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朝回門女婿必帶禮,帶禮的數越多,表示新娘子在婆家越受重視。

  一條鯉魚,兩瓶高粱酒,四包大生產,糖果、糕點各兩斤,韓桂娟合不攏嘴,陳愛國直點頭。

  從婆家穿過來的鞋不能再穿回去,熱鬧一天,臨走前韓桂娟不忘提醒她閨女,“讓你帶的鞋帶了嗎?”

  陳玲不迭點頭,從布兜里拿出她的新鞋,換下她腳上的舊鞋。

  舊鞋染了色的紅麻繩綁上,丟在犄角旮旯處。

  韓念念還是頭次見這種習俗,忍不住道,“姑,回門鞋為什麼不能穿回去?還有什麼禁忌?”

  其實韓桂娟也不大清楚了,都是老祖宗傳下的習俗,一代接一代,她結婚那會兒就有了,韓寡婦也沒給她個解釋。

  倒是葉蘭英清楚,跟韓念念說了遍,“都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留雙鞋在娘家,為得是提醒閨女,就算嫁出去,也別忘了娘家人。”

  韓念念恍然。

  挨到國慶節跟前,陳衛糧和葉紅梅結婚,韓念念被陳大嬸請過去“啟媒”。

  直白點說,啟媒就是跟新郎官一塊去接新娘。

  葉紅梅是家裡老姑娘,爹娘也不是那種太過重男輕女的封建人,給她置辦的嫁妝也不差。

  新打的一床棉花被,小碎花床單,洗臉盆、子孫桶、塑料鏡子、肥皂盒一樣沒少。結婚的衣裳也是新做的,黃格子列寧裝,齊耳短髮梳得整齊,笑起來嘴邊一個酒窩,可把新郎官看傻呆!

  哄哄鬧鬧,把新娘接到新郎家。

  相較之下,新郎家就可圈可點了,還是三間土坯房,原本三兄弟擠西間,現在改做新房,十來平的小屋子再擺個五斗櫥,擠得沒下腳地兒,窗戶開的小,顯得屋裡黑咕隆咚。

  土炕上鋪著暗紅床單,新娘的棉花被擱在上面,碎花布外包著。

  陳大嬸手裡拿著大水瓢,水瓢里是瓜子花生,熱絡的挨個分給來看熱鬧的街坊鄰居。

  “大閨女,吃瓜子吃糖!”說話間,抓一把給韓念念。

  “蘭英也吃!”又抓一把給葉蘭英。

  韓念念看著手心裡的幾粒瓜子,哭笑不得,“糖呢…”

  葉蘭英也笑,“葵花籽自留地現成的,自家炒出來就成,一分錢不要,隨便買幾斤糖還得花兩三塊錢呢,大嬸向來是個會過日子的,她哪能捨得多花幾塊錢吶。”

  姑嫂兩個被擠在一旁看了會兒熱鬧,過十一點,外頭鞭炮聲響起,到了開席的時辰。

  席面置辦的也不咋地,整個八仙桌上沒見到一點肉末星子,巴掌大的糙魚剛端上來就被一搶而光,蒸饅頭用的是地瓜干摻高粱面,韓念念一口沒吃。

  葉老師作為娘家送嫁人員,跟韓念念坐一桌。脾氣好如葉老師,對著這樣一桌子菜,臉色也沉了下來。

  按說陳大嬸家三個兒子,個個都是生產隊裡幹活的好手,光是掙工分應該都沒少換錢,怎麼還摳門成這樣?

  私下裡,韓念念偷偷問了葉蘭英。

  “咱們吃席面可不是白吃的,你添五毛,我添一塊,大嬸可沒少收禮錢。這禮錢收的多,花在席面上的錢卻很少,最後她不就賺了錢麼!”

