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江北探子傳來的消息,北夏此次意欲南侵,勢在必得,傳言大軍有百萬之眾。

  而大虞,窮其兵力,最多也只能募出三十萬之兵。

  三十萬兵馬,就需三倍的百萬民夫供給。

  而度支尚書上報,大虞的國帑,如今只夠勉力支撐北方,朝廷必須儘快結束叛亂,以集中全力應對來自北方的這場關乎國運的大戰。

  ……

  “阿彌,莫恨阿耶。阿耶不是不想救你阿弟。阿耶沒有辦法。倘豫章再失,內亂遲遲不平,夏人一旦壓境,我大虞恐怕再也難以支撐……”

  高嶠嗓音沙啞,目中蘊淚,一遍遍地向女兒解釋著自己最後做出的這個決定。

  “阿耶!”

  她不恨阿耶的無情。

  她只恨這天下的不太平,為何戰事總是此起彼伏,沒有太平的一天。

  因為戰事,國弱民貧,父親疲於應對,心力交瘁,終日不見歡顏。

  因為戰事,滋養了像阿弟這樣夢想建功立業的年輕士族子弟的夢想和野心。

  也是因為戰事,令她人生中第一次嘗到了何為親人死別。

  她哭得不能自己,終於筋疲力盡,在父親的懷裡昏睡了過去,次日醒來,人便頭痛腦熱,無法起身。

  洛神徹夜難眠,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連已經數年沒有回城的蕭永嘉,也聞訊趕了回來,在旁日夜照顧著她。

  第四天的清早,她昏昏沉沉時,被再次傳來的一個消息給震動了。

  阿弟獲救了!

  臨陣之時,一個軍中的低級武官,竟單槍匹馬,闖入臨川王的陣前,如入無人之境,救回了她的阿弟。

  那個武官的名字,叫做李穆。

  第7章

  丹陽郡城位於皇城建康之南,兩地距離不到百里。城池雖小,五臟俱全,作為建康皇城的南拱衛,平日便有士兵駐紮,加上時有來自建康的大人物走動,這裡民眾的消息,向來要比別地靈通。

  這一年的四月初,這日,丹陽郡城城門大開,城門附近熱鬧得堪比集市。民眾早早便擠在城門外兩旁的道上,一邊翹首張望著南向的遠方,一邊熱烈地議論個不停。

  前些時日,消息傳來,持續了大半年的臨川王叛亂終於被平定了。最後一戰,臨川王不敵,被迫退守城中,城門被攻破後,臨川王騎馬逃走,中箭跌落馬下,追兵圍上,亂刀將他刺死。其餘附逆,亦悉數被殺。動盪了大半年的贛水流域,終於得以恢復安寧。

  江南百姓,如今人人都知江北局勢緊張,敵強我弱,戰事隨時可能爆發。丹陽郡城茶鋪酒肆里每日坐著的那些閒人,議論最多的,便是羯胡如何如何兇殘。據從前北方逃過來的人講,紅髮獠牙,狀如厲鬼,至於生啖人肉,更是家常便飯。說的多了,未免人人自危,連夜間小兒啼哭,父母也拿胡人嚇唬。提及如今正在江北廣陵募兵備戰的高氏,人人稱讚。提及趁亂造反的臨川王,個個咬牙切齒。畢竟,國運已然艱難,若再因臨川王叛亂雪上加霜,朝廷無力應對江北,到時萬一真讓羯獠渡江南下了,遭殃的依舊是平頭百姓。故得知這消息時,人人都是鬆了一口氣。

  今日國舅許司徒領著軍隊抵達丹陽,高相公也會從建康趕來,親自迎犒有功將士。

  這樣的機會,平日實在難得一見,民眾早早都來這裡等著,除了瞻仰軍威,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傳說中的大虞宰相的風範。

  日頭漸漸升高之時,城門附近忽然起了一陣騷動,眾人紛紛仰頭望去,見城牆上方的城樓之上,除了站著先前那一排手執戈戟的甲兵,此刻又多出了幾道人影,都是朝廷官員的模樣。

  中間一位中年男子,頭戴進賢烏冠,身著絳紗官服,面潔若玉,鳳目微揚,目光湛然若神,似正眺望遠方,頜下那把烏黑美髯,隨風輕輕飄動,站在那裡,淵渟岳峙,不怒自威。

  “高相公到了!”

  路上有人驚呼。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人人便都知了,方才登上城頭的這位中年男子,正是名滿天下的高氏宰相。果然名不虛傳,風度超然,群情立刻激動,路人紛紛涌了過來,想要靠得近些,好瞧得更清楚。

  城門之下,起了一陣騷動。

  “大軍到了!大軍到了!”

  就在這時,城門對面的路上,一溜煙地跑來了幾個人,口中大聲喊著。

  眾人愈發興奮,又紛紛回頭,爭相張望。果然,沒片刻功夫,見遠處道路的盡頭,慢慢出現了一支隊伍的影子,前頭旌旗飄揚。

  正是國舅許泌,領著平叛有功的將士行軍抵達了。

  一片歡呼聲中,高嶠面露喜色,迅速下了城頭,舍馬步行,出城門,朝著對面道上正行來的那支大軍,疾步迎了上去。

  隊伍到來的當先正中,是匹黃驃駿馬。上頭騎乘了一個全副披掛的黃須之人,身側兩旁,跟隨著參軍、副將,儀仗齊備,神威凜凜,一路過來,見百姓夾道歡迎,目中隱隱露出得色。

  他遠遠便看見高嶠領了一眾建康官員步行相迎,卻故意放慢了馬速,等兩頭相距不過數丈之遠,這才縱馬過去,到了近前,翻身下馬,對著高嶠就要下拜:“景深將賢侄託付給我,我卻負了所託,險些折了賢侄!全是我之過錯!倘賢侄有失,我便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