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的語氣,聽起來很是凝重。

  洛神悄悄看了眼父親,又看向堂姐。

  高雍容仿佛一怔,大約也沒料到高嶠會如此接話,頓了一頓,立刻反應了過來,笑道:“伯父說的極是。侄女的意思,是登兒除了學業從師於伯父之外,亦需伯父多多教他為君之道、做人之理。”

  她示意幼帝,要他向高嶠行弟子向師的跪拜之禮。

  那孩子被母親教得很是伶俐,立刻起身,要向高嶠行弟子之禮,卻被高嶠扶住了。

  他的臉上露出笑容,凝視著那孩子,溫聲叫他坐回去,不必向自己行禮,隨即轉向高雍容。

  “陛下這年紀,如同樹苗初初紮根於地,正是教導的良機。忌溺愛放縱,學業再有明師加以引導,日後,方有可能成一代明君。我是不能擔當此任了。琅琊顏瑰,才學遠勝於我,年輕時便以誠孝聞名鄉里,他可為帝師。另有馮衛,品性才學,亦可勝任。我去了後,你可聘他二人為太傅。我料他二人,必會盡心盡力教導陛下。”

  高雍容沉默了片刻,忽然望向洛神,微笑道:“阿彌,勞煩你將登兒暫時領出去歇息,可好?”

  洛神知她今晚過來見父親,必是和白天父親提交的那道請辭有關。方才說了那麼多,此刻才是要進入正題了。

  她望了眼父親,見他神色淡然,諾聲,起身牽著幼帝出了書房。

  等洛神走了,高雍容道:“伯父,實不相瞞,侄女今夜回家,既為探望伯父,也是想要懇求伯父,能否收回請辭,往後繼續留在朝廷?”

  “我知此為不情之請。伯父因了伯母之殤,至今悲慟難當。侄女亦是感同身受。但人死不能復生。伯父心繫北伐,又正當壯年,合該是大展雄圖,一展壯志之際,倘若就此退隱,不但是我大虞朝廷的損失,於伯父自己,難道便不可惜?”

  她頓了一頓。

  “何況,我也將伯父一向視為親長,在伯父的面前,也不隱瞞。之所以盼望伯父能留下,除了方才的緣由,也是為了登兒考慮……”

  她眼圈漸漸又泛出了紅痕,語氣悲傷。

  “先帝不幸病去,登兒年紀幼小,我又是個婦道人家,孤兒寡母,境況本就艱難,叛亂甫定,朝廷依舊內憂外患,倘若伯父走了,往後再有如此亂局,誰來主持大局,誰來輔佐幼帝?侄女懇求伯父,等身體休養好了,以大局為重,留下繼續主持朝政。大虞不能沒有伯父!”

  高嶠道:“馮衛代我為內相,李穆居大司馬,二人一主內,一主外。我亦擬好一干可重用的官員名單,今日已隨辭呈一併提交。往後你以太后之尊,輔佐幼帝,遇事和他二人商議,多用名單之人,激濁揚清,便是遇到事情,又何懼無所依靠?”

  高雍容道:“比起伯父,旁人終究是外姓……”

  高嶠道:“你是不信李穆?”

  高雍容一怔,忙解釋:“伯父千萬莫誤會。侄女怎會不信妹夫?只是陛下年幼,我一婦道人家,於朝事分毫不通,孤兒寡母,難免要想得周全些,凡事不敢掉以輕心……”

  高嶠淡淡一笑:“太后何必自謙。先帝在世之時,大臣遞上的奏摺,十有七八,恐怕都是太后代先帝硃批。處理朝政,太后早已輕車熟路。如今外有李穆,內有馮衛,你只需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好生做你的太后,輔佐幼帝,待日後幼帝成年親政,你有何放心不下?”

  高雍容心下咚的一跳,臉色微微一變,望著高嶠,見他雙目落於自己臉上,神色冷淡。

  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斷然否認。

  但短短一個瞬間,腦海里便又閃過了好幾個念頭。

  從前她替皇帝批閱奏章,皆模仿筆跡,事極隱秘,只有幾個親信知道。

  她沒有想到,這竟被高嶠知道了,但先前卻絕口不提,竟然直到此刻,才仿似無意般地說了出來。

  她很快就否決了否認的念頭。定下心神,急忙解釋:“伯父千萬不要誤會!並非侄女有意僭越。實在是先帝體弱,那些奏摺又不能耽誤,先帝要我幫他,我無可奈何,這才勉為其難。侄女可發誓,代批的每一道奏摺,發回大臣之前,全部送交陛下先行過目……”

  她一邊解釋,一邊已在心裡飛快地篩著身邊之人,疑心到底哪個背叛了自己。

  高嶠仿佛猜到了她的所想,淡淡地道:“先帝登基不久,便露出了憊懶之態,於朝事分明不大上心,時常夜宿皇家林苑,喜好女色,每日奏章卻一一批覆下發,無一遺漏,你又時常在我面前維護先帝。”

  “須知過猶不及。我早就猜到了。”

  高雍容後背已是出了一層冷汗,還沒來得及吁出一口氣,聽見高嶠又道:“阿容,你從小做事,便有章法,這本是件好事。後來你以王妃之身,入建康為後,再成為今日之太后。到你如今的地位,做事懷些心機,用些手段,只要心有大局,本也無可厚非。方才那事,雖於禮制相悖,但也算情有可原。但另有一事,我卻要問你。”

  他盯著高雍容,語氣漸漸變得嚴厲了起來。

  “你和新安王,從前怕也是暗中有所往來吧?那夜他到底如何死的?他原本利用邵氏刺探我,以致長公主後來被那婦人所害,你敢說,你此前不知邵氏,和此事,也沒有任何的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