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不過這個是朝廷的官方說法,具體內情如何則是難以知曉,因為功臣之一的楊儀很快也因為誹謗朝政而被捕,然後自殺。這起叛亂處理完之後,蔣琬出任尚書令、隨後升為大將軍,尚書令的職位則由費褘接替;諸葛亮生前備受器重的姜維則被拔擢為右監軍、輔漢將軍,朝野輿論都認為這是他諸葛丞相遺志的第一步。至於王平,則被指派協助吳壹負責漢中的防務。
諸葛亮之死意味著蜀漢北伐高cháo的結束,此後魏蜀兩國的邊境一直處於相對平靜態勢。大將軍蔣琬本來打算改變戰略重心,從水路東下,通過漢水、沔水,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但是這個計劃剛剛啟動,他就於延熙九年病死。於是費褘順理成章地接任了大將軍之職,錄尚書事,成為蜀漢的首席大臣,而王平也在之前一年出任前監軍、征西大將軍,成為蜀漢軍界最有實權的軍人之一。
這兩個人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意味著蜀國戰略徹底轉向保守。以北伐精神繼承者自居的姜維激烈地反對這種政策,但是他無論是資歷還是權力都不足以影響到決策,因此只能在邊境地區進行意義不大的小規模騷擾。一直到王平在延熙十一年病死,姜維在軍中的權力才稍微擴大了一點,但他的上面始終還有一個大將軍費褘象枷鎖一樣套在他脖子上。
於是時間就到了延熙十五年,距離那場街亭之戰已經過去二十四年了……
第五章
南鄭城。
姜維嘆了一口氣,擱下手中的毛筆,將憑几上的文書收攏到了一堆。他隨手撥了撥燈芯,不禁生出一陣感慨。時間比那渭水逝的還快,他跟隨丞相出征仿佛還是昨天的事,而他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斑白頭髮的老將,這其間的波折與經歷難以一言盡數。
每次一想到這些事,姜維總能聯想到衛青和霍去病,然後就會覺得自己簡直就是馮唐和李廣。雖然他如今已經是蜀漢堂堂的衛將軍,但如果一個人的志向未能實現,再高的官位和爵祿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時候,窗外傳來三聲輕輕的叩擊聲,姜維立刻收起憶舊的沉醉表情,恢復到陰沉嚴肅的樣子,沉聲說道:
“進來吧。”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吏走進屋子來;他兩隻眼頻繁地朝兩邊望去,舉止十分謹慎。
“小高,這麼快就找到了死士了嗎?”
姜維問道,被叫做“小高”的小吏露出半是無奈半是猶豫的表情,吞吞吐吐地說道:
“回將軍,找是找到了,可是……”
“可是什麼?”
姜維把臉沉下來,這種拖泥帶水的作風他十分厭惡。
“可是……那個人有六十三歲了。”小高看到姜維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連忙補充道:“他堅持要見將軍,還說將軍若不見他,就對不起蜀漢的北伐大業……“
“哦?好大的口氣,你叫他進來吧,我倒想看看他是個什麼人物。”
姜維一聽這句話,倒忽然來了興趣;他揮了揮手,小高趕緊跑出屋子去,很快就領進一位戴著斗笠的老者。
老人進屋之後,一言不發,先把斗笠摘了下來。姜維就著燭光,看到這個老頭穿著普通粗布青衣,頭髮與鬍鬚都已經斑白,臉上滿是皺紋,滲透著苦楚與滄桑;然而那皺紋仿佛是用蜀道之石斧鑿而成,每一根線條都勾勒的堅硬無比。這個人一定在隴西生活了很久,姜維暗自想道。
姜維示意讓小高退出去,然後伸手將燭光捻暗,對著他盯視了很久,方才冷冷地說道:
“老先生你可知道我要召的是什麼人?”
“死士。”老人回答的很簡短。
“老先生可知死士是什麼?”
“危身事主,險不畏死,古之豫讓,聶政、荊軻。”
姜維點了點頭,略帶諷刺地說道:“這三位都是死士,說的不錯。不過老先生你已經六十有三,仍舊覺得自己能勝任這赴難的責任麼?”
“死士重在其志,不在其形。”
“死士重的是其忠。”姜維回答,同時把身體擺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這麼說吧,我可不信任一個主動找上門來效忠的死士,那往往都是以欺騙開始,以詭計結束。”
面對姜維的單刀直入,老人的表情一點都沒有變化。
“你不需要信任我。你只要知道,你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這就夠了。”
“哦?”姜維似乎笑了,他把身體前傾,仿佛對老人的話發生了興趣,“你倒說說看,我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殺費褘。”
姜維聽到這三個字,“霍”地站起身來,怒喝道:“大膽!竟然企圖謀刺我蜀漢重臣,你好大的膽子!”
