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珚知道,自己的心思只怕也是被先生看破了,他面上一紅,索性坦然道,“我知道先生未必願意我娶三娘,確實也不大敢登門——先生,事已至此,我也說不得別的話,只能說我一輩子一定好好待三娘,決不讓她吃一點苦頭。”

  “哦?”宋先生面上反而露出了一絲笑意,“你說說,你怎麼就認定了我未必願意你娶三娘呢?”

  陳珚張口欲言,但尋思了一番,卻又是語塞。——真的不願意,宋家也就不會一次次提條件了,直說已經把三娘許了人家不就行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你和三娘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你自己,又是人品端正、一表人才。”宋先生悠然道,“你怎麼就覺得我不願意把三娘嫁給你呢?”

  他 明明是在夸陳珚,可陳珚卻聽得越發心虛,想到自己因為對三娘的情意,便等於是坑了對他這般寬容的師長,心底越發有些難過,低著頭只是不說話,宋先生見了, 又道,“你忘了?‘順天應人、至誠至性’,這八個字里有兩情相悅、自然而然,可沒有什麼為了書院、為了宋學的前程,就要打散鴛鴦的事情。”

  話說到這個地步,陳珚也不好再裝傻下去了,他低聲道,“只是耽誤先生一學派的前程,到底意難平……”

  宋先生哈哈一笑,道,“朝廷的事,瞬息萬變,犯不著為了這些虛無縹緲的擔心,就先把手裡的鳥兒都給放了,再說,就算事情走到那一步,又如何?所有事,都是人做出來的,別人能給我做成這個局,我也自然有能耐破了它,你看你不就是把奉安要回京的局給破了?”

  陳珚被他說得心中鬆快,轉念一想,也是在理,面上便禁不住微微轉了笑意出來,起身行禮道,“先生的意思,弟子明白了,以後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再不會糾結此事。”

  宋先生點了點頭,道,“無事就回去吧,雖然養胎要緊,但也別讓三娘就那麼躺著了,無事還是要活動筋骨,免得到時候不好生。”

  陳珚到現在都覺得和宋先生說這些事,實在有些怪怪的,他暗中抹著冷汗應了下來,又問了宋家幾個兄弟的好,便起身告退出去。

  宋家的女人,今日全都去王府探望宋竹了,因此府里除了宋先生以外,也無別人需要問候,陳珚也的確掛念著宋竹,不知她早起吐了幾次以後,如今精神好些了沒。因此便不推辭,起身上馬,回了府中。

  才剛一進院子,隔著打開的窗戶,他便是瞧見宋竹坐在床上,面上還帶著天真的笑意,正和岳母說話,身邊坐著大姨姐、大嫂,王妃站在地下,手裡抱著大姨姐的小哥兒,不知正和大姨姐和大嫂說著什麼。

  這四個人面上,都是帶了很自然的微笑,雖然有濃有淡,可看得出來,她們的心情,的確都很不錯。

  他自小常常入宮,經常也和賢明太子一起在御前服侍,雖然帝後情深,可宮中畢竟常有幾分陰冷,那沉重的規矩,也使得父子、母子之間,似乎少了幾分自在親昵,此時見了這一幕,只覺得心中滿滿都是暖意,嘴角不知不覺,就揚了起來。

  夫 妻和氣,婆媳也是略無紛爭,妯娌之間,更是都把陳珚和宋竹兩人當人上人看待,天然就覺得他們這一房高了眾人半級,也是理所應當之事,宋家這個親家,更是全 天下最省事的人家,宋竹自己身體康健,陳珚得了空便守在一邊,這幾個月的孕期也是一馬平川,絲毫煩心事沒有,等到瓜熟蒂落,生產也順——那幾個月的馬真不 是白跑的,七房順順噹噹就抱了個大胖小子。陳珚的日子,可說得上是美滿到了極點,一時間心滿意足,再也覺不出人世間還有什麼樣的日子,會比眼下更好了。

