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便將愛徒一罰,便是罰在天燭峰上三十年,得償自由,又將他趕往偏遠的甘城,形同軟禁。

  也因此,當得知沈約義子的存在,便帶了許多道門長老,興師動眾,誓要處死沈無常。

  沈約倒是從未想過,便是如此長者,居然還有這般的一面。

  他緩緩仰靠在椅子邊上,忽然想起,他十六歲那年,御劍回山,在天燭峰,隱隱約約,看著這個道門之首,腳步蹣跚,往山間崖邊行去,

  他在半空之中,看著凌虛上人久久不語,良久哀嘆,轉身下山。

  沈約總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

  江湖一夜,道門十年,多少腥風血雨,愛恨悲楚,總是雨大瓢潑,他總是幸運的,少時有龍君護持,

  大了又得遇道門,就算千夫所指,如意郎君又是個不怕事兒的。可別人呢?

  沈約抿了抿嘴,想說什麼,最終卻不曾說出口。

  狸子仙挑了挑燈花,舉起手中的錦書,繼續說道:“不過,李練兒雖是死了,也擺了咱們許多道,

  死前,卻是做了個好事,你們瞧,他把天機章所藏匿的點都劃出來了,‘正一玄壇’,‘林幽天’,還有這個……真是詳實,

  我瞧瞧這兒還有一塊,‘不明?’這是什麼意思?”

  沈約撓了撓頭,說道:“恐怕,這‘不明’的一塊殘頁,便是我交給老雜毛的,自冥府之內所得的,畢竟正因為身處黃泉,所以才不為人知。”

  狸子仙看了看兩人,良久才小心翼翼地說道:“這麼看來,恐怕凌虛上人已是大功告成了吧?”

  沈約似是仍不死心,試探性地說道:“天機章所需的元氣甚廣。”

  龍君不由得說道:“你記得當初你在洞庭湖畔想要滅去的五行大陣嗎?”

  狸子仙嘆了口氣,走到沈約身邊,探手拍了拍他的肩頭,似是在說:“這等大鍋,你便是背定了。”

  而後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三人互望了一眼,各自沉默,似是別有心事。

  ……

  凌敏望著窗外,一個個垂頭喪氣,從太清閣山道走下來的道人,他們其中有的已是垂垂老矣,年過半百。

  而有的卻是懵懂無知,看上去不過總角年華。

  他們背著大包小包,一步一拖地離開了這座他們曾引以為豪的道場。

  凌敏嘆了口氣,輕聲念了一句:“何至於此?”

  從一旁走上來一個彪形大漢,對著她一抱拳,說道:“掌教大小姐。”

  凌敏問道:“今日是第幾日了?宏漢。”

  那漢子連忙說道:“已是到了第七日了。”

  少女望了一眼遠處,高大的石獸仍是佇立於山道之口,而他跟前,則站著一個少年道人,他懷抱著長劍,背脊挺得筆直。

  好似一柄出鞘的鋒刃。

  七日,道門眾人將靈山腳下,圍了個水泄不通,唯恐走漏了首惡,凌虛上人。

  陸修也在山門道口,一連守了七日,

  期間,也確有道門弟子想要偷摸上山,不是少了胳膊大腿,就是乾脆被碾作了齏粉。

  從此,便也不再有人敢輕易上前去觸這個霉頭。

  她托著腦袋,仿佛頗感頭疼,輕聲說道:“太清之事,太清了帳,咱們這幫子外人,摻和在其中,又是為了那般……”

  忽然從門外急匆匆地奔進來一個漢子,他大聲說道:“大小姐!大小姐!大事不好了,現在九襄鎮外,不知怎麼的來了許多官兵!”

  凌敏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面色有幾分驚異不定,但一想到此處,所有人都正望著她,只得定下心神,曼聲問道:“是哪裡來的官兵可是知道?”

  那漢子支支吾吾,似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一般。

  少女一拍桌子,說道:“講。”

  “看樣子,像是京師之中的鐵軍……”那人說完有些瑟縮的低下了頭去。

  凌敏皺著眉說道:“鐵軍不是尚在佳夢關,怎麼會出現在靈山腳下。”

  名為宏漢的男子說道:“沈清為當時去到佳夢關,一舉震懾了關外蠻族,恐怕也使得鐵軍原本不可動彈的局面有了幾分緩和。

  至於為何,到了靈山腳下,大小姐,凌虛上人好賴頭頂一個大國師的頭銜,雖是回到朝野之內,也仍是積威仍在,恐怕,來者不善。”

  另一人也走上前,說道:“大小姐,沈清為曾說過,凌虛上人曾與朝廷有所勾結,恐怕……”

  凌敏點了點頭,也不答話,只是對著眾人說道:“隨我去看看。”

  凌敏領著幾人走到的九襄鎮邊沿,便已是看到,遠處一層接一層,猶如烏雲壓境一般的兵潮,偶有光線照射在兵刃之上,折射出疊浪一般的銀鱗波紋。

  仔細看去,黑甲黑盔的兵士已是排列開去,以兵家陣法,分在四野,猶如一道道鋼鐵城牆。

  將九襄鎮圍成一個鐵桶。

  只是卻不見他們動作,單單屹立於外圍,似是在觀察什麼,

  而且,對於那些往鎮外走去的太清閣人,也不加以阻攔,可若是有別的道門之人試圖離去,便可聽得刀槍出鞘之聲。

  一旁的張天師自從神智復原,也領人在此,他也似是接到什麼消息,匆匆趕到凌敏身邊,皺著眉頭說道:“凌道長,這些鐵軍不知為何而來,我好賴是朝廷金書玉冊,封賞的天師,他們居然不將我當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