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彌,我知道,這一兩年,我家人行事不妥,但你難道因此也遷怒我大兄了嗎?他對你如何,你當心知肚明。你們從小一道長大,從前差一點也結成夫妻,如今就算斷了情分,他遭逢大難,你就忍心見死不救?”

  洛神心亂如麻,定了定神。

  “倘若我能救,我一定會救大兄。但此事,超出了我的能力之外。”

  “阿彌!只要你想幫,你一定能勸好李將軍的!求求你了!你解釋給他聽,他一定會聽你的……”

  她緊緊地抓住洛神的手,手指又濕又涼,目光里充滿了期盼和渴望。

  洛神慢慢地搖頭。

  “阿容,你今夜既找到了我,想必也知道,我郎君被我阿耶召回,為的就是此事。救不救,他是行軍打仗之人,他自己會有決斷。我一婦道人家,不懂這些,怎開口貿然和他說這個?”

  “阿彌,你真的不管我大兄的死活了?”

  陸脩容一字一字地問。語氣之中,充滿了失望。

  洛神望著自己昔日的好友,心裡忽然湧出一種極其難過的感覺——就仿佛那時候,她和李穆剛定下婚事,好友也行將嫁人,匆匆見面過後,自己目送她離開,看著她的背影越走越遠,有心挽留,卻再也無力的那種悲傷之感。

  曾經的過去時光,不管她多麼地懷念,再也回不來了。她漸漸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阿容,這個忙,我真的幫不了你。一切看我郎君自己決定。”

  洛神再次說道。

  陸脩容看著洛神,神色漸漸地僵硬,慢慢地放開了她的手,從榻上起身,站了起來,向她行了一禮,道:“是我太過冒昧。打擾了。”

  她轉過身,低頭,飛快拭去眼角的淚痕,匆匆而去。

  第108章

  李穆到後沒片刻,新安王便也被高嶠請至,一道議事。

  高嶠再不復那夜飲酒半醉乘興迫著李穆看他在牆上用劍寫字的放逸模樣。臉色灰暗,目光沉鬱,眉間鐫著幾道深刻的川字紋,神色里,帶著深深的憂慮。

  李穆讀著諸多戰報之時,蕭道承道:“陛下曾不止一次在孤面前袒露心聲,道有幸能得高相公這般匡時濟世的輔宰,他意欲效仿先賢,揆文奮武,以糾我大虞南渡以來王業偏安,暗弱無力之狀,原本對此次北伐,寄予厚望,不想竟落得如此一個結局!我來之前,陛下目猶含淚,叫孤代他向高相公轉話,陛下皇后,知高相公為了此事,殫精竭慮,不得安寧,陛下皇后,只恨愛莫能助,望相公勿憂思過甚,一切以身體為重。”

  高嶠起身,朝著皇宮所在的北向虛了一禮:“事皆我本分。但願還能收拾殘局,則為大虞之幸,朝廷之幸。”

  蕭道承面露憤慨:“高相公所言極是!正是多有許泌這等利慾薰心之徒,身居高位,巧偽趨利,才屢屢殃及朝廷,陛下亦是有心無力。當年先是相公多受掣肘,功敗垂成,北伐失利,如今又重蹈覆轍,萬民同悲!長久以往,孤怕國不將國,我南朝危如累卵!”

  高嶠眉頭緊皺,看向已經放下戰報,卻始終一語不發李穆,道:“你本已離京,我卻又將你召回,實在是情勢緊急,事關我南朝數萬子弟的性命,你路上辛苦了。”

  李穆恭敬地道:“岳父言重。但凡有用的上的地方,我必傾盡全力。”

  蕭道承飛快地看了他一眼。

  高嶠目露欣慰之色,頷首:“方前日的送來的信報,你也看了。若估計無誤,城中糧草,應還能支撐大半個月。我召你回來,便是商議對策,看如何才能救這數萬大虞將士。”

  “你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李穆沉吟了片刻。

  “岳父,郾城深入豫州腹地,又被北夏大軍重重包圍,猶如汪洋孤舟,想要直接營救,難如登天。除非岳父能再舉數十萬大軍,決戰北夏,殺出一條營救之道。但以更多的將士性命去換那城中數萬性命,不可取。”

  “救人不如自救。城中尚有數萬人馬,可以一戰。我等如今能做的,便是將北夏大軍調走,減少圍城兵力,給出戰機,叫城中人馬自己突圍,拼殺而出,我等再去接應,如此才是可行之策。”

  高嶠不斷地點頭:“你所言極是。我亦作如此想。這幾日我一直在思量對策。有一法,或許可以一議。”

  “我計劃兩路出發,共同營救。”

  “廣陵軍日前敗青州兵,殺其將,雖未得以全殲,但青州兵氣勢大減,有龜縮之態,廣陵軍可主動出擊,戰徐州青州,此為東路。”

  他看向李穆:“另外一路,便要用你。我知你剛取長安不久,隴西尚在胡人手中,局面不穩,也算是強人所難。你可否想辦法調出部分兵力,從西路出擊潼關,佯取虎牢城?這兩地若危,洛陽則危,北夏必調遣兵馬,全力護關……”

  蕭道承一直凝神傾聽,聽到這裡,插話:“高相公,可否聽孤一言?”

  高嶠停下。

  蕭道承道:“高相公方才也已說了,隴西大部如今都還在胡人手中,胡人對長安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李將軍替我大虞奪回長安,舉國振奮,長安猶如民眾心中之明燈,絕不可再失。倘若為救陸氏公子和那些人馬,將長安置於險境,我不贊成!以我之見,還是另想辦法為好。李將軍當前首要之事,乃是保證長安無虞,而非涉險營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