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會。”俞錫臣安慰道,順便還將她手放在自己身上蹭了蹭。

  又拿過她手裡的戶口本,小心翼翼收好放回了箱子裡。

  ……

  第二天,俞錫臣又去了學校,開學前一個禮拜其實課業並不緊張,尤其是這時候,學生參差不齊,還並不怎麼服管教。

  若是將過去的那一套出來,很多學生會直接找機會反抗,尊師重道仿佛都是一種玩笑。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俞錫臣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一個讓他脫穎而出的機會。

  不過這一切雖然沒和陳玉嬌直接提,但她也並不是沒有感覺,尤其是星期六,俞錫臣直接帶著她去了趟張家,也就是他外公老戰友家裡。

  張家離市中心不遠,就在城區南關十字路的公安局家屬院。

  俞錫臣從供銷社買了一網兜子蘋果和一罐麥乳精,禮不算輕了。

  在門口值班室打了個招呼,便有人幫忙呼叫了一聲,隨即沒過多久,就見一個精神抖擻的老者從裡面出來。

  一看到俞錫臣便激動道:“是小臣吧?”

  第65章

  張爺爺將俞錫臣和陳玉嬌帶回了家。

  張家如今只有五口人,大兒子大兒媳婦以及兩個孫子,老伴是前幾年沒的,他剛退休不久,如今沒事就在家屬院這邊跟人下下棋,幫忙帶孫子。

  以前兩個孩子平時接送和飯菜都是他來負責的。

  如今看到俞錫臣過來,激動的都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前幾年江家還沒遭難時,他每年都要去帝都看一次俞錫臣外公,他們是過命交情的兄弟,雖然天南地北隔得遠,但這份兄弟情一如當年那樣深厚。

  所以在之後聽到江和恩出了事,都無法置信,別人不了解老江,他可是一清二楚,這麼一個清清白白的好人,怎麼會被扣上那些名聲

  想當年他在戰場上英勇殺敵,鬼子可是聽到他名字都害怕。

  為這個國家不知道做了多少事

  可是他離帝都遠,想打聽都打聽不到什麼。

  現在看到俞錫臣,心裡是真的放下了一塊兒石頭,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問他外公的情況,“老江沒事吧”

  “怎麼一直聯繫不上”

  俞錫臣笑了笑,“讓張爺爺跟著操心了。”

  說完便從口袋裡掏出外公寄過來的信,直接遞了過去,“前幾天我收到了我外公的信,雖然還不知道他如今怎麼樣,但能聯繫上,說明情況比以前好多了。”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來張爺爺在這兒,外公被抓的匆忙,我連最後一個招呼都沒來得及打。”

  他對這個張爺爺倒是挺熟悉的,小時候每年過年,外公家都會來不少戰友拜訪,這位張爺爺更是勤快,幾乎每年都來,還經常給他講過去打仗時候的樂事。

  張爺爺接過信去看,越看眼睛越發濕潤,尤其是最後兩段潦草的字體,便猜到這是匆忙寫出來的。

  以他對老江的理解,他這人向來要求高,不管做什麼都要認認真真,更別說會寫這麼潦草的字跡了。

  但聽了俞錫臣那些話,心裡也稍微有些安慰,鬆了口氣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然後又抬起頭看他身邊的陳玉嬌,臉上笑容難掩,“沒想到小臣都結婚了。”

  他還準備把侄孫女介紹給這孩子認識呢,這小子他也算是看著長大的,聰明又能幹,假以時日,不比他爺爺差。

  不過看著陳玉嬌圓鼓鼓的肚子,臉上又堆起褶子笑得開懷,“老江家這也算是有後了。”

  老江準確來說就一個閨女,也就是俞錫臣他媽,當初日子苦,哪裡敢多生孩子

  後來雖然領養了兩個戰友的孩子,但那兩個孩子當時年紀都不小,長大後不太親熱。

  而且那倆孩子也在前幾年事件中沒了,忍不住唏噓不已。

  俞錫臣側過頭來看了眼陳玉嬌,臉上掛起笑來,“嗯,也是託了張爺爺的福。”

  “當初要是沒有張叔叔的幫襯,我恐怕也不能在這邊好好過日子。”

  現在想想,張叔叔應該是知道他在這邊的,但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沒敢聲張。

  張爺爺聽了這話,似乎想到了什麼,臉上立馬露出氣急的樣子,“這個混球,我還讓他打聽你外公的事兒,他居然跟我說啥都沒打聽到,瞞著我到現在,要不是你過來我都不知道呢。”

  不過說是這麼說,但也知道兒子肯定有自己的道理,算起來老江還是他恩師,他兒子能力不說怎麼樣,但對老江卻是格外尊重的。

  俞錫臣聽了笑,聊了幾句後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跟他說起這次過來的事,臉色認真道“我過來是想找張叔叔的,孩子戶口的問題一直找不到路子,剛好外公來了這封信,我便想著過來問問。”

  然後解釋說“我也是靠了人幫助如今才有機會回到城裡讀書,以後肯定是不想再回去了,我媳婦也是,明年她也會過來讀書,所以擔心孩子以後沒辦法跟在我們身邊。”

  張爺爺一聽,自然知道俞錫臣話里的意思,他雖然退休好幾年了,但對國家這幾年發展的狀況也多少有些了解。

  想都沒想就道“這事你張叔叔回來我就跟他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