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回事了拂衣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四十六回事了拂衣去

  在皇甫永寧坐月子期間,齊景煥嚴審返魂香之事,一番突審過後,查出來在手帕上薰香的竟然太妃最最倚重的大丫鬟春瑩。樂親王太妃聽說是春瑩動的手腳,整個人都驚呆了,她連浣衣處的婆子都想到了,卻獨獨沒有想到會是春瑩。

  「母妃,您先別激動,坐下聽兒子慢慢說。」齊景煥見他的母妃滿面紫脹,氣的整個身子直打顫,趕緊上前扶著太妃坐下,緩聲說道。

  「煥兒,你說!」樂親王太妃咬牙說道。

  齊景煥深深吸了口氣,低聲道:「母妃,表面上看,春瑩是三皇子放在我們府里的眼線。」

  「實際上呢,她是誰的人?」樂親王太妃也不是個傻子,立刻追問道。

  齊景煥皺著眉頭,低聲道:「總不過是那幾個人。春瑩自從被選入王府,她一家子便被廢妃劉氏收買了,劉氏被打入冷宮,春瑩的主子便從劉氏轉成了那三個人。」

  「大皇子三皇子六皇子他們?到底是哪一個?」樂親王太妃神色森然,生生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

  「以兒子的推測,六皇子最有可能。自從當年他推兒子落水之後,便與兒子結了仇,這些年來他明里暗裡沒少算計兒子,是兒子運氣好,都避了過去。如今六皇子年紀漸長,這心性也越發的陰毒奸狡。而大皇子生性軟弱,又有股子未流文人的酸儒之氣,應該做不出這等下作的手段,倒是三皇子六皇子二人心中沒有底限,一個有心機,一個有人手,只怕是這兩人聯手所為。」齊景煥沉沉說道。

  「是他們!煥兒,我們絕不可放過齊景燁齊景煒,倘若那日不是安兒機警,母妃又進了產室,後果真不堪設想。」樂親王太妃恨恨的說道,一想起當日之事,她就一陣後怕,她的兒媳婦和孫兒孫女,真正是在鬼門關前打了個轉啊!

  齊景煥重重點頭,既然有膽子謀害他的妻子兒女,就要做好承受反擊的準備,他豈能輕易放過這天大的仇人。

  「母妃,方才兒子說的是兒子的推測,接下來兒子便要追查證據,務求證據確鑿,將來也好徹底報仇。」齊景煥恨聲說道。

  「好,煥兒,你只管放手去做,你父王在世之時,就不曾怕過什麼,你是你父王的兒子,也得什麼都不怕。別管是誰,只要企圖加害寧兒和孩子們,就是我們不共戴天的仇人。」樂親王太妃望著兒子那與先王一模一樣的面容,咬牙叮囑。

  就在齊景煥向太妃回話之時,齊郡王府中,六皇子正在向三皇子大發脾氣,跳著腳的叫道:「這怎麼可能,賤婢居然沒有得手,三哥,你是怎麼安排的!」

  三皇子滿面苦色,極為無奈的說道:「六弟你也知道,齊景煥防的有多嚴實,就連太妃進出鳳鳴居,都有鼻子極尖的嬤嬤專門檢查,更不要說一個丫鬟了。自從那皇甫永寧有喜,整個樂親王府上下人等一律不許用香,返魂香雖說味道極淡,可也還是有味道的,所有人都不許用香,春瑩怎麼敢隨意使用。」

  「三哥你怎麼找了這麼個沒用的東西!」六皇子怒罵一聲。

  三皇子嘆了口氣,說道:「六弟,春瑩是我們母妃留下的暗線。我的人已經打聽過了,春瑩一直沒有機會下手,直到皇甫永寧分娩之時,她再不下手就徹底沒有機會了,這才偷偷用拿返魂香薰過的帕子替換了太妃的帕子。原以為太妃那般看重皇甫永寧,一定會親自進產室看顧她。不想太妃還沒進去,便被皇甫永安發現了帕子,齊景煥將太妃身邊所有的下人全都鎖拿起來,最後查到了春瑩頭上,可恨這枚藏了三年的棋子,沒派上用場就被廢了。真是可惱!」

  「哦,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六皇子挑眉問道,眼中透著懷疑。

  「六弟,我也不瞞著你,當日在產室外的孫太醫是我的人,只恨那皇甫永安看的緊,他根本找不到機會做手腳。這些都是他告訴我的。」三皇子低聲說道。

  「什麼,孫太醫竟是你的人,你怎麼不早告訴我,他若下手,豈不比個丫鬟更容易!」六皇子氣惱的叫道。

  三皇子搖搖頭道:「六弟,你想的太簡單了,且不說齊景煥根本不會讓一名太醫單獨接觸皇甫永寧,只說那皇甫永安,也不知道從何處學了一手極好的醫術,聽孫太醫說,竟比他們院正的醫術還好,皇甫永寧的安胎,全由皇甫永安一手包辦,太醫根本沾不上邊兒。你想,是皇祖母將太醫院的太醫們打發去樂親王府的,太妃和齊景煥可從來沒向父皇求過太醫,可見他們只相信那皇甫永安。」

