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大嬸掃了土炕,讓韓念念炕上坐,“大閨女,我就知道,你這孩年紀不大,辦起事來可真周全,你要不提醒,下彩禮要準備哪些,我都還不清楚呢!”

  韓念念呵呵笑,心道前些時候陳玲定親,你陳大嬸可是跑得比兔子還快,伸腦袋看姚家送了哪些東西過來,現在輪到衛糧定親,能不知道到底要哪些東西?還是想糊弄過去得了?

  心裡這麼想,韓念念面上笑嘻嘻道,“我就是怕您上了年紀,不清楚眼下習俗,萬一再鬧出什麼笑話,那丟臉的可是您家陳大叔!”

  陳大嬸心裡咯噔一下。韓念念這番話算是給了她一個警醒,萬一真鬧出啥笑話,第一個饒不過她的可是她家老頭子!

  “大閨女,衛糧這親事要是說成了,衛糧下面還有兩個兄弟,嬸兒也要托你幫忙看看戶上戶下有沒有啥合適的姑娘,有合適的,可要記著你兩個大兄弟吶!”

  韓念念笑眯眯的應了下來,藉口還有事告辭,等韓念念出門走遠了,陳大嬸才冷不丁想起來,這大閨女,到現在不也沒個嫁人呢!

  陳大嬸想著要不要出面給這閨女說個女婿,可這念頭剛冒出來,就被她拍了下去。沒爹沒娘,又是個外來戶,姑、姑父再好,那能有親娘老子好麼,誰家願意要個沒爹沒娘的兒媳婦吶!提了也是白提!

  一時間,陳大嬸又有些可憐韓念念,閨女倒是伶俐,就是沒個娘家人撐腰杆子,可惜了!

  韓念念哪知道陳大嬸心中打算,一路哼著小曲回家,家裡人都坐在門口說話,臉上皆帶了喜色。

  “姑,碰到啥開心事了,看把您給樂呵的!”

  韓桂娟笑得合不攏嘴,“你嫂子懷上娃娃啦!”

  葉蘭英進門也有半年了,她跟陳衛東又都年輕,到晚上熱情如火,懷上娃那是早晚的事。韓念念忍不住摸摸葉蘭英肚子,欣喜道,“嫂子,幾個月啦。”

  葉蘭英搖搖頭,“我也不知道,準備明天讓你哥帶我去六叔家把個脈。”

  陳六叔是鄉里的赤腳醫生,祖上出過中醫,平時鄉里鄉親有個頭疼腦熱的毛病,捨不得花錢去看西醫,就找陳六叔摸個脈,從他那裡拿兩包糙藥。

  懷孕頭三個月容易流掉,重活肯定是不能再幹了。趁吃晚飯的空當,韓桂娟把葉蘭英平時乾的活分派了下。

  “玲玲以後打豬糙餵豬的活你來干。”

  陳玲無精打采的哦了一聲,她最煩餵豬,臭氣熏天。

  “念念,去河裡洗衣裳的活以後你來干。”

  韓念念應了聲,“沒問題。”

  雖然拾掇屋子燒飯的活還是葉蘭英自己干,但她瞬間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頭次意識到啥叫母憑子貴。

  說實話,洗衣裳的活兒韓念念還真沒怎麼幹過,高中以前都在家住,上大學有洗衣機,大學還沒畢業她就因拍電影一炮而紅了,此後跟開了外掛一樣,一路爆紅拿獎不斷,她哪還用得著洗衣服吶…

  但沒辦法,人走到哪步講哪步,她現在是這個家的一份子,犯矯情病之前也得掂量掂量有沒有人慣著她。

  時下老農民用不起洗衣粉,用的都是鹼面。白白的跟麵粉一樣,灑在髒衣裳上,再使勁用棒槌捶!

