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房原本黯淡的光線,一下子變得明亮了許多。

  洛神一進來,就發現父親的書房和平常有些不同。

  這些時日,父親抱病,上朝也不大去了,但在家中,卻又不肯休息。大部分的時間,都獨自閉在書房裡,埋首案牘,寸步不出,燈火往往亮至深夜,片刻不得閒暇。

  洛神伴於書房時,見他處理的,大多是些經年未決的舊日卷宗,涉及方方面面。既是舊事,想來不急,便常勸他放手先去歇息,他口中應著,卻一直不肯停下。

  就連今日的犒軍大典,他也沒有露面。

  傍晚洛神來給父親送藥,看到這張書案之上,還堆滿了各種文案和卷宗。

  但此刻,卻收拾得乾乾淨淨,什麼也沒有了。地上擺了兩口很大的藤箱,箱蓋整齊。

  他坐定,望向李穆和洛神。臉色有些蒼白,但精神看起來還好,神色溫和,示意兩人亦就坐。

  洛神遲疑了下:“阿耶,你這些日忙的事,都做完了?”

  高嶠微微一笑,點頭道:“是,都完了。方收拾好,明日叫人送去衙署便可。”

  洛神看了一眼箱子,再看向父親,心裡忽然湧出一絲不安之感。

  對面的高嶠,卻已看向李穆,微笑道:“已近三更,你二人還不睡,來此尋我何事?”

  李穆轉向高嶠,坐直了身體,恭敬地道:“如此晚了,還貿然來此打擾岳父,乃是有一事,須告知岳父。”

  “何事?”

  “大司馬一職,位高權重,須德行兼備之人擔當,方可服眾。我出身低微,德淺行薄,不敢忝當如此高位。方才和阿彌商議過了,明日朝會,我欲請辭。知岳父還在書房,故特意前來相告,好叫岳父早些知道此事。”

  高嶠面上的笑意,漸漸地消失,起先一語不發,注視著李穆。

  翁婿兩人對望了片刻,高嶠忽然一字一句地道:“敬臣,大司馬之職,非你莫屬。明日便是頒印賜綬之禮,我亦會赴朝,滿朝文武,更是翹首等待。如此大事,你不可因一時意氣而貿然定奪。”

  “不早了,明日還要早朝,你二人去歇了吧。”

  洛神急了,立刻跪到父親的身邊:“阿耶!郎君如此決定,絕非出於一時意氣。大司馬之位高高在上,固然榮顯,但也因了榮顯,身居其位,往後一舉一動,人皆視之,諸多束縛,此並非郎君所願!父親為何不許郎君請辭?”

  “阿彌,阿耶問你,在你看來,以敬臣之力,他能勝任大司馬之位否?”

  洛神遲疑了一下。

  這是一個叫她很不好回答的問題。

  在她看來,李穆毫無疑問,自然是能夠勝任的。

  但能夠勝任,和是否願意去做,這是兩回事。

  尚未等她回答,高嶠已是說道:“你心中知,敬臣能夠勝任。阿耶亦如此認為。大司馬一職,外掌兵事,內參尚書台政事,秉掌樞機,正是因為重要,阿耶才會慎又慎之,絲毫不敢馬虎。放眼朝廷,阿耶實在找不出來,除了他,還有誰能勝任此位。”

  “值此國家多難之秋,有能者不上位,難道你還想看到朝廷繼續被那群無能之人把持,風雨飄搖,民不安生?”

  洛神一時語塞。

  高嶠已轉向李穆,神色嚴肅。

  “朝廷自南渡以來,莫說北伐光復兩都,就連大江之南,亦不見太平。這些年來,那些高居廟堂之人,多憑家世而上,個個紆佩金紫,享盡了榮華,又何處可見光國垂勛?或庸碌怯懦,或狼子野心。風起青萍,日積月累,以至於釀出今日大禍,言滅頂亦不為過,險些叫國家為之傾覆……”

  提及不久前才剛剛結束的那場幾乎波及了半個南朝的大亂,他的情緒仿佛也隨之激動了起來。

  “如今叛亂雖已平定,但國之內憂外患,卻是半分也沒有減少!在你回兵救難之時,慕容氏攻打夏人,中原混戰不斷,如同屠場。你應也聽說了,就在不久之前,慕容氏已攻破洛陽。隱忍多年,一朝趁亂而起,勢頭比起從前,只會愈發兇猛,何況,以慕容一族向來的野心和手段,又怎可能安於中原?日後一旦有了機會,必會圖謀南下。”

  “羯人如狼,鮮卑如虎,我怕日後為害更甚!”

  高嶠忽然咳了起來。

  洛神急忙撫揉父親的後背。

  高嶠勉強壓下咳意,朝著擔心望向自己的女兒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外事固然不平,國中也依然憂患重重。這幾年風雨不調,大亂之前,各地糧倉本就沒有多少存糧,東南更是朝廷賦稅的重要來源,年年寅吃卯糧,勉力支撐國帑而已,如今遇天師教亂,江南千里荒蕪,民生凋敝,天下糧倉,無以為繼,沒有一兩年的時間,很難恢復。”

  他凝視著李穆。

  “朝廷本就勉力維繫,經此大亂,元氣大傷,如今若再沒有一個能夠主事之人站出來主持大局,內憂外患,如何應對?”

  “當初先帝封你為大司馬,看似是他當時一時衝動,如今我再細想,又未嘗不是他登基這兩年,做過的最為明智的舉動?”

  他微微搖了搖頭,唇邊露出了一絲苦笑。

  父親的語氣,讓洛神感到愈發不安。

  “阿耶,你此話何意?你要去哪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