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西行長信以為真,先派了十幾條船途徑貓島向南海島出發。南海島的西側是順天海域,東側是泗川海域,是銜接兩大防區的關鍵樞紐,由宗義智駐紮。到了這裡,距離釜山也就不太遠了。

  可那十幾條船剛劃出去沒多遠,到了貓島附近,忽然被埋伏已久的聯軍水師包圍,三下五除二全乾進了海底。

  小西行長火冒三丈,覺得自己被欺騙了。他把劉挺留在日軍里的人質劉天爵砍掉一個胳膊,送到劉綎面前,說你怎麼不守信用?

  劉綎趕緊解釋:這不是我乾的,是水師乾的。他們可不歸我管,你得跟陳璘去說說情。

  小西行長趕緊準備了一批包括珠寶和武士刀在內的禮物,送到陳璘面前,祈求放開一條水道。陳璘不知道是貪圖寶貝還是心懷善念,居然答應了讓他們離開。等到日使一走,陳璘把這事跟李舜臣說了。李舜臣嚴肅地告訴陳璘:當將軍的不能輕易言和,仇人也不可輕易放過。小西行長是朝廷指名要的人,您怎麼能跟他和談呢?

  陳璘被批評了一頓,有些慚愧,說老李你看著辦吧。

  卻說小西行長得了陳璘承諾,高高興興又派了十幾條船出去,結果又被埋伏已久的水師直接打沉。小西特別委屈,派人去質問陳璘。陳璘一聳肩,回答說明軍戰船沒動手,這都是朝鮮水師乾的,你得去求李舜臣。

  小西行長都快哭了,你們這些中國公務員有什麼話不能一次說完吶。他沒辦法,只得第三次準備禮品,去找李舜臣。李舜臣掂量了一下他們送的鐵銃和刀劍,冷冷一笑:“我跟你們打了無數次仗,繳獲的玩意足夠我用了。你們拿回去吧。”

  碰了一鼻子灰的日本人只好再去找陳璘。這次他們換了個花樣,不提和談,也不提讓路,說我想派幾條小船去告訴海上那些小島上的人,通知他們趕緊撤退,免得麻煩天將多費手腳。陳璘的性格其實也挺愛貪小便宜,後來他和劉綎合作討伐播州之亂時,也參與了賄賂李化龍父親的活動,差點被治罪。所以這會兒他看到收的禮品有點多,不太好意思拒絕太狠,於是開了個小口,只允許他們派小船出去。

  小西行長一聽大喜,立刻派了幾條最好的快船揚帆出海,趁著聯軍水師沒改主意,一溜煙奔著南海島而去。

  李舜臣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差點沒把陳璘給罵一頓。

  老陳你糊塗啊!這些人不是去逃命,而是去報信的呀!現在泗川、釜山之賊已經知悉了順天的內情,肯定會有大批艦隊前來解圍。

  陳璘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也顧不得解釋,問李舜臣該怎麼辦。李舜臣的親信宋希立建議,既然敵人早晚要來,不如索性主動出擊,痛痛快快在海面上正面跟他們打一仗,咱們在海上怕過誰?

  他的建議得到了陳、李兩位主將的贊同。聯軍很快把主力開入光陽灣內,一部繼續駐紮貓島,鎖死小西行長的退路,一部前駐露梁,靜待日軍的到來。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

  小西行長的報信船在十一月十六日左右幸運地開到了泗川,迅速把第二軍團的窘境反饋給了島津義弘。此時加藤已走,寺澤高廣從釜山帶來一大批船隊到泗川,以便把島津義弘的第五軍團運往巨濟島——之所以選擇巨濟島而不是釜山作為最後的撤退地點,是因為巨濟孤懸海外,可以最大限度地隔絕明軍在陸地上的威脅。

  接到情報以後,島津義弘召集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高橋統增、寺澤高廣等人,說如今明軍三路陸軍都已經跟我們達成了協議,不會影響我們的撤退計劃,惟一沒搞定的就是陳璘、李舜臣的水師。現在咱們應該全軍出動,把小西從光陽灣里拽出來。

