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頁
蘇曼就笑了,“多謝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對於華州地區其他兄弟單位過來取經,我們肯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再回到會議室的時候,海書記就宣布了華州養殖基地成立的事兒。
養殖基地就在南平。
以後各地區想要搞養殖,可以去南平取經。
其他縣裡領導一臉吃驚的看著蘇曼和趙書記。
這兩個不是去挨批評的?這回來了咋就變了個口風呢。給領導灌了啥迷魂湯了?
甭管啥狀況了,反正人家南平真的把這事兒辦成了,地區要給他們撥款了。
可把大伙兒給酸了。
等散會之後,有人還酸幾句,“南平可真是有本事。”
趙書記道,“那必須的,我們南平一向是勇當先鋒的,主席同志都誇過我們呢。”
“……”
蘇曼道,“老趙,走了,去辦大事兒了。”
趙書記立馬跟了上去。
他們可是要去地區財物那邊拿批條的。可沒時間和他們扯些亂七八糟的。
兩人回到南平的時候,就帶上了地區財物蓋了章的批款條子。交給老錢的時候,老錢驚呆了,看到上面的數據,差點喜極而泣。
南平現在雖然有錢,可是抵不住兩位頂頭老大會敗家啊。賺了一點錢就開始花錢買。
這花錢的速度都要超過賺錢的速度了。廠子是一家一家的開,養殖場還要大規模的搞。前幾天還說要擴大食品廠規模。
老錢都開始掉頭髮了。
當然,這三十萬也沒捂熱,蘇曼就開了個縣委會議,要給花出去了。
“同志們,到了我們南平大幹一場的時候了。之前那都是牛刀小試,現在才是我們正兒八經搞發展的時候。首先,關於全縣養殖計劃,請趙書記給各位作指示。”
趙書記拿起計劃表就給宣讀了。一大堆的內容讀完之後,大伙兒就知道一件事兒了。
南平這是要以畜牧業為主了。
農業也還是搞,化肥廠也是照樣供應化肥。但是現在南平是要上上下下的搞畜牧業了。
“飼料廠還要再搞一條生產線。到時候整個華州地區都需要咱們供應,這個錢肯定會賺回來的。另外各地公社生產隊那邊不富裕,頭年的良種和飼料肯定都是賒欠的。還有食品廠擴大規模,我們這麼多牲畜,到時候全部供應出去也不現實,還是要自產自銷,加工一下外銷。不要心疼錢,你們也能算到了,這錢花出去是暫時的,後續收回來的時候,你們就能看到是虧了還是賺了。”
她邊說,老錢在下面邊打算盤。從開始的心疼,到後面都開始咽口水了。
有了錢了,也不用等來年開春去抓良種了,趁著現在還沒下雪,還不至於太冷,可以先抓一批回來養著了。
於是農業部門又開始忙碌起來。好在因為飼料廠的事兒,他們已經與一些養殖場之間有了友好往來,所以一部分良種可以用飼料抵債。而之前南平的第一養殖場也留下離開一批良種,所以倒是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雖然不能馬上將南平上上下下都開上養殖場,但是南平第三、第四、沒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養殖場都陸續開始了。
整個年底,大伙兒都在忙忙碌碌的搞奮鬥,一點兒也沒有深秋蕭條的感覺。
而其他縣裡看到南平動作不斷,也按捺不住了,安排了人過來南平學習經驗。
南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畜牧幫扶部門,專門負責接待這些外地來取經的同志。順便和他們簽訂一個協議,在南平學經驗,以後也在南平購買良種。只要在南平購買的良種,南平就會在以後定期進行技術維護。
這樣一來,南平以後不止可以對外提供肉食,還可以通過良種賺錢。
按照老錢算的帳來看,這賣良種似乎比賣肉還要賺錢。
南平上下越發覺得這養殖場是個生錢的寶貝疙瘩了。
不知不覺,時間就邁過了六六年的元旦。
蘇曼看著日曆上面的一九六六年的時候,有些恍惚。
她打了個電話到了首都崔家。想要邀請公婆來南平過年。
想著趁著這個機會,讓兩老退休養老,來南平過養老生活算了。
如今的南平在她和老趙的治理下,鐵桶一般,加上當初主席同志給她的那句誇讚。她覺得自己還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讓家裡人過安穩日子的。
李淑華接到電話很是高興,聽到蘇曼邀請他們來南平,心裡也很感動,“知道你工作忙,我們去了耽誤你事兒。而且你爸現在也不樂意離開他的這些老戰友們,整天就待在參謀部裡面和他們搞什麼沙盤戰爭。他去別的地方待不住。”
“可我覺得那邊太冷了,而且崔向北也不在家裡,你們來這邊熱鬧。”
“別擔心我們。我們在這邊過的挺好的。現在誰家的孩子還整天陪著父母呀,我們大院裡面好些家裡的孩子幾年都不回來呢,都在外面奮鬥事業。你和小北做出成績,我們心裡高興呢。你之前搞的那個南平家具廠,你爸現在逢人就和人吹牛。倒是小北幹的事兒咱也不知道,你爸說現在就指著你給他長臉了。”
蘇曼心裡挺不是滋味,“可我心裡挺想你們的。”
“等天氣暖和了,我和你爸說說,請幾天假去看你們。”
再回到會議室的時候,海書記就宣布了華州養殖基地成立的事兒。
養殖基地就在南平。
以後各地區想要搞養殖,可以去南平取經。
其他縣裡領導一臉吃驚的看著蘇曼和趙書記。
這兩個不是去挨批評的?這回來了咋就變了個口風呢。給領導灌了啥迷魂湯了?
