實好過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