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洛神在京口伴侍阿家,轉眼已是數月。這日盧氏將她喚到面前,說道:“阿彌,你阿娘應是快要生了,高相公又要平亂,阿家這裡一切都好,你不必再留我左右,早些回去,侍奉你的阿娘,我方可安心。”

  阿娘的產期,應也就在這個月底了。洛神這幾日,都在想著這事,正想尋個機會向盧氏說明,不想沒等自己開口,她先便想到,主動叫自己回去,心裡很是感動,答應了,又道:“阿家,不如你也和我一道去建康,如何?”

  盧氏笑道:“京口太平,阿家便不去那裡給你們添麻煩了,你自己回吧。等長公主生產了,記得傳個信給阿家。”

  天師教亂從三吳開始,短短時間之內,席捲開來,遍及江南腹地,據說亂眾竟多達數十萬。

  大虞立國以來,雖然內亂不斷,但如此聲勢的動亂,還是前所未有。

  建康作為國都,地勢平坦,周邊無險可據。高嶠為防教亂波及建康,派高胤領兵駐於建康東南一帶的毗陵、曲阿、句容等地,構築出一道嚴密的三角軍事防線,以阻斷天師教亂波及國都的可能。

  京口不但就在這道軍事防線之內,作為素來用以連通江北和建康的最重要的一個渡口,最近因頻頻要從廣陵調兵南下應對各地叛亂,高嶠在此處,也駐紮了一支大約五百人的軍隊,用以保護渡口。加上從前,京口令和李穆將這裡的天師教勢力已經驅得一乾二淨,所以如今,外頭雖然已經亂得翻天覆地,這裡卻依然很是太平。街頭巷尾,除了到處可聞民眾議論教亂之外,日子和從前一樣,並無什麼兩樣。

  洛神便也不勉強。只是考慮到外頭畢竟亂著,臨行前,特意召來那個奉了父親之命駐在此處的名叫范望的廣陵兵副將,交代了一番。范望自然一口答應。洛神這才放心,到了次日清早,辭別了盧氏和阿停,在樊成的護送之下,登船回往建康。

  京口在建康的下游,回程本就是逆水行船,加上今日風向不好,水手雖全力划槳,走得也是不快,一天下來,只不過出了幾十里的水路,照這速度,至少也要六七日才能抵達建康。

  洛神知道父親如今人不在建康,母親又快生了,心裡記掛,只想早些抵達。接下來的幾日,天不亮便行船,天黑透才落帆,如此走了兩日,風向轉好,終於能夠加快速度了,又行船了一日,行程過半之時,卻發現水道似乎堵塞,前船越走越慢,漸漸堆積,最後完全停了下來,根本無法前行。

  江面之上,停滿了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被阻滯下來的船隻。岸上有支軍隊正調撥路過,騎著馬的軍中信使來回不停,穿梭其間,氣氛顯得很不尋常。

  周圍的船家紛紛來到船頭,相互之間打聽,有人說前頭傳來消息,江道被軍隊截斷了,除了漕船,其餘船隻,一概不予放行,命立刻全部掉頭離開。

  這些船隻,多為滿載貨物的商船,從上游而來,已經行了多日,眼見沒兩日就能抵達建康了,突然獲悉這個消息,頓時譁然,極為不滿,有罵的,有頓腳的,也有相互議論著剛打聽來的內情的。據說是朝廷軍打不過天師教,那些人有神仙佑體,穿牆過壁,刀槍不入,眼見就要打來建康了,這才封鎖道路不讓通行。於是罵聲四起,紛紛痛罵朝廷軍的無能。

  洛神心焦,打發樊成上岸去問個究竟,沒多久,聽到岸邊傳來一陣馬蹄之聲。

  洛神從艙窗里看出去,見岸邊建康的方向,朝著這裡疾馳來了一行軍中人馬,皆披盔覆甲,前頭那人,竟是高胤。

  高胤此前一直在廣陵駐軍,月前,因爆發天師教亂,他帶兵從廣陵渡江而回,經過京口時,曾和洛神短暫見過一面,沒想到此刻,又在這裡遇到。

  洛神立刻出艙相迎。

  高胤停馬在岸,翻身而下。

  附近船隻上的人,見岸邊來了一個看似地位不低的青年軍官,面容嚴峻,朝著那艘大船疾步而來,猜到前頭水道應當就是被他下令所斷,很是不滿,又不敢高聲抗議,便對他指指點點,低聲議論。

  高胤視若不見,徑直上了洛神的船。兄妹見面,來不及寒暄,洛神立刻問:“阿兄,我阿娘快要生產了,我要回建康,今日行到此處,前頭為何不讓通行?”

  “伯父以為你還在京口。剛前日,叫我派人給你傳信,叫你暫時留在那裡,先不要回建康。”

  高胤答非所問。

  “出了何事?”洛神想起方才岸上那一支匆匆走過的軍隊,又想起那些船家議論,心一下提了起來。

  “難道真是天師教要打過來了?”

  高胤搖頭,神色凝重。

  “不是天師教。比天師教更要麻煩些。許泌造反了。非常時期,通往建康的水陸兩道,我已下令,全部封閉,不予通行!”

  洛神吃了一驚:“什麼?許泌也造反了?”

  高胤點頭:“數日前的消息。許泌糾合了數路人馬,不下十萬,從上游和宣城兩個方向,西、南兩路,同時發兵,正向建康打來……”

  他頓了一頓,眉頭緊鎖。

  “建康沒有可以憑靠的地勢,加上天師教太過猖獗,是個極大的掣肘。伯父怕萬一有變,叫我傳信給你,先不要回建康,就留在京口。京口在建康之下,如今反比建康要安全。日後真若再有變故,也方便送你渡江去廣陵避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