甭管啥狀況了,反正人家南平真的把這事兒辦成了,地區要給他們撥款了。
可把大伙兒給酸了。
等散會之後,有人還酸幾句,“南平可真是有本事。”
趙書記道,“那必須的,我們南平一向是勇當先鋒的,主席同志都誇過我們呢。”
“……”
蘇曼道,“老趙,走了,去辦大事兒了。”
趙書記立馬跟了上去。
他們可是要去地區財物那邊拿批條的。可沒時間和他們扯些亂七八糟的。
兩人回到南平的時候,就帶上了地區財物蓋了章的批款條子。交給老錢的時候,老錢驚呆了,看到上面的數據,差點喜極而泣。
南平現在雖然有錢,可是抵不住兩位頂頭老大會敗家啊。賺了一點錢就開始花錢買。
這花錢的速度都要超過賺錢的速度了。廠子是一家一家的開,養殖場還要大規模的搞。前幾天還說要擴大食品廠規模。
老錢都開始掉頭髮了。
當然,這三十萬也沒捂熱,蘇曼就開了個縣委會議,要給花出去了。
“同志們,到了我們南平大幹一場的時候了。之前那都是牛刀小試,現在才是我們正兒八經搞發展的時候。首先,關於全縣養殖計劃,請趙書記給各位作指示。”
趙書記拿起計劃表就給宣讀了。一大堆的內容讀完之後,大伙兒就知道一件事兒了。
南平這是要以畜牧業為主了。
農業也還是搞,化肥廠也是照樣供應化肥。但是現在南平是要上上下下的搞畜牧業了。
“飼料廠還要再搞一條生產線。到時候整個華州地區都需要咱們供應,這個錢肯定會賺回來的。另外各地公社生產隊那邊不富裕,頭年的良種和飼料肯定都是賒欠的。還有食品廠擴大規模,我們這麼多牲畜,到時候全部供應出去也不現實,還是要自產自銷,加工一下外銷。不要心疼錢,你們也能算到了,這錢花出去是暫時的,後續收回來的時候,你們就能看到是虧了還是賺了。”
她邊說,老錢在下面邊打算盤。從開始的心疼,到後面都開始咽口水了。
有了錢了,也不用等來年開春去抓良種了,趁著現在還沒下雪,還不至於太冷,可以先抓一批回來養著了。
於是農業部門又開始忙碌起來。好在因為飼料廠的事兒,他們已經與一些養殖場之間有了友好往來,所以一部分良種可以用飼料抵債。而之前南平的第一養殖場也留下離開一批良種,所以倒是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雖然不能馬上將南平上上下下都開上養殖場,但是南平第三、第四、沒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養殖場都陸續開始了。
整個年底,大伙兒都在忙忙碌碌的搞奮鬥,一點兒也沒有深秋蕭條的感覺。
而其他縣裡看到南平動作不斷,也按捺不住了,安排了人過來南平學習經驗。
南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畜牧幫扶部門,專門負責接待這些外地來取經的同志。順便和他們簽訂一個協議,在南平學經驗,以後也在南平購買良種。只要在南平購買的良種,南平就會在以後定期進行技術維護。
這樣一來,南平以後不止可以對外提供肉食,還可以通過良種賺錢。
按照老錢算的帳來看,這賣良種似乎比賣肉還要賺錢。
南平上下越發覺得這養殖場是個生錢的寶貝疙瘩了。
不知不覺,時間就邁過了六六年的元旦。
蘇曼看著日曆上面的一九六六年的時候,有些恍惚。
她打了個電話到了首都崔家。想要邀請公婆來南平過年。
想著趁著這個機會,讓兩老退休養老,來南平過養老生活算了。
如今的南平在她和老趙的治理下,鐵桶一般,加上當初主席同志給她的那句誇讚。她覺得自己還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讓家裡人過安穩日子的。
李淑華接到電話很是高興,聽到蘇曼邀請他們來南平,心裡也很感動,“知道你工作忙,我們去了耽誤你事兒。而且你爸現在也不樂意離開他的這些老戰友們,整天就待在參謀部裡面和他們搞什麼沙盤戰爭。他去別的地方待不住。”
“可我覺得那邊太冷了,而且崔向北也不在家裡,你們來這邊熱鬧。”
“別擔心我們。我們在這邊過的挺好的。現在誰家的孩子還整天陪著父母呀,我們大院裡面好些家裡的孩子幾年都不回來呢,都在外面奮鬥事業。你和小北做出成績,我們心裡高興呢。你之前搞的那個南平家具廠,你爸現在逢人就和人吹牛。倒是小北幹的事兒咱也不知道,你爸說現在就指著你給他長臉了。”
蘇曼心裡挺不是滋味,“可我心裡挺想你們的。”
“等天氣暖和了,我和你爸說說,請幾天假去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