  ☆、第106章 尷尬

  “長得可快了……”宋竹帶著笑意和聖人比劃,“滿月的時候就十多斤了,現在已經二十斤有多,才是滿月酒的時候,就可以自己把頭抬起來了……現在更不要說,還不到一歲呢,就可以試著走兩步,爬就更不必說了,可是爬得利索著呢。”

  因 為還沒到序齒的年紀,大哥兒只是給起了個小名,就叫京哥——跟的還是宋竹姐妹幾個起小名的風俗,大名也好,排行也罷,都要等到七八歲以後,養得大了,沒有 夭折的風險了,再序上齒。要知道如今孩子夭折的機率不低,兩個里養大一個都是很正常的,是以沒養到那麼大,也不能給起名,甚至說家裡人都不提倡做娘的太親 近,就是怕出了什麼事情,做娘的太傷心。

  福王府就是如此,比如說福王妃,孩子落地以後,一出了月子就被辱娘抱走了,她就是早晚見 兩面,等到過了三歲,孩子健壯了,也漸漸懂事了,見面的機會這才多起來。是以京哥一開始也是給物色了幾個很好的辱娘,也打算照搬舊例,但不論是宋竹還是陳 珚都很捨不得,到底還是把孩子留在了自己院子裡,又按宋大姐和小張氏的指點養著——宋家育兒還是不錯,夭折的孩子人數並不多,活下來的也都很健康,沒有成 日臥床不起的藥罐子,是以福王妃也沒有反對,各房的妯娌聽說以後,也都是乘機來學著點,好照搬宋家的辦法回去養育自己房中的孩兒:雖然生了宗室,就是天生 有一份錢糧,但會經營不會,那就差得多了,雖然福王是獨子,但他開枝散葉,家裡人口多,第三代襲爵那都是很後頭的事了,在此之前,只能靠封官的那份俸祿活 著,若是不會經營,轉眼間就能活得捉襟見肘,所以宗室人家,一樣是很看重育兒的,宋家家教好,天下人都知道,是以也都存著和宋竹討教一番的心思。

  京 哥沒生以前,宋竹和幾個妯娌總是隔了一層,覺得和她們沒什麼可說的,如今倒是好多了,彼此間聊聊孩子經,也不至於冷場,就是和福王妃一群人在一起,不聽那 些佛經故事,也能說些第三代的事情,大家的關係要比從前更緊密得多。再加上夫家就在京里,這一年間,也和宋桑、宋欒、宋苡等親戚兄長見了幾面,現在聽說明 老安人也要進京,更可以時常相見,她的日子更是過得快活了。

  出了月子以後,辱娘帶著孩子,她和陳珚三不五時就出府去玩,順帶回娘 家坐坐,不論夫家還是娘家,都很少有人說她,就是最懼怕的母親小張氏,也就是綿里藏針地數落過幾次,她抬出陳珚來,娘親也就無可奈何。是以這一年來,她心 意暢快,恢復得極好,倒覺得身子比以前還要健壯,就是和范大姐、趙元貞等人相聚時,旁人也都連著誇她,“如今氣色比以前更好了。”

  當 年趙元貞、顏欽若這些同學,這幾年間也都陸續出嫁,如今際遇各有高低,趙元貞當年還想說太子妃呢,後來陳珚回家以後,她頓時又對這門親事絕口不提——自 然,當時以陳珚的身份,也說不上她,而且陳珚一出宮就說了宋竹——如今倒是也說了一戶不錯的書香人家,正是她姑父家的表哥,也算是宰相人家的子弟,雖然沒 有大用,只是在父親身邊任閒職伺候著,但過的富貴日子,也和當年差不得多少。

  至於顏欽若,榜下擇婿,倒是也點了個年輕進士,只是這進士家裡貧寒了些,現在又只是選海沉浮,一家人都花銷她的嫁妝,她和趙元貞的差距,便漸漸地露出來了。趙元貞倒是不嫌棄她如今低微,還是和她一樣要好,就不知道心裡還轉著什麼主意了。

