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李遂安回視他:“父親,陛下突然駕崩,是否與你有關?”
李寬笑了一下,眼睛裡沒有任何溫度。
“是又如何?”
即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李遂安也沒想到父親會承認得那麼痛快,一時竟愣住了。
為什麼?
這幾乎不用問了。還能為什麼?謀害天子,為的自然是天子那個位置。但李遂安細細回想,發現自己打從記事以來,自己的父親就一直很低調,做事中正平和,雖然因為是大長公主之子的外戚身份,又掌禁軍,受了一些非議,但先帝與今上對他極為信任,當初宮變時,李寬關鍵性的救駕,更令嘉祐帝對他深信不疑,估計直到死,都沒想到是自己父親下的手。
雖然他們父女之間關係平平,之前大長公主的話,也讓李遂安有了心理準備,但心裡想想,跟親耳聽見是兩回事,李遂安臉色蒼白,怔怔看著自己的父親,如同看著一個陌生人。
“為什麼?”
“這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
李寬抬手,示意她坐下,李遂安一動未動,李寬也沒有勉強,轉身負手,在書房內踱步。
“二十年前,先帝在位,昭元太子早逝,鄭王賀琳與皇叔賀禕意圖謀反,事發敗露,被先帝處以極刑,當時你還很小,也許不記得了。”
李遂安沉默片刻,道:“我記得,是丙申逆案。聽說陛下,也就是當時的魯王,也因此事被牽連,廢為庶人,全家流放。”
李寬點點頭,隨後道出一個驚人的秘密:“其實當時,我已經在暗地裡支持賀琳了。”
李遂安愣愣地望著他,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艱澀道:“可……先帝不是很信任你嗎?”
李寬嘲諷一笑:“那是後來的事情了,先帝發現單憑自己的力量,很難與高門世家抗衡,才會想起我們這些外戚勛貴,否則你以為你祖父與長公主成婚之後,怎麼會在朝中默默無聞?你父親我,又怎麼會從邊城被調回京城,從此就沒能再回沙場?無非是前朝教訓,讓先帝對外戚防範甚深,生怕外戚奪權罷了。可他千防萬防,又怎麼料到兒子還是死在我手裡?”
李遂安深吸了口氣,知道接下來的內容興許會更令人震驚,假若在一年前,她可能會以為父親在講故事說笑,但現在,她竟已有了足夠的定力,去聽完這段驚天秘聞。
“後來呢?為何先帝沒有發現你與賀琳勾結?”
李寬並不在意自己女兒用了“勾結”這個詞,他道:“因為合作過程中,我就發現賀琳這人是個蠢貨,完全比不上昭元太子,而且急功近利,遲早會栽跟頭。當時,先帝在位,朝野還算穩固,造反是沒什麼好結果的,賀琳根本不聽我的勸告,所以我重新物色適合扶持的人選,就是齊王。”
“齊王的資質,雖然比不上昭元太子,但起碼比其他兄長好很多,母親安淑妃既得寵,又沒有太深厚的背景,正需要一個像我這樣的盟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頭頂上還有賀泰與賀琳兩個哥哥,想要上位,就得將他前面的障礙剷除。所以一方面,我暗中讓人暴露賀琳與賀禕勾結的蛛絲馬跡,先帝本來就是個多疑之人,很快就盯上他們,無須我多費心;另一方面,我通過魯王府的侍女,伺機將一個巫蠱木偶放進去,那裡面寫著昭元太子的生辰八字。”
久遠的往事忽然被一層層揭開面紗,道聽途說與一知半解逐漸變得脈絡清晰,李遂安想起當年賀融生母的死,臉色難以控制地越發慘白起來。
李寬看到她的反應,居然還笑了一下。
“你猜到了,她將巫蠱放到了魯王一名侍妾的房中,而那名侍妾,就是安王賀融的生母。”
李遂安的身軀微微顫抖,猶如風中殘燭。
李寬接著道:“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我就讓人將事情泄露給當時的王府長史翁浩。翁浩此人,志大才疏,他一直不甘於待在王府,還是一個平庸的皇長子身邊,有了這個機會,他立馬抓住,向先帝告發魯王在自家府中私藏巫蠱,咒害昭元太子。其時先帝正因為太子的死而悲痛萬分,當即下令查抄魯王府,順帶也抄出魯王與賀琳往來的那些信件。兩名皇子落馬,齊王前面的障礙一下子都剷除了。”
李遂安覺得有些冷,她不得不後退,將背部抵在門邊的牆壁上。
“但後來,齊王也謀反了。”
李寬點點頭,笑容裡帶了一絲輕蔑:“我本來以為,他雖然比不上昭元太子,但起碼耳濡目染,十幾年的修身養性下來,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誰知還是高看了他。先帝幾個兒子,靈氣都集中在太子身上,餘下几子,各有缺陷。魯王全家被流放的那十幾年裡,朝中幾乎無人與齊王爭鋒,先帝也曾有意立他為太子,但他卻白白浪費掉大好機會,該狠的地方猶豫不決,不該做的,卻做了一堆,當他在魯王給先帝獻畫一事中做手腳時,我就知道,此人不堪重用,遲早會連累我。”
李遂安問道:“所以你決定倒向陛下?”
