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他微微搖了搖頭,不敢再往下想了,見宋竹好奇地望著自己,便遮掩著道,“姑姑叫我去就是問一問你的事,我光顧著伺候她用飯,自己倒沒吃什麼。”
宋竹便讓人端上飯菜來,自己坐在桌邊陪著陳珚,笑盈盈地為他布菜、舀湯,口中慢慢地說著今日宋大姐進來和她聊的家裡瑣事,陳珚似聽非聽,低頭吃了幾口飯,覺得宋竹在看自己,便抬起頭來。
宋竹手裡已經停了下來,一手撐在腮邊,就是這樣溫柔地望著他,見他抬起頭,便對他嫣然一笑,多少深情與滿足,都在這一笑之中。
陳珚只覺得心裡塞得滿滿當當的,似乎有一種情緒都要滿溢出來,他咽下口中的飯菜,也對她深深一笑,伸手過去要摸宋竹的手時,卻又被她拍開了。“好生吃飯吧,別動手動腳了。”
陳珚嗯了一聲,低下頭去吃菜,宋竹又給他夾了一塊炙鵝肉,“這個做得好吃,我也偷吃一塊。”
陳珚口中笑道,“那你豈不是又胖了些?”
也不知為何,他心裡忽然想道,“為了她,我便是死了也甘心的——不,為了她,我卻是萬萬不能死,她活著一日,我也要好好地活著,好好地照顧著她,不讓她有一點點煩憂。”
他本來對於明日的事,還有些擔憂,此時這擔憂卻全化作了豪情,已經是暗暗下了決心,明日一定要把對皇位的所有威脅都一舉消滅,絕不再心軟放過,他也一定要登上皇位,好好地將宋竹和京哥護得周全。
起了這個念頭,用完晚飯以後,陳珚便回了自己暫住的屋裡,揚手叫了張顯來,低聲吩咐了幾句話。這才自己收拾收拾,睡了下去,第二日早上起來,先到金明殿,和皇后一起去壽寧宮請了太后,一大家子人都到了福寧宮裡,去探望病重的官家。
☆、第114章 平叛
“也是該把相公們都請來吩咐一番了,官家。”
太后親臨探視,官家自然不能怠慢,雖然還是昏昏沉沉的,無法半坐起身,但也讓人加了一個迎枕墊在背後,掙扎著給太后施了一禮,方才重又躺下,聽見太后的勸誡,也是從善如流地點了點頭,“孩兒也是想著,這幾日,該讓相公們進來值宿了。”
這 等於是承認自己的病情已經惡化到了不能掉以輕心的地步,坐在一邊的聖人,眼圈頓時紅了,就連在門外廊下看人熬藥的陳珚,聽了都是心裡酸澀沉重:官家這病, 幾年來一直是反反覆覆,大家一開始都沒有太看重,沒料到這一次真的就有些救不回來的樣子,說實話,若非有要護著妻兒這個念頭,陳珚心裡對登上帝位都還是排 斥反感居多,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心虛。現在官家自己認了病情危急,要請宰執們前來商議值宿,他也並沒有計劃順利的欣喜感,心裡反而越加不是滋味,只是一直念 著宋竹、京哥和福王、王妃等人,方才是勉強鎮定了下來,調勻呼吸,只等著接下來的會面。
想來官家連續十幾日缺朝,各項日常政事都 是由宰執商議自決,奏章送進大內,只有一個準奏——這態勢也是讓宰輔們十分憂心,因此不過是半個時辰不到,前去政事堂和樞密院的黃門就把兩府的所有宰執都 帶進了福寧宮。陳珚環顧一圈,並未見到王樞密,心中先是微微一沉,後又反而有些寬慰,暗想道:“不來也好,倒是清白些。”
倒是官家,半抬起身子應了宰執們的問候,眉頭就是微微一皺,有些乏力地道,“王樞密副使呢?怎麼不見。”
“官家,王樞密副使肚腹有疾,已經病了兩日了。”聖人在屏風後回道,“吾和太子知道後,也命御醫前去診治,又送了些藥材。”
這件事陳珚都不知道,他不由暗暗心驚:自己在姨姨跟前,到底還是嫩了點。
“那便罷了。”官家輕輕地長出了一口氣,疲倦地道,“這幾日朝中可有大事?”
