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而在千里之外,封君揚的大軍剛剛到達豫州。暫作休整之後,五月二十八日,封君揚率軍與豫州城外的鮮氏大軍接戰。鮮氏兵馬顯然之前就得到了步六孤驍的交代,一戰即走,往南敗退,不想行了還不足百里就遇到了封君揚的伏兵,只數千殘軍衝破了包圍,逃往泰興。
封君揚沒有帶兵繼續追擊,轉身回了豫州。賀澤早已大開了城門,親自將封君揚迎入城守府內,鄭重謝道:“多謝雲西王來解豫州之困,賀澤感激不盡。”
“你莫謝我,我不是為你賀澤來的。”封君揚端起茶杯飲了口茶,淡淡地瞥了賀澤一眼,又道:“賀十二,事到如今,我們兩個都無需再做戲。我只問你,泰興水軍現在何處?”
賀澤答道:“不知道。”
封君揚聽得輕勾唇角,嘲道:“賀十二,我現在更沒得功夫和你算舊帳。鄭綸已經帶軍趕往泰興,以他一己之力,根本就奪不回泰興,需得你那水軍出力才行。”
賀澤不理會封君揚話中的譏諷,抬眼默默看他片刻,道:“你留在豫州,我去泰興聯繫水軍,與鄭綸一起奪回泰興。”
這話有些出乎封君揚意料,封君揚一時不語,只打量賀澤。賀澤淡淡一笑,單手摘了頭盔下來,道:“封君揚,你看看我現在的模樣。”
他年紀與封君揚相近,此刻竟已是華發叢生,仿若中年,便是封君揚瞧著,也不覺心驚。
“五日。”賀澤苦澀一笑,道:“從二十三日我得到泰興飛鴿傳書,知泰興失陷、賀氏被屠,到今天整整五日。我以前只當一夜白髮不過是個笑話,待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才知真有其事。”
賀氏一族被紇古越幾乎屠了個乾淨,只逃出了芸生與賀澤妻兒幾個,封君揚已是得到消息,不忍再說賀澤什麼,默了一默,出言安慰他道:“芸生與你妻兒並未落在紇古越手上,該是逃去了雲西,我已命人前去接應。”
賀澤道:“可賀家不只芸生和我妻兒幾個。泰興失陷,賀氏遭屠,我卻縮在豫州不出,眾人皆說我膽小如鼠,拿我與薛盛顯相比,便是我的部將,嘴上雖還沒說什麼,眼中卻已有不屑之色。封君揚,你是否也這樣看我?”
封君揚沉聲道:“若我是你,也是固守豫州以待援軍,不會衝動南下。”
賀澤聽得哈哈大笑,笑著笑著,那眼角上卻是冒了淚光,道:“封君揚,不枉我與你朋友一場。那幫子人只會指責我沒有血性,不救泰興,不報家仇,卻忘了還有拓拔垚在靖陽虎視眈眈,豫州身為江中平原門戶之地,此刻比泰興更要重要。”
此話不假,封君揚棄泰興不顧,而要先來救豫州,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封君揚緩緩點頭,又問賀澤道:“你有何打算?”
賀澤將頭盔仔細戴好,站起身來,緩緩說道:“我將豫州的兵力盡數留給你,你在此等候拓拔垚。我去聯繫水軍,配合鄭綸奪回泰興,手刃紇古越,報仇雪恨。”
他說完,向後退了兩步,對著封君揚一揖到底,這才轉身大步往外而去。
翌日,賀澤將手中兵權盡數交與封君揚,自己只帶了幾十親衛,往泰興方向疾馳而去。豫州再次易主,只帶了幾十親衛。往泰興方向疾馳而去。豫州再次易主。只這一次因著賀澤事先有所安?。而封君揚也未往豫州軍中安插人手。軍中一片平靜。未起絲毫動盪。
便是如此。幕僚韓華還是花了兩日時間。親自往各個軍營里都去了一趟。回來與封君揚說道:“靖陽還有張家的兵馬。至少大幾萬人。拓拔垚若要南下。定不會留張家在靖陽。這樣算來。對方兵力將遠勝於我。而且豫州軍未必與咱們心齊。一旦與鮮氏交戰。若勝之還好。否則……”
韓華話未說完。封君揚卻已懂了他的意思。淺淺一笑。接道:“畢竟不是自己的人。有些異心也是正常。”