李寬搖搖頭:“在那之前,我還看中了衛王,不過後來我發現,他比齊王更優柔寡斷,齊王謀反時,他與皇帝一道在太廟,本來可以先發制人,將當時的皇帝與太子都殺了,那樣我就會扶持他為正統,再回去解決齊王,可惜他不敢,白白錯失機會,讓嘉祐帝上位。”
“陛下登基之後,父親賊心不死,又盯上了紀王,想利用他來與太子斗,還將我嫁給紀王,又把清羅送入宮,太子逐漸失寵,還為了立功,心急地跑去邊關……”李遂安靈光一閃,不可置信道,“突厥人怎麼就那麼巧,知道太子會去雲州?是你給突厥人通風報信?!”
李寬嘴角噙笑:“不愧是我的女兒,真聰明。”
李遂安像看怪物似的看著他:“突厥人破關而入,插進中原河山,殺害那麼多百姓,對你有什麼好處?你想要皇位,就活該那麼多人給你陪葬嗎!”
李寬淡淡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賀氏難道就一身清白?他們的皇位,不也是從前朝皇帝手裡搶來的?賀泰的祖父,不也是從屍山血海殺出一條路,才能創下這份基業的?先帝那幾個兒子,包括賀泰在內,哪個能稱得上明君?不過都是平庸之輩罷了!時無英雄,徒使豎子成名!他們能當皇帝,為何我就不能?”
李遂安咬著牙,說不出半句話。
李寬道:“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賀氏的氣數還不算完,我現在稱帝,只會讓賀湛賀融與張嵩他們聯合起來一致對付我,正好你妹妹生了一個皇子,我會扶持他登基,再以丞相身份攝政,至於突厥人,就先讓賀融去與他們廝殺,互相消耗實力吧,等我整頓了南方,再渡江北伐,屆時再坐收漁人之利,到那時,幼帝自然會禪位,而你,就是開國公主了。”
李遂安的聲音一字一頓迸出來:“我並不想當什麼開國公主!”
李寬淡淡一笑:“現在不想,以後你就會想了。傻孩子,我知道你喜歡賀融,但他早知我間接害了他的生母,你覺得他會喜歡你嗎?等你成了皇帝的女兒,賀秀、賀融,這些人都會成為過往,到時候天底下的男人,你要誰,誰就得娶你,還得捧著一顆心求你喜歡,這樣難道不好嗎?”
原來是這樣……
原來賀融早就知道……難怪自己三番四次去找他,他都直接拒絕。
李遂安忽然想起,當初賀融離開長安之前,與她說過一句話。
你是你,李寬是李寬。
那時候她並不明白對方是何意,只道賀融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父親抱有偏見,一度還感到委屈,為父親不平。
現在她終於明白了。
可是已經遲了。
遲了整整二十年。
兩行淚水奪眶而出,緩緩流下,李遂安的視線模糊一片。
“賀融的確有幾分能耐,與他那個無能的父親和大哥不一樣,如果他生母沒有當年那層關係,我會很樂意看見你們成婚,也很樂意有那麼一個能幹的女婿,我們翁婿聯手,只會比現在更順利。但很可惜,你們註定有緣無分。”李寬的語氣里,還真有那麼一絲遺憾。
“我不需要那樣的緣分!”李遂安尖叫起來,反應激烈,“我也沒有你這樣一個賣國求榮,裡通外國的父親!”
她轉身就要跑出去,卻被早已守在門外的侍衛攔住。
李寬在她身後冷冷道:“你當真以為我跟你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讓你出去通風報信?別以為我不知道,裴皇后能跑,少不了你的功勞。你應該慶幸你是我女兒,不然現在早就是個死人了。將她打暈,拖下去關起來!”
