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台灣 1997

  計程車在等候紅燈。望出窗外,哧,並肩的一輛車裡,一對男女正在打架。駕駛位上的男人用手撕女人的頭髮,女人扭曲身體,手中一把雨傘猛刺著男人。綠燈亮了,車子往前滑去,才看見那是部賓士車。

  計程車裡的廣播用不帶感情的聲調說,北上的自強號列車脫落了最後五節車廂。想像著半截列車往前衝刺,半截列車掉在荒野中,像卡通片裡的情節,我大笑出聲。計程車司機也在哈哈笑;他笑什麼我不清楚,我笑,是因為台灣充滿了卡通式的不諧調,令人愕然。

  外來的訪客對90年代的台灣往往覺得摸不清底細:它究竟很現代還是很傳統?先進還是落後?已開發還是開發中?文明還是野蠻?它的文化面貌究竟是什麼?

  我記得二十年前去六龜的感覺:山路崎嶇、路途遙遙。二十年後再去,發覺只是一步之遙。和在柏林、華盛頓、倫敦一樣,我們在高雄機場租了輛車,順著高速公路的指標,看著手裡攤開的地圖,兩小時後,已經輕輕鬆鬆到了我心目中偏僻無比的六龜。台灣已經有了與世界同步的汽車文明。

  可是在最現代的公路旁,你會看見歐美絕對沒有的一片亂葬崗。橫七豎八的土墳隆起,壓上幾塊石頭;墓碑草率得連生死年月都懶得刻上。撿了骨的墳坑空著,露出深陷土中的腐朽棺木。來撿骨的子孫甚至懶得清走棺中殘留的黑色壽衣;掀開的棺蓋隨手棄置,也不在乎就壓在另一堆墳土上。野狗撕裂了壽衣,棺蓋上灑著鳥糞。來掃墓的人在泥里一腳一個坑,時不時要滑進別人腐爛的棺木里。

  亂葬崗的邊緣有根水泥柱,細看之下,刻著"美濃第九公墓"幾字。公墓?你搖搖頭,覺得不可置信。然後鑽進那租來的豐田汽車,繼續前行。

  回到高雄,這港都的氣魄令人心胸一寬。和擁擠老舊的台北多麼不一樣;這個城市有敞闊的大道、整齊的建築、悅目的公園。它還有一個海港,使它和紐約、鹿特丹、漢堡、開普頓一樣吞吐著海洋的文明,面對最寬闊的世界。

  南國艷麗的陽光將椰樹和摩天大樓的影子投在筆直的大道上,你正覺得這真是一個美好的現代都會,卻看見汽車直闖紅燈,一輛接著一輛。走過幾個路口之後,你就知道了:原來在高雄,紅燈是拿來作參考用的。

  在如此現代的都市裡,怎麼會這樣呢?還沒想完,高雄人告訴你,他們幾百萬市民買水喝已經買了好幾年。水龍頭流出的水沒人敢喝,沒人敢拿來泡菜、煮麵、洗菜。每一個家庭每個月要花好幾千塊錢買水。

  別的車子呼嘯而過,你的車在紅燈前停下來,為的是有時間倒抽一口涼氣。什麼?這個現代大都市的水不能喝,已經幾年,而市民不曾舉行百萬人抗議遊行,而市政府照常開門上班?當喝淨水這個基本生存權都被剝奪的時候,這個都市竟然沒有暴動和革命?

  沒有淨水可喝的都市。有那麼一剎那,你以為你在孟加拉。

  可是這明明是一個最前進的中國人所建立的社會。台灣不僅有與西班牙不相上下的物質水準,它更神奇的發展出五千年來第一回的民主政治。人們熱血奔騰地參與總統大選,帶著一種南美人玩嘉年華會式的亢奮。多麼難得,五千年來第一回!

  可是現代民主在這裡又透著些許奇怪。候選人以"辦桌"的形式請客;披著大紅桌布的圓桌圓凳、霸占著公共空間的塑布棚、熱氣沸騰的大鍋大灶大碗……像婚嫁喜慶、小兒滿月。你狐疑地想:這哪裡像是提出公共政策的地方?

