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貴人相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章

  與此同時,回春堂門外拐角處,一輛馬車靜靜地停靠在那。馬車內自有乾坤,布置得很舒適,又有種低調的奢華。一身著華衣錦袍面如冠玉的男子兀自品銘,一舉一動,貴氣盈人。男子旁邊還坐了一人,兩人年紀仿佛,縱然粗布青衣,也難掩其溫玉潤澤的氣質。

  而回春堂的掌柜王一清面無表情地立在一旁,實則里心早已將王梁罵個半死。他早已說過那批甘遂有問題,讓他處理了,他不抓緊也就罷了,竟然將他的話當成耳邊風還賣給了病人!

  「去,把那藥方拿來給我看看。」錦衣男子吩咐。

  王一清一邊暗中觀察著四少梁道斌的神情,一邊琢磨著說辭,「四少,其實這病人我知道,孔大夫看的,此人身患脅痛引起的水飲壅盛於里之實症,偏此人又體虛邪實,硬攻恐傷其根本,甚至支撐不住,所以孔大夫沒敢開方。只讓其家去好好養著。卻不料,他們竟找了江湖郎中來看,那人也是個棒槌,開的方子怕也多半不能用。這才有了今天這事兒。」

  他只希望三少信了他這番說辭才好,如此王梁那小子方能逃脫一劫。

  「我說了,去把藥方拿給我。是非曲折如何我自有判斷!還有,我不想一件事重複三遍,明白嗎?」梁道斌的聲音並未提高,卻無端讓人戰粟。

  「是。」

  如今王一清只能希望那江湖郎中真是半桶水了,那藥方開得亂七八糟最好,不然主子起了愛才之心,不止王梁遭殃,自己也要跟著吃掛落。

  沒一會,那藥方便被取來了。原來回春堂歷來都有規矩,無論是本館大夫開的藥方還是野方子,都會抄碌留存一份方給抓藥。

  拿了藥方,梁道斌隨手給旁邊的人,「茵塵兄,此人開方水平如何?」

  陳茵塵拿著方子端祥了好一會,「不下於吾。」

  「是不是過於抬舉他了?」梁道斌略有些驚訝,陳茵塵的醫術如何他是知道的,他師傅吳道子據說師承張仲景一脈。縱然由於長期分裂、戰亂,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以及傷寒雜病論其中收錄的內容丟失不少,幾乎是十不存一,加之在一百多年的傳抄中出現了不少錯誤。儘管現今的醫學水平因斷層較之三百年前的兩漢時期多有不如,但吳道子一脈的醫技在如今已經是最高等的了。陳茵塵作為吳道子的大弟子,水平自然是不差的,他說出的話,分量很重。

  「不,此人的水平確實經得住這句評語。那患者一身病症確實因水飲壅盛於里,停於胸脅,水飲泛溢肢體所致。」

  此話算是肯定了回春堂孔勝之辨症了。

  「胸脅引痛,水腫腹脹,二便不利,兼而有之。此時非一般淡滲利濕治法所能勝任,只宜峻下逐水,使體內積液由大小便排出。甘遂、芫花、大戟,一君二臣,甘遂善行經隧水濕,為君藥,大戟善泄臟腑水濕,芫花善消胸脅伏飲痰癖,為臣藥。三藥峻烈,易傷正氣,故佐以十枚大棗煎服,寓意有三:緩和諸藥毒性;益氣護胃;培土製水。」

  說到此處,陳茵塵神情中已多有讚賞之色,「再者,患者之懸飲水腫,皆因脾陽虛弱所致,理當健脾益氣治之。加之患者得病日久,正氣有傷,體虛邪實,又非攻不可。遂這十棗湯,嗯,可叫十棗湯,這十棗湯與健脾補益劑交替使用,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皆可。如此,方可正邪兼顧。」

  說到後面,陳茵塵簡直滿意得不行。

  陳茵塵不愧是師從張仲景一脈的傳人,一席話,竟將葛如沫所有的考量推測得七七八八。

  梁道斌也是學過點皮毛的,聽陳茵塵這麼一分析,也覺得開方的是個人才,心中存了結交的心思。正想著怎麼套出他們背後的高人呢,馬車帘子就被人掀開,來人急匆匆地說道,「四少,京城急件。」

  梁道斌接過後,查了下暗記還在,便立即開啟,上面只寫了兩個字,「速歸!」看完後他神色凝重,不復之前的輕鬆,「我們得立即趕回京城。」

  陳茵塵聞言,默從了,只是神情難掩失望。好容易遇到個旗鼓相當的同道中人,以為能切磋一番的,看來是不行了。

  「王掌柜,此事交由你全權處理,該如何便如何,人家背後有高人,別心存僥倖,否則便貽笑大方了。還有,若是需要,露清解毒丸給他用上一顆。」

  雖然方才那小姑娘說藥方是她給的,但顯然,他們都不認為她能開得出這麼精妙的藥方,想必她身後自有高人。此時因故不能前去尋訪,但也不能讓手下的人將人得罪了。

  見他交待得慎重,王一清再也不敢有半點私心。

  馬車駛走後,王一清立即趕去處理這事兒了。他抵達的時候,雙方正僵持著,不過,被氣瘋的王梁顯然略輸一籌。

  「王梁,怎麼讓病患辛苦地停在門口,還不趕緊把人請進去?」

  葛祥貴家的幾個面面相覷,他們堵在門口是有脅迫之意,擔心自己家吃虧,現在人家要請他們進門商量,便有些怯了。且方才王梁的話,已讓他們心生退意。

  王一清一看便明白了他們的顧慮,說道,「你們放心吧,此事該如何處理便如何處理,若是我們回春堂的責任,我們也決不推辭。」

  此番話說得振振有辭,勇於承擔責任的態度頓時贏得了圍觀的人不少好感,解了方才人們因王梁與葛家那番爭執對回春堂產生的懷疑與擔憂。

  葛如沫看得明白,卻也沒說什麼,她是來好好解決此事,不是來踢館找茬的。

  她回頭一看,葛祥貴家的幾個還在猶豫拿不定主意,只得提起這領頭的責任,「既然王掌柜如此說了,我們便進去吧。」

  此時葛如沫臉上的巴掌印發散了,紅腫的左臉還隱約看得出形狀,王一清見了,眼睛一閃,略訝異。

  一行人進了大堂,王一清便低聲吩咐一個小夥計去將回春堂的坐堂大夫孫勝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