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若蘭挑眉道:“你可知道,你這番看法,大多數人未必會同意。”

  樂誠點頭道:“我明白,若是放在以前,我也不會如此作想,曲兄畢竟和大師兄身份有差,性情懸殊,更何況男子之間談情說愛,難為禮教所容,但是……他們兩個往後定然要跟隨義軍四處征戰,危險重重,若是連彼此間都不能坦誠相待,心意相通,未免太可惜了。”

  程若蘭盯著他看了許久,才道:“誠兒,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卻有這麼深刻的見地。”

  樂誠不甘道:“師姐不要總當我是小孩子啊。”

  程若蘭笑道:“你啊,當小孩子有什麼不好?多少人求之不得,可惜時不饒人,連機會都沒有啦。”

  樂誠使勁搖頭:“不管別人怎麼想,我覺得不好。”頓了片刻,又道,“師姐,新年的願望我已經想好了。雖然我武藝平平,但閱讀魏將軍的圖譜時,卻有不少心得,我已經做了筆記,也拿去給師父看過,師父給了我一些書,希望來年我能夠學到更精深的境界。”

  “噢,難怪你最近總往鐵匠鋪子裡去,”程若蘭恍然大悟道,“看來誠兒也長大了啊。”

  樂誠的臉唰地紅了:“不,比起大師哥,我還差得遠呢,”目光左右閃爍,最後終於定下神來,鼓起勇氣道,“不過等我長大了,就可以保護師姐了。”

  程若蘭迎上他直勾勾的目光,臉上也隱隱發燙,吞吞吐吐道,“好啦,師父還在等著,我們快些去吧。”

  *

  曲鴻還有一位十分惦念的人,便是一直沒有露面的秦英。他試圖打聽對方的消息,結果總是無功而返。

  曲鴻並不驚訝,畢竟秦英看上去和英雄大會之類的場合格格不入,他或許去了別的地方,或許改換了別的姓名,曲鴻並不奢望挽留他,只是想要好好告一次別,以彌補之前的遺憾。

  除夕前夕,市井間的節日氛圍愈發濃郁,各類流言也隨之鵲起,其中議論頗多的一件是關於海平坊的。

  海平坊是城中最大的琴坊,設於城北一角,風景怡人,生意向來很好,據說最近來了一位新的琴師,技藝尤其高超,奏出的樂曲妙不可言,但演奏時卻一直坐在屏風之後,從不露面示人。

  如此神秘的人,自然引得不少議論:“不露面?我看不過是琴樓為了生意而做出的噱頭罷了,興許到台後一看,不過是個耳熟能詳的舊人。”

  “不是的,有人特意趕在散場前去舞台邊蹲守,只看到幫工在搬桌椅撤屏風,根本沒有琴師的蹤影。”

  “還有這等奇事?難道那琴師生了翅膀不成。”

  曲鴻聽到這裡,心中便已猜出了端倪,迫不及待地趕去海平坊,擠在慕名而來的人潮中,聽完了整場演奏。

  而後,他繞到舞台後方,將搬桌椅的幫工攔了下來:“秦伯伯,我總算找到你了。”

  那幫工原本埋頭走路,聽了他的話,挑起眉毛,神色驟變,很快流露出熟悉的氣質,笑道:“看來我的一番功夫沒有白費,你總算找來了。”

  曲鴻也笑道:“還好容貌可以改易,身份可以偽裝,琴聲卻是不會騙人的。”

  秦英將他領到最頂層的房間,從這裡舉目眺向窗外,能夠越過城牆,看到漢江的壯闊波瀾,正所謂“春江潮水連海平”,琴坊的名字原是這樣得來的。

  道:“鴻兒,你覺得剛才的曲子如何?”

  曲鴻怔了一下,這已是他第三次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他思慮片刻,答道:“依舊精彩,但與過去已有些不同了。”

  “哦?如何不同?”秦英饒有興致地問道。

  曲鴻道:“像是滔天巨浪後的習習微風,意境悠遠豁達,令人心神安寧。”

  秦英也微微露出驚色,隔了一會兒才道:“聽了你這番評價,我總算可以安心辭別了。”

  曲鴻早就料到了他的話,但仍然感到幾分遺憾:“真的要走麼?至少留過除夕吧。”

  秦英淡淡道:“不了,既然諸事落定,我想早些返回臨安,我那鶯歌樓雖做得不算什麼光彩生意,但總歸收容了許多無處可歸的人。”

  曲鴻笑道:“也對,臨安的除夕可比這裡熱鬧多啦。”

  秦英斂去笑意,鄭重道:“我雖身處臨安,卻能夠借身份之便,搜羅各方面的情報消息,甚至連朝中密事,都能聽到風聲。往後你若有需要,儘管隨時來找我。”

  曲鴻拱手道:“我明白了,先行謝過秦伯伯。”

  “是我該謝你,”秦英答道,將目光投向窗外,“半生曲折倥傯過,我卻從未有一刻像現在這般自由。”

  *

  除夕當夜,燃放煙火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十里長道,四處張燈結彩,人潮湧動。襄陽城已經多年沒有如此熱鬧過了,城中百姓,不論老小,紛紛來到街上,等候午夜時分的煙火表演。

  曲鴻也置身人群之中,卻無心看燈,只是邊走邊東張西望,目光四處搜尋。方才程若蘭神秘兮兮地告訴他,風長林已經去了街市,他迫不及待地趕來,卻發現幾乎全城的人都集中在眼前。

  在這樣的地方找一個人談何容易,他沿著整齊的石板路,走了一趟又一趟,始終未能如願,終於不堪擁擠,瞄見一處人少的岔路,鑽了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