李遂安掙紮起來,甚至要伸手去搶侍衛手裡的刀,但她後頸隨即一痛,身體不由自主往地上栽倒,人也再無知覺。
李寬笑了一下,眼睛裡沒有任何溫度。
“是又如何?”
即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李遂安也沒想到父親會承認得那麼痛快,一時竟愣住了。
為什麼?
這幾乎不用問了。還能為什麼?謀害天子,為的自然是天子那個位置。但李遂安細細回想,發現自己打從記事以來,自己的父親就一直很低調,做事中正平和,雖然因為是大長公主之子的外戚身份,又掌禁軍,受了一些非議,但先帝與今上對他極為信任,當初宮變時,李寬關鍵性的救駕,更令嘉祐帝對他深信不疑,估計直到死,都沒想到是自己父親下的手。
雖然他們父女之間關係平平,之前大長公主的話,也讓李遂安有了心理準備,但心裡想想,跟親耳聽見是兩回事,李遂安臉色蒼白,怔怔看著自己的父親,如同看著一個陌生人。
“為什麼?”
“這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
李寬抬手,示意她坐下,李遂安一動未動,李寬也沒有勉強,轉身負手,在書房內踱步。
“二十年前,先帝在位,昭元太子早逝,鄭王賀琳與皇叔賀禕意圖謀反,事發敗露,被先帝處以極刑,當時你還很小,也許不記得了。”
李遂安沉默片刻,道:“我記得,是丙申逆案。聽說陛下,也就是當時的魯王,也因此事被牽連,廢為庶人,全家流放。”
李寬點點頭,隨後道出一個驚人的秘密:“其實當時,我已經在暗地裡支持賀琳了。”
李遂安愣愣地望著他,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艱澀道:“可……先帝不是很信任你嗎?”
李寬嘲諷一笑:“那是後來的事情了,先帝發現單憑自己的力量,很難與高門世家抗衡,才會想起我們這些外戚勛貴,否則你以為你祖父與長公主成婚之後,怎麼會在朝中默默無聞?你父親我,又怎麼會從邊城被調回京城,從此就沒能再回沙場?無非是前朝教訓,讓先帝對外戚防範甚深,生怕外戚奪權罷了。可他千防萬防,又怎麼料到兒子還是死在我手裡?”
李遂安深吸了口氣,知道接下來的內容興許會更令人震驚,假若在一年前,她可能會以為父親在講故事說笑,但現在,她竟已有了足夠的定力,去聽完這段驚天秘聞。
“後來呢?為何先帝沒有發現你與賀琳勾結?”
李寬並不在意自己女兒用了“勾結”這個詞,他道:“因為合作過程中,我就發現賀琳這人是個蠢貨,完全比不上昭元太子,而且急功近利,遲早會栽跟頭。當時,先帝在位,朝野還算穩固,造反是沒什麼好結果的,賀琳根本不聽我的勸告,所以我重新物色適合扶持的人選,就是齊王。”
“齊王的資質,雖然比不上昭元太子,但起碼比其他兄長好很多,母親安淑妃既得寵,又沒有太深厚的背景,正需要一個像我這樣的盟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頭頂上還有賀泰與賀琳兩個哥哥,想要上位,就得將他前面的障礙剷除。所以一方面,我暗中讓人暴露賀琳與賀禕勾結的蛛絲馬跡,先帝本來就是個多疑之人,很快就盯上他們,無須我多費心;另一方面,我通過魯王府的侍女,伺機將一個巫蠱木偶放進去,那裡面寫著昭元太子的生辰八字。”
久遠的往事忽然被一層層揭開面紗,道聽途說與一知半解逐漸變得脈絡清晰,李遂安想起當年賀融生母的死,臉色難以控制地越發慘白起來。
李寬看到她的反應,居然還笑了一下。
“你猜到了,她將巫蠱放到了魯王一名侍妾的房中,而那名侍妾,就是安王賀融的生母。”
李遂安的身軀微微顫抖,猶如風中殘燭。
李寬接著道:“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我就讓人將事情泄露給當時的王府長史翁浩。翁浩此人,志大才疏,他一直不甘於待在王府,還是一個平庸的皇長子身邊,有了這個機會,他立馬抓住,向先帝告發魯王在自家府中私藏巫蠱,咒害昭元太子。其時先帝正因為太子的死而悲痛萬分,當即下令查抄魯王府,順帶也抄出魯王與賀琳往來的那些信件。兩名皇子落馬,齊王前面的障礙一下子都剷除了。”
李遂安覺得有些冷,她不得不後退,將背部抵在門邊的牆壁上。
“但後來,齊王也謀反了。”
李寬點點頭,笑容裡帶了一絲輕蔑:“我本來以為,他雖然比不上昭元太子,但起碼耳濡目染,十幾年的修身養性下來,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誰知還是高看了他。先帝幾個兒子,靈氣都集中在太子身上,餘下几子,各有缺陷。魯王全家被流放的那十幾年裡,朝中幾乎無人與齊王爭鋒,先帝也曾有意立他為太子,但他卻白白浪費掉大好機會,該狠的地方猶豫不決,不該做的,卻做了一堆,當他在魯王給先帝獻畫一事中做手腳時,我就知道,此人不堪重用,遲早會連累我。”
李遂安問道:“所以你決定倒向陛下?”