  轉天天不亮韓念念就起了,洗衣裳得趕早,村北有兩個活水池塘,引的是大河裡的水,池塘是不小,岸邊的大石板統共就那麼幾塊,不去早點洗就得排隊等。

  所幸韓念念去的早,找了塊石頭先占上位。坐她對面的是陳六叔的老伴六嬸,主動招呼了韓念念,“大閨女來洗衣裳吶。”

  韓念念哎了一聲,跟六嬸嘮起了嗑。

  “大閨女,我聽說衛糧和玲玲親事都是你說成的?”六嬸笑眯眯的問道。

  韓念念是個人精,當即笑道,“六嬸想讓我給您家誰說一個?”

  “還別說,真是想讓大閨女給說一個,是我娘家侄兒,翻過今年二十了,先說了幾個姑娘,怎麼都沒成,我娘家嫂子就急了,托我留心留心合適的姑娘,我這人嘴鈍,壓根說不好,所以才想托大閨女幫個忙,回頭說成了我讓娘家嫂子好好謝謝你!”

  自古以來媒人但凡說成了親事,都會有“謝媒禮”拿,至於謝媒禮到底有多少,也沒有標準,過得寬裕的家庭就給得多一些,手頭緊的請吃兩頓飯,當然也有十分不滿意的,一點感謝也沒有。

  就像上次給高大娘閨女高衛紅說的那門親事,因為兩個年輕人沒把持住,還沒定親就鑽了糙垛子,導致兩方對韓念念心裡都不大痛快,好像是韓念念攛掇兩人約炮一樣,是以最後就算兩人結了婚,也沒見男方家庭給韓念念任何謝媒禮。

  “六嬸,您提的事我記在心上了,回頭我就幫您留意下。”韓念念想了想,又道,“不過我還不知道您侄兒叫什麼,也不知道他情況,不好提呀。”

  六嬸拍拍腦袋,“對對對,是要跟大閨女好好說說!”

  六嬸絮絮叨叨的說著,韓念念豎耳朵聽,也不打斷,暗暗將六嬸說的信息記腦子裡,心裡琢磨著配哪家姑娘好…

  洗好衣裳,韓念念費力的挎著一大篾籃衣裳往回走,心裡不由佩服葉蘭英,還真是個任勞任怨的兒媳婦,這要換做她,天天幹這麼多活,估計早就得發飆。

  正走著,胳膊上突然一輕。

  “方書記,又是過來找吳書記辦事呀?”韓念念欣喜的跟方知行打招呼。

  方知行把篾籃拎放到自行車后座上,笑道,“對,還是來商量辦養殖場的事。”

  說話間,方知行一手扶著篾籃,一手推自行車往前走。韓念念驀地想到自己還拿了他的手錶,接著上衣口袋掩護,把手錶掏出來遞給他。

  “手錶還你,這麼貴重的東西擱我這兒,每天提心弔膽生怕給弄丟了。”韓念念開了個玩笑。

  方知行也不好糊弄,笑眯眯反問道,“怕丟了還隨身裝口袋?”

  韓念念乾笑,忙轉了話題,“我聽姑父說方大興酒家是岳嶺的老字號,有哪些名菜呀?”

  “美人肝、松鼠魚、鳳尾蝦、蛋燒麥。”方知行如數家珍,“還有八寶葫蘆鴨、芙蓉雞片。”

  韓念念光是聽名字就想流哈喇子。

  方知行開口道,“等你再去市區,來方大興找我,我請你,算是答謝你上次管飯。”

  韓念念兩眼蹭亮,“那我可當真了啊,你可別賴帳!”