  諸將都紛紛稱是,於是島津義弘在十一月十八日下令,全軍放棄泗川倭城,登上船艦,讓老弱病殘先去巨濟,然後主力西進,為小西行長解圍。而董一元一看島津義弘撤了,趕緊點齊兵馬,順順噹噹地開進了泗川倭城,算是小小地雪恥了一把。

  島津義弘的船隊開出去沒多久,碰到了宗義智從南海島也過來助陣,於是兩軍合二為一,朝著順天而去,總兵力達到了五百條船,一萬四千餘人。不過這其中的水軍比例不高,大部分是島津家的陸戰精銳。

  這支龐大艦隊在嚴木浦稍微停留了片刻,然後沿著光州附近洋面朝著順天而去。他們一出動,就被聯軍水師密布在海面上的偵查艦發現了,朝鮮將領李純信很快把這一動向回報給了聯軍設在左水營的指揮部。

  陳璘和李舜臣拉開地圖一看,一致認為島津義弘急於救援小西行長,一定會走南海島與大陸之間狹窄的露梁海峽,那裡將是截擊島津的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

  根據前幾次聯軍海戰的表現,陳、李發現了一個問題,把明軍和朝鮮軍混編在一起的效果不好,兩軍各自有各自的戰法與習慣,混在一齊束手束腳,都施展不開。大敵當前,兩位指揮官不約而同地建議把明、朝軍隊分開編列。

  經過商議,聯軍被分成左、右兩協:左協由陳璘親自統帥的明軍,貼大陸海岸線東行,藏於昆陽竹島附近,以鄧子龍帶領三艘巨艦為先鋒,陳蠶、季金為第二隊,陳璘自率主力在後;而右協則是李舜臣的朝鮮軍,貼著南海島北側潛伏。兩協如同一把伸向露梁的鉗子,一旦島津義弘從海峽里露出頭來,立刻就會被這把大鉗子夾得粉碎。

  他們還另外派了一支水師監視龜縮在貓島附近的小西行長,避免讓他逃跑。

  十八日晚上十一時許,聯軍開始出動。大約在同一時刻,島津義弘也開始乘夜渡過露梁海峽。明、朝、日三國水師,即將開始最後也是最強的碰撞。在出發的路上,李舜臣在船上向天禱告,說如果能幹掉這些倭寇,我死而無憾。剛說完,眼見著一顆流星自天幕墜落。

  十九日凌晨兩點左右,島津艦隊大部已經進入露梁以東洋面,靠近南海島觀音浦。明、朝聯軍也已經進入了伏擊位置,蓄勢待發。

  聯軍作為前鋒的戰艦,慢慢地朝著日軍船隊漂去,許多士兵站在船舷上,仔細觀望。按照作戰訓令,他們本應該伏身在船舷內側,以防敵人火器攻擊。不過現在是黑天嘛,不用擔心有被發現的危險,指揮官也就沒進行阻止。

  水戰最忌諱的,是夜戰;夜戰最忌諱的,是暴露自己的位置。這一天夜裡雖是晴天,月色卻不甚清明,海上視野很差。可當日軍艦隊駛近的時候,聯軍士兵驚愕地發現,眼前出現的,是一排一排緩慢移動的紅點,它們有規律地排列在水面上,有如天上璀璨的星空。再仔細一看,發現這些小紅點,全是日軍鐵炮she擊前點燃的引信。

  又隔了一小會兒,無數鐵炮聲在船頭響起,如雨的彈丸噼里啪啦地向著聯軍的位置she過來。那些原本站在船舷旁的士兵紛紛被擊中,跌落入水中。

  聯軍萬萬沒想到,最先動手的,居然是日本人。

  島津義弘來自於擁有諸多良港與海外貿易的九州,對水戰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早在穿越露梁海峽之前,就已經預料到聯軍必然會在這裡伏下重兵,守株待兔。但這裡是救援小西行長最近的路途,島津義弘明知山有虎,不得不繼續向虎山行。他知道敵人就在附近,於是提高了警惕,像一隻受驚的狐狸,不放過任何風吹糙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