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慕容替面不改色,冷冷地道:“昔漢高祖四敗於項羽,最後亦是一戰而勝,成就漢室帝業。我慕容替固然曾敗於李穆之手,但此次,我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天下之大,我去往何地不成,何必來此?我告訴你們,只要你們聽我號令,那些財寶,我一分不取,全部分給你們。不但如此,等殺死李穆,成就大事,待我再次匡復大業,今日在場之諸位,將全是我慕容替之開國功臣!到時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他驀然提聲,聲若洪鐘:“我慕容替於此,對天發下毒誓,倘若有虧,叫我萬箭攢心,不得好死!”

  眾人渾身熱血直衝腦門,一隻隻眼睛發紅,紛紛吼道:“我等願聽從號令,殺死李穆,共享富貴!”

  “你們不要上當——這廝最是狠毒!殺了他,替陛下報仇!”

  這時,一個方才見勢不妙,偷偷溜走的榮康親信帶人從殿外奔入,高聲喊道。

  眾人知他從榮康那裡分來的財物最多,相互使了個眼色,一擁而上,刀劍齊下,三兩下便將人殺死,又見榮康還在地上掙扎,仍未氣絕,索性上前,一陣胡亂砍殺。可憐一代梟雄,也曾呼風喚雨,不可一世,轉眼便被砍卸成了數段,支離破碎,就此死在了自己人的刀劍之下。

  “去分了庫中財物吧!”

  慕容替擦去濺到自己臉上的一滴污血,淡淡地道。

  大殿裡爆發出了一陣歡呼之聲,眾人爭先恐後,紛紛湧向庫房。

  這一夜,建康的民眾再次遭受到了一輪劫難,無數民房失火。

  在滿城民眾痛苦的呼號聲和士兵那亢奮得近乎瘋狂的高呼聲中,慕容替登上了城樓,向著城外的南朝士兵,傳送了自己的一句話。

  他說,建康城中所有人的命運,他將交由高氏女洛神來決定。

  她要他們活,他們便能活。

  她要他們死,他便屠盡這城中的每一個人。上從宗室士族,下到平民百姓。雞犬不留,一個不剩。

  一切,他全都交給她做決定。

  而他,就在城中,等著她的回覆。

  ……

  李穆抵達之時,迎接他的,便是如此一個消息。

  第164章

  建康城外,石子崗的軍營里,將士聞訊,無不義憤填膺。

  高胤更是出離地憤怒。

  阿妹如今遠在長安,和這裡的戰爭毫無干係,卻被慕容替如此給牽扯出來。

  不僅如此,很顯然,他如此出格,乃至近乎瘋狂的言行,目的,不過就是對李穆的公然侮辱和挑釁而已。

  高胤有些擔心李穆的反應,但見他趕到之時,已是入夜,風塵僕僕,連安置都略過,徑直便尋自己議事,看起來,慕容替的這齣格舉動,對他並無半點的影響,這才放下了心,立刻將自己的軍帳讓出,連夜齊集將領,商議對策。

  眾人很快到齊。

  攻城並非最難之事。最難的,是如何能夠保證在拿下對方之前,解救出那些人質。

  何況,除了朝廷之人,城中還有無數的民眾。

  以慕容替的瘋狂,加上一群喪心病狂、唯利是圖的叛軍,倘若真的開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誰也不敢保證。

  眾人情緒激動,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紛紛時,忽聽外頭城池的方向,再次傳來一陣隱隱的鼓譟之聲,士兵很快便傳來消息,道叛軍抓了許多民眾上了城頭,威脅城外退兵,否則便將大開殺戒。

  眾人大怒,縱馬過去,見城頭上火光灼灼,叛軍如群魔亂舞,囂張至極,被綁上城頭的民眾哭聲不絕,慘不忍聞,回來之後,猶如再次炸開了鍋,帳中罵聲一片。

  高胤眉頭緊皺。

  他知軍中不少人都主張強攻。

  他亦知慈不掌兵的道理。

  對手雖是一群為利而聚之人,形同散沙,但卻又類同畜生,一再退讓,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令對方氣焰愈發囂張。

  倘若能夠有法子,既最大限度地保全人質,又能解決叛軍毒瘤,他自然求之不得。

  但顯然,這樣的法子,並不存在。

  在李穆到來之前,他便也已有了強攻之心。

  即便付出代價,但一部分的人命代價,總勝過什麼都不做,眼睜睜看著建康如此沉淪。

  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肯定。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李穆,說道:“以我之見,唯今之計,只有強攻了。但不知大司馬意下如何?”

  其實以今日情狀,他已不該再叫李穆為大司馬了,但卻一時難以改口,脫口而出,自己渾然未覺。

  其餘人也止住了話聲,目光齊齊投向了李穆。

  李穆頷首,看向高胤:“你所言不差,破城必須強攻。但有一事,我想向你求證。你可曾聽說,建康宮中,有條徑直通往城外的秘道?”

  “倘若真有秘道可借,裡應外合,事半功倍。則強攻破城之餘,亦能將城中傷亡儘量減少到最低。”

  歷朝歷代,開國創業之人在替自己修建皇宮時,往往會在宮中預設一條通往城外的逃生秘道。尤其值此亂世,如此做法,更是普遍。

  高胤小時,確實曾聽聞建康宮中有如此一條秘道。

  據說是蕭室南渡之初,元帝考慮到皇權羸弱,在修建皇宮時,暗修了一條直接通城外的秘道,以便他日萬一危急,能為自己留條後路。此事極是隱秘,只有皇帝一人知曉出入口的所在,到了如今,除了極少數,連知道這件事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