韓華又分析道:“至於泰興那裡。泰興一向富裕繁華。紇古越又下令縱兵七日。那些北漠人少不得都搶了許多財物。人若有財。大多惜命。那些北漠人不會為了守一個空城而賣命。他們會走。只要叫鄭綸放開西側道路。北漠人不足為慮。到時再與賀家水軍聯手。奪回泰興並非難事。”
這與封君揚想法一致。他緩緩點頭。道:“這怕也是步六孤驍急於帶兵趕去泰興的原因。他知道紇古越能攻下泰興。卻守不住泰興。不過。他卻不知。最終的勝敗不在泰興。而在豫州。”
韓華笑了一笑。恭維道:“王爺得透徹。”
封君揚扯了扯唇角。卻是沉默下來。過得一會兒。忽地輕聲說道:“拓拔垚暫時先到不了。我需得離開幾日。軍中之事。先生就多費心吧。”
韓華一驚。隨即便就反應過來封君揚要去做什麼。忙勸道:“王爺當以大業為重。怎能為兒女私情而任性妄為。”
封君揚聞言笑笑。道:“先生放心。我心中有數。”
順平剛剛趕回。聽聞封君揚要去尋辰年。也是吃驚。遲疑了一下。道:“王爺。依小的瞧著。王妃那裡已是打定了主意要去泰興。除非您等將她制住。強行帶回來。不然去也是白去。”
封君揚淡淡瞥他一眼。連話都沒說。打馬而去。順平無奈。只得在後追了上去。因順平知曉鄭綸行軍路線。封君揚粗略一算便知道他們現在大概到了哪裡。一行人快馬加鞭。抄了近路去截鄭綸。到第四日頭上。便就尋到了鄭綸大軍的蹤跡。
順平上前請示封君揚。道:“王爺。咱們是直接去軍中尋鄭綸。還是命他前來見您。”
大軍尚在行軍途中。若就這樣直接找過去。不免太過引人注目。封君揚想了一想。指著遠處的一片樹林。吩咐道:“先去那裡等一等。待天黑他們紮營。再過去。”
眾人得了他的吩咐。策馬避入樹林之中。直到天黑。這才從內出來。往南行了二十多里。就見到了連綿成片的軍營。順平之前剛在鄭綸軍中待了幾日。對這營地的布置比較熟悉。介紹道:“這是鄭綸的中軍營地。王妃所領的義軍屬於後軍。另有營地。”他小心地瞄了一眼封君揚面色。又補充:“如若沒有要緊事。王妃只待在自己營中。輕易不到中軍來。”
封君揚面上瞧不出什麼喜怒來。在馬上默坐了片刻。腳跟輕輕地磕了一下馬腹。道:“走。去中軍大帳。”
順平忙拍馬跟了上去。心中卻在暗暗祈禱辰年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在鄭綸營中。否則定要惹得封君揚吃醋。許是老天聽到了順平的禱告。辰年今天還真沒往鄭綸這裡來。
義軍營中。辰年剛巡過了一遍營地回到帳中。就有鄭綸的傳令兵前來傳信。請她前去中軍大帳。辰年一時沒有多想。只當是鄭綸尋她商議軍事。獨自跟著那傳令兵去了中軍。待進入大帳。一眼瞧見封君揚在裡面。頓是一怔。
第九十章 各有責任
封君揚正好也抬眼看她,目光落到她的面上卻是凝住,千言萬語一時都堵在了喉間,說不出半句話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垂了垂眼帘,淡淡說道:“進來坐下,我有事與你相商。”
大帳中並無別人,封君揚也是一身便裝打扮,辰年只略想了想,已是猜到了他的來意,走上前去在他對面坐下,沉聲問道:“你為我而來?”
“不是。”封君揚緩緩搖頭,停了一停,才又說道:“為了小寶,為了……我自己。”
辰年心中猛地一疼,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過得片刻,待那痛楚稍過,這才敢輕輕地吐出那口氣來,道:“紇古越是我的義父,他養了我十六年,我無法叫自己置身事外。”
封君揚靜靜看她,卻是問道:“你去了泰興有何用處?你可能勸得紇古越放下過去恩怨,帶兵退出泰興?”
辰年想了一想,答道:“不能。”
“可能大義滅親,於陣中斬殺了他?”封君揚又問。
辰年抿緊了唇,好一會兒才慢慢鬆開,道:“不能。”
封君揚氣得笑了,“勸不退他,又殺不得他,那你為什麼還要去泰興?是想著生擒紇古越,還是想死在他的刀下,震醒了他,好叫他放下屠刀,回頭是岸?”