  「嗯,說的也是,我只恨那麼好的機會白白失去了,等皇甫永寧那個煞星養好了身子,就再難下手了。」六皇子恨聲說道。三皇子點點頭,表示贊同弟弟的說法。

  「不對,三哥,我聽說嬰兒很容易夭折的,就算對付不了皇甫永寧,我們還殺不得兩個嬰兒麼?」六皇子突然一拍桌子叫了起來。

  「嬰兒夭折?六弟你是說……不成的,有了春瑩之事,樂親王府那邊只會防備的更嚴,如今我們再沒有內線了,如何下手?」三皇子想了想,搖了搖頭。

  「王府防備的嚴,可宮裡卻處處都是漏洞,我就不信他們敢不帶著孩子進宮請安。只要他們一進宮,我們就好下手。」六皇子冷冷的說著,語氣極為陰毒。

  「嗯,這倒是個法子。對了,還是不告訴大哥麼?」三皇子問道。

  六皇子冷笑一聲道:「大哥但凡是個有本事的,也用不著我們這般費心勞神,他是父皇的長子,當年母妃又那麼得寵,他不也沒混個太子噹噹麼,整天只知道讀些酸書,人都讀傻了。他一個堂堂皇子,又不用去考科舉謀出身,天天就知道當書蟲,真白瞎了他皇長子的身份。若換作是我,哼,那位子早就是我的了。

  自從當日撞破三皇子的醜事,六皇子在他三哥面前便越發驕狂,不論什麼話都敢往外說,什麼事都敢做,而三皇子則沒有一事不依從的,完全沒有做人的底限。

  日子在齊景煥暗中追查證據和三皇子六皇子眼巴巴盼著樂親王府的兩個小嬰兒進宮中過去了。

  讓三皇子和六皇子極度失望的是,皇甫永寧出了月子,並沒有帶著一雙兒女進宮請安,反而是太后和昭明帝以及皇后,親自出宮駕臨樂親王府,來看望這對生來便與眾不同的小嬰兒。對外的理由便是冬日天冷,絕對不可以因為虛禮而讓兩個孩子被冷風吹著。

  昭明帝本就是最好顏色的,他一見兩個小嬰兒生的粉妝玉琢玉雪可愛,真是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心裡著實愛的不行,就連素日裡最喜歡的侄兒齊景煥都退了一射之地。若非樂親王太妃拼命阻攔,只怕這兩個孩子就要被昭明帝帶回宮裡養著了。

  不覺新年已過,轉眼便是春暖花開,而樂親王府仍然沒有帶著孩子進宮請安的意思。三皇子和六皇子越發焦慮了。

  就在這小半年的時間裡,三皇子六皇子象是魔怔似的一門心思想害兩個嬰兒,甚至都忽略了在他們父皇面前討好這件大事。

  而就在這半年時間中,昭明帝漸漸發現了一向被自己忽視冷淡的五兒子,其實是個很優秀的孩子。齊景煜有一個最最難能可貴的優點,那便是認真,他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認認真真的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極限。

  昭明帝分封諸子之後,自六皇子以上,所有皇子每日都隨朝聽政,與大皇子動輒掉書袋,三皇子言之無物,六皇子暴躁冷酷相比,五皇子簡直是成了皇子典範,他處事果決但不狠辣,言語不多但總能說的恰到好處,不過入朝大半年的時間,便得了大半朝臣的敬佩。昭明帝對他也很是滿意,一日比一日更看重五皇子。

  後宮之中,沒有了劉氏興風做浪,昭明帝雖然好色依舊,夜夜流連花叢,也不在皇后的鳳儀宮中過夜,可他也不象從前那樣,一見皇后就橫眉豎目的沒個好聲氣。平日在永福宮中見面之時,帝後好歹也能心平氣和的說上幾句話了,這讓太后喜的不知道念了多少聲佛。

  三月里忽然來了一場倒春寒,昭明帝因為夜裡與妃嬪鬧的太過歡脫,以至於受了風寒。他本就是已經有了年紀之人,再加上素日夜夜不獨宿,又有風寒侵體,這一病,便有些個沉柯不起的意思。

  御醫會診之後,人人心中發沉,若是不好生保養,只怕皇帝天不假年。

  太后見兒子又因為虧了身子而一病不起,心中又氣又急惱的不行,背著人將兒子狠狠數落一頓,又哭了數次,她只恨兒子不知保養,如今天下太平,好日子才剛剛開始,這人就病倒了。

  自來都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昭明帝內耗太過,若是從此清心寡欲,萬事不問一心安養身體,他還能多活幾年,若還象從前那般一根蠟燭兩頭燒,只怕是再也燒不了幾日了。

  昭明帝這一病,皇宮內外朝廷上下俱是人心浮動,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只在立儲一事。宮中的太后和皇后自然想立五皇子為太子,在朝堂之上,暫露頭角的五皇子也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擁戴。

  只是因為有從前百官上折請求立儲,被昭明帝留中不發之事,所以儘管有半數以上的大臣支持立五皇子為儲君,卻沒有人敢貿然上摺子,以免觸怒病中的昭明帝。

  立儲之事百官不敢提,皇后不能提,唯一能提的便只有太后了。這日,太后又來看望病中的兒子,摒退了所有下人,太后坐在床前,緩聲說道:」皇兒啊,此間再無他人,我們母子說說貼心話兒。「

