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個人第一次如此親密熱烈,雖然顯些擦qiang走火,徐寶卻心臟跳個不停,臉紅的不能自己,頻頻看向陳淵,看他有什麼表情。

  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他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反倒是拉住她的手,手心裡全是汗,寂靜的夜裡,他強勁有力的心跳似乎也清晰聽見。

  原來,他跟自己一樣害羞,又心跳如鼓,只是面上裝得深沉不在意的樣子!原來做彼此最愛的人,做彼此想做的事,是這種讓人血脈噴張的感覺啊!

  徐寶抿嘴,輕輕地笑起來了,緊緊握住陳淵的手,一步一步朝他們的新房邁進。

  軍區家屬樓分三等,一種是連長以上的級別軍官,有獨立大院或小洋樓住。

  另一種是連長、營長、十五年軍齡軍官、或者立功無數,破例往上提的軍官,可以分一間30-50平米的房間,跟其他軍屬共住一個單位樓或大院。

  第三等軍屬樓,就是軍區里各種罕見的技術兵種,如操控軍區基地各種大型設備的軍人,或是通曉各國語言破譯的破譯兵,控制各種飛行器以及熟悉飛機駕駛等等稀缺兵種,再加有重大功勞卻犧牲被封烈士的軍人家屬,則住在比較擁擠的筒子樓軍屬樓里。

  陳淵是靠著自己的戰功,以及入軍前後近十年,才升到正營級別軍銜,就這,還比那些苦熬十五年軍齡,還不一定到他這個位置的軍官好太多。

  所以,以他這個級別的軍銜,他能分到一個三十多平米的屋子,跟另外兩個,一個是副連,一個是指導員的家屬住在一個大院裡。

  陳淵早前跟徐寶說過,想買軍區外,去年她們住過的那套民屋。可這年頭政策一天一變,陳淵湊好買房的錢,人家又不賣了,說是要被國家充公,給別人分房子。

  陳淵沒辦法,此後又找了好幾間屋子,都不合心意,徐寶從信中聽聞此事,想著軍人一年的探親假就只有十來天,其餘時候一直在軍隊裡入住,除非有重要的事情,軍隊允許請幾天假外,平時根本看不著人!

  既然如此,那買房子也沒多大的意義。天天一個人守著一個空屋子,愛人就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那還不如住進軍區家屬樓呢。

  雖然住進去會有諸多限制,但兩口子天天在一塊兒,總比那些沒軍職,或軍職低位的士兵們,兩口子長期分居兩地來的好吧。

  第65章

  陳淵分到的家屬大院在靠近軍區內務科的一座青磚瓦房裡, 要去那裡得進入一處修有門禁, 有點像現代小區的雕花鐵大門。

  門口有軍區家屬樓的後勤兵站著,出入都要登記, 十分麻煩。

  登記完, 進到裡面,有條筆直寬闊的水泥大路,路兩旁左邊是成排的紅磚小樓,右邊是成排低矮的青磚瓦房。

  紅磚瓦房有陽台,站在水泥路上就能看見陽台上拉著繩子,上面掛滿衣服, 堆滿各種琳琅滿目的雜貨,還有小孩子的吵鬧聲。

  反觀青磚瓦房這邊,因為都有大院兒, 反而看不到晾曬的衣物, 這讓臉皮子薄的徐寶鬆了一口氣。

  她可不想以後搬過來住, 她每天曬個衣服,頭天穿得什麼內衣褲,整個家屬樓都知道。

  雖說青磚瓦房舊了點,到底房屋院子都比紅磚小樓寬敞,住在平房裡, 可比住在狹窄的紅樓里舒服許多。

  陳淵分的住房在水泥路盡頭, 橫著一排是家屬樓大食堂、會議室、娛樂活動場所。

  往右一拐, 食堂對面的一處青磚瓦房前,就是陳淵新分配的屋子。

  裡面有個木質院門, 從里上了鎖陳淵掏出一串鑰匙出來,把院門打開後,鑰匙轉手給徐寶,“大的是咱們這院兒的鑰匙,圓的是我們屋子的鑰匙,小的是家裡的衣櫃,放錢票盒子啥的鑰匙,一會兒進屋挨個試一試。”

  早前陳淵就跟她說過,除了每月拿給陳秀的二十塊錢和十五斤糧票,剩餘的錢糧都由她管著。

  陳淵現在又升了一級,每月光工資就有八十二塊,還有軍隊各項補貼津貼,出任務的補助,零零總總加起來每月有一百三十來塊錢,還有各種用不完的票劵,拿二十塊錢給陳秀,真不多。

  徐寶不差哪點錢,也不是那種小雞肚腸,容不下未嫁的刻薄嫂子,相反她還覺得錢糧給少了,要多給。

  陳淵卻拒絕了,說她一個姑娘家,吃喝都在軍區,都掛在他的帳上,要那麼多錢票做什麼,她這才作罷。

  現在拎著手裡的鑰匙,她倒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陳淵這幾年存了多少錢呢。

  打開院門,徐寶發現這處青磚瓦房,外表看不出來格局大小,進到院子裡面,才發現這個院子是真的很大!

  裡面除了已經入住的兩家人,在各自家門口擺放的鍋爐雜貨家用具外,周遭有一圈用水泥修砌的小花壇,裡面零零散散的種了一些花草並瓜果蔬菜。

  當然,徐寶他們住的那屋兒,面前十來平方長寬的花壇是空著的,裡面既沒有草,也沒有其他植被,想來是有人定期清理。

  除此之外,院子正中間有個四四方方的水泥池子,裝了個自來水水籠頭,上頭半空中吊了一盞燈泡,此時燈亮著,一個女人正在水池邊洗菜。

  聽見院門開門的聲音,那個女人回頭,是個眉目和善,穿著一身半舊長白褂,臉型消瘦的四十多歲中年婦女。

  “哎?小陳,小徐,你們來了啊?”瞧見他們進來,那婦女把水籠頭關上,甩了甩手上的水,在圍裙擦了擦手,笑著過來招呼他們,“吃過飯沒?要不要在我這兒吃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