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未雨綢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不能說麼?」

  葛如沫搖頭,「不是,我剛才在想怎麼說比較合適。」上次孟家提親的事雖然沒成,不了了之,可有心人想知道還是能打聽出來的,沒有隱瞞的必要。

  於是葛如沫便將孟家去葛家提親,她父母都同意,而她拒絕過一次的事說了出來,以及這事她祖父站在她這邊。本來這事雙方都該心知肚明隨後不了了之的。可隨著傅遠志那一行人的到來,此事再次被她那名義上的二姐提起,她擔心她父母聽從葛如璽的話不顧她的意願強行應承親事。

  聽完,王一清覺得葛如沫太過杞人憂天了,葛七斤夫婦再怎麼說也是她的親生父母,怎麼會不顧親生女兒的死活。為她挑的親事,縱然有不足之處,也不可能害她,又不是喪心病狂了。

  「孟家背景強悍,孟二公子風評極佳,若無非拒不可的理由,何不嘗試著接受?或許能成就一段良緣佳話呢。」

  「王掌柜,你知道我和家人處得不太好,尤其是我那名義上的二姐,我倆歷來不合。她在前往京城之際來這麼一招,總讓我的心墜墜不安的沒著落。」

  王一清秒懂,原來是疑她那名義上的二姐不安好心呀。

  「或許是你想多了。」他接著說道,「你那二姐生父家,光為了接她就來了十多個人,他們還能使喚得動許寒嵩,恐怕來頭不小。」

  葛如沫知道,梁道斌在之前給她的來信中提到過的,五柳傅家,是很有來頭。

  王一清又看了葛小五一眼,感覺她不明白他的意思啊。他是真的覺得是她多心了,說句不好聽的,葛如璽沒必要不是,只要她回京,以後她與葛小五就是雲泥之別,何必在這時候節外生枝呢?

  可王一清不知道,葛如璽她有非做不可的理由啊。

  「但願吧。」葛如沫談性缺缺,她已經不想再聊下去了。

  最後還是王一清來了一句,「不過你的想法也沒錯,防人之心不可無。」

  「哎呀,王大夫,你就說說,孟家有沒有仇家吧。」阿南忍不住開口了。

  王一清捋著他的三寸短須笑道,「要說不對付的人,誰都有,少少的都有一兩個,和孟家不對付的人...有了。」

  「那家人姓霍,就住在孟家邊上。說起來霍家在咱們清河鎮挺有名氣的,霍家乃書香門弟,這些年來出了不少教書先生,霍家人幾乎是分散在許多書院裡教書。雖無人在朝中做官,但在文人圈子極負盛名,可以說桃李滿天下。」

  「王掌柜可知他們因何結怨?」

  「這事是上一輩的事了,據說孟家如今的宗婦大夫人梅氏當年是人稱霍九先生霍繁盛的未婚妻。」

  「那為何梅氏成了孟家的宗婦?」阿南疑惑。

  左不過移情別戀橫刀奪愛的戲碼,葛如沫暗忖。

  「當年孟廣仁霍繁盛梅氏三人很要好,在霍梅兩家訂好的婚期前一個月,就傳出了梅家退親。不久,轉而與孟家結親的消息。其中因由外人也不得而知,只知自那之後,孟霍兩家再無來往。」

  「這樣的人我們如何搭得上關係?」阿南嘟嚷著。

  王一清一附掌,「這還不簡單,送上幾枚安宮牛黃丸,保證能無往不利。」

  葛如沫,「王掌柜說笑了。」

  王一清搖頭,「沒有說笑,你們青囊醫館所出的安宮牛黃刃先前還有少量流出,有心人用點手段還能買到。自打你弄了那麼個抽獎機制,流出來的安宮牛黃丸明顯減少,現在可以說是一藥難求啊,有銀子也買不到。」

  葛如沫默,她還真沒想到會這樣,許是安宮牛黃丸得來不容易,有很大的隨機率,概率又小,所以得到的人都拿它當寶貝。

  黑市里安黃的價格炒得越高,那些人越是拿得穩拿得住,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越是得不到越是炒高價格,價格越是高流出的量越是少。

  「其實霍家人你見過。」

  葛如沫疑惑,「我見過?什麼時候?」

  「就是上回你來回春堂坐診,不是給一位身懷六甲的孕婦來看病嗎?她丈夫是個書生,陪著她來的。她丈夫就是霍家人,不過是霍家旁枝罷了。」

  王一清一說,她就想起來了,當時她給那位孕婦開的方子是青黛豆豉湯,因為沒有青黛最後改了方子。不過她記得當時王一清可沒在場,他怎麼知道的?

  或許是看出她那無聲的疑問,王一清笑著解釋,「這還是因為你醫術好,你開的藥那婦人吃了三天就好了。那姓霍的書生專程來回春堂道謝,正巧我在,就知道這事了。」

  「哦,原來是這樣。」理明白這關係,葛如沫微微低頭思索開來。

  其實王一清還想問問她關於青黛的事,他琢磨著這可能是他所不知道的一種藥,只是見她眉頭緊鎖,知道不是問這個的時機,再等等吧。

  沒多久,葛如沫便提出告辭了。

  王一清親自將人送出去,還在感嘆,「要是四少爺在就好了,能從中幫忙說和一下。」

  梁道斌?倒是許久沒想起他了。葛如沫不語,即使是他在,這事他也插不上話,說句不好聽的,他的話可能還不及族裡的族老說話管用。

  說話間,二子湊了過來,「掌柜的,葛大夫,剛我無意間聽到你們在聊孟二少爺?」

  王一清瞅他,「你耳朵倒是靈。」

  二子傻笑,「呵呵,哪裡哪裡。我只是想到昨天那孟二少爺的小廝來回春堂買外傷藥,也沒見他找大夫看傷口,就一搖一晃地走了,走路姿勢別彆扭扭的。」

  「你怎麼知道是孟二少爺的小廝。」

  「嗨,見過唄,這鎮子有多大,再說,清河書院離咱們這也不遠,就兩條街,溜達幾次就熟了。況且他的小廝都挺好認的,個個長得眉清目秀的。」

  葛如沫心中一動,佯裝無意問了一句,「孟二公子或者他的小廝經常來回春堂買嗎?」

  「倒不常來,治外傷的藥買一瓶能用好久了嘛,不過我倒是無意中見到他在人安堂買過藥。買啥藥就不知道了。」

  葛如沫道謝,「謝謝你啊二子。」人都有慣性,一般在哪裡買東西好的話,都習慣去那買的,除非是感覺不好了才會換。

  再說了,回春堂算得上是清河鎮裡最好的醫館和藥房了,孟冠林的小廝昨天還回頭買這個藥,就不是感覺不好換地方買藥的原因了。人安堂在鎮子東邊,離孟家和書院都遠著呢,排除了順手買藥的可能,倒像是為了避人耳目特意去那買藥一樣。

  「客氣啥,我就隨便嘮嗑,葛大夫你呢就隨便一聽。」

  「那王掌柜,你們留步,我們先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