  韓念念聽得咋舌。

  辦酒席都捨不得花錢了,給“謝媒禮”就更別想著她能給多少了。

  一封紅包,十個雞蛋,還有兩盤從席面上擇下來的剩菜。天黑賓客散盡之後,陳大嬸滿臉帶笑的給韓念念送了過來。

  “大閨女,你叔說得好好感謝你,特意叮囑我給你包一塊錢的紅包哩!”陳大嬸光想想就肉疼,本來依她的意思,包個五毛的紅包就算了。

  韓念念還未說話,韓桂娟就笑了,“玲玲結婚,大勇他爹包了五塊錢紅包給念念。”

  說著,韓桂娟又看向陳大嬸端的兩盤剩菜,“幹啥,端兩盤剩菜湯過來給咱家念念泡饃饃啊…”

  陳大嬸老臉騰地發紅,訕笑解釋,“這哪是剩菜啊,是我提前叮囑先盛出來的,熱熱不耽誤吃!”

  被這麼多人夾過的菜,韓念念可不敢下筷子,情願吃鹹菜乾就饃饃頭。

  “一個銅子都要在屁眼裡磨光亮的婆娘!還好意思來咱家嘚瑟!”韓桂娟氣得直嘀咕。

  韓念念不管這麼多,湊成一對,她也不虧,燈又亮了一盞,還得到十個生命值。

  渣系統說每多一個生命值代表她可以多活一天,湊成這一對,她就可以多活十天吶!值了!

  ……

  今年國慶節和休息天連在一塊,可以放兩天假。

  韓念念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往市里趕,去借方知行的工作證。

  “你要我工作證做什麼?”方知行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把工作證遞給他。

  韓念念把陳玲的喜糖不由分說塞給他,“借我買點東西,一會就能還給你!”

  說話間,拿著工作證就往百貨商店方向去。

  時下國慶節可是僅次於春節的大日子,普天同慶,全市各大百貨商店、副食品店、糧站都在打促銷活動。

  “注意主意!憑工作證可購買一斤羊毛線,售完為止!”

  “暖壺不用工業劵,二十塊一個!”

  “憑工作證購買上海牌手錶,可減免十張工業劵!”

  ……

  鋪天蓋地的喜訊,韓念念怎麼能錯過!她的新家還要布置!

  暖壺必須買一個,還有搪瓷盆、牙膏牙刷、肥皂、洗衣粉,這些東西多存些有備無患。

  二樓婦女用品櫃檯,憑工作證能買到來兩卷高檔衛生紙,還有月事帶,不用月事票也能購買,韓念念也要了一個,五塊錢。

  零零碎碎買一大兜,路過勞保物資店,又買了一截電線,還有電燈泡。

  她的新家只有主屋通了電,廚房還沒有電燈,不裝一個電燈以後生火做飯只能抹黑進行,太不方便。

  韓念念先把大兜東西拎回新家,再把工作證送還給方知行。

  因為在放假,方知行應該不會在方大興,韓念念直奔他家。

  方知行家院門大敞開著,裡面傳來女同志的說話聲,韓念念走得太快,想避也來不及了,方知行已經看到了她,忙站了起來,迎向她。

  不待韓念念詢問,方知行主動介紹院子裡的年輕女同志,“這是我舅媽的內侄女,薛曉鷗。”

  內侄女和外甥,說白了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表親唄!

  叫薛曉鷗的女同志長相很標緻,穿了件鵝黃色的羊絨衫,下面是條棕色的燈芯絨褲,腳踩坡跟皮鞋,梳了一根油光水滑的長辮,韓念念看她的同時,對方也在好奇的打量她。

  韓念念先主動和她打招呼,總覺得薛曉鷗這個名字好像在哪兒見過。

  【宿主,您忘啦,方婆婆讓您給他們兩合過八字,她就是方婆婆老戰友的孫女啊。】

  原來如此,韓念念不敢多打擾,把工作證遞給方知行。

  “方書記,謝啦。”

