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的臉色極其難看,說完,冷冷掃了眼盧氏。

  “若是有人以所謂孝道拘著,大可不必。我帶女兒一人回去便可,剩下那些她帶來的人都可留下,任憑差遣,倘若不夠,我再派個百來十人也是無妨,只要你這裡能住的下!”

  “阿娘!你怎如此說話?我不回,和阿家無半分干係!先前阿家便開口叫我回了,是我自己不回!”

  洛神又覺羞恥,又是氣惱,一下站了起來。

  蕭永嘉顯是不信,哼了一聲:“那你倒是說說,你為何不回?”

  洛神一時語塞。

  沉默著的盧氏忽輕輕咳了一聲,轉向蕭永嘉的方向,說道:“長公主息怒,且聽我一言。阿彌來我家後,行事無半分不周之處,莫說我全家,便是街坊四鄰,也不無褒讚。無論氣度或是待人處事,也就只有高氏這樣的門第,才能養出的如此的好女兒。她能來我李家,是我李家幾輩子人修來的福。此事,起因確是我考慮不周。我豈不知母女連心?我這裡無妨,阿彌儘管與你先回建康住些日子。長公主路上也是辛苦,不必急著立時回去,今夜何不先在莊園歇息,明早再和阿彌一道上路?”

  她面帶微笑,話音落下,屋裡一片寂靜。

  蕭永嘉望了她一眼,眉頭動了動,似想開口說話,終還是止住了。

  “阿家!”

  洛神走到了盧氏的身邊,眼裡還含著方才被氣出來的閃爍淚光。

  盧氏低聲安慰她:“阿家真無事,有蔣家阿嫂照應。你阿母不辭辛勞,遠道來接你,眷眷之情,令我動容。你且安心隨她回吧。”

  都到了這地步,洛神心知自己也只能先回了,否則以母親的脾氣,只怕這邊會更難做,只能點頭。

  蕭永嘉見女兒肯回了,臉色這才稍稍轉霽,站起身,看了眼阿菊。

  阿菊會意,上去道:“既如此,我便叫人去收拾小娘子的行裝。小娘子今夜且與長公主歇在莊園,明日動身吧。”

  盧氏摸到了洛神的手,輕輕拍了拍她手背,笑道:“去吧。待穆兒歸來之時,叫他再去接你。”

  ……

  洛神和吧嗒吧嗒掉眼淚的阿停道了別,隨蕭永嘉去了莊園。

  京口令孫寧,和本地及鄰縣士族聽聞消息,紛紛趕來拜見。

  蕭永嘉怎會和這些人應酬,叫人統統打發了去,一個也沒見。過了一夜,次日早,便帶著女兒登車去往碼頭,坐上停在那裡的船,走水路回建康。

  碼頭附近本就熱鬧,加上這日恰逢當地集市,路上更是車水馬龍,但有長公主儀仗開道,加上京口令親自相送,路人自是紛紛避讓。慢雖慢了些,一路倒也沒有停塞。

  洛神因心裡頭還有氣,人雖跟著蕭永嘉回了,但從昨晚起,便沒怎麼和她說話,此刻坐在車上,也是如此,獨自抱膝而坐,一語不發。

  蕭永嘉見女兒悶悶不樂,不禁想起昨日和那盧氏見面時的情景。

  在她的想像里,李穆既是如此無賴卑劣之人,生養了他的母親,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了這先入為主的印象,加上認定女兒在他家吃苦,昨日見面,態度自然不會客氣。

  沒想到對方竟不似自己想像中的模樣,非但如此,頗有風度,相形之下,倒顯得自己無禮了。加上昨晚後來,她問阿菊為何不早勸洛神回家,阿菊說了一句,道李穆離家前的一日,盧氏確曾主動開口叫小娘子回建康,只是小娘子自己拒了。心裡不禁有點後悔,但想想,又是生氣,忍不住抱怨:“阿娘一心為了你好,知那李穆走了,沒見你回,怕你自己臉皮薄,開不了口,索性來接。你倒好,非但不領我的情,還為了個外人和我置氣!這地方哪裡好了?我生養了你十六年,這才幾日,難道竟比不上一個強把你從阿娘身邊奪走的武夫的娘?你偏心至此,實是叫我傷心了……”

  丈夫本就冷待自己,一向貼心的女兒,出嫁才這麼幾日,竟也不向著自己了。

  蕭永嘉心中一酸,偏過了臉。

  洛神看了母親一眼,見她扭臉過去,眼圈仿佛微微泛紅,想起她平日對自己的好,心裡一軟,如何還繃得住,轉身便抱住了她的胳膊。

  “阿娘,你待我好,我豈會不知?我不是不想回,也不是偏心,更不是故意要氣你,只是阿家人真的很好。你一來,就說那些話,叫阿家聽了,會如何做想?”

  蕭永嘉見女兒終於肯和自己說話了,心裡才舒服了些,反抱住她軟軟身子,摟入懷裡,哼了聲:“我管她如何做想!她怎不想想,她兒子將你強行從我身邊奪了去,害了你的終身,我心裡又是如何做想?”

  洛神心裡一團亂麻,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蕭永嘉輕輕拭了拭眼角,露出笑容:“罷了,不說了!你這回隨阿娘回去,安心住下就是,別的不必多想……”

  她說話間,車忽然停了下來,不再前行。

  蕭永嘉問向車窗之外:“怎的了?”

  隨行道:“長公主毋躁。前頭路被堵了,稍侯便通。”

  蕭永嘉撩開帘子,瞥了一眼,看見前方道路中央來了一架八人抬的棚頂高輿,上頭坐了個女天師。

  那女天師臉覆白紗,遮得嚴嚴實實,只露一雙眼睛在外,因有些距離,也瞧不大清楚。只看見她一身道袍,飄飄曳曳,卻也遮不住曼妙身姿,偏又寶相莊嚴,端坐在高輿之上,一種超凡脫俗的模樣。身後更是跟了幾十名的信眾,男女老少,混雜其間,口中呼著道義,浩浩蕩蕩,招搖過市,於街道正中,和自己相向而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