李寬搖搖頭:“在那之前,我還看中了衛王,不過後來我發現,他比齊王更優柔寡斷,齊王謀反時,他與皇帝一道在太廟,本來可以先發制人,將當時的皇帝與太子都殺了,那樣我就會扶持他為正統,再回去解決齊王,可惜他不敢,白白錯失機會,讓嘉祐帝上位。”
“陛下登基之後,父親賊心不死,又盯上了紀王,想利用他來與太子斗,還將我嫁給紀王,又把清羅送入宮,太子逐漸失寵,還為了立功,心急地跑去邊關……”李遂安靈光一閃,不可置信道,“突厥人怎麼就那麼巧,知道太子會去雲州?是你給突厥人通風報信?!”
李寬嘴角噙笑:“不愧是我的女兒,真聰明。”
李遂安像看怪物似的看著他:“突厥人破關而入,插進中原河山,殺害那麼多百姓,對你有什麼好處?你想要皇位,就活該那麼多人給你陪葬嗎!”
李寬淡淡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賀氏難道就一身清白?他們的皇位,不也是從前朝皇帝手裡搶來的?賀泰的祖父,不也是從屍山血海殺出一條路,才能創下這份基業的?先帝那幾個兒子,包括賀泰在內,哪個能稱得上明君?不過都是平庸之輩罷了!時無英雄,徒使豎子成名!他們能當皇帝,為何我就不能?”
李遂安咬著牙,說不出半句話。
李寬道:“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賀氏的氣數還不算完,我現在稱帝,只會讓賀湛賀融與張嵩他們聯合起來一致對付我,正好你妹妹生了一個皇子,我會扶持他登基,再以丞相身份攝政,至於突厥人,就先讓賀融去與他們廝殺,互相消耗實力吧,等我整頓了南方,再渡江北伐,屆時再坐收漁人之利,到那時,幼帝自然會禪位,而你,就是開國公主了。”
李遂安的聲音一字一頓迸出來:“我並不想當什麼開國公主!”
李寬淡淡一笑:“現在不想,以後你就會想了。傻孩子,我知道你喜歡賀融,但他早知我間接害了他的生母,你覺得他會喜歡你嗎?等你成了皇帝的女兒,賀秀、賀融,這些人都會成為過往,到時候天底下的男人,你要誰,誰就得娶你,還得捧著一顆心求你喜歡,這樣難道不好嗎?”
原來是這樣……
原來賀融早就知道……難怪自己三番四次去找他,他都直接拒絕。
李遂安忽然想起,當初賀融離開長安之前,與她說過一句話。
你是你,李寬是李寬。
那時候她並不明白對方是何意,只道賀融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父親抱有偏見,一度還感到委屈,為父親不平。
現在她終於明白了。
可是已經遲了。
遲了整整二十年。
兩行淚水奪眶而出,緩緩流下,李遂安的視線模糊一片。
“賀融的確有幾分能耐,與他那個無能的父親和大哥不一樣,如果他生母沒有當年那層關係,我會很樂意看見你們成婚,也很樂意有那麼一個能幹的女婿,我們翁婿聯手,只會比現在更順利。但很可惜,你們註定有緣無分。”李寬的語氣里,還真有那麼一絲遺憾。
“我不需要那樣的緣分!”李遂安尖叫起來,反應激烈,“我也沒有你這樣一個賣國求榮,裡通外國的父親!”
她轉身就要跑出去,卻被早已守在門外的侍衛攔住。
李寬在她身後冷冷道:“你當真以為我跟你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讓你出去通風報信?別以為我不知道,裴皇后能跑,少不了你的功勞。你應該慶幸你是我女兒,不然現在早就是個死人了。將她打暈,拖下去關起來!”
李遂安掙紮起來,甚至要伸手去搶侍衛手裡的刀,但她後頸隨即一痛,身體不由自主往地上栽倒,人也再無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