  昭明帝躺在床上,面色很是灰敗,一雙眼睛似睜非睜的,沒有一點兒精氣神,太后看了心如刀絞,淚水如雨絲般飛落。

  」母……後……莫哭……兒子還……能……支撐……「昭明帝吃力的說道。

  太后用帕子拭了淚,悲聲道:」兒啊,看你這個樣子,真是活活摘了為娘的心肝啊……你這孩子,怎麼就是不知道保養呢!「

  昭明帝沒有應答,只是無力的嘆了口氣。他怎麼知道只是一場小風寒,竟會讓他一病不起呢。

  」母后……您……想說……什麼?「昭明帝歇了一會兒,才無力的問道。

  太后悲嘆一聲,緩緩說道:」你十二歲之時,你父皇春秋正盛,便頒旨立你為太子。如今……兒啊,你也該立個太子,也好讓他替你分憂,你也能安心將養身子。「

  」立太子……立誰呢……「昭明帝喃喃說道。

  太后聽著兒子的語氣透著一股子譏諷之意,心中一沉,望著兒子憔悴的面容,輕聲說道:」你是皇帝,這立儲之事,自然由你來拿主意。「

  昭明帝突然冷笑一下,慢慢說道:」母后,您想立的一定是老五吧?「

  太后輕輕點了點頭,緩聲道:」是,小五是中宮嫡出,為人忠厚,做事踏實認真,是個知禮儀守孝悌的好孩子,是哀家最中意的太子人選。「

  」是啊,為人忠厚,做事認真,知禮儀守孝悌,若非如此,他隨朝聽政不過半年,怎麼能盡收朝臣之心!「昭明帝慢慢的,一字一字的從牙縫中擠出來。

  」皇兒,你這話是何意?「太后聽著兒子的語氣不對,趕緊問道。

  」兒子沒有什麼意思,只是……老五表現的實在太好了,與從前判若兩人。「昭明帝憤憤說道,許是情緒有些激動,他灰敗的面容上染了一層異樣的潮紅。

  病人的情緒總是令人難以捉摸,前幾日昭明帝還對五皇子讚賞有加,今兒卻完全翻了個個兒。竟有些將五皇子當仇人的意思。

  」皇兒啊,你不要冤枉了小五,事到如今,哀家也不瞞著你了,從前小五樣樣不敢拔尖兒,是哀家教他的。從前你獨寵劉氏,皇子師傅們誰不是跟紅頂白,小五若敢出挑,只怕早步了幾個夭折皇子的後塵。自從那幾個孩子沒了之後,哀家就知道劉氏斷斷容不得任何一位皇子比她的兒子出挑。皇兒你只有小五這一個中宮嫡子,哀家豈能不暗中護著他,他越是表現的愚笨,越有可能活下去。「太后動怒,說出的話也不那麼客氣了。

  在大皇子之下六皇子之上,其實還有四位皇子,只因為這四位皇子小小年紀便顯出與從不同的聰明伶俐,不到三歲就全都被劉氏害死了。而皇子們不過三歲便不記入玉碟,所以才有如今的皇子排序。當時劉氏在宮中可算得隻手遮天,就連太后都不得不忍讓於她,所以才沒能徹查皇子夭折之事。

  昭明帝被太后質問的無顏以對,沉默了好一陣子。當初他一門心思的寵著劉氏,根本沒想過皇子夭折是劉氏做的手腳,如今劉氏被打入冷宮,昭明帝慢慢回想往事,才漸漸回過味來,當初劉氏也不是做的天衣無縫,若真有心去查,是能查明真相的。只是昭明帝老了,他不敢去查,甚至連想都不敢想,若是想了,他會被真相折磨死。

  」母后,再等等吧,若是朕的身子……朕便下旨立老五為太子。「過了好一會兒,昭明帝方才澀聲說道。

  太后知道不能逼兒子太緊,便點頭應道:」也好,兒啊,你心思莫要太重,務必以將養身體為要。張御醫說了,你這病,必得耐心靜養才行。「

  昭明帝輕輕點了點頭,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如今也只能安心靜養了。

  就在太后和昭明帝密談之時,在與昭明帝寢殿隔了三間屋子的茶水房內室,一個模樣兒極普通的小太監正將耳朵貼在牆上,專注的聽著什麼。他莫約聽了小半個時辰,才離開牆壁,用白色塞子將一個小拇指粗細的圓孔塞緊,再將一幅繪著干枝梅的斗方掛好,如此一來,再難看出這牆上還藏著專供竊聽的機關。

  從茶水房內室走了出來,這個小太監向坐在爐前看火的小太監點了點頭,在一旁坐下,兩個人邊燒水邊小聲說起了閒話兒,和平日裡沒有任何不同。

  當日晚間,六皇子便得到密報,他的父皇不日將立五皇子為太子,太后和朝中大臣也都支持這一決定。六皇子勃然大怒,恨的目眥俱裂,又不敢在宮中發作,自他母妃被打入冷宮之後,他這裡便不知多了多少雙眼睛,六皇子在吃過幾次虧後,不得不學乖了。

  次日一早,六皇子先去給他父皇請安,昭明帝看到越來越象自己的兒子,心裡是真的喜歡,依著他的心意,自然是想將帝位傳給這個最象他的兒子。只是立儲之事乃國之根本,就算他是帝王之尊,也不能由著心意的。若是強行立這個兒子,只怕太后與朝臣都不答應。

  昭明帝細細盤算著自己手中的底牌,發覺除自己手中除了有禁軍以及供衛京畿的豐臺大營和才建立一年的中廠之外,竟再無兵可用。而禁軍統帥是公孫勝,其子公孫元青尚了大公主,想來這公孫勝定會站在五皇子那邊,此人,不會死忠於自己。至於豐臺大營的守將周子仁,此人或可一用。

  盤算著手中那不到十萬的兵馬,想想平南征西定北三軍近四十萬的大軍,昭明帝深深嘆了口氣,邊軍已成氣候,動不了了……

  」煒兒,朕聽說你近日常常出宮,上書房的功課都落下不少。「昭明帝嘆了口氣,無力的問道。

  六皇子忙回道:」父皇染疾在身,兒子實在無心讀書。兒子見您吃了這麼長時間的藥,也未見身體大安,便想出宮尋訪名醫,為父皇治病。「

  昭明帝聽了兒子的話,心中那叫一個熨貼,笑著說道:」煒兒素有孝心,朕心甚慰。不過為朕的身子朕心裡清楚,倒不是太醫的藥不好,實在是得慢慢調養。煒兒,你還是要好好讀書,多向師傅們請教,騎射也不可落下。要孝順太后,友愛手足……你學的好,朕……「昭明帝想起太后的話,便沒有再往下說。

