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大膽頂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外面,林守宬得了沈東籬讓他過去的話後,立即讓馬車動起來,直往葛七斤家駛去。在路口與孟冠林相 遇時,直言去意,並未和他多做糾纏。

  兩邊都進展不順,氣得孟冠林暗罵不已,不甘心地給藏在遠處的人使了個手勢後,恨恨說道,「敬酒不 吃吃罰酒,八台大轎你不肯上,那就等著名譽掃地吧!」

  咳咳,葛有齡咳了兩聲說道,「行啦,別將火氣發到外人身上,有什麼事就開城布公來談,今天一次解決好。」

  葛有遐與葛滿金對視了一眼,「也好。」

  聞言葛根拉著葛鴻熙就要走,卻被攔下了,「根子,沒聽你四太公說了嗎?開誠布公地談,鴻熙是個滿有想法的人,路可不能堵住他的嘴不讓他說話啊。」

  有些話,從他們這些老傢伙口中說出來,太掉份,以他來做突破口,再恰當不過了。

  葛根無措,看向四太公。

  葛有齡說,「不急著走,如他所言,咱們不搞一言堂,有話還是要讓人說的。」葛有齡勉強笑笑,復又坐下,對著葛鴻熙說道,「你剛才是想說我老糊塗了吧?」

  「豈敢豈敢。」葛鴻熙對著這位長輩,禮節上還算恭敬。

  沒能順利帶走人,四太公又一副要長談的樣子,葛根只得鬆開他二弟的手,然後退至一旁。

  「你是有才兄那房的吧?祥貴娃子家的老二?」

  「四太公記性真好,裔孫的太祖父正是葛有才,家父葛祥貴。」全族上下七百餘人,加上村子裡另外兩姓的人,並不是每一個晚輩他都能記得住的。能被他記住,葛鴻熙與有榮焉。

  「你書讀得不錯,話也說得有條理。不過聽你話里話外的意思,是贊成接受傅大小姐的條件的?」 葛有齡和葛祥榮一樣,直接將葛如璽方才的心意定義成了交易。

  葛鴻熙斟酌一二後小心地答道,「這不是於族於村的好事麼,為什麼要拒絕呢?」

  「接受人家那麼一大筆財物和恩情,你們能心安理得?」葛有齡反問。

  他們又不是白白接受這些東西,不是答應了她讓葛七斤夫婦做主葛如沫的婚事麼?許多人腦子裡下意識地反駁,有些人很快反應過來,剛才他們聽著四太公給此事定性的那句話不順耳,此時的想法不正巧應證了事實如此麼。於是這些人覺得不自在的都沉默了。

  葛有齡繼續說道,「而且我剛才已經決定了,葛如沫最近兩年都不會說親。」意思就是連交換條件都沒有了,他們再不拒絕,豈不是白白受人這麼一大恩賜?

  葛如璽忙接話,「四太公不必覺得有心理負擔,以前村裡的人也給予了我家不少的幫助,我回報一 二也是應該的,不必太見外。」

  「傅大小姐要是真念著這些年族人對你的照拂之情,還請不要再以言語相惑。」葛有齡直直看向她,那眼底的瞭然讓葛如璽略臉上的笑容僵了僵。

  葛有齡對族人不是不失望,太急功見利。而葛如璽這個女娃子他也不待見,從她對她大姐都能狠下心來讓她墮胎,便知她是個天性涼薄的人。這餌下得很重,心思太雜算計太多,讓人不喜。只可惜族人里少有人看透,即使看透,面對這樣重的餌都選擇裝聾作啞視而不見。

  他們怎麼不想想,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得失亦不是那麼容易算清楚的,今日或許他們會欣喜於白得了這些,他日未必不會後悔莫及。

  葛鴻熙不明白,就算這真是傅大小姐提出的交換條件,那他們也不吃虧不是嗎?葛如沫嫁得如意郎君,順帶還能幫襯族人,這是兩全齊美的好事啊。他最終還是忍不住將心底的想法說了出來。

  葛有齡問他,「你讀了那麼多年書了,如果族裡做出決定要建族學,讓你回來教導蒙學,十年內你再考,你願意嗎?」

  葛鴻熙一聽這話就下意識反駁,「啊?為什麼,我不願意,也沒這個必要不是。家裡還能支持我再考,又不花族裡的銀子,我現在還年輕,又不是考得沒 有希望了。為什麼要聽從族裡這個不合理的安排?」名相荀晉說過,成名要趁早,十年後再考,他已二十有八了,早已過了讀書科考的最佳年紀。

  「如果說你哥嫂不願意你再念下去了呢?」

  根嫂子在外面聽了心一驚,她確實有過這種想法,也和葛根說過。他二叔讀書也讀了十年了,下場了兩回次,縣試都沒過,今年都十八了,看著也不像是讀書的料。年年讀書年年費錢,偏他對家裡又無半點體諒,她實在是看不出半點好來,始終都覺得便是他考上了也沾不了他的光。

  「我爹娘同意我繼續讀書就行啊,當然,哥嫂同意了最好。」葛鴻熙皺著眉頭。

  葛有齡指出來,「你看,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差不多的事情,你自己都不願意,怎麼能要求你族妹同意在她看來同樣不合理的要求呢。」

  「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葛鴻熙覺得不能這樣算的。

  「怎麼不能?都是為族人作犧牲,你來當族學先生,首先家裡不用再給你銀子讀書,能省下一大筆銀 子。況且束脩又不是不讓你收,你也能補貼家裡,亦是兩全齊美的好事。再者,閒暇之餘你也可以看書鑽研學問的嘛。」

  「可我不需要族裡這樣安排啊。」

  「小五她同樣不需要。」

  駁不過,辯不贏,葛鴻熙有點著急,「可是男人和女人怎麼能比呢?且我讀書,我會有遠大的前程。」

  葛如沫挑眉,想不到祥貴嬸家一家子的老實人,二兒子竟是這般樣子。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可是在他身上,葛如沫看到的只是盲目自大與偏執。且從這一翻話可以窺見 是個自私的,怕是無法體諒家人為他讀書付出的辛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