“朝中無大事,官家請放心。”由如今資歷最老的首輔於相公出面作答。
“那便好。”剛才的問答中,官家也說了自己如今的病情,眾人其實都知道今日進來是為了什麼的,官家也就不再拖延,“我有恙,日後朝政就託付給太子了,先生們回去擬好文書罷。”
太子監國,是最自然的事,眾宰輔都沒有太多表情,於相公在椅子上欠了欠身,“臣請設值宿之法,以備緩急。”
“應該的……”官家乏力地長出了一口氣,自嘲地笑道,“這幾日不見人,只怕外頭已經有了許多不中聽的話罷……”
他咳嗽了幾聲,看來還要往下說什麼時,屋外忽然有人求進——眾相公一看是個黃門,臉色先就沉了下來。
陳珚心頭卻是一陣狂跳——這個人,自然是他和聖人早就安排好的。
“什麼事啊。”官家也有幾分不悅,但仍是和顏悅色地說。
“回官家,是皇城司送來的急報。”那黃門清脆地說,“皇城司王使者眼下衣衫不淨不能面聖,便囑咐小人送來。”
他雙膝往前一跪,把一封紅漆書信呈了上來。
官家顯然已經無法自己拆看了,便低聲道,“七哥……”
陳珚上前一步,打開信函,令自己生動地表現出臉色大變的樣子,而後上前幾步,附耳在官家耳邊低低地說了幾句。
他聲音放得很低,官家是病人,自然聽得不清楚,“你大點聲。”
陳珚便略微放大了聲音,“信中言道,景王府有人聯絡宮中宦官,今夜欲要進宮作亂。”
能讓病人聽見的聲音,自然是有些大的,屋內眾宰執哪個聽得不清楚?都是紛紛面色大變,就連屏風後的聖人、太后都是出聲詢問,“七哥說的是什麼?”
進宮作亂,這等於是謀逆了,自然是驚天的大罪,也怨不得眾人都如此緊張,陳珚輕輕咳嗽了一聲,做出不知所措的樣子,仿佛因為自己犯了錯,有些心虛,只能看著官家,等著他的發落。
“此事——可不能亂說啊。”就是官家,也被嚇了一跳,不由得半直起了身子,陳珚忙和宮女一道上前扶著,讓他坐了起來。
“王使者也道,茲事體大,不可輕信,不過,此事已有多名耳目傳來消息,因此……”那黃門也是頗為無辜地看了陳珚一眼,仿佛這並不是他的錯一般,“以謹慎起見,還是回報給官家知曉。”
“謀反大事,不可不慎。”於相公立刻插嘴表態,“官家,請立刻下詔讓景王進宮回話!”
他一心為公,可擋不住這是天家家事,景王是天子親弟,兩人感情一向也還不錯,別的宰輔沒有誰出來附和,倒是讓氣氛一下僵在了那裡。
官家病得有些迷糊了,他沒有搭理於相公,而是自言自語。“進宮作亂,這是想做什麼呢……”
那黃門便機靈地道,“回官家——小人聽王使者說到了‘兄終弟及’幾個字。”
其實現在人人心裡都想著這四個字,只是沒有誰和他一般大膽而已,按說,宦者是不能議論國家大事的,不過現在,幾個相公宰輔,一下全成了聾子、啞巴,便是於相公,眼看沒人附和,也是悟到了什麼一般,臉色一沉,不再出聲。
“兄終弟及……”官家低低地說了一聲,便又咳嗽了起來——他的咳嗽聲變得更加粗啞了。“嘿嘿,兄終弟及……”
屏風後,太后哼了一聲,冷冷地道,“這孽子,竟然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官家,還不速派人去景王府查證一番?”