  六皇子正眼巴巴的等著,卻見他父皇突然不說了,他有心追問,又怕引起他父皇的疑心,只得連連應聲稱是,十足一副乖孩子的作派。

  昭明帝的身體已經不能支撐他講太長時間的話了,只無力的揮了揮手,命六皇子退下了。

  六皇子退出寢殿,也不去上書房點卯,又逕自出宮去了。橫豎他有出宮腰牌,宮門的禁軍也不敢攔著他。

  三皇子的齊郡王府離皇宮並不很遠,只需小半個時辰的車程。六皇子坐在車中,腦子裡翻騰的如同開了鍋似的,他反覆揣測著他父皇沒有說完的那句話。有沒有可能,他父皇其實有意立他為太子。

  在胡思亂想之中,車馬趕進了齊郡王府,六皇子下了馬車,只見他三哥正在階下團團轉圈子。

  三皇子一見六弟來了,立刻衝過來,抓住六皇子的胳膊,壓低聲音說道:」六弟,快跟我來見個人。「

  」什麼人?「六皇子邊問,邊與三皇子快步往裡走,如今齊郡王府沒有內眷,自然也就不需要避諱什麼。

  三皇子將六皇子拉進內書房,只見一個通身著黑的年輕男子大馬金刀的坐在書桌後的太師椅上,這男子生的塌鼻細眼,看上去不象是大陳人。

  」三哥,這人是誰?「六皇子見那人不起身行禮,便沉著臉厲聲喝問,自從撞破他三哥醜事之後,六皇子竟把三皇子當成了可以任意呼喝的下人。

  」六殿下好威風!「那黑衣男子冷笑一聲,他的大陳話聽上去有些彆扭,尾音帶著些北疆的土味兒。

  」你是誰?「六皇子雙手按著書桌,狠狠的盯著黑衣男子,眼神兇狠的似乎要在那人臉上開個洞。

  」我是誰對六殿下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我才能幫六殿下達成心愿。「黑衣男子冷冷的說道,語氣極為陰森。

  」就你?憑什麼?「六皇子冷笑一聲,著實沒將這個黑衣男子當盤兒菜。

  」對,就憑我,六殿下相信了吧……「黑衣男子開口之時,他的身子突然奇異的扭動起來,就在三皇子和六皇子的眼皮子底下,這黑衣男子憑空消失了,下一刻,六皇子的肩膀便被人用刀壓住了,片刻之後,那柄刀便被移開了。

  」你……壯士果然好本事!「六皇子不禁驚呼一聲,刀被撤走之後,他立刻轉身,緊緊的盯著黑衣男子,滿眼的熱切。

  」幫本殿下,你想得到什麼?「六皇子沉聲問道,此時的他,倒也有幾分梟雄的樣子。

  」六殿下放心,我對你們大陳的江山不感興趣。我所要的,是你正位之下,下旨以叛國罪誅殺皇甫敬德九族。讓你大陳百姓人人都知道,皇甫敬德欺世盜名,死有餘辜。「那黑衣人恨恨說道。

  」什麼?你只要這個?「六皇子驚訝的問道。

  黑衣男子點點頭,恨聲道:」對,我就要這個!「

  」好,我答應你!「六皇子一拍桌子,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

  黑衣男子冷冷一笑,與三皇子和六皇子密謀起來。

  就在黑衣男子與三皇子六皇子密謀之時,樂親王府中,正在與齊景煥一起逗孩子的皇甫永寧突然打了個寒顫,齊景煥忙問道:」阿寧,你怎麼了,是不是受涼了,趕緊請阿安過來給你瞧瞧。「

  皇甫永寧擺擺手,笑著說道:」我可沒有那麼嬌弱,哪裡就用診脈了。「

  齊景煥抬手試了試皇甫永寧的額頭,見溫度很正常,便也沒有再堅持。只晃著手中的搖鈴,竭力爭取孩子們的關注。

  」阿黑……阿黑你別亂闖……「門外傳來添壽的驚呼之聲,皇甫永寧立刻丟下手中的小老虎布偶,快步走了出去。

  重新養起一身油光水滑皮毛的阿黑忽的沖了過來,直立起身子,一雙前爪飛快的比比劃劃,除了皇甫永寧以外,其他人都看的一頭霧水 ,不知道這比人還精靈的阿黑到底要幹啥。

  」哦,我知道了……「皇甫永寧拍拍阿黑的頭,表示自己明白它的意思,阿黑才四腳落於地上,可再也不肯離開皇甫永寧身邊,簡直是皇甫永寧走一步它就跟一步。

  」阿寧,阿黑怎麼了?「齊景煥抱著女兒走到門口,不解的問道。

  」阿黑剛才告訴我一件事,阿煥,咱們進房去說。「皇甫永寧語氣聽上去挺平靜的,可齊景煥還是感覺到了一絲異樣。

  回到房中,皇甫永寧將女兒接過來放到床上,將小老虎布偶丟給她玩,然後才慢慢說道:」阿煥,你知道當時在渤山,有人行刺我之事。「

  齊景煥點點頭道:」對,我知道,你上次說只找到了被阿黑咬斷的半條小腿。「

  」對,當時我就懷疑那個刺客趁機逃走了。也曾派人在周圍三十里以內嚴密搜查,卻什麼都沒搜到。「皇甫永寧繼續說道。

  齊景煥點點頭,問道:」所以,你懷疑那人已經逃出生天,甚至他養好了傷,潛入京城,企圖再次行刺?「

  皇甫永寧點點頭,」阿煥,你知道我和阿黑對於殺機極為敏感,剛才你問我怎麼了,就在那一刻,我感覺一股與當日在軍帳之中完全一樣的殺機,方才阿黑過來,就是告訴我,它也感覺到那股殺機了。刺客應該距離我們王府不是很遠,若是隔的遠了,我也不可能感受到殺機。「

