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說服里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葛如沫忙了兩日,自覺時機到了,登了里正家的門。先前她給葛八送安宮牛黃丸時,自然沒忘了給里正送一粒。

  如今她和葛祥榮一左一右坐在廳堂里喝著茶水。一句話,將她的主題緩緩鋪開。

  「里正大叔,說句實話你可能不信,我對咱們村子是有過詳細的規劃和構想的。」

  葛祥榮笑意融融地給她的杯子加滿了茶水,「願聞其詳。」

  葛如沫目視著他,不躲不閃,鄭地有聲地說道,「在我的規劃中,要把咱們村發展成為幾種道地藥材的

  產地。」

  葛如沫的話讓葛祥榮手一抖,他沒想到葛小五的野心竟然這麼大!

  「里正大叔,你知道我們現在種植的天南星,收成時,每畝的毛收入是多少嗎?」

  「什麼是毛收入?」

  「毛收入就是一定時期內除掉成本的收入。天南星每畝毛收入在十二兩到十五兩銀子之間。」 葛如沫耐

  心地解釋著,「當然,前面我們有可能因為沒有種植經驗以致畝產量略低,但保守估計每畝地的毛收入也有八兩銀子以上。」

  葛祥榮咽了咽口水,然後暗自深吸口氣,緩緩自己過快的心跳,繼續聽她說下去。

  「天南星的年生長期為一百天左右,我們在六月末七月初播種,在當年的十月霜降之前就必須採挖完畢。」

  葛祥榮暗自琢磨,這葛小五還沒把間種在其中的玉黍收入算入其中呢。

  「我們種植的另外幾種藥材也有這麼高的收益嗎?」這是他目前比較關心的。

  「有高有低吧。」葛如沫是開醫館的,對各種藥材的行情也挺清楚的。

  「半夏比天南星略低一些,和天南星差不多的種植方法。牛膝就要更低一些,每畝大約有四五兩的毛收入,不過田間的管理相對天南星和半夏來說也相對省心一點。」

  「就是這樣,也比種糧食強!」葛祥榮肯定地說道。

  這樣的收益已經很可觀了,要知道,這些藥材都是麥收之後才種植的,他們已經收穫了一季的糧食了。

  這些藥材要是收得早,他們還可以種一截耐寒耐凍的疏菜。

  「還有,里正大叔,別忘了炮製還能收一截錢。如果大家信我,屆時我手把手教大家炮製這些藥材,定

  能讓這些藥材賣個好價錢。」涉足醫館這行那麼久,她自然知道藥材的緊俏,只要藥材炮製手藝過關,是完全不愁賣的。

  葛祥榮的侄媳婦陳氏在青囊醫館幫忙煎藥,她曾私下透露過,醫館裡的藥經過炮製後,價值至少能漲一倍。先前他媳婦鬧著要跟他們一塊種植藥材,他還罵她瞎胡鬧,最終還是沒能抵過她的一哭二鬧,劃了幾畝地給她折騰。現在他無比慶幸當初自己耳根子軟。

  葛祥榮忙借著喝水掩飾自己的失態。

  「里正大叔,還有一點,在種植藥材的土地上,我們可以用幾種種植方式,比如間種、套種、輪種。別小看了這幾種種植方式,對農作物產量的提高極有幫助。」

  「何為間種、套種、輪種?」

  葛祥榮感興趣地反問。

  作為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民,他對能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都很感興趣。

  而且農作物的輪種,輪種是指前後兩季種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鄰兩年內種植不同的複種方式.由於不同作物對土壤中的養分具有不同的吸收利用能力,因此,輪作有利於土壤中的養分的均衡消耗.同時輪作還有利於減輕與作物伴生的病蟲雜草的危害.例如,春季種烤菸,烤菸收穫後再種一季雙季晚稻,這種水旱輪作的效果一般都很好.不僅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能,而且能非常有效地抑制病蟲雜種.

  不用說,這育種也是荀晉教給農民的技術。這種先育種後移植的方法,極大地避免了種子的浪費,也避免了農作物之間植株過密而致的產量不高。

  不過葛如沫沒把這些說出來,她覺得多說無益。讓他們看到鐵一般的事實,比她費盡口舌還管用。

  葛祥榮根本不會想到,他們上藜村乃至清河鎮真如葛如沫所預想的一般,成為了有名的藥材產地,尤其是天南星、半夏、懷膝、地黃、連翹等等十幾味中藥,成為了道地有材,每年全國各地都有不少藥材商慕名而來。

  而她在種植藥材期間用到的間種、套種、輪種技術,也被人們自發地推廣運用到農作物的種植中去。

  農民們發現,這樣子種植,農作物產量高,病害少,管理起來也比以前省心多了。

  「小五,你的想法很好。你那是否還有富餘的種子?有的話,分點給我種吧。你說得那麼好,我總得試試,畢竟事關重大。」

  葛如沫理解地點點頭,「自是有的,只是不多,幾種藥材加起來,夠種兩畝地吧。」

  「這就夠了。如果咱們村子裡真能達到你所說的那樣,我替全村的百姓感謝你了。」 葛祥榮激動地說道。

  能不激動嗎?葛小五的設想和規劃要是能成功,他們上藜村就要變成整個清河鎮,不,整個汝陰都數得上的富裕村了。這些都是他擔任里正期間創下的功績啊。

  「里正大叔,我有信心,我所說的這些都會實現的,只不過,這需要時間,也需要人從旁指導。」

  「最多三年,必出成果!」葛如沫這話說得斬釘截鐵,以她的個性,放在平時,定不會說這樣自滿的話。但如今情況緊急,也只能這樣了。

  「那真是太好了。」

  「而我目前,最缺的就是時間。」這一句,葛如沫輕聲說道,表情滿是無奈。

  這話也讓葛祥榮的興奮褪去,冷靜下來,再聯想近日發生的事,他就明白了她 的意思。

  「小五,叔明白你的意思,可叔作為里正,你和你家裡人的事,叔也實在是不方便插手。其實這事找你爺爺出面,要比找叔好很多。」

  不出她所料,她爹娘的動作很快,沒兩天,吳官媒再次登門。而這次她爹娘不像上次一般避而不談她的親事,而是故意傳得人盡皆知。里正不可能不知道,如今這話也算是給她透了個底。

  葛如沫苦笑,他能想到的,自己如何想不到?只是這事吧,畢竟葛八是跟大兒 子住,把小兒子一家分了出來。插手孫女的親事這種事,可一不可再。插手的次數 多了,對他的名聲也不好。

  最重要的是,她還不想那麼早嫁人。

  因為歷史出現了拐點,大周朝的姑娘十五周歲到十八周歲嫁人都是正常的。她 更傾向於十八再考慮這個問題。

  「里正大叔,我亦明白你的難處,你直接插手,確實不太好。你只需......」 後面,葛如沫壓低了聲音,將她的想法告知葛祥榮。

  葛祥榮吧嗒著菸絲聽完,最終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