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時日我都沒陪你。我送你去吧。你叫人先收拾東西,到時候跟足人。”

  高嶠的語氣,帶了點平日罕見的不容反駁的味道。

  蕭永嘉輕輕地嗯了一聲,順從了丈夫的安排。

  高嶠撫了撫妻子的秀髮,站起了身:“你歇著,我先去下台城,有事。”

  ……

  帝後為配合高嶠的保衛皇都的計劃,暫時撤離建康,將行宮遷至曲阿。這個消息已經在百官中迅速傳播了開來。

  高嶠來到台城時,看見自己那間衙署大門的里里外外,站滿了聞訊而來的文武百官,眾人相互議論著,神色各異,人聲鼎沸。

  這些時日,受高嶠委託代理尚書令事務的馮衛,被十幾個官員正圍著追問詳情,躲也躲不開,一額的汗,忽然聽到令官喊著相公來了,鬆了一口氣,急忙推開眾人,匆匆地迎了上去。

  百官見高嶠終於現身,也慢慢地停止了議論,紛紛朝他靠了過來。

  馮衛帶著眾人向高嶠見禮,等高嶠落座,便迫不及待地發問。

  高嶠的兩道目光,從面前的一張張熟悉的文武官員的面孔上掠過,說:“確實是我的提議,陛下也已接納。事既已定,宜早不宜遲,這兩日便出宮。”

  嗡嗡之聲頓時不絕於耳。許多人都暗暗地鬆了一口長氣。

  一開始的天師教亂也就罷了,有高嶠頂著,建康應當無虞,但加上後來許泌叛軍揮戈向著建康打來,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高嶠雙拳難敵四手,已然陷入被動的消息,誰人不知?站在這裡的一些人,或是懼戰,或是害怕從前在許泌倒霉時曾向他落井下石,萬一這回讓他真打回來,少不了報復,憂懼也是在所難免。忽聽高嶠有這樣的安排,自然暗中欣喜。

  馮衛問:“高相公,文武百官,該當如何?”

  高嶠道:“願意留下與我一道狙擊叛軍的,留。不願留的,隨陛下同去曲阿。”

  周圍忽然安靜了下來,無人發聲。漸漸地,眾人目光都看向立在馮衛身旁的那人,出身潁川劉氏的征虜將軍劉惠,陸光死後,以聲望被舉薦,繼任了陸光之職。

  許陸兩家離朝之後,如今朝中的大家士族,除高嶠之外,便以這劉惠和擔任了多年侍中的馮衛為大了。

  劉惠見眾人都看著自己,起初面露微微尬色,隨即昂首道:“高相公,我本很是願意隨你同留,與建康共進退。只是陛下那裡,雖有陸柬之迎奉,畢竟勢單力薄,萬一被亂賊鑽了空子,倘若有失,這如何是好?保護聖駕,亦是我等職責。故我還是護駕同隨為好。”

  高嶠笑了笑:“劉征虜言之有理,你護駕也好。”

  “我亦請求護駕!”

  “我亦同!”

  周圍起了一片附和之聲。最後願意留下的,不過寥寥五六人而已,都是地位相對低微的先前從地方提拔而上的官員。

  高嶠淡淡地看了眾人一眼,轉向馮衛:“馮侍中,此事交給你了。護駕同去者,都回了吧,及早準備。”

  馮衛面孔微微脹熱,遲疑了下,道:“我留下助你!”

  高嶠望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侍中乃是文官,這等打仗之事,交給武官便是。陛下行宮搬遷是件大事,我無法同行,一應事宜,還要仰仗於你。”

  馮衛見同僚身居高位者,競相逃離建康,竟無一人願意留下,感到羞恥,這才開口要留。見高嶠不留自己,只得作罷,答應了下來。

  眾人見事已定,急著回家收拾財物避戰離開,紛紛告退。馮衛和高嶠議好安排帝後出行的計劃之後,也匆匆離去準備。

  方才站滿了人的衙署,變得空蕩蕩了,最後只剩下高嶠和身後立著幾個屬官。

  一個屬官捧著剛撰寫的一紙公文走來,小心地奉到高嶠面前,低聲道:“相公,公文已妥,請審閱。”

  高嶠目光落在紙中墨跡之上,視線久久凝停。

  他知道,這道命令一旦下發,城中二十餘萬戶民眾,便不得不離開建康了。

  雖然他已下令到了各地郡守那裡,讓曲阿、丹徒、毗陵等幾個郡縣必須暫時收容這些來自建康的居民,但被迫離開家園,這些人一夜之間,便淪落成為了難民,不知何日才能歸來。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高嶠,這個曾被他們無比信任愛戴的尚書令的無能所致。

  他仿佛已經聽到了那些盈耳的載道怨聲。

  高嶠舉起自己那枚大印,重重落下,在上頭蓋下了一方鮮紅的印章。

  李協進來,接過文書。“相公放心,下官會和兄弟們督促百姓離城,去往安置之地。”

  高嶠頷首:“有勞你了。”

  李協躬身,匆匆離去。

  亟待安排的事,應當已是差不多了。還剩些馮衛代他職時留下的亟待他親決的文書。

  高嶠閉目,抬手揉了揉自己那脹痛得血管仿佛都在突突跳動的兩側太陽穴,慢慢地吐出一口氣,睜眼取筆,視線落到案角堆著的的那冊刑司前些時日送來的待他批勾的死囚名錄,停住了。

  他想起來一事,略一遲疑,吩咐了近旁一聲,那人得話離去。

  沒多久,獄官匆匆趕來,向高嶠下拜。

  高嶠問他:“數月之前,那邵姓女囚,如今可已流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