  」哦,是這樣,我們王府周圍都是親貴府第,難道說那個刺客已經潛入附近誰的府第?阿寧,這事得趕緊告訴爹,若那刺客陰潛入京,只怕目標不只是你一個人。我聽爹提起過,那人可能就是忽喇餘孽伊勒德,他與我們結下的,可是滅族的血海之仇。對了,阿寧,你是否測試過,能感應到多遠距離以內的殺機?「齊景煥皺眉沉聲問道。

  」這個倒沒特意測過,在三十里之內,我很有把握,若是超過三十里,就說不準了。「皇甫永寧想了一陣子方才回答。

  齊景煥聽罷皺眉道:」三十里,這範圍好大,倒是難以悄無聲息的搜查,可若是大張旗鼓的搜,又怕驚了刺客,他若是就此逃了,豈不是留下後患。「

  皇甫永寧點點頭,齊景煥顧慮的極是,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若真驚了伊勒德,必定遺禍無窮。」還是先告訴爹吧,讓他也多加防備,要不,乾脆把阿黑送回去,有阿黑跟著爹,也能儘早感知殺機。「皇甫永寧摸著阿黑油光水滑的大腦門兒,沉沉說道。

  」也只好先這樣了。「齊景煥嘆了口氣,立刻命人備車,好將阿黑送到保國公府去。

  皇甫敬德聽罷女兒女婿的話,亦是長嘆一聲,下令府中親兵以內緊外松的方式加強守衛,又命人暗中查找伊勒德,希望能在他動手之前將之找出來。

  只是無論樂親王府飛虎衛和保國公府的親兵如何暗查,都找不到一點點線索,仿佛伊勒德根本就沒來燕京城似的。

  不覺便到了四月,昭明帝的身子似是有了些起色,他答應太后立五皇子為太子之事也沒了下文。太后又與昭明帝深談了幾次,昭明帝才勉強答應冊立五皇子為太子,並定於萬壽節當日詔告天下。

  自然,六皇子再次事先得到了消息。這一次,他再沒有半點兒猶豫,決定搶在萬壽節之前下手,這次行動,他謀的已經不是太子之位,而是金殿上的那尊九龍寶座。

  」曾爺爺,您這麼晚來,是要求皇上麼?「夜色之下,昭明帝的寢殿之外,一名當值的小太監攔住了從外面匆匆走來的曾泰和。

  」是小鄧子啊,對,咱家求見皇上,快叫人去通報。「曾泰和急急說道。

  」好嘞,曾爺爺,看您風塵僕僕的,不如先到茶水房喝口茶定定神,回頭也好回話不是?「小鄧子熱情的招呼。

  曾泰和也的確是口渴了,再說這小鄧子是正經拜過他的小徒孫,便應了一聲,與小鄧子一起進了茶水房。小鄧子殷勤的沏了一杯香片,捧到曾泰和的面前,曾泰和不疑有他,接過來便綴了一口。

  」啊……你……「一口香茶下肚,曾泰和立時腹疼如絞,他指著小鄧子,連半句話都沒說完,口鼻中便流出濃黑的污血,整個人栽倒在地,再沒了氣息。

  」曾爺爺,誰叫您礙了六殿下的事兒……得罪嘍,你要怪,就怪自己沒跟對主子吧……「小鄧子冷笑一聲,將曾泰和的屍首拖到內室,藏到了炕洞之中。

  可嘆這對昭明帝忠心耿耿的中廠大鐺頭,他今日剛剛得到手下死士拼死送來的消息,知道六皇子企圖發動宮變,便想趕來向昭明帝報警,不想卻這般憋屈的枉送了性命。

  曾泰和一死,六皇子企圖逼宮的消息便送不到昭明帝的面前,昭明帝哪裡知道自己已經危在旦夕,還想著如何能逼將要被立為太子的五皇子起誓,也好保住大皇子三皇子六皇子的一世尊榮富貴。

  」王爺,近日齊郡王府內似有異動。「一名負責暗中監視齊郡王府的飛虎衛回來稟報。

  齊景煥沉聲問道:」有何異動?「

  」回王爺,前日,豐臺大營守將獨子進入齊郡王府,至今未曾出府,今日下午,六皇子的車馬駛離郡王府,馬車的車轍明顯比平時深,屬下懷疑車中除了六皇子之外,還藏有他人。屬下尾隨馬車直到宮門,未見宮門禁軍查出車中藏人。「飛虎衛簡明扼要的稟報。

  」哦,知道了,還有什麼消息?「齊景煥問道。

  那名飛虎衛想了想,說道:」近幾日齊郡王府的採辦每天都要採買極新鮮的牛羊肉,可之前從來不買的。「

  」你說什麼,採買牛羊肉?「齊景煥心中一沉。他知道三皇子素來不喜牛羊肉的腥膻之氣,從來不吃的,主子不吃的東西,做下人的自然也不敢吃,如今卻天天採辦牛羊肉,除非是……再聯想到皇甫永寧那日突然感覺到的殺機,齊景煥不由的心中一沉。

  」你做的很好!先下去休息吧,叫梁長史和白侍衛長來見本王。「齊景煥吩咐道。

  少時,梁術和白蒼都趕了過來,齊景煥正色道:」梁長史,白侍衛長,本王與王妃有要事必須進宮一趟,王府就交給你們了。若是有人攻府,立刻將太妃和團團囡囡送進密室,若天亮還不見本王與王妃歸來,立刻護送太妃團團囡囡從秘道出府離京,送往定北軍大營。「

