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罷,為防止林思樹再次咆哮,系統索性溜之大吉了。

  林思樹:“……你知不知道什麼叫慾壑難填啊!”

  沒人回應她,林思樹也就泄了氣。開始腦內回憶原主的生平。

  原主的父親成先生是位秀才,耕讀之家,早早地考下了秀才,但後來再怎麼苦讀,就是中不了舉。好在成先生讀聖賢書倒不是非得奔著做官去的,既然中不了舉,索性就在他們杏花村自己開了個私塾,教授生徒,靠著束脩也能養家餬口。

  就這麼個與世無爭的讀書人,竟然被自己的女婿、成芸的夫君劉子卿活活氣死了。

  中國人傳宗接代的觀念是深入骨髓的,男人都是好面子的,誰願意胯。下挨這麼一刀呢!

  更可況這劉子卿和成芸還沒有孩子,劉子卿這麼咔嚓一刀,可真是斷了老劉家這一支的香火了,也斷了成芸下半輩子的幸福了。

  劉家父母去得早,管不到劉子卿了,可成老先生是教書先生,十里八鄉都是出名的,家裡出了這麼個不男不女的太監女婿,往後還怎麼抬頭做人呢。

  因此,這也不怪老先生心胸狹窄,實在是女婿的行為太過荒唐。

  林思樹半天沒回過神來,這位劉子卿先生,為了事業也太拼了吧,是個狠人!

  第19章 夫君去當太監了我怎麼

  常言道,女人不狠,地位不穩。其實這話擱在男人身上也一樣。

  劉子卿先生並不是哪裡來的二傻子,一時心血來潮,心說我割了這玩意兒看看什麼效果,實在不行給他再接回來繼續用唄。

  反之,他其實是個非常有頭腦的狠人。

  劉子卿並非杏花村人士,他雙親去得早,小時候便被接到杏花村的舅舅家養著。

  劉家舅舅也不富裕,只能在飯桌上添雙筷子保證劉子卿不被餓死,至於念書識字,那是不可能的。

  給先生的束脩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舅舅家供養自家兒子讀書捨得花錢,但確實沒義務再掏一份兒錢,讓劉子卿這個沒爹沒娘的孩子也去讀書去。

  那時候劉子卿很羨慕表哥能去私塾讀書,時不時地哭求舅舅,舅舅疼外甥,但舅娘卻是心硬。

  舅娘的想法也沒什麼錯。

  畢竟,誰知道這孩子以後能不能有出息,要是讀不出什麼功名,白白浪費錢!就算這孩子往後有了出息,也不一定惦記著親戚的好,終究不是自己生的,怕是養不熟呢。

  舅舅舅娘不給他讀書,可劉子卿想念書的心思卻一天也沒斷過。

  每次舅娘讓他出去買油買菜,劉子卿總是乖巧地應了,為了節省時間,他總是一路跑著去跑著回來。

  省下來的這一點時間,他路過成先生家的時候,就能趴在窗戶外頭,聽一聽裡頭朗朗的讀書聲。有時候他隔著窗戶瞧見表哥不用功念書,心裡就酸的不行。

  要是他劉子卿有這麼好的讀書機會,他一定好好用功!

  表哥不愛讀書,劉子卿便背著舅舅舅娘,偷偷地和表哥商量,他幫表哥做功課,借著這個機會每晚挑燈讀書。

  表哥本就貪玩厭學,一聽有人幫自己應付課業,自然是求之不得。

  於是皆大歡喜,劉子卿夜夜苦讀,倒也不比白日裡在私塾念書的孩子差多少。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劉子卿這麼經常性地跑來在窗外聽課,一來二去的,成老先生也就注意到他了。

  見這孩子一心想學、求知若渴的樣子,成先生很喜歡,問了幾句話,發現這孩子雖然沒正兒八經地上過學,但應知應會的知識皆是倒背如流,一時間大為感慨。

  成先生愛才惜才,親自去了劉子卿的舅舅家,表示願意免費教劉子卿讀書。

  舅娘本來還納悶,心道這讀書人都什麼毛病,神神叨叨的,不收錢的活也肯干?

  表哥卻很高興,往後不單有人幫著做功課,在課堂上走神也有人幫著打掩護,還能有人一道在上學下學路上嬉鬧,豈不美哉。

  見親兒子這樣支持,舅娘也就沒再說什麼。左右不用自己出錢,算起來,也算是劉家沾了他成先生的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於是就這樣,劉子卿得到了讀書的機會。

  劉子卿好容易拜入成先生門下,自然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日日聞雞起舞,終年手不釋卷,很得成先生器重。

  這樣勤奮的年輕人在杏花村也都是數一數二的。再加上劉子卿生得儀表堂堂,一日比一日更加高大挺拔,成先生便動了讓他做自己女婿的心思。

  彼時的成芸將父親視為一生中最最崇敬的人,成先生多年來時不時地提起自己有一號學生叫劉子卿,每每提起都是讚不絕口的,成芸耳濡目染,自然也早有好感。

  因而這樁親事,成芸是很樂意的。

  剛訂了親時,一起長大的小姐妹們可都羨慕得緊,說是這劉子卿啊,往後指不定多有出息,說不得要給我們芸娘掙回一副鳳冠霞帔呢!

  成先生對劉子卿有知遇之恩,成家家底不薄,對於劉子卿這樣父母早逝的兒郎來說,能娶了先生的獨女,確實是一樁美事。

  因著成先生是讀書人,家裡不事農桑。成家從小便將成芸這個獨女嬌養在閨中,寶貝得跟什麼似的。不受風吹不被雨淋的,芸娘的皮膚自然比同村其他小娘子白嫩許多,再加上她生得本就眉目清秀,因而這段姻緣可謂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