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不恥下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8章

  事實就是事實,她也不與他多作爭辯,「若我猜得不錯,你們應該是軍隊出身的吧?」軍隊出身的人對攻擊物的躲避幾乎是下意識的,已經融入他們骨血中了。躲開那顆小石頭,真是小意思。

  「你怎麼知道?」

  沈笠的眼神一下變得銳利如刀。

  葛如沫不怕他,「你看,這就是你們下意識的反應了。」

  「在軍隊呆久了自身總會留下一些與眾不同的痕跡或者說習慣。你們軍隊人的習慣就是,當察覺到對方有侵犯你們領地、隱私的意圖時,就會下意識地防備。普通人雖然也有會這樣的,但不像你們反應這麼迅速和敏感。而且你們身上都帶股與眾不同的氣勢,如兵器一般冷冽,眼神、動作、氣勢與普通人差別很大。」

  葛如沫這一番話說下來,沈東漓沒出聲,自古英雄出少年,膽大心細又有腦子,他當年這個年紀的時候可還做不到像她這樣的程度。可惜她是個姑娘,不然又是一根帶兵的好苗子。

  沈笠沒有出聲,將她的話細細思索一遍,還真被她說中了幾分。

  「還是搭一下脈吧,我雖然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但猜測畢竟只是猜測,具有一定的賭性。把下脈,也正好看看你這病嚴重到了什麼程度。」要是沈東漓一直在馬車內不出,她把藥方給了,也就完事了。但他此時的做法挺為她著想的,葛如沫這人吧,那心說軟也軟,說硬也能硬得起來。最受不得人對她好了。

  沈東漓依言伸出手腕。

  葛如沫一上手,便從脈象得知他這樣的情況最少持續了二十天,「基本上能確定,你這個病正如我猜測的一般。」

  「而且,你應該有足外翻的症狀,目內眥赤痛。」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從而表現出足外翻的症狀。他穿著長袍,遮掩了,讓人無從得知。

  「還有就是,你身上很多症狀都是表現在左邊,右邊則正常。」陽蹺傷,則左側不仁。

  「例如常常感覺左半邊身子僵硬不聽使喚;少腹疼痛、睪丸抽痛,膝蓋不舒服,都是表現在左邊。」

  似是故意的一般,葛如沫將發生在沈東漓身上的症狀一一數了出來,眼神還有意無意地瞟向沈笠。反正這些症狀他們都知道,說出來也沒第四個人聽到。

  症狀全中,絲毫不差!

  沈東漓倒沒什麼大的反應,頂多聽到她連睪丸一詞都毫不避諱地說出口之時,嘴角隱隱抽動,這姑娘也真是大膽。

  反正是沈笠,臉黑得跟鍋底似的。

  其實葛如沫這番話說完,沈笠是真的佩服了,竟將他家公子的病症說得絲毫不差。若非他家公子一直是他貼身伺候的,他都要懷疑是不是被人安插了釘子了。

  「我給你針兩針吧,放心,不用很久的。」

  葛如沫從衣袖口處掏出一把針來。九根針在她手上規律均勻地如扇子骨般一一擺開。僅從這點,就可看出她確實把針玩得很好。

  你放心,這些針我平時都消過毒了,而且你看,針尖部分我都保護得很好。

  說話間,她將方才刺過葛七斤的那根針挑出來,放到旁邊去。

  他這病,屬於邪客於足陽蹺之脈,只需針風池、風府、申脈,無需炙,手上這金針就能操作。且風池風府皆於後腦,申脈位於外踝之下半寸,連衣裳都不用脫,方便。

  沈東漓自然不會拒絕,他被這個病折騰得夠嗆。況且先前在蒼南縣衙的時候,只聽說了她用針的神奇,卻沒有親眼見識到,確實也有點好奇。

  葛如沫先讓他脫掉鞋襪。

  沈東漓有些不自然,但依言做了。

  葛如沫發現他的腳生得瑩白如玉,指頭圓潤,竟比自己的還好看,虧自己還是個姑娘,天理何在?進針之後,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研製出一種養膚膏來,將自己一身的肌膚保養到他這種瑩白如玉的程度。

  「你的醫館真該早點開起來了。」沈笠抱怨。他主子那麼尊貴的一個人,竟在田野間卸履脫襪!雖說事急從權,但實在不好看。

  葛如沫忙著手上的活,沒說話,她也想啊,但急得來嗎?

  一刻鐘後,她收針。

  「好啦,藥方給你們了,趕緊抓藥去吧。其實這藥是子夜時分喝的,不過你還是入夜就喝吧。」長期不得閉眼,也實在太可憐了,「喝之後會微微發汗,這都是正常的。」

  葛如沫想了想,說道,「其實這藥如果加入一味百合,效果可能會更好。不過加不加都無所謂了。」

  說起她給的那個方子,沈東漓倒有些不明白。

  近來他為這個病所困擾,他自己也看了不少醫書,加上身邊有個大師級的御醫,對中藥也算得上有些了解。她說過,自己的病症在於陰蹺脈淤塞而致使陽不交陰,營衛失和。半夏的作用有幾方面,用它來治這個病,大約是看上了它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結的作用。可中藥種類繁多,其中具有辛散消結作用的藥,肯定不止半夏一味。可她為何要使用半夏這味藥呢?

  沈東漓不恥下問,將他的疑惑問了出來。

  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而且他發現,葛如沫年紀雖少,但看問題的角度刁鑽,解決問題的手段也常常讓人耳目一新,發人省思。

  「用半夏,乃取其和胃之功。」

  嗯,竟不是看中它辛散消結之作用?但同樣的,有和胃作用的藥物也是很多的,為何偏用半夏。

  見他確實挺想知道的樣子,葛如沫也不藏私,

  「首先,你這個病,乃陽氣獨行於陽而不得入陰所致。我們需要做的是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則陰陽和也。」

  「胃為升降之樞,為陰陽升降之道,水火交濟之機。陰陽不交的源頭在這裡。剛才我用金針通了經絡,再在源頭以半夏秫米湯通其道,調和一身陰陽,病自然而愈。」

  「半夏者,夏之一半,夏到秋,是自然界由陽轉陰的過程,半夏生於夏季之半,正是大自然陽氣正濃之時,正所謂陽極生陰,半夏歸於胃經,稟賦陽極生陰之性,是引陽入陰的最好藥材。」

  前面的話尚有些晦澀難懂,後面關於半夏的解釋真的好形象。就是沈笠這人一點醫理也不懂,聽著都覺得甚有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