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京口的家裡,阿家曾提及的屋子窗外那叢被他鏟掉了的老芭蕉,洛神想起,就覺可惜。

  落雨天,少了雨打芭蕉之聲,不知失了多少意趣。

  想他也是不懂。

  不止他住的這院,收拾好後,洛神又開始著手整理起刺史府的整個後院。

  如此,她終於也忙碌了起來,加上每日伴著高桓。一轉眼,又過去了幾日,侯定的壽日,便臨近了。

  從義成出發,到侯定所在的仇池方城,若不急趕,需一兩天的路程。

  李穆備好壽禮,帶了一隊不過數十的人馬,還有蔣弢,提前一日出發。

  出發這日,洛神早早地起了床,一改這幾日的態度,對他頗是殷勤,不但替他拿衣,還親自給他捧了早飯過來,又在一旁送水遞巾,很是殷勤。

  李穆知她在為自己不叫她同行生他的氣,這幾日對他愛理不理,晚上回來,他和她說話,她也不大搭腔。

  今早要動身了,忽見她態度大變,對自己竟如此殷勤,頗有點受寵若驚。

  用完早飯,僕從說蔣弢等人在外頭等著了。

  洛神送他,堅持送到了通往前堂的那扇門前。

  李穆停下腳步,環顧了一眼漸漸變得乾淨的庭院,感激地道:“阿彌,辛苦你了。你來此還沒幾日,這裡便整齊了不少。”

  洛神雙手背後,抿嘴一笑:“反正我也無事,閒著也是閒著。再說,那麼多人幫我。”

  李穆望著她,這一刻,是如此可愛的模樣。前幾日因她不理睬自己,也沒碰過她,此刻不禁手心發癢,想摸下她,奈何她身後不遠之外還站著侍女,只得強行忍住,道:“那我先去了,你今日起的早,若困了,再回去補一覺吧。放心,我三四日後便回。”

  洛神嗯了一聲:“你去吧。”

  李穆轉身去了,轉彎之時,忍不住又回頭,看了一眼。

  她還立在那裡,臉上帶笑,目送自己。心裡不禁一暖,情不自禁停了腳步,沖她拂了拂手,示意她回去。見她沖自己燦爛一笑,方轉身去了,身影很快便消失於門後。

  李穆出了刺史府大門,蔣弢滿面笑容地迎上,兩人說了幾句,各自上馬,帶著隨從出了城門,縱馬朝著仇池而去。

  次日傍晚,一行人入了侯定所在的方城。

  侯定一親信執事,來城外迎接,將李穆等人迎入,先送至驛舍稍作休整,隨後接去侯氏府邸。行至大門之外,下馬抱拳,為難地道:“李刺史,實是對不住了,你這些隨從,可否暫時於另地歇腳?另,佩劍可解否?非我王不信李刺史,乃向來如此規矩。還請李刺史見諒。”

  李穆簡單吩咐了一聲,留了人,又解下佩劍,方笑了一句:“執事可否還要搜身?”

  那人訕訕笑道:“李刺史言重了,我王自然相信李刺史。不必,不必。”說著躬身,急忙命自己的人抬了李穆所攜的賀禮,引人入內。

  李穆見蔣弢望向自己,神色間略帶隱憂,便道:“你帶兄弟們小歇片刻。不必過慮。我去會會仇池王。”

  蔣弢點頭,目送他背影入了大門,立刻轉身,匆匆離去。

  ……

  執事引著李穆,穿過燃滿庭燎的前堂,到了一座寬敞的大廳之外。

  裡面已坐滿了人。侯定居中,左右兩列,皆為仇池臣屬和侯氏貴族。

  仇池人受漢化很深,不但興學認字,早也一改從前席地抓食的習慣,人人面前設一筵案,擺著豬頭羊腿,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忽見廳外來了一漢人男子,長身而立,英姿挺拔,磊拓不俗,全都望了過來,默默打量,喧笑聲漸漸停止。

  侯離坐在席間,正不住地朝著廳外張望,終於見到李穆被執事引來,雙目一亮,面露喜色,立刻起身,跨步而出,將他迎入,引到侯定座前,笑道:“父王,他便是義成刺史李穆。李刺史乃當世之英傑!今日特意來此,為父王賀壽。”

  大廳里鴉雀無聲。

  李穆看向侯定,見他長臉狹目,一雙眼睛,微微眯著,正在打量自己,見了一禮,叫人抬上賀禮,笑道:“李某奉朝廷之命來此牧民,恰與老英雄為鄰。聞老英雄之名,原本早想來拜訪,奈何諸事羈絆,遲遲不得成行。所幸老英雄非但不怪,今日逢天命大壽,反邀我前來做客,李穆不勝榮幸。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老英雄笑納。”

  箱蓋打開,一箱織錦絲帛,一箱金器器具,皆貴重之物。

  侯定哈哈笑道:“誠如我兒所言,李刺史乃不世出之英傑,又所謂後輩可畏。老夫不過一山野老朽,仗著祖上之功,占了這一塊地方。老夫今日過壽,承蒙李刺史瞧的起,肯來,就是賞臉了,何必如此抬舉。”

  說著,叫侯離引客入座。

  侯離笑容滿面,引李穆坐到了預先留在自己近旁的一張空席之上。

  李穆才入座,先便向侯定和眾人敬酒,自飲了三杯,豪氣滿懷,令人側目。

  侯定談笑風生,和李穆講著仇池的風土人情,看起來心情極好。

  宴飲氣氛,漸漸隨之熱烈之時,忽然,對面傳來一個聲音:“李刺史,我聽聞,你來義成之後,招兵募民。開荒也就罷了,你廣募居民,你我兩地為鄰屬,豈非是在分我仇池之民,奪我仇池之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