從她的聲音里,可以聽得出來,太后也是怒意勃發,很顯然事先和景王並沒有半點勾連。
陳 珚暗暗鬆了口氣:挑在這時挑明此事,是他和聖人商議的結果,在宰輔和太后互相轄制的情況下,就算太后想要為景王求情,又或者宰輔們有人對陳珚的太子位置不 滿,但當著彼此的面,以及當著陳珚和聖人的面都難以提出。——太后可能支持他陳珚做太子,但不支持重懲景王,而大臣們基於犯上作亂者必須被重懲的常識肯定 要主張把景王打死,但未必支持陳珚做太子,很可能認為景王的悖逆之舉正是被他的上位刺激出來的。所以這兩方撞在一起,大臣們顧忌太后和聖人,太后又顧忌大 臣們,倒是誰都不好說什麼了。
從太后的表態來看,即使對景王還有些母子間的情分,但畢竟不是親生,終究是理智地做出了選擇。陳珚 心中也是一松:打蛇不死,必受其害。他就怕景王事先被捕以後,把事情全推到旁人頭上,這樣自己僅是獲輕罪,若是如此,那麼日後他活在那裡,對陳珚來說總是 心裡的一根刺,而若是刻薄待之,又要怕朝野間的清議。今日太后都這般表態了,那麼景王起碼也要落個削爵流放的下場,當然,更好的那還是……
正是如此思忖,耳中已聽得官家低沉地道,“他要入宮作亂,總是要親自帶人來的吧?若不然,就是作得亂了,又該怎麼進門來呢?可別說這幾班御林軍里也都是他的人了。”
因 為每日早上在早朝前,御林軍都是要換班的,所以若非在兩班人里都有許多內應,否則景王不可能今夜派人進來作亂,第二天再如常進宮宣布兄終弟及。只能是今夜 親自帶人進來,把該殺的人殺了,該控制的人控制起來,再下一道詔書立自己為皇太弟,若是在宰輔中有同謀的話,屆時眾人一認詔書,官家便可以病死了。他則順 理成章地登基為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有人都猜得到了。
陳珚都沒想到,官家的思路居然還這麼清晰,他暗自有些驚奇,不過這和他的想法是不謀而合,因道,“爹爹意思是,按兵不動,觀賊自現?”
“嗯,就說我病情危急,宰輔們今夜都要值宿——從現在起,福寧宮許進不許出,除了你——”
“小的張勝給官家叩頭。”那黃門機靈地跪了下來。
“除了他和太子能出去傳信以外,別人都留在宮裡陪我吧。”官家疲憊地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太子……”
陳珚按下了起伏的心情,跪下.身道,“兒子明白。”
他站起身環視室內一周,眼神格外盯在於相公臉上看了一會,方才是無聲地出了一口氣,大踏步地走出了屋子。
#
“奇怪,怎麼七哥今日一去就是一日,到了晚上還沒有回來?”
宋竹打了個呵欠,把京哥抱到床榻上,讓他自己甩著撥浪鼓,一邊漫不經意地和辱娘說了這麼一句。
“聽說早上去了福寧宮便沒有出來。”辱娘道,“也許是被官家留住了。”
宋竹聽說陳珚在福寧宮,就沒有多問,“也是,我聽他說今日起也許就會讓他監國了,那也許是得回來晚點——可也要回來報個信啊,早知道他不回來,我除了偷洗澡以外,還能偷偷洗個頭呢!”
宋竹便讓人端上飯菜來,自己坐在桌邊陪著陳珚,笑盈盈地為他布菜、舀湯,口中慢慢地說著今日宋大姐進來和她聊的家裡瑣事,陳珚似聽非聽,低頭吃了幾口飯,覺得宋竹在看自己,便抬起頭來。
宋竹手裡已經停了下來,一手撐在腮邊,就是這樣溫柔地望著他,見他抬起頭,便對他嫣然一笑,多少深情與滿足,都在這一笑之中。
陳珚只覺得心裡塞得滿滿當當的,似乎有一種情緒都要滿溢出來,他咽下口中的飯菜,也對她深深一笑,伸手過去要摸宋竹的手時,卻又被她拍開了。“好生吃飯吧,別動手動腳了。”
陳珚嗯了一聲,低下頭去吃菜,宋竹又給他夾了一塊炙鵝肉,“這個做得好吃,我也偷吃一塊。”
陳珚口中笑道,“那你豈不是又胖了些?”
