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過多久,油菜籽成熟了。收了菜籽,唐雲準備拿到鎮上賣。菜籽價格不菲,鎮上就有專門收購的。他喜滋滋的說又有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卻被唐嘉木阻止了。找來了村里做過古法壓榨菜籽油的老人,又把這項民間技藝搬了出來,建了一個古法榨油房。供遊客參觀和賣油兩不誤,收入能提高到直接賣菜籽的好幾倍。

  有了商標,很多產品就進行了精心包裝,現場和線上同步銷售。包括當年唐嘉木做的烤野生菌在內都納入了他們的產品系列。

  遊客多了,產品豐富了,工作崗位大大增加,在外打工的人全部回來都滿足不了勞動力需求。周邊的村莊也有很多人來到唐家村上班。

  別的村莊也都紛紛效仿,但他們能學表面卻不懂內在之道,運營不起來,都來投靠唐嘉木他們,以股份制的方式加入。

  使得原本走向衰落的這些山村一下子被帶動了起來,異常活躍。

  人多了,產業也大了,基礎設施就得跟上。別的不說,光垃圾處理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要是一時的繁榮帶來了環境和生態的破壞就得不償失了。唐嘉木和蘇小芹決定引進垃圾處理設備。

  看著帳面上剛剛掙了點錢又投出去一大筆,唐雲那個小心臟又是一陣巨痛。他捂著心窩子道:“哎呀,又是一筆負增長。要是畫一條收入曲線,今天就是跳崖式的下跌啊。”

  “你別太心疼,這筆投入是有必要的,”唐嘉木道:“前段時間你不也說了麼,要可持續發展。”

  引進設備時,唐雲正好有事去了市里。等他回來時唐嘉木拿著一袋食鹽袋子大小的東西給他看,“唐雲你來看看這是什麼。”

  唐雲好奇地接過袋子一看,“有機肥?這玩意多少錢一袋買的?你買了多少?”

  他那副緊張兮兮,生怕唐嘉木又“亂花錢”的模樣,蘇小芹都被逗笑得前俯後仰。

  “看把你緊張的,”唐嘉木說,“我就只會花錢嗎?我怎麼就不能掙點錢?十五塊錢一袋,賣給你要不要?高科技產品。”

  “不要。我拿它幹啥?你怎麼賣起肥料來了?”

  “走,我帶你去看。”唐嘉木把唐雲帶到垃圾處理點,指著新上的設備說:“這個就是那些新機器生產的,變廢為寶。厲害吧?”

  “厲害厲害。就是投入不小,還費電。”

  “不投入能行嗎?你希望唐家村很快就變成垃圾場啊?”

  “倒也是,唉,沒想到好不容易能掙錢了,時不時又要投入一大筆。”唐雲有些無奈,他又拿起那袋有機肥看,“這玩意真要賣十五塊啊?”

  “是啊,量大包郵。”唐嘉木說。

  “這可不便宜啊,真有人會買嗎?”唐雲直皺眉。

  “當然了,買花買草的都多的是。這肥料還環保,種花種草用再合適不過了,這一小袋能用很久呢,十五塊不算貴。”

  “你這麼一說也有道理,種花種草不差那十幾塊錢,還能用很長時間,環保有機,划得來。”唐雲心想你還真是有辦法,“我還以為買去種地呢,那成本就太高了。”

  “哈,你別不信,買去種地的也會有的。走吧,我要回去給新產品上新了。”

  “真的假的?買這麼貴的肥料去種地?”唐嘉木都往回走了幾米遠了,唐雲還在後面追問。

  “愛信不信。”

  雖然唐嘉木他們的旅遊加電商的收入在穩步上升,但村民們都不怎麼關心那些,他們每天正常上下班,工作量也不算大,錢還沒少掙,比在外面干苦力活強多了。

  他們幾乎都忘了還有分紅這回事了。

  直到到了年底,唐慶豐在大喇叭里喊大夥開會,大家到了村公所就看見唐嘉木和蘇小芹站在村公所院子裡,正準備給大家發錢呢。

  拿到了分紅,村民們一個個開心得合不攏嘴。也有人詫異,問道:“嘉木,村里改造花費了不少吧?這麼快就回本了?還能有分紅?”

  唐嘉木道:“要按你這麼算,還沒回本呢。不過最近半年掙錢了,先給大家發一點,讓大家記住還有分紅這件事。要知道你們都是在為自己幹活,活幹得好了,分到的錢也就越多。”

  大家都有些感動,佩服他會辦事。

  他們終於把事做成了,唐慶國和蘇永勝很為他們感到驕傲。李秀英也很開心,因為她兒子和準兒媳終於要兌現諾言去領證了。

  只是唐慶國例行上山來視察老茶樹時,帶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壞消息。他說:“你們的事情倒是蒸蒸日上了,我卻有點走下坡路。”

  唐嘉木道:“起起伏伏很正常,哪是走什麼下坡路啊,您別著急。”

  “可能是前兩年炒得太熱了,”唐慶國說:“今年古樹茶冷下去了,收入要少三分之一。”

  唐嘉木道:“要不我們給您創點收吧。”

  “咋創?”唐慶國問。

  “我們試試唄,”唐嘉木道:“把您那些茶地稍微弄一下,搞個茶園觀光,採茶體驗什麼的。您再研發幾款茶葉,包裝搞好看點,適合遊客帶走的,就放我們這裡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