  」王爺,可是出了什麼大事?「梁術和白蒼面面相覷,心中極為震驚。

  」事情緊急,沒有時間細說了,太妃和團團囡囡,就託付兩位了。「說罷,齊景煥向梁術和白蒼深深行禮,驚的兩人趕緊跪下,連道」臣誓死保衛太妃和兩位小主子……「

  齊景煥將梁術白蒼二人扶起來,沉沉道:」本王這便手書一封,著人立刻送去保國公府。梁叔,白伯伯,你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此番我樂親王府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別的不多說,王府,就託付給你們了。「

  」王爺,到底出了什麼事,您萬萬不可以身犯險,有事,讓臣等去辦啊!「白蒼急的大叫。

  齊景煥搖了搖頭,笑道:」這事,只有王妃與我才能辦到。好了,不多說了,本王還要寫信。「

  來到書桌前,飛快寫了一封密信,齊景煥將信封起來交於白蒼,言道:」白伯伯,務必立刻送到保國公手中。「白蒼點頭應了,親自前往保國公府送信。

  齊景煥回到上房,與皇甫永寧說了幾句話,皇甫永寧立刻與他一起換好衣裳,兩人俱是外套袍服內襯軟甲,一人抱著一個孩子,去了太妃的澤芝園。

  太妃見兒子媳婦突然抱著孩子過來,不免感到奇怪,這個時間可是兩個孩子吃輔食的時間,怎麼突然過來了。

  」母妃,兒子和阿寧有事出去一趟,把團團囡囡放在您這裡,行麼?「齊景煥故做輕鬆的笑著說道。

  樂親王太妃也沒多想,只笑著說道:」那有什麼不行的,你們只放心去辦事吧,辦完事兒早點回來。「

  齊景煥與皇甫永寧笑著應了,分別親了親兩個孩子的小臉兒,轉身便往外走,樂親王太妃瞧著兒子媳婦有些不對勁兒,心中一沉。正要說話之時,卻聽外面有人稟報,說是宮裡派人來請王爺王妃進宮。

  齊景煥與皇甫永寧相視一笑,齊景煥道:」皇伯父也真是心急,我們這就要動身了,他還特特派人來傳。「

  太妃聽說兒子媳婦要進宮,心裡倒踏實了,只笑道:」即是你們皇伯父相召,那便快去吧。「

  齊景煥和皇甫永寧應聲稱是,匆匆往皇宮趕去,在宮門外,他們遇到了同樣奉詔而來的皇甫敬德與公孫勝。

  」岳父……「」爹……「齊景煥和皇甫永寧同時叫了一聲,只見皇甫敬德笑著點了點頭,左手悄悄做了個動作極小的手勢,也就是皇甫永寧隨他征戰多年,父女二人相知極深,否則再不會注意這個極不起眼的手勢。

  輕輕握了握齊景煥的手,皇甫永寧對他笑了笑,齊景煥便也明白了,他的岳父大人已經收到了白蒼送去的密信,提前做了安排。

  」親家……「與女兒女婿打了招呼,皇甫敬德又與公孫勝招呼起來。

  兩人見禮之時,皇甫敬德亦悄悄打了個手勢,公孫勝與皇甫敬德是髮小,自然也有些少時約定過的暗號手勢,公孫勝眼神微微一怔,繼而飛快的回了個手勢,他心裡也有了防備。

  眾人一路暢通無阻,很快便來到了昭明帝的寢宮外面,在這裡,他們又遇到了被昭明帝召來的皇后和五皇子齊景煜。

  」皇伯母,阿煜……「齊景煥叫了一聲,心中有些焦慮。他的皇伯母可不會武功,一會兒若是打起來,只怕會在亂中受傷。

  」皇上有旨,傳皇后,五皇子,樂親王,樂親王妃,保國公,公孫將軍覲見……「高台之上,一個瞧著眼生的太監高聲喊道。

  」怎麼不是高公公?「公孫勝故意嘀咕一聲,也算是給眾人一個暗號。他的心越發的沉了,看這情形,只怕寢宮之中的形勢極為不妙,高三保就算是沒遭遇不測,也已經被人控制住了。

  」阿寧,見機行事,護著些皇伯母。「齊景煥飛快與皇甫永寧耳語一句,皇甫永寧沒有回答,只是輕輕點了點頭,神色很是凝重。她再次感應到伊勒德的殺機。因此間不便說話,她只能悄悄用手勢通知她的父親,伊勒德就在寢宮之中。

  皇后身份貴重,自然得走在最前頭,五皇子緊隨其後,他越過皇甫永寧之時,皇甫永寧飛快向他做了個手勢,五皇子一凜,繼而微微點了點頭。

  一行人走進寢宮,只見龍床上垂著數重帳幔,從外面根本看不到昭明帝的情形。

  」妾身,兒臣……侄臣……臣皇甫敬德,公孫勝拜見萬歲……「眾眾在階下見禮。片刻之後,帳中才傳來一聲含糊不清的」平身……「

  」朕請眾卿前來……有要事相商,眾卿辛苦了,賜茶……「帳中再次傳來昭明帝的聲音。緊接著,兩個小太監端著茶盤送上數盞香茶。

  皇甫敬德等人躬身道謝,然後各自伸手取了茶杯,往口中送去。

  一雙眼睛透過重重帳幔,緊緊的盯著外面,見眾人毫無疑心的送茶入口,這雙眼睛中流露出狂喜之色……只要這香茶入了皇甫敬德等人之口,他的大事可就成了!