也不知為何,他心裡忽然想道,“為了她,我便是死了也甘心的——不,為了她,我卻是萬萬不能死,她活著一日,我也要好好地活著,好好地照顧著她,不讓她有一點點煩憂。”
他本來對於明日的事,還有些擔憂,此時這擔憂卻全化作了豪情,已經是暗暗下了決心,明日一定要把對皇位的所有威脅都一舉消滅,絕不再心軟放過,他也一定要登上皇位,好好地將宋竹和京哥護得周全。
起了這個念頭,用完晚飯以後,陳珚便回了自己暫住的屋裡,揚手叫了張顯來,低聲吩咐了幾句話。這才自己收拾收拾,睡了下去,第二日早上起來,先到金明殿,和皇后一起去壽寧宮請了太后,一大家子人都到了福寧宮裡,去探望病重的官家。
☆、第114章 平叛
“也是該把相公們都請來吩咐一番了,官家。”
太后親臨探視,官家自然不能怠慢,雖然還是昏昏沉沉的,無法半坐起身,但也讓人加了一個迎枕墊在背後,掙扎著給太后施了一禮,方才重又躺下,聽見太后的勸誡,也是從善如流地點了點頭,“孩兒也是想著,這幾日,該讓相公們進來值宿了。”
這 等於是承認自己的病情已經惡化到了不能掉以輕心的地步,坐在一邊的聖人,眼圈頓時紅了,就連在門外廊下看人熬藥的陳珚,聽了都是心裡酸澀沉重:官家這病, 幾年來一直是反反覆覆,大家一開始都沒有太看重,沒料到這一次真的就有些救不回來的樣子,說實話,若非有要護著妻兒這個念頭,陳珚心裡對登上帝位都還是排 斥反感居多,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心虛。現在官家自己認了病情危急,要請宰執們前來商議值宿,他也並沒有計劃順利的欣喜感,心裡反而越加不是滋味,只是一直念 著宋竹、京哥和福王、王妃等人,方才是勉強鎮定了下來,調勻呼吸,只等著接下來的會面。
想來官家連續十幾日缺朝,各項日常政事都 是由宰執商議自決,奏章送進大內,只有一個準奏——這態勢也是讓宰輔們十分憂心,因此不過是半個時辰不到,前去政事堂和樞密院的黃門就把兩府的所有宰執都 帶進了福寧宮。陳珚環顧一圈,並未見到王樞密,心中先是微微一沉,後又反而有些寬慰,暗想道:“不來也好,倒是清白些。”
倒是官家,半抬起身子應了宰執們的問候,眉頭就是微微一皺,有些乏力地道,“王樞密副使呢?怎麼不見。”
“官家,王樞密副使肚腹有疾,已經病了兩日了。”聖人在屏風後回道,“吾和太子知道後,也命御醫前去診治,又送了些藥材。”
這件事陳珚都不知道,他不由暗暗心驚:自己在姨姨跟前,到底還是嫩了點。
“那便罷了。”官家輕輕地長出了一口氣,疲倦地道,“這幾日朝中可有大事?”
“朝中無大事,官家請放心。”由如今資歷最老的首輔於相公出面作答。
“那便好。”剛才的問答中,官家也說了自己如今的病情,眾人其實都知道今日進來是為了什麼的,官家也就不再拖延,“我有恙,日後朝政就託付給太子了,先生們回去擬好文書罷。”
太子監國,是最自然的事,眾宰輔都沒有太多表情,於相公在椅子上欠了欠身,“臣請設值宿之法,以備緩急。”
“應該的……”官家乏力地長出了一口氣,自嘲地笑道,“這幾日不見人,只怕外頭已經有了許多不中聽的話罷……”
他咳嗽了幾聲,看來還要往下說什麼時,屋外忽然有人求進——眾相公一看是個黃門,臉色先就沉了下來。
陳珚心頭卻是一陣狂跳——這個人,自然是他和聖人早就安排好的。
“什麼事啊。”官家也有幾分不悅,但仍是和顏悅色地說。
“回官家,是皇城司送來的急報。”那黃門清脆地說,“皇城司王使者眼下衣衫不淨不能面聖,便囑咐小人送來。”
他雙膝往前一跪,把一封紅漆書信呈了上來。
官家顯然已經無法自己拆看了,便低聲道,“七哥……”
陳珚上前一步,打開信函,令自己生動地表現出臉色大變的樣子,而後上前幾步,附耳在官家耳邊低低地說了幾句。
他聲音放得很低,官家是病人,自然聽得不清楚,“你大點聲。”
陳珚便略微放大了聲音,“信中言道,景王府有人聯絡宮中宦官,今夜欲要進宮作亂。”
能讓病人聽見的聲音,自然是有些大的,屋內眾宰執哪個聽得不清楚?都是紛紛面色大變,就連屏風後的聖人、太后都是出聲詢問,“七哥說的是什麼?”
進宮作亂,這等於是謀逆了,自然是驚天的大罪,也怨不得眾人都如此緊張,陳珚輕輕咳嗽了一聲,做出不知所措的樣子,仿佛因為自己犯了錯,有些心虛,只能看著官家,等著他的發落。
“此事——可不能亂說啊。”就是官家,也被嚇了一跳,不由得半直起了身子,陳珚忙和宮女一道上前扶著,讓他坐了起來。
“王使者也道,茲事體大,不可輕信,不過,此事已有多名耳目傳來消息,因此……”那黃門也是頗為無辜地看了陳珚一眼,仿佛這並不是他的錯一般,“以謹慎起見,還是回報給官家知曉。”
“謀反大事,不可不慎。”於相公立刻插嘴表態,“官家,請立刻下詔讓景王進宮回話!”