辰年抬眼直直看他,卻是不肯回答。
她這反應終於激怒了封君揚,他一時忘記了她的武功早已經遠勝於自己,猛地站起身來,揪著她的衣襟將人提起,逼近了她,冷聲道:“謝辰年,是我先對不起你,所以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心甘情願的受著。你說不想見我,好,我不見你。你說不要孩子認我,好,我不認她。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都依著你。我知從宜平起,你心裡就已沒了我,後來你對我笑也好,哭也好,不過都是虛與委蛇,逢場作戲。可我不怨,我也沒資格怨,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走下的,我活該。可孩子呢?小寶呢?她可曾對不起你?你生了她出來,就是叫她與你一般,自小喪母,跟著個喜怒不定的老道士在山中長大嗎?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生她出來?”
這些話句句誅心,辰年臉色刷地一下子變得慘白無色,只那瞳仁越發地漆黑幽深,像是望不到底的枯井,透著無盡的悲涼。她死死地盯著封君揚,唇瓣微微噏動,分明有話想說,卻是發不出聲來。
話一說完,封君揚就已經後悔,現瞧辰年這般模樣,心中更覺悲慟。他幾日疾馳,就為著來見她一面,盼著能勸了她回頭,怎地就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傷她?
封君揚忽覺得頹拜,他無力地鬆開了手,過了好一會兒,才又澀聲道:“辰年,不要去泰興。回山里和小寶好好過日子。只要你活得歡喜,就是另嫁別人也沒關係。這一次我說話算話,絕不攔你。”
他曾無數次騙她,可這一刻,他說的是真心話。
辰年心頭上的痛楚與怒火俱都漸漸平息,她微微抬著下頜看封君揚,半晌之後,忽地輕聲問他道:“封君揚,你現在可還依舊愛我?可以為了我不顧生死?”
封君揚被她問得愣了一愣,過得片刻,唇角才泛出淡淡的苦澀,反問她道:“你說呢?辰年。”他抓過她的手摁在自己的心口,微紅著眼圈,重又問她,“你說呢?謝辰年。”
雖只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可便是鐵石心腸的人聽了,也不覺心軟。辰年鼻腔發酸,垂眼默了片刻,這才能控制住自己情緒,她緩緩抽回了自己的手,問封君揚道:“如果我現在要求你拋下一切,隨我回山中隱居,你可願意?”
若是平常,她能問出這樣的話來,封君揚定會欣喜若狂,因為不管怎樣,這都是她有意與他和好的表示。可現在,他卻知辰年並非是真的要自己與她去隱居,她只是在與他辯理。封君揚無奈苦笑,道:“辰年,你這是在胡攪蠻纏。”
封君揚沒有帶兵繼續追擊,轉身回了豫州。賀澤早已大開了城門,親自將封君揚迎入城守府內,鄭重謝道:“多謝雲西王來解豫州之困,賀澤感激不盡。”
“你莫謝我,我不是為你賀澤來的。”封君揚端起茶杯飲了口茶,淡淡地瞥了賀澤一眼,又道:“賀十二,事到如今,我們兩個都無需再做戲。我只問你,泰興水軍現在何處?”
賀澤答道:“不知道。”
封君揚聽得輕勾唇角,嘲道:“賀十二,我現在更沒得功夫和你算舊帳。鄭綸已經帶軍趕往泰興,以他一己之力,根本就奪不回泰興,需得你那水軍出力才行。”
賀澤不理會封君揚話中的譏諷,抬眼默默看他片刻,道:“你留在豫州,我去泰興聯繫水軍,與鄭綸一起奪回泰興。”
這話有些出乎封君揚意料,封君揚一時不語,只打量賀澤。賀澤淡淡一笑,單手摘了頭盔下來,道:“封君揚,你看看我現在的模樣。”
他年紀與封君揚相近,此刻竟已是華發叢生,仿若中年,便是封君揚瞧著,也不覺心驚。
“五日。”賀澤苦澀一笑,道:“從二十三日我得到泰興飛鴿傳書,知泰興失陷、賀氏被屠,到今天整整五日。我以前只當一夜白髮不過是個笑話,待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才知真有其事。”
賀氏一族被紇古越幾乎屠了個乾淨,只逃出了芸生與賀澤妻兒幾個,封君揚已是得到消息,不忍再說賀澤什麼,默了一默,出言安慰他道:“芸生與你妻兒並未落在紇古越手上,該是逃去了雲西,我已命人前去接應。”
賀澤道:“可賀家不只芸生和我妻兒幾個。泰興失陷,賀氏遭屠,我卻縮在豫州不出,眾人皆說我膽小如鼠,拿我與薛盛顯相比,便是我的部將,嘴上雖還沒說什麼,眼中卻已有不屑之色。封君揚,你是否也這樣看我?”
