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穆來了。

  慕容喆睜大眼睛,望著對面這個自己從見他第一眼起便暗自傾心的南朝男子。

  從沒有一刻,會像方才那樣,叫她清楚地意識到,她是何等地嫉妒面前的這個女子。

  她曾坐在鏡前,痴望著鏡中那個有了另一張臉孔的自己,想像著,便是一輩子都戴著這張臉生活,她也是心甘情願。

  一切都是起於他。

  而此刻,面前這個曾令她一見傾心的南朝男子,他投向自己的兩道充滿了厭惡的陰沉目光,卻叫人不寒而慄。

  “慕容公主,你想劃幾刀,儘管劃便是,沒人會攔你,自己看著辦。”

  李穆冷冷地道了一句,隨即轉向洛神,握住她有些發冷的手,帶著自己的妻,轉身出了監房。

  ……

  慕容喆終究還是沒有往自己的臉上劃刀。

  三天之後,高桓趕回長安,給洛神帶回了來自於父親的消息。

  洛神振奮不已,開始盼望著父親能早日救回母親和阿弟,帶他們平安歸來。

  而與此同時,她卻又將不得不和李穆再次分開了。

  派出去的探子陸續傳回了消息。西涼和北燕,開始有了往邊境調兵的跡象。

  李穆召集部下,制定了不等對方集結完畢,便做出主動迅速攻擊,逐一擊破的戰術決定。

  就在北方戰雲密布,一場新的,或許也是最後的北伐之戰,就要再次來臨之際,遠在建康的大虞朝廷,此刻,還依然陷在一場爭辯之中。

  爭辯的焦點,便是到底該如何處置李穆。

  第155章

  高胤此前發回來的奏報,早已到了建康。

  在奏報里,他說李穆現如今對朝廷並無實際威脅,請求准許他帶兵返還。

  他解釋說,對朝廷而言,如今最大的危險,並非來自長安,而是仍占據著青州的那支鮮卑兵和西南的局勢。

  青州一直就是北方政權企圖與素有建康江北門戶之稱的廣陵相峙的大本營。從前北夏時如此,如今北燕,亦是如此。慕容替在青州經營了一支效忠於他的心腹精兵,虎視眈眈。此前洛陽一役,因為李穆絕地反殺,他雖丟失了大部分的黃河以南的中原之地,但青州仍然掌握在他手中,對朝廷的威脅,並未得到徹底解決。

  除了北方的青州,西南也是朝廷需要防範的重點。那裡本就鞭長莫及,胡族雜居,此前便陸續出現過多個自立的胡人政權,又有過許泌之亂,前些年,本就是靠著李穆之威才鎮壓了下去。如今李穆不在,局面怕會再次變亂,他請求朝廷務必重視防範。

  縱觀如今的局面,與其讓他繼續留在這裡空置軍力,不如及早回兵。

  這是一封很長的奏報,羅列詳細,鞭辟入裡。他的急切之情,躍然紙上。

  但他卻並未如希望的那般迅速得到回應。朝廷因他這封奏報而起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多日。

  以劉惠為首的官員,並沒有因高胤的這封奏報而改變想法,仍然堅稱李穆公然背叛大虞,行徑駭人聽聞,是為朝廷最大的亂臣賊子,當立刻向天下發布公告,人人得以誅之,並責令高胤立刻執行先前朝廷下達的命令,控制長安,捉拿李穆。

  比起劉惠這些人,馮衛的態度卻要緩和許多。他贊同高胤的奏報,說李穆並非朝廷如今最大的隱患。以他對李穆的了解,之所以駐軍不歸,中間應有重重誤會。他希望朝廷先暫緩對長安的譴責和壓迫,甚至毛遂自薦,願意親自去一趟長安,當面勸說李穆,讓他向朝廷認罪,回歸朝廷。

  高雍容固然需要劉惠這些人為自己搖旗吶喊,收攏人心,但她心裡清楚,像馮衛這樣能做事的人,是劉惠之流所無法比擬的。一直以來,她對馮衛便頗多倚仗。

  這一次的爭辯,她起先一直沒有表態。

  從她內心深處來說,她更傾向於劉惠的言論。

  在高胤發來信報之前,關於洛陽一役,李穆如何滄海橫流,力挽狂瀾的消息,早已經傳回南朝,而所謂“白虎現,聖人出”和亢龍關前民眾苦苦追留他的消息,更是在民間引發了熱議。

  民眾越是沸騰,對於高雍容來說,便越發成了一個噩夢。

  沒有任何一個上位者,能容忍如此的局面。

  李穆是壓在她面前的一座大山。一日不移除,她一日無法安心。倘若有法子,能將李穆除去的同時而不動搖大虞,她立刻便會毫不猶豫地動手。

  而之所以遲遲不敢動手,是因為她也知道,高胤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她的猶疑,並沒有持續多久。

  因了高胤隨後送到的一封發給她的秘奏,她終於下了決心。

  高胤在發給她的密奏里,如實講述了自己和洛神會面的經過。

  他再次強調,他願以自己的人頭擔保,長安如今絕對不是朝廷需要防範的首要目標,需要防範的是榮康,務必限制他的權力。

  他強調,這並不僅僅只是來自於長安的提醒,更是自己的隱憂。

  榮康本只是個地方方伯,借許泌之亂而起勢,這幾年,對朝廷之事異常熱絡,勢力不斷地擴大。結合他從前在巴地蠶食周邊的劣跡來看,榮康絕非安分守己之人。如今朝廷局勢微妙,倘若再不對他的權力加以限制,比起李穆,他更有可能成為大虞的心腹之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