他一心為公,可擋不住這是天家家事,景王是天子親弟,兩人感情一向也還不錯,別的宰輔沒有誰出來附和,倒是讓氣氛一下僵在了那裡。
官家病得有些迷糊了,他沒有搭理於相公,而是自言自語。“進宮作亂,這是想做什麼呢……”
那黃門便機靈地道,“回官家——小人聽王使者說到了‘兄終弟及’幾個字。”
其實現在人人心裡都想著這四個字,只是沒有誰和他一般大膽而已,按說,宦者是不能議論國家大事的,不過現在,幾個相公宰輔,一下全成了聾子、啞巴,便是於相公,眼看沒人附和,也是悟到了什麼一般,臉色一沉,不再出聲。
“兄終弟及……”官家低低地說了一聲,便又咳嗽了起來——他的咳嗽聲變得更加粗啞了。“嘿嘿,兄終弟及……”
屏風後,太后哼了一聲,冷冷地道,“這孽子,竟然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官家,還不速派人去景王府查證一番?”
從她的聲音里,可以聽得出來,太后也是怒意勃發,很顯然事先和景王並沒有半點勾連。
陳 珚暗暗鬆了口氣:挑在這時挑明此事,是他和聖人商議的結果,在宰輔和太后互相轄制的情況下,就算太后想要為景王求情,又或者宰輔們有人對陳珚的太子位置不 滿,但當著彼此的面,以及當著陳珚和聖人的面都難以提出。——太后可能支持他陳珚做太子,但不支持重懲景王,而大臣們基於犯上作亂者必須被重懲的常識肯定 要主張把景王打死,但未必支持陳珚做太子,很可能認為景王的悖逆之舉正是被他的上位刺激出來的。所以這兩方撞在一起,大臣們顧忌太后和聖人,太后又顧忌大 臣們,倒是誰都不好說什麼了。
從太后的表態來看,即使對景王還有些母子間的情分,但畢竟不是親生,終究是理智地做出了選擇。陳珚 心中也是一松:打蛇不死,必受其害。他就怕景王事先被捕以後,把事情全推到旁人頭上,這樣自己僅是獲輕罪,若是如此,那麼日後他活在那裡,對陳珚來說總是 心裡的一根刺,而若是刻薄待之,又要怕朝野間的清議。今日太后都這般表態了,那麼景王起碼也要落個削爵流放的下場,當然,更好的那還是……
正是如此思忖,耳中已聽得官家低沉地道,“他要入宮作亂,總是要親自帶人來的吧?若不然,就是作得亂了,又該怎麼進門來呢?可別說這幾班御林軍里也都是他的人了。”
因 為每日早上在早朝前,御林軍都是要換班的,所以若非在兩班人里都有許多內應,否則景王不可能今夜派人進來作亂,第二天再如常進宮宣布兄終弟及。只能是今夜 親自帶人進來,把該殺的人殺了,該控制的人控制起來,再下一道詔書立自己為皇太弟,若是在宰輔中有同謀的話,屆時眾人一認詔書,官家便可以病死了。他則順 理成章地登基為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有人都猜得到了。
陳珚都沒想到,官家的思路居然還這麼清晰,他暗自有些驚奇,不過這和他的想法是不謀而合,因道,“爹爹意思是,按兵不動,觀賊自現?”
“嗯,就說我病情危急,宰輔們今夜都要值宿——從現在起,福寧宮許進不許出,除了你——”
“小的張勝給官家叩頭。”那黃門機靈地跪了下來。
“除了他和太子能出去傳信以外,別人都留在宮裡陪我吧。”官家疲憊地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太子……”
陳珚按下了起伏的心情,跪下.身道,“兒子明白。”
他站起身環視室內一周,眼神格外盯在於相公臉上看了一會,方才是無聲地出了一口氣,大踏步地走出了屋子。
#
“奇怪,怎麼七哥今日一去就是一日,到了晚上還沒有回來?”
宋竹打了個呵欠,把京哥抱到床榻上,讓他自己甩著撥浪鼓,一邊漫不經意地和辱娘說了這麼一句。
“聽說早上去了福寧宮便沒有出來。”辱娘道,“也許是被官家留住了。”
宋竹聽說陳珚在福寧宮,就沒有多問,“也是,我聽他說今日起也許就會讓他監國了,那也許是得回來晚點——可也要回來報個信啊,早知道他不回來,我除了偷洗澡以外,還能偷偷洗個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