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說著也是唉聲嘆氣,失落之情,溢於言表。
他 本來賣相俊俏,又這般知情識趣,鄧妃見了,本就歡喜,再者這件事和她也是息息相關,此時聽說也是跟著牽腸掛肚,又‘點撥’陳珚,教他道,“宋家倒未必是無 錢,只是給女兒的嫁妝不能厚此薄彼,不然前頭幾個也是要鬧的——讓他們家多出錢,自然是不能的了,若是有心,不必你說也就自己多出了,會這樣回話,可見還 是不怎麼想把三娘給你,所以才左推右推,顧慮多多。”
陳珚‘恍然大悟’,也是嘆了口氣,又為宋家求情,“先生一家不知弟弟是六哥托生的事,因此難免有別的念頭,還請殿下不要和他們計較……”
鄧 妃就是看在他的臉子上,也不會當真要為難宋家,就是她想為難,也沒有這個本事,不過被陳珚這幾句話,倒是激起了她爭強好勝的念頭,隨口安撫了陳珚幾句,便 笑道,“宋家現在也不過就是不甘心罷了,只要你事事都做得妥當,他們還能說什麼?還不是只有應下親事?此事七哥你便安心好了——不就是少些嫁妝麼?你對三 娘深情一片,此等姻