  事實上,誰也不在乎什麼公共政策。候選人與選民之間有一套與公共政策無關的默契;他們彼此尋找的是彼此之間同鄉、同學、親戚等等血緣地緣的關係。民主選舉,只是一種新的形式,形式下的內容仍舊是農業時代的"辦桌"文化。

  於是你會讀到廖福本之流如何如何介入黑道一說,而他的雲林"鄉親"百人要組織北上來保護廖某人。你讀報錯愕:這是什麼民主?社會公義、公共政策在哪裡?

  不在哪裡。在"辦桌"文化中,鄉親關係的考慮遠遠超過任何公共議題。只是在民主的表面上,你一時看不出底層的真相。

  狗吠。不斷的兇猛的狗吠,在午夜,在某一個鄰居的院子裡。我翻來覆去,疲憊不堪。狗吠聲像有人用針刺我的腦袋,我頭痛欲裂。

  怎麼可能?在那麼現代的大都會裡,在一個小巷裡有路燈、轉角處有郵局、大人坐飛機去香港採購,小孩在書房中玩電腦網路的大都會裡,怎麼可能讓一隻狗在午夜一小時又一小時的狂吠?我到底在哪裡?這是什麼城市?

  在利齒吠聲中不安地睡去,又被震動耳膜的擴音器驚醒;才五點,辦喪事的電子琴音樂從天而降,聲音大得使頭上的燈罩微微顫抖。我閉上眼,隨著音樂擬想那我自小熟悉的靈前的儀式:哭調、招魂曲、和尚誦經、道士搖鈴……。牛角聲響起時,我想像那臉上塗著白粉扭動的身軀……。

  "雖然是現代科技的濫用,"我對因為噪音而煩躁不安的朋友說,"可是傳統還是有意義的。"

  "傳統?"朋友粗聲粗氣地回答,"什麼傳統?他們在放錄音帶!"

  ---------------------

  二十三歲的“孩子”

  二十三歲的“孩子”

  日前在台灣《中國時報》專欄中讀到廖玉蕙女士一篇關於教育"孩子"的文章。"孩子"因為學分不夠,要求教授讓他補修課程,但他要求的語辭不夠婉轉周到,教授要"孩子"回頭反省,再來陳述理由。"孩子"改過了,教授答應了,"孩子"歡歡喜喜地離開。

  文章令我大吃一驚,因為作者筆下這舉止天真可愛、接受教誨、從頭到尾被稱為"孩子"的,竟是一個即將大學畢業的人。一個二十三歲的"孩子"。

  去年在奧地利一場演講會上,我權充好朋友李昂的英語譯員,為她作即席口譯。一群台灣來旅遊的大學生也在聽眾席中,其中一人舉手問了一個關於性解放的問題;我譯成英語,然後等李昂回答。

  李昂說:"你們小孩子不知道哦,上一代的女性……"

  我嚇一跳,心想:好姐妹,你怎麼能稱他們為"小孩子"?

  可是看看學生表情,我多慮了,他們個個面露微笑,專心聽講,顯然根本沒人注意到自己被稱為"小孩子",更沒人引以為憐。但我不能將"你們小孩子"翻譯出來;把大學生稱為Kids或德語的Kinder會讓在場的西方人摸不著頭腦。尤其在德語文化里,老師們對中學生都開始以"您"來稱呼。我面臨一個文化差異的問題。

  又收到一份報紙:台灣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教授在課堂上打學生手心……

  咦,這是1996年的台灣嗎?十二年前,我寫過"幼稚園大學",指陳教育者以愛護為藉口,使大學生幼稚化、馴順化,實際上是為政治當權訓練順民。十二年後的台灣早已天翻地覆,教育基本上已脫離政治控制,那麼為什麼,為什麼我們二十多歲的大學生還被人打手心,被人視為"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