  就在眾人將茶盞送到口邊之時,皇甫永寧毫無預兆的無聲暴起,只見她身如流星,只在眨眼之間,便已經在階下與龍床之間打了個來回。

  奔去之時,皇甫永寧是一個人,返回之時,卻變成了三個人,只見她左手拎著右手掐著一個,左手拎的是六皇子齊景煒,右手中那個被牢牢掐住脖頸的,正是黑衣男子伊勒德。他的右手中還緊緊攥著一把七寶牛角彎刀。

  」啊……「皇后嚇的尖叫出來。五皇子趕緊輕輕為他母后拍背,輕聲道:」母后放心,沒事了……「

  」床上只有皇伯父一人,可以打起帘子了。「皇甫永寧反手在六皇子胸前輕輕一拍,將六皇子打暈後才丟到地上,右手中掐著的伊勒德,卻是沒有放下。而是飛快用左手打斷他四肢的每一處關節,又卸了其下巴,才將人交給公孫勝,讓他將之五花大綁起來。如此一來,就算伊勒德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逃出生天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皇后和五皇子趕緊來到龍床前,將重重帳幔撩起來。露出了面色灰敗,驚魂未定的昭明帝。

  」父皇……皇上,臣等救駕來遲,致使聖駕受驚,臣等知罪……「眾人見昭明帝淚流滿面,身子哆嗦的利害,趕緊跪下請罪。

  皇后給昭明帝撫了好一陣子的胸口,昭明帝才緩過勁來,顫聲哭道:」今日若無愛卿們相救,朕必為地下之鬼,愛卿們快快平身……公孫愛卿,快,三保被關在茶水房裡,快去救他……「

  公孫勝趕緊跑進茶水間,解救被五花大綁,口中塞了鐵核桃的高三保。

  高三保口中的鐵核桃一被取出,便急急叫道:」公孫將軍,快救皇上,六皇子帶人劫持皇上……「

  公孫勝拍拍高三保的背,為他順了順氣,笑著說道:」高公公放心,皇上已經平安了,就是皇上命我來救公公的。「

  」阿彌陀佛菩薩保佑謝天謝地……「高三保一聽昭明帝得救了,立刻沒口子叫了起來,邊叫邊往寢殿飛奔。

  」皇上……「高三保哭著跑進了寢殿,奔到昭明帝面前,跪在床頭喜極而泣。

  」三保,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快,帶皇甫愛卿和公孫愛卿清理宮中的附逆惡賊。「昭明帝此時頭腦出奇的清醒,全不似以往那般糊塗。

  高三保領命,引著皇甫敬德和公孫勝走出去了,如此一來,龍床之前便都是皇家之人了。

  」煥兒媳婦,若不是你機警,朕只怕再無活路。你怎麼知道朕被脅持了?「昭明帝看向皇甫永寧,無比慶幸的問道。

  皇甫永寧笑笑說道:」回皇伯父的話,臣婦自小對殺氣極為敏感,甫一進寢殿,臣婦便感覺到龍床之上有極重的殺氣,在皇伯父開口之時,您的身側還有兩道呼吸,其中一道呼吸聲極細微,一道粗重,只有身負上乘武功之人才能將自己的呼吸控制到極細微的程度,臣婦猜測您受到脅迫,這才大膽冒犯……

  「冒犯的好,冒犯的好……」昭明帝激動的叫了起來,他心裡再清楚不過,若沒有皇甫永寧剛才的冒犯,他此時只怕已經是死人了。他那個逆子絕不會讓他活過今夜。

  「煜兒,快,將這逆子懷中的聖旨取出毀去。」昭明帝想起一事,立刻對五皇子叫道。這大概是他頭一次這般親熱的稱呼五皇子,讓五皇子很不適應。

  伸手自昏過去的六皇子懷中搜出聖旨,齊景煜也不打開,直接將之丟入薰籠之中,不一會兒,聖旨引著了明火,一道聖旨就此化為灰燼。

  看著那些讓自己感覺無比屈辱的聖旨燒成了灰燼,昭明帝面色略好了些,對於五皇子的聽話,也多添了一分滿意。

  「這逆子帶人逼宮,還想將你們一網打盡,萬幸天佑大陳,朕有你們這班忠臣良將,才未讓逆子陰謀得逞!」昭明帝想起剛才之事,猶覺心膽俱寒。

  「父皇宏福齊天,自有神明護佑,絕不會被小人所害。」五皇子不得不說上一句奉承話兒,這話,著實讓他自己心裡覺得很是彆扭。

  「說什麼宏福齊天,朕,真的老了……」昭明帝長嘆一聲,終於徹底下了決心。

  昭明帝這話讓人沒法子接,看著明顯垂垂老矣的昭明帝,誰也沒法子違心的說上一句「皇上春秋正盛……」

  氣氛微顯尷尬,就在這時,隱隱的喊殺之聲傳了進來,也算是消解了此間的尷尬。

  「這是什麼聲音?這逆子還串通軍中作亂?」昭明帝驚慌的問道。

  「皇伯父,臣婦出去查看。」皇甫永寧立刻躬身請旨,昭明帝自暗無有不應的。皇甫永寧立刻跑出寢宮,去察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莫約兩刻鐘後,皇甫永寧回來了,向昭明帝稟報導:「回皇伯父,豐臺大營的周將軍率軍攻打皇宮,魯郡王府和齊郡王府的親兵在皇城與內城間做亂,四處放火,攻打各親貴府第。如今公孫將軍已經率禁軍打退攻打皇宮的叛軍,臣婦父親也已出宮平亂。」

  「好好好……公孫愛卿和皇甫愛卿真乃國之干臣,朕有此二卿,何愁天下不平!」昭明帝欣喜的贊道,皇甫永寧的稟報,無異於給他吃了一枚定心丸。

  這一夜,宮中相對太平,皇城和內城卻是亂成了一鍋粥,若非有皇甫敬德率保國公府的親兵,會合了率領公孫將軍府親兵以及大公主府侍衛的公孫元青公孫元紫等人全力出擊,只怕那些親貴府第都得被魯郡王府和齊郡王府的親兵攻破,闔府上下全都成了大皇子和三皇子手中的人質。

