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卻還在繼續往前,蹣跚地朝著城門方向艱難而來,漸漸地靠近。

  夕陽斂盡了最後一道光線。

  女童終於走到那扇已經關閉的城門之前,停了下來,努力地仰頭,用嘶啞的聲音,朝著墩台上的士兵喊了一句“救命——”,隨即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

  “李郎君,蔣長史求見——”

  門外,忽然傳來僕婦通報的聲音。

  李穆那隻正輕輕撫著洛神秀髮的手掌,停住了。

  洛神慢慢睜眸,想直起身子,卻感到後背被他手臂輕輕地壓住。

  他阻止了她想離開的動作。

  “可有說是何事?”

  他依舊閉目,問了一句。

  “說城門外來了個女童,道家人本是要來投奔的,半道卻被金國人劫走……”

  李穆倏然睜開眼睛,坐起了身,低聲道:“阿彌,我去瞧瞧。你先休息。”

  他說完,從條几上翻身而下,將洛神抱起,送到床邊放下,隨即快步而出。

  李穆走後,沒片刻,洛神便也知道了詳情。

  他來到義成不久,周圍的漢人里,便開始傳言,朝廷在丟棄此地多年之後,終於又派了個新的刺史回來鎮守。

  一開始,漢人並無人動心。

  這幾十年來,時局動盪,在義成淪為鬼城之前,城池不知道被占了多少回,城主也不知換了多少個。有漢人,也有胡人。

  但沒有一個人能守得住。

  多年之後,突然又來了個南朝刺史。恐刺史無能,守不住地,抑或只是將義成視為暫時駐紮的場所,並不能為自己提供長久的庇護,何人敢輕易歸城?

  漸漸消息又傳開,說新到的刺史李穆,不但有戰神之名,戰無不勝,巴郡一戰,擊敗袁節,到了此地之後,更是修築城牆,墾荒開地,又張貼告示,招兵募民,李穆以自己的名義對天立誓,只要他人在一天,便絕不棄地而去。

  於是,大約從半個月前起,陸陸續續地,開始有零星之人前來投奔,請求歸附。

  今日這個女童阿魚,便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自然了,她不可能獨自行動。

  原本和她同行的,還有她的父母、阿兄,和另外幾十戶的鄰人,共一百多人。

  他們這些人,從前都是世代居住於義成的居民。

  這些年間,因義成屢次遭受戰劫,人口銳減,田地荒蕪,更不知哪日又會招來什麼新的兵亂,居民四下分散。

  有些淪為流民,過江逃亡南方。有些去了別地。還有一部分人,結伴一道躲進附近的深山老林。

  阿魚的父母,連同另外幾十戶當年一起進山的人,在山中度過多年之後,前些時日,終於聽聞一個名叫李穆的大虞刺史重整義成,招募歸民。

  在觀望了一陣,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辯過後,他們終於做出決定,遷回義成。

  大山貧瘠,野獸出沒,度日極其艱辛。

  況且,沒有經歷過戰亂和漂泊的人,又怎能理解他們渴望重歸故里,猶如鹿戀慕溪的迫切心情和對舊日家園的強烈思念?

  即便故地如今已被荒草埋沒,但只要現在這位新的城主,能給他們帶去一絲希望,他們就願意相信,不肯放棄。

  便是如此,這一行百餘人,在半個月前,扶老攜幼,勇敢地出了大山,歸往義成。

  這亂世里的上天,也斷絕憐憫。

  行到半路,竟遭遇了一行百人的西金士兵。

  他們手無寸鐵,怎敵得過以殺人掠物為日常的這群西京兵?

  西金兵當場殺死了年老者和幼兒,將剩餘男女全部劫走。

  當時阿魚恰好被阿母帶著,在路邊一道小崗後解手,這才逃過了一劫。

  在眼睜睜看著西金人殺人、鞭笞、蹂躪,隨後綁著父親、阿兄和同行的剩餘之人離去後,阿魚便被阿母帶著,沒日沒夜地朝著義成而來。

  阿魚記得在路上,她們已經走了很多個日夜。餓了,吃野草,渴了,喝路邊泥塘里的水。

  阿魚的腳底磨破了,阿母便背著她繼續上路。

  但是很不幸,三天之前,她們又遭遇了一頭荒地里的野狼。

  阿母用身邊帶著的一把柴刀,終於砍死野狼。

  但是阿母也被咬了一口,腿一直在流血。

  終於就在昨天,阿母倒了下去,再也走不動路了。

  阿母把義成的方向指給她看,對她說,朝著落日的方向,一直向前,走到了,就是他們原本的家。

  阿魚一邊哭,一邊循著阿母所指的方向,繼續向前。

  她一定要堅持下去,儘快找到那個名叫李穆的人,向他求救。

  求他救救自己的父親和阿兄,也求他救回自己還躺在路邊的阿母。

  就在今天,她終於走到了落日的盡頭,看到了那座城垣。

  到了的那一刻,阿魚再也支撐不住,暈厥了過去。

  ……

  李穆去後,便沒回來。

  洛神知他帶了一隊人馬出城,連夜去追那一股西京兵了。

  那個名叫阿魚的女童,也照她吩咐,被送了過來。

  女童瘦弱不堪,洗乾淨臉和手腳之後,露出了原本清秀的面容。

  阿菊替她上藥。望著她那雙布滿血痂的雙腳,忍不住唏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