  方知行搖頭,“不會。”

  一路進了鄉里,到公社門口,韓念念把籃子從車后座上拎下來,客氣道,“你什麼時候回市里?中午有地方歇腳吃飯嗎?沒的話我管你晌午飯。”

  方知行眼睛彎起來,薄唇上挑,“就不去麻煩你了,我上午辦完事就能回去。”

  韓念念哎了一聲,揮揮手跟他道別。

  ……

  小山子鄉人民公社最東間的辦公室里,吳書記熱絡的招呼方知行坐,洗了搪瓷缸,挖一勺白砂糖,給方知行沖了杯糖水,“渴了吧,快喝杯水。”

  時下農村人喝茶的極少,有貴客來,沖杯糖水已經是最熱情的待客之道。

  吳書記又抽了兩根他平時捨不得抽的大前門,遞一根給方知行。

  方知行接過來,並沒抽,別在了耳上,跟吳書記開門見山談正事。

  “吳書記,春忙之後,養殖場能不能開辦起來?如果你再拖,那我只能另外挑地方。”

  聞言,吳書記忙道,“方書記,不是我現在不開,而是不等這季度小麥收下來,公社裡實在沒有本錢開辦養殖場了,頭幾年辦窯廠從信用社貸款,到現在還沒還上,我也是實在沒了辦法呀!”

  本以為辦窯廠多少能給社員謀點福利,哪能想到剛建完窯廠就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老農民手頭緊,哪有閒錢再去蓋房,連著好幾年,就沒見到哪家哪戶蓋新房的,窯廠等於成了擺設,今年到現在為止,連一窯磚都沒出過!

  吳書記悔得腸子都青了,就巴望著這次辦養殖場掙的錢能把信用社的貸款給還上呢!

  吳書記絮絮叨叨的跟方知行倒苦水,被方知行打斷,沉吟道,“這樣,我從方大興頭上先給你出三成本錢,養殖場開辦起來之後,拿雞鴨豬來抵欠款。”

  吳書記反覆思量了片刻,拍案叫定,“中!就這麼地!不等春忙之後了,現在我就張羅養豬仔,雞鴨鵝仔再不孵也就晚了!”

  從公社出來,方知行抬手看表,還不到十點,離蹭午飯的時間還太早。

  手上的手錶也換了塊新的,瑞士的英格納,看來看去,還是原先的大羅馬順眼。支了自行車,方知行從褲口袋裡掏出韓念念還給他的大羅馬,摘掉新的,重新戴上舊的這塊。

  ……

  韓念念今天的課上得有些不順,因為班上有兩個男娃幹仗,調皮的那個把老實的頭給打破了,韓念念氣得不行,來不及責罰熊孩子,緊捂住被打破腦袋的孩子的傷口,往鄉里衛生站送。

  被打破腦袋的孩子叫狗娃,家在葉姚生產隊,韓念念讓她班上的妞妞去通知狗娃的爹娘。

  鄉衛生站挨著公社不遠的地方,一間石瓦房,裡面陳設簡單,只有一張辦公桌,一排擱藥的貨架,醫生也年輕,二十出頭的模樣,姓張,聽說是中專畢業,畢業之後被分配回鄉工作。

  狗娃腦袋被嚯開了很大個口,韓念念捂血都捂不住,狗娃這孩子也夠硬氣,哭都沒哭一聲,憋的小臉慘白,張醫生估計還是年輕沒經驗,一看腦袋上的口有一指多長,也嚇哆嗦了。

  “韓老師,這樣不行啊,單包紮不管用,得fèng合。”

  韓念念急道,“那就fèng合啊!”

  張醫生訕笑,“我不會fèng合。”

  韓念念無語,想也不想就抱上狗娃往外走。張醫生忙喊住,“韓老師,你幹啥去?”

  “你fèng合不好,我不把孩子送去大醫院怎麼辦?!”

  張醫生緊趕慢趕,攆在韓念念後面,吆喝道,“我先給狗娃包紮止血,韓老師你去公社開介紹信,沒有介紹信大醫院不給看病吶!”

  韓念念停了腳步,忍不住罵髒話,啥啥都是工人階級優先,當年打天下也有老農民的份啊!

  把狗娃抱回衛生站,韓念念火急火燎的去公社找吳書記,好巧不巧,吳書記去鎮上開會了,沒個人影!找別的幹部,人家兩手一攤,“公章在書記手裡,咱們就是寫了字,沒有公章也不好使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