  黎明過後,城中雖不至於血流成河,卻也是遍地腥紅,斷臂殘肢處處可見,皇城上空瀰漫著令人做嘔的血腥之氣。齊景煥與皇甫永寧出宮回王府,看到一路的慘狀,俱是深深嘆息,那個位子到底有什麼好的,值得這樣拼死去爭。

  回到樂親王府中,齊景煥和皇甫永寧立刻趕去密室接人,當密室門被打開之時,他們看到太妃坐在榻上,一手一個摟著兩個小小身子,祖孫三人睡的很是香甜,想來並未曾受到任何驚嚇。

  看著母親和一雙兒女的安寧的睡容,齊景煥和皇甫永寧都笑了起來,為了母親孩子永遠有這樣安寧的睡容,他們無論做什麼都值得。

  「煥兒,寧兒,你們回來了……」樂親王太妃感受到光線的變化,睜開了雙眼,見兒子和兒媳婦並肩站於門口,臉上滿是笑容,太妃也笑了,她輕輕喚了一聲,身子並沒有動,生怕驚醒了一雙小寶貝兒。

  「母妃,我們回來了,您昨兒歇的可好?」小夫妻走進密室,一人抱起一個孩子,兩個小傢伙在父母的懷中尋了個舒服的位置,睡的越發香甜了。

  「我歇的很好,團團囡囡睡的也很踏實,一點兒也沒鬧騰。」樂親王太妃笑著應聲,沒有問半句他們這一夜做什麼去了,也沒問昨夜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些對她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團圓,如今一家人已經在一起了,還有什麼可問的。

  一家人出了密室,來到澤芝園中,齊景煥笑著說道:「母妃,若是我們一家有機會離京,您願意麼?」

  太妃一聽這話立刻笑著說道:「自然是再願意不過的,那怕是去渤山那樣簡陋的地方,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母妃也極高興的。只是,煥兒,我們是皇家親貴,可以離開京城麼?」

  齊景煥笑著說道:「只要母妃喜歡,那就沒什麼不可以的。母妃,明日皇伯父便要傳位給阿煜,兒子打算等阿煜正位之後,便請旨前往北疆鎮守國門。不知道您想不想一起去?」

  「去北疆鎮守國門?煥兒,你憑你麼,若是寧兒說這話,母妃自是再相信不過的,你麼……」樂親王太妃笑著搖了搖頭,顯然並不認可她兒子的話。

  齊景煥俊面一紅,不好意思的說道:「母妃,兒子和阿寧是一體的,她就鎮守就是兒子去鎮守啊。再者,做元帥的哪能沒個軍師呢,兒子不才,總也能給阿寧做軍師吧。」

  樂親王太妃笑道:「這話說的倒也有道理,母妃這裡自然是再情願不過的,只怕煜兒正位後不肯讓你們離京。」

  齊景煥笑道:「這個母妃不必擔心,兒子自有辦法,保證讓阿煜同意我們一家子都去北疆。」

  樂親王太妃笑道:「那是再好不過的,從前常聽寧兒說北疆如何如何好,母妃也是嚮往的緊。」一家人達成一致,齊景煥便可以放手安排了。

  回到鳳鳴居中,皇甫永寧輕聲說道:「阿煥,其實……也不必非離京不可的。」她知道身為親王,離開京城之舉必會讓皇帝心生芥蒂。

  「阿寧,我們早就商量好的,不是麼?而且你得對阿煜有信心,他可是你的開山大徒弟呢。」齊景煥取笑道。

  皇甫永寧笑了笑,沒再說什麼。齊景煥見她眼中仍有擔憂,便正色道:「阿寧,其實我並不是單純為了離開京城,還有別的原因。如今大陳看上去四境平安國富民強,可是四境都有敵國窺伺,尤以北疆最甚,忽喇被滅了,可草原上還有好多如狼似虎的部族,倘若不加以重視,一旦這些部族聯手,只怕大陳又要生靈塗炭。我身為親王,受百姓供養,豈可不為百姓以死效命。從前我與阿煜閒談,阿煜曾說過,他最欽佩的就是前朝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他是皇帝不可輕舉妄動,便讓我這個堂兄為他守國門!這,是公義。除此之外,我還有私心,你想,爹受了二十年風霜之苦,難道還能讓他去守北疆麼,只有我們去守,爹,才能安心在京中休養,享受含飴弄孫之樂。而我們也能得償心愿,去那天高雲闊之處自在縱橫,再不必被圈在京城中,時時刻刻被規矩禮教約束著,真正活出個屬於我們的精彩!」

  皇甫永寧面色凝重,沉沉點了點頭,「阿煥,我沒想到你想的這樣深遠,好,那我們就一起守國門。北疆天高地闊,足夠我們縱馬馳騁!」

  兩日之後,昭明帝傳位於五皇子齊景煜,賜尊號孝武,年號長平,昭明帝自此退位,被尊為聖昭太上皇,太后晉為慈康太皇太后,皇后晉為懿安皇太后,其他妃嬪晉位為太妃,不再一一贅述。

  為長輩進了封號之後,孝武帝便下旨加封樂親王齊景煥,卻被齊景煥再三婉辭了。他進宮與孝武帝長談了一夜,終於求得一道加封皇甫永寧為定北軍元帥,永鎮北疆的聖旨。

  仲夏之時,沿著一條垂柳飄拂的官道,皇甫永寧與齊景煥帶著太妃和一雙兒女,奔向了屬於他們的遼闊北疆……——全書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2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