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喜珠沒得到反應有些失望,她是覺得姑娘就算打小兒被老爺和親哥哥冷落,人本身卻是不曾吃過苦頭的。

  沒吃過苦的人不曉得爭搶,以為一伸手,輕易就能得到所有。

  後宮卻是什麼地方?得虧了現下換的身份是鄭家的小姐,上有太皇太后下有麒山王府和鄭家,她是兩方勢力的中和,看在這一層上想來太皇太后也不會袖手旁觀。

  是自己太操心了吧,姑娘是個有主意的,不然也不能把皇上吃得死死的......喜珠想著,看了念頤一眼,她卻回過臉來對她笑,竟不知是怎的突然想到的,突兀地問道:“有家中的消息麼?哥哥們都還好罷,老太太身體康健麼?”

  這問的顯見的是襄郡侯府,喜珠搓了搓手,反應了一下方道:“侯府的事傳不進宮裡來,姑娘想家了?......仔細腳下,”攙扶了一把,見念頤表情有些惘然,喜珠就道:“也不是一丁點消息也沒有,六姑娘的親事因國喪拖延下來了,嘉嫻公主和洲六爺的事也是鐵板上釘釘子,沒跑了——”

  “喔...六哥哥同公主倒是極為登對。”念頤感懷地翹了翹嘴角,想起那個家,停了停,目視前方又問:“五哥哥呢,沒有消息麼,家中還沒有安排親事麼?”這便要落在六哥哥後頭了。

  喜珠知曉姑娘對衡五爺的感情,這麼說起來,也是許久未見了。

  她遺憾地搖搖頭表示不知,復道:“侯府里同外界是一樣的,只道姑娘是去了禁園,姑娘現在身份不同了,過去的事還是不要多提及了罷......”

  念頤呼了口氣,她其實已經很久想不起家裡的人和事,收拾了心情,便先去拜見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鄭氏年老了,沒有念頤想像中應有的精明練達或是咄咄逼人,至少她表現在她面前的是相對慈祥的狀態,仿佛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老人家。

  人上了年紀起的早,念經拜佛度日,太皇太后也不例外,她應當是決意遠離紛爭了,當著闔宮人的面拉著念頤的手說了好一會子話,不親近不疏離,一切都將將好。

  等太皇太后開始禮佛了,念頤才告辭轉出來。

  挨著是拜見太后,不知是不是受了太皇太后的感染,鄭氏那種平靜安寧的感覺讓她心裡很舒服,心態也不知不覺好上許多。

  有道是冤家路窄,念頤不清楚她和梅初吟是不是冤家,但宮裡的路好像真的變窄了。

  老實說,她最不想碰見的人就是梅初吟,連話也不高興和她說。上一回劃花她的臉,這是結下大仇了,不是換個身份就真不是她的,況且梅初吟屢屢口出不遜,念頤很怕自己氣性上來了再和她扭打起來。

  很沒有形象的。

  她們在太后宮殿大門前看到了彼此,梅初吟的臉色顯得極為憋屈,在過去念頤的印象里這位自詡名門的高貴嫡女不會露出這般的表情。

  既然碰了面,沒有不打招呼的道理。

  兩廂對笑了笑,念頤笑得有點僵硬,她還不習慣偽裝自己。梅初吟倒是更快進入狀態,她的指尖在自己臉頰上抹了抹,“托你的福,我這張臉可是險些兒就毀了。”

  念頤睜大眼睛凝視她的皮膚,除了被這大冷的天凍出來的輕紅血絲,梅初吟的臉上一絲一毫的痕跡也沒留下,由此可見她說這句話是在埋汰她,保不齊還在炫耀什麼。

  “第一回見面,不曉得姐姐在說什麼。”念頤厚著臉皮眨了眨眼睛,憨厚無辜的模樣直戳進她眼窩子裡,彎唇道:“噯,我可進去了,外頭風雪交加的,我若是吹壞了,他一定會不高興的。”

  這個“他”是——

  梅初吟張著嘴,冷風灌進去,她想明白了,瞪起眼睛,竟然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念頤飛快地跨過門檻,說出那句話幾乎是下意識的,她這才意識到自己潛意識裡這麼想氣死梅初吟。

  喜珠也迅速打著傘跟上來,偷偷比了比大拇指!念頤把她的手按下去,兩人相視一笑,她沒有回頭去看梅初吟的臉色,想來分外精彩。

  太后在暖閣里修剪紅梅的枝條,錯落有致的紋路棱窗滲進外頭的雪光,她不禁意抬眸,在窗縫隙里望見顧念頤從迴廊另一頭往這裡走,而梅初吟對著她的背影跺了跺腳,居然折身往回去了。

  走廊里,喜珠悄悄地道:“姑娘,梅小姐似乎被你氣跑了——”

  念頤往回瞅了瞅,身後長廊空無一人,除了頂頭立著兩個垂手耷腦的內監。她嘬了嘬唇,“非也,她才不是被我氣跑的。”

  “還能是誰啊......”

  “你看,梅初吟這個人,曾經是和蘭卿定過親事的。”念頤邊走邊給喜珠解釋,“她是他的表妹,又有太后撐腰,曾經站在多麼得天獨厚的位置上。換做我是她,為了同喜歡的人在一處興許會更過分。可是——”

  喜珠心說姑娘你還挺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的,就聽她又道:“可是當初她錯過了和他在一起的機會。蘭卿謊稱自己殘廢了那時候,不可謂不受盡冷眼,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是我,在我最低落最無助的境況下背離我的人,這輩子我都不要再給他們機會。你明白了嗎,梅初吟未必不氣她自己。”

  “如此說來,她竟是也怨懟自己的麼?”喜珠聳了聳眉頭。

  念頤看看天空,點點頭道:“是的吧,我也是最近才琢磨出來。”看須清和對梅家的態度,還有他那麼不念舊情的模樣,她的分析不會錯的。

  不管怎麼想,還是她和他更有緣分,雖則經歷了一些波折,她總是逃避,他也沒有經驗,叫人氣惱......然而終究還是走到了今天,可見緣分在冥冥中一早就定下了,當真拋不下,妙不可言。

  *

  念頤進暖閣的一瞬間被暖閣內的暖氣熏得微怔,她站到太后跟前屈膝納福,緩了緩才適應了溫度。

  太后吹了吹紅梅黃暈暈的蕊,踅過身打量著面前的人,須臾露出一抹自己也想像不到的笑容,格外風輕雲淡地抬手道:“起來罷。”

  念頤如蒙大赦,她還準備了一些說辭來著,不過看來是她想多了。

  暖閣里多餘的宮人應當是預先支出去了,念頤環顧左右,除了在窗邊狀似修剪梅花枝椏的太后便只有角落裡侍立著一個宮女,氣氛絲毫不緊張,和上一回過來的氛圍大不相若。

  “皇上去上朝了?”

  太后起了話頭,一句毫無意義的話,念頤頷首說是,忖了忖,輕聲卻討巧地道:“皇上說了,他今晚過來同太后娘娘您一道兒用膳。”

  “是麼。”太后放下銀制剪子,面上波瀾不興,角落裡的宮女立即上來用布包起剪子。太后拍了拍袖襴,矮身在玫瑰圈椅里坐下,吩咐上茶後她道:“晚上你也會在?”

  不曉得是何意,總歸她不大喜歡她,想來是不願意她也來的。

  念頤覺得自己很上道,回話道:“娘娘說哪裡的話,臣女一個外人,怎麼好同太后娘娘還有皇上坐在一起用膳。”她不來,她一定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