老人似乎早就預料到姜維的反應,他抱臂站在屋子的陰影里,不徐不急地慢慢說道:“這不就是將軍想要做的麼?”
“可笑!文偉是我蜀漢中流砥柱,我有什麼理由去自亂國勢。”
“這一點,將軍自己心裡應該比我清楚。是誰屢次壓制將軍北伐的建議,又是誰只肯給將軍一萬老弱殘兵,以致將軍在隴右一帶毫無作為?”
“政見不合而已,卻都是為了復興大業,我與文偉可沒有私人仇怨。”
“哦……將軍莫非就打算坐以待斃,等著費褘處置將軍麼?他為人如何,您應該知道。”
老人的這番話讓本來擺出憤怒表情的姜維陷入沉默。費褘在外界的聲望素有沉穩親和之名,但是他的真正為人如何,在蜀漢官場上經歷了幾十年的姜維也是深知的。
丞相逝世之後,本來爆發的矛盾只是魏延與楊儀爭奪節度權,結果打著調停之名的費褘先騙取了魏延的信任,又借楊儀之手以平叛的名義除掉魏延;隨後又密奏了楊儀的怨言,迫使其自殺身亡;接著排擠掉吳壹,讓屬於自己派系的王平坐鎮軍方;這些都是姜維看在眼裡的。自從那次之後, 費褘不動聲色的陰狠手段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他再也不敢小覷這個笑咪咪的胖子。
姜維雖然依仗是丞相繼承者的身份沒受什麼打擊,但也一直被費褘刻意壓制。他屢次要求北伐,但上的奏表都語氣懇切,言辭中不敢有稍微激烈,生怕挑戰費褘的權威以致被迫害。
現在這老人說中了姜維的痛處,他不得不把那套表演出的氣憤收起來,重新思考這個老人所說的話。
“……好吧,這個暫且不說……”姜維抽動一下嘴唇,擺了擺手,重新坐了回去,“那麼,老先生你又是為什麼要殺他?”
“我殺他的理由比你更充分……我之所以在隴西苟活到現在,就是為了要殺他。其實我要殺的還有王平,可惜他已經病死了。”
老人毫不猶豫地說道,姜維注意到他的眼神一瞬間變的更加銳利,同時也對他如此濃郁的仇恨產生了興趣。
諸葛亮之死意味著蜀漢北伐高cháo的結束,此後魏蜀兩國的邊境一直處於相對平靜態勢。大將軍蔣琬本來打算改變戰略重心,從水路東下,通過漢水、沔水,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但是這個計劃剛剛啟動,他就於延熙九年病死。於是費褘順理成章地接任了大將軍之職,錄尚書事,成為蜀漢的首席大臣,而王平也在之前一年出任前監軍、征西大將軍,成為蜀漢軍界最有實權的軍人之一。
這兩個人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意味著蜀國戰略徹底轉向保守。以北伐精神繼承者自居的姜維激烈地反對這種政策,但是他無論是資歷還是權力都不足以影響到決策,因此只能在邊境地區進行意義不大的小規模騷擾。一直到王平在延熙十一年病死,姜維在軍中的權力才稍微擴大了一點,但他的上面始終還有一個大將軍費褘象枷鎖一樣套在他脖子上。
於是時間就到了延熙十五年,距離那場街亭之戰已經過去二十四年了……
第五章
南鄭城。
姜維嘆了一口氣,擱下手中的毛筆,將憑几上的文書收攏到了一堆。他隨手撥了撥燈芯,不禁生出一陣感慨。時間比那渭水逝的還快,他跟隨丞相出征仿佛還是昨天的事,而他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斑白頭髮的老將,這其間的波折與經歷難以一言盡數。
每次一想到這些事,姜維總能聯想到衛青和霍去病,然後就會覺得自己簡直就是馮唐和李廣。雖然他如今已經是蜀漢堂堂的衛將軍,但如果一個人的志向未能實現,再高的官位和爵祿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時候,窗外傳來三聲輕輕的叩擊聲,姜維立刻收起憶舊的沉醉表情,恢復到陰沉嚴肅的樣子,沉聲說道:
“進來吧。”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吏走進屋子來;他兩隻眼頻繁地朝兩邊望去,舉止十分謹慎。
“小高,這麼快就找到了死士了嗎?”