封君揚沉聲道:“若我是你,也是固守豫州以待援軍,不會衝動南下。”
賀澤聽得哈哈大笑,笑著笑著,那眼角上卻是冒了淚光,道:“封君揚,不枉我與你朋友一場。那幫子人只會指責我沒有血性,不救泰興,不報家仇,卻忘了還有拓拔垚在靖陽虎視眈眈,豫州身為江中平原門戶之地,此刻比泰興更要重要。”
此話不假,封君揚棄泰興不顧,而要先來救豫州,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封君揚緩緩點頭,又問賀澤道:“你有何打算?”
賀澤將頭盔仔細戴好,站起身來,緩緩說道:“我將豫州的兵力盡數留給你,你在此等候拓拔垚。我去聯繫水軍,配合鄭綸奪回泰興,手刃紇古越,報仇雪恨。”
他說完,向後退了兩步,對著封君揚一揖到底,這才轉身大步往外而去。
翌日,賀澤將手中兵權盡數交與封君揚,自己只帶了幾十親衛,往泰興方向疾馳而去。豫州再次易主,只帶了幾十親衛。往泰興方向疾馳而去。豫州再次易主。只這一次因著賀澤事先有所安?。而封君揚也未往豫州軍中安插人手。軍中一片平靜。未起絲毫動盪。
便是如此。幕僚韓華還是花了兩日時間。親自往各個軍營里都去了一趟。回來與封君揚說道:“靖陽還有張家的兵馬。至少大幾萬人。拓拔垚若要南下。定不會留張家在靖陽。這樣算來。對方兵力將遠勝於我。而且豫州軍未必與咱們心齊。一旦與鮮氏交戰。若勝之還好。否則……”
韓華話未說完。封君揚卻已懂了他的意思。淺淺一笑。接道:“畢竟不是自己的人。有些異心也是正常。”
韓華又分析道:“至於泰興那裡。泰興一向富裕繁華。紇古越又下令縱兵七日。那些北漠人少不得都搶了許多財物。人若有財。大多惜命。那些北漠人不會為了守一個空城而賣命。他們會走。只要叫鄭綸放開西側道路。北漠人不足為慮。到時再與賀家水軍聯手。奪回泰興並非難事。”
這與封君揚想法一致。他緩緩點頭。道:“這怕也是步六孤驍急於帶兵趕去泰興的原因。他知道紇古越能攻下泰興。卻守不住泰興。不過。他卻不知。最終的勝敗不在泰興。而在豫州。”
韓華笑了一笑。恭維道:“王爺得透徹。”
封君揚扯了扯唇角。卻是沉默下來。過得一會兒。忽地輕聲說道:“拓拔垚暫時先到不了。我需得離開幾日。軍中之事。先生就多費心吧。”
韓華一驚。隨即便就反應過來封君揚要去做什麼。忙勸道:“王爺當以大業為重。怎能為兒女私情而任性妄為。”
封君揚聞言笑笑。道:“先生放心。我心中有數。”
順平剛剛趕回。聽聞封君揚要去尋辰年。也是吃驚。遲疑了一下。道:“王爺。依小的瞧著。王妃那裡已是打定了主意要去泰興。除非您等將她制住。強行帶回來。不然去也是白去。”
封君揚淡淡瞥他一眼。連話都沒說。打馬而去。順平無奈。只得在後追了上去。因順平知曉鄭綸行軍路線。封君揚粗略一算便知道他們現在大概到了哪裡。一行人快馬加鞭。抄了近路去截鄭綸。到第四日頭上。便就尋到了鄭綸大軍的蹤跡。
順平上前請示封君揚。道:“王爺。咱們是直接去軍中尋鄭綸。還是命他前來見您。”
大軍尚在行軍途中。若就這樣直接找過去。不免太過引人注目。封君揚想了一想。指著遠處的一片樹林。吩咐道:“先去那裡等一等。待天黑他們紮營。再過去。”
眾人得了他的吩咐。策馬避入樹林之中。直到天黑。這才從內出來。往南行了二十多里。就見到了連綿成片的軍營。順平之前剛在鄭綸軍中待了幾日。對這營地的布置比較熟悉。介紹道:“這是鄭綸的中軍營地。王妃所領的義軍屬於後軍。另有營地。”他小心地瞄了一眼封君揚面色。又補充:“如若沒有要緊事。王妃只待在自己營中。輕易不到中軍來。”
封君揚面上瞧不出什麼喜怒來。在馬上默坐了片刻。腳跟輕輕地磕了一下馬腹。道:“走。去中軍大帳。”
順平忙拍馬跟了上去。心中卻在暗暗祈禱辰年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在鄭綸營中。否則定要惹得封君揚吃醋。許是老天聽到了順平的禱告。辰年今天還真沒往鄭綸這裡來。
義軍營中。辰年剛巡過了一遍營地回到帳中。就有鄭綸的傳令兵前來傳信。請她前去中軍大帳。辰年一時沒有多想。只當是鄭綸尋她商議軍事。獨自跟著那傳令兵去了中軍。待進入大帳。一眼瞧見封君揚在裡面。頓是一怔。
第九十章 各有責任
封君揚正好也抬眼看她,目光落到她的面上卻是凝住,千言萬語一時都堵在了喉間,說不出半句話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垂了垂眼帘,淡淡說道:“進來坐下,我有事與你相商。”
大帳中並無別人,封君揚也是一身便裝打扮,辰年只略想了想,已是猜到了他的來意,走上前去在他對面坐下,沉聲問道:“你為我而來?”