  范 大姐和她一向走動頻繁,兩人間交情更勝以往,那是不必說的了,她和宋竹一樣,都是家裡做主,給說了可心的人家,家風也一直都是很嚴正的,是以雖然沒有宋竹 自由,但日子過得也很是省心。平時同學小聚時,也多虧了她幾番為宋竹出頭,她才不至於被昔年的同學打趣得太過。——現在陳珚出宮以後,便是顏欽若都慶幸當 年沒有嫁她,因此幾人間也是和樂融融,當年的一些事情,再也沒人提起了。

  唯獨讓她不大暢快的,就是每個月進宮給聖人請安的這麼一 次例行公事——雖然是例行公事,按說聖人也是陳珚親姨姨,不可能不利於他們,但有鄧妃在旁,宋竹就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家的京哥了。若是說得很孱弱,那是睜眼 說瞎話,她不願不說,若是被皇城司,又或是家中伺候的宦官們傳入宮中,這等於是把聖人和鄧妃的心胸往窄處說,而若是如實道來,又怕鄧妃會和小皇子比較,生 出些不快的情緒。

  今日好容易鄧妃沒來,她見聖人心緒也不錯,方才是放膽和聖人說得細了一些,“……上回差點把額頭給碰了,家裡人都嚇了一大跳,趕忙給清了一大間屋子,什麼也不擺,就是鋪著厚毯子,讓他在上頭爬罷。”

  “都是這般的。”聖人聽得也是會心一笑,旋又道,“毯子可要選厚一些的,大食的長毛地毯是最好了,家裡可有沒有?若是沒有,我這裡剛來了幾領,賞下去就是了。”

  “那 麼金貴的東西,可不敢給他爬,一泡黃水兒就給糟污了,現在就是拿麥麩填了墊子,也夠軟和的了。”宋竹忙婉轉謝絕了聖人的提議,心下亦是感慨:聖人對陳珚, 的確沒得說了。雖然陳珚如今的確不好再進大內,但聖人卻是讓她時時進來請安,為的還不是思念陳珚?說一聲厚墊子,就想賞長毛毯,這份寵愛的心思,就是福王 妃怕也到不了這一步……

  “不給他爬,你們自己鋪著用也好。”聖人卻沒有收回賞賜的意思,和一邊伺候的宮女點了點頭,便是繼續說道,“出去的時候就帶上,那可是好東西,別白收著不用,回去就鋪起來。”

  大 食的長毛地毯,都是從海外千里迢迢,用船運販來的,就是有了污漬,也能賣上不小的價錢,更何況是進上的逸品?一塊怕不要和一張黃金一樣金貴。宋竹家教,實 在是不喜這些奢侈的東西,再加上陳珚平日對她也說過大內的事情,知道這毛毯就是在宮中,也是難得的好東西,除了帝後兩人外,只怕還沒有誰能有。這份賞賜, 她如何敢接?“姨姨,我們屋裡地方窄,不若給弟弟送去——”

  聖人面上登時就掠過了一絲陰影,宋竹見了,也不好再往下說,只能尷尬地收住話頭,屋內,頓時就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其 實這件事,福王府也不是沒有耳聞——說來也是極為老套的人之常情。鄧妃這幾年間,除了小皇子以外,還添了一個公主,雖然官家和聖人感情還是不錯,但對鄧妃 自然也是頗多抬愛。鄧妃大面上肯定不敢和聖人過不去,但在一些小事上,偶爾也會惹聖人不舒服。這大食長毛毯,想來就是其中一例了。聖人一定要賞給福王府, 只怕也是做給鄧妃看的。

  一張毛毯,鄧妃也不可能記恨太久,若是畏懼得罪鄧妃,此刻拂了聖人的心意,只怕更為不妥,宋竹沉吟片刻,還是接下了這份賞賜,“那就謝過姨姨體恤七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