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餘和他一道的厲武夥伴,亦皆是如此。

  一個又一個的鮮卑屠夫被砍殺在地,屍首堆疊,血流滿了一地,足踏下去,濺出血花。

  他追上了最後一個逃走的鮮卑士兵。

  那人倒在了他的面前。用恐懼哀求的目光看著他,向他乞討饒命。

  高桓沒有半分猶豫,一刀下去。

  一道熱液,猛地噴濺到了他的面門,將他面龐,徹底染得血紅!

  他手中倒提卷刃的長劍,閉目,任那腥血沿著自己的臉,一滴滴地滴落。

  片刻後,睜開眼睛,慢慢轉臉,朝向身後那座千年前起,便已矗立在這片土地之上的古老巍峨城池。

  兩面布滿累累刀砍斧斫、火燒木撞傷痕的城門,緩緩地,在他面前開啟。

  ……

  李穆統領聯軍北上之後,整個義成,都開始了等待。

  他剛走的那些天,滿城氣氛,緊張而壓抑。

  刺史府里,每日上午的孩童書聲依舊琅琅,但午後,刺史府前原本總會吸引許多孩童聚集玩耍的那片空場,變得靜悄悄的,再也聽不到孩童的嬉笑之聲了。因那些孩童都得過父母的叮囑,命不許再去那裡,唯恐打攪了刺史夫人的清淨。

  誰都知道,刺史夫人在等著戰訊。這座城中,應當沒有人會比她更為急切了。

  雖然表面上,她看起來,和平常並無兩樣。

  漸漸地,消息終於開始傳回來了。

  接二連三,全都是好消息。

  先是大軍奪取順陽,在大河之畔,擊潰了來勢洶洶的西金大軍。

  就連西金皇帝谷會隆,也死在了亂戰之中。

  接著,又一個此前大約所有人都不敢想像的消息,也隨之飛抵。

  長安,這座自上古起便見證了華夏巍巍的古老城池,在異族鐵蹄輪番踐踏,傷痕累累,沉陸多年之後,今日,又重新被奪了回來。

  李穆取了長安!

  據說,他的大軍開到長安的那日,整個長安都為之沸騰。民眾灑水清道,扶老攜幼,出城數里之外,跪地迎接他的到來。

  消息傳開之後,義成全城,亦是跟著沸騰了。

  當日,幾乎全部的城民,從四面八方,涌到了刺史府外。

  李穆不在。

  但那些人向著空門,紛紛跪地拜謝。最前的幾個白髮老者,更是老淚縱橫,長跪不起。

  他們都曾是長安故人。當年淪陷,幸運地逃離屠殺,從此浮萍飄零,苟延殘喘,倖存至今。

  離開時,黃口垂髫,而今老大,鬢髮蒼蒼。故土舊城,已經遙遠得連夢中也不會記起了,卻沒有想到,有生之年,竟然還能夠聽到它歸來的消息。

  洛神本無法和他們一樣感同身受。但當她親眼目睹這一幕時,她整個人,卻亦被深深地感染了,心潮澎湃,乃至激動落淚。

  她開始暗暗地盼著郎君的歸來。數著手指,等他一天又一天,度日如年。

  終於,在傳來長安回歸消息一個月後,在洛神感覺好似已經等了漫長的三百年,這一天傍晚,李穆回來了。

  這原本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暮春的傍晚。夕陽西下,餘暉照著靜謐的城垣頭上的垛口,將青黑色的城牆,染成了昏紅。城垣之外,一望無際的原野,芳草青青,遠山頭上,半輪落日,天際之上,燃燒著的漫天燒雲晚霞,將人面龐,映成了紅彤彤的顏色。

  洛神本以為他還要數日後才能到的。

  他發給蔣弢,和寫給自己的私信里,都是這麼說的。

  忽然,就在這個火燒雲的暮春傍晚,一個斥候就這麼縱馬入城,奔到刺史府,給她帶來了刺史提早歸來,人已到城外的消息。

  她方沐浴出來,懶梳頭,慵著衣,聞訊,從屋裡奔了出來,奔到院子口,被身後的阿菊,生生地喚停住腳步。

  “我的小娘子哎,你瞧你那模樣……”

  洛神又奔回了屋,一疊聲地喚來侍女,梳頭,換衣,一邊催,一邊不忘照鏡。

  終於梳好了頭,換好了衣裳,她爬上自己那輛小馬車,催促去往城門。

  還沒有人知道刺史歸來的消息。

  城中,炊煙裊裊,耕夫結束了一日勞作,荷著鋤頭,從田地歸家,婦人喚著門外的孩童,孩童卻貪戀著白天的這最後一縷天光,兀自嬉戲玩笑著,口中一邊應,一邊跑得更遠,認出夫人乘坐的小馬車,見往城門匆匆而去,靦腆的,停在路邊,好奇望著,大膽的便追在後頭,亦跑向了城門。

  城門口的士兵如常那樣,巡邏走動,忽見夫人來了,馬車中下來,膚光照人,容顏殊色,皆不敢多望,低頭行禮過後,方悄悄望著她飛快登上城牆的背影,皆面帶惑色。

  洛神一口氣登上城牆,立在那日曾目送他誓師北上的牆頭之後,睜大眼睛,眺望著城門外那條仿佛延伸到了遠方地平線盡頭的馳道。

  李穆沒有叫他的小妻子等待多久。

  洛神站在城頭,在漫天綺麗的晚霞中,看到遠方,出現了一列疾馳而來的人馬。

  戰衣烈馬,滾滾煙塵。

  漸漸近了。不止她,城門附近的士兵和歸城的民眾,也終於發現了。

  “刺史歸來——”

  興奮的呼喊之聲,此起彼伏,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原本有些冷清的城門口,突然如同集市一般,熱鬧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