姜維問道,被叫做“小高”的小吏露出半是無奈半是猶豫的表情,吞吞吐吐地說道:
“回將軍,找是找到了,可是……”
“可是什麼?”
姜維把臉沉下來,這種拖泥帶水的作風他十分厭惡。
“可是……那個人有六十三歲了。”小高看到姜維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連忙補充道:“他堅持要見將軍,還說將軍若不見他,就對不起蜀漢的北伐大業……“
“哦?好大的口氣,你叫他進來吧,我倒想看看他是個什麼人物。”
姜維一聽這句話,倒忽然來了興趣;他揮了揮手,小高趕緊跑出屋子去,很快就領進一位戴著斗笠的老者。
老人進屋之後,一言不發,先把斗笠摘了下來。姜維就著燭光,看到這個老頭穿著普通粗布青衣,頭髮與鬍鬚都已經斑白,臉上滿是皺紋,滲透著苦楚與滄桑;然而那皺紋仿佛是用蜀道之石斧鑿而成,每一根線條都勾勒的堅硬無比。這個人一定在隴西生活了很久,姜維暗自想道。
姜維示意讓小高退出去,然後伸手將燭光捻暗,對著他盯視了很久,方才冷冷地說道:
“老先生你可知道我要召的是什麼人?”
“死士。”老人回答的很簡短。
“老先生可知死士是什麼?”
“危身事主,險不畏死,古之豫讓,聶政、荊軻。”
姜維點了點頭,略帶諷刺地說道:“這三位都是死士,說的不錯。不過老先生你已經六十有三,仍舊覺得自己能勝任這赴難的責任麼?”
“死士重在其志,不在其形。”
“死士重的是其忠。”姜維回答,同時把身體擺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這麼說吧,我可不信任一個主動找上門來效忠的死士,那往往都是以欺騙開始,以詭計結束。”
面對姜維的單刀直入,老人的表情一點都沒有變化。
“你不需要信任我。你只要知道,你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這就夠了。”
“哦?”姜維似乎笑了,他把身體前傾,仿佛對老人的話發生了興趣,“你倒說說看,我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殺費褘。”
姜維聽到這三個字,“霍”地站起身來,怒喝道:“大膽!竟然企圖謀刺我蜀漢重臣,你好大的膽子!”
老人似乎早就預料到姜維的反應,他抱臂站在屋子的陰影里,不徐不急地慢慢說道:“這不就是將軍想要做的麼?”
“可笑!文偉是我蜀漢中流砥柱,我有什麼理由去自亂國勢。”
“這一點,將軍自己心裡應該比我清楚。是誰屢次壓制將軍北伐的建議,又是誰只肯給將軍一萬老弱殘兵,以致將軍在隴右一帶毫無作為?”
“政見不合而已,卻都是為了復興大業,我與文偉可沒有私人仇怨。”
“哦……將軍莫非就打算坐以待斃,等著費褘處置將軍麼?他為人如何,您應該知道。”
老人的這番話讓本來擺出憤怒表情的姜維陷入沉默。費褘在外界的聲望素有沉穩親和之名,但是他的真正為人如何,在蜀漢官場上經歷了幾十年的姜維也是深知的。
丞相逝世之後,本來爆發的矛盾只是魏延與楊儀爭奪節度權,結果打著調停之名的費褘先騙取了魏延的信任,又借楊儀之手以平叛的名義除掉魏延;隨後又密奏了楊儀的怨言,迫使其自殺身亡;接著排擠掉吳壹,讓屬於自己派系的王平坐鎮軍方;這些都是姜維看在眼裡的。自從那次之後, 費褘不動聲色的陰狠手段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他再也不敢小覷這個笑咪咪的胖子。
姜維雖然依仗是丞相繼承者的身份沒受什麼打擊,但也一直被費褘刻意壓制。他屢次要求北伐,但上的奏表都語氣懇切,言辭中不敢有稍微激烈,生怕挑戰費褘的權威以致被迫害。
現在這老人說中了姜維的痛處,他不得不把那套表演出的氣憤收起來,重新思考這個老人所說的話。
“……好吧,這個暫且不說……”姜維抽動一下嘴唇,擺了擺手,重新坐了回去,“那麼,老先生你又是為什麼要殺他?”
“我殺他的理由比你更充分……我之所以在隴西苟活到現在,就是為了要殺他。其實我要殺的還有王平,可惜他已經病死了。”
老人毫不猶豫地說道,姜維注意到他的眼神一瞬間變的更加銳利,同時也對他如此濃郁的仇恨產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