“不是。”封君揚緩緩搖頭,停了一停,才又說道:“為了小寶,為了……我自己。”
辰年心中猛地一疼,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過得片刻,待那痛楚稍過,這才敢輕輕地吐出那口氣來,道:“紇古越是我的義父,他養了我十六年,我無法叫自己置身事外。”
封君揚靜靜看她,卻是問道:“你去了泰興有何用處?你可能勸得紇古越放下過去恩怨,帶兵退出泰興?”
辰年想了一想,答道:“不能。”
“可能大義滅親,於陣中斬殺了他?”封君揚又問。
辰年抿緊了唇,好一會兒才慢慢鬆開,道:“不能。”
封君揚氣得笑了,“勸不退他,又殺不得他,那你為什麼還要去泰興?是想著生擒紇古越,還是想死在他的刀下,震醒了他,好叫他放下屠刀,回頭是岸?”
辰年抬眼直直看他,卻是不肯回答。
她這反應終於激怒了封君揚,他一時忘記了她的武功早已經遠勝於自己,猛地站起身來,揪著她的衣襟將人提起,逼近了她,冷聲道:“謝辰年,是我先對不起你,所以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心甘情願的受著。你說不想見我,好,我不見你。你說不要孩子認我,好,我不認她。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都依著你。我知從宜平起,你心裡就已沒了我,後來你對我笑也好,哭也好,不過都是虛與委蛇,逢場作戲。可我不怨,我也沒資格怨,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走下的,我活該。可孩子呢?小寶呢?她可曾對不起你?你生了她出來,就是叫她與你一般,自小喪母,跟著個喜怒不定的老道士在山中長大嗎?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生她出來?”
這些話句句誅心,辰年臉色刷地一下子變得慘白無色,只那瞳仁越發地漆黑幽深,像是望不到底的枯井,透著無盡的悲涼。她死死地盯著封君揚,唇瓣微微噏動,分明有話想說,卻是發不出聲來。
話一說完,封君揚就已經後悔,現瞧辰年這般模樣,心中更覺悲慟。他幾日疾馳,就為著來見她一面,盼著能勸了她回頭,怎地就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傷她?
封君揚忽覺得頹拜,他無力地鬆開了手,過了好一會兒,才又澀聲道:“辰年,不要去泰興。回山里和小寶好好過日子。只要你活得歡喜,就是另嫁別人也沒關係。這一次我說話算話,絕不攔你。”
他曾無數次騙她,可這一刻,他說的是真心話。
辰年心頭上的痛楚與怒火俱都漸漸平息,她微微抬著下頜看封君揚,半晌之後,忽地輕聲問他道:“封君揚,你現在可還依舊愛我?可以為了我不顧生死?”
封君揚被她問得愣了一愣,過得片刻,唇角才泛出淡淡的苦澀,反問她道:“你說呢?辰年。”他抓過她的手摁在自己的心口,微紅著眼圈,重又問她,“你說呢?謝辰年。”
雖只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可便是鐵石心腸的人聽了,也不覺心軟。辰年鼻腔發酸,垂眼默了片刻,這才能控制住自己情緒,她緩緩抽回了自己的手,問封君揚道:“如果我現在要求你拋下一切,隨我回山中隱居,你可願意?”
若是平常,她能問出這樣的話來,封君揚定會欣喜若狂,因為不管怎樣,這都是她有意與他和好的表示。可現在,他卻知辰年並非是真的要自己與她去隱居,她只是在與他辯理。封君揚無奈苦笑,道:“辰年,你這是在胡攪蠻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