  方知行見她又跟一陣風似的急著要走,先開口道,“明天也是休息天,你今天還回鄉里?不回的話晚上過來一塊吃頓飯,今天我奶生辰。”

  怕她拒絕,又補充一句,“鍾爺爺和王婆婆也會過來。”

  “婆婆生辰啊,我還沒準備禮物呢!”韓念念在心裡琢磨給老太太送點什麼好。

  方知行笑,“什麼都不用準備,過來吃頓飯熱鬧一下就好。”

  韓念念沒拒絕,慡快的應了下來,見方知行送她出巷口,偷偷給他打氣,“方書記,加把勁,這姑娘長得好看!”

  方知行滿頭黑線,剛想解釋,韓念念人已經小跑走了。

  正失落著,肩膀被人拍了下,薛曉鷗笑盈盈道,“小行哥,快給我找書啊,我看完還你。”

  說著,她又道,“婆婆生辰呀,晚上我能過來蹭頓飯嗎?”

  方知行回去給她找書,邊走邊心不在焉道,“你想來就來吧。”

  薛曉鷗借的是本《紅岩》,方知行也不清楚她是怎麼知道自己有這本書的,不過也不難猜測,又是他奶奶在給他們製造碰面機會。

  第43章

  說不用準備什麼,但韓念念也不能沒眼見的真不準備。既然是幾個人擱一塊小慶祝,買太貴重的東西也不合適。

  思來想去,韓念念乾脆去百貨商店買了一塊素色的機織布,牛皮紙包紮上,拎回她住處。

  隔壁老爺子家一陣接一陣的笑聲隔著院牆傳過來,一會兒紅桃A,一會兒方塊9,顯然是在聚眾打牌。

  過去一看,還真是!旁人也沒有,加上方婆婆,三個老戰友坐一桌打八十分。

  “喲,丫頭來啦,正好,快坐下湊一桌!”老爺子是個牌迷,他還會打橋牌,就是他家老婆子怎麼學都學不會,說她兩句笨,她就急眼甩臉子給他看,晚上還不准跟她睡一個被筒。

  韓念念哎一聲,搬凳子坐下,“婆婆,我聽方書記說今天您生辰!”

  方婆婆直嘆氣,“哎呀呀,老了,又老一歲!”

  “哪能,您看著頂多五十出頭。”

  方婆婆樂得合不攏嘴,“丫頭,晚上過去,咱們一塊吃頓飯!”

  說笑著,方婆婆胳膊肘拐拐韓念念,“看到曉鷗那丫頭沒?這會兒應該在咱家呢。”

  韓念念不迭點頭,稱讚道,“姑娘眉眼長得挺標緻!”

  方婆婆樂呵呵道,“大早上我去買菜,正好碰上那丫頭,說是去書店買書,我就問她買啥書,她說買《紅岩》。”

  “我一聽,直接告訴她小行有,去找小行借。”

  “一借一還,這不就有了聯繫?”

  “要不然依咱家小行的性子,下輩子都不能主動去追那丫頭!”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套路,滿滿的套路。韓念念覺得方婆婆才應該去當媒婆,真有招!

  打牌到傍晚,方婆婆一看天色不早了,撂下撲克,招呼道,“老鍾、老王,還有丫頭,走,都去我家,今天副食品店供應豬肉,還有秋螃蟹,咱們商量商量咋吃!”

  ……

  晚上七點鐘時候,方婆婆家飯菜陸續上桌。

  蒸螃蟹、紅燒肉、辣子炒白菜,還有國營飯店裡買的醬豬蹄、鹽水花生米。

  廚房鐵皮爐子上還咕嚕嚕滾著大骨頭湯。

  “丫頭跟婆婆一塊坐。”

  “曉鷗坐小行旁邊。”

  “開飯開飯!”

  薛曉鷗特意從團糕店裡買了一塊奶油蛋糕,高價商品,四寸大小,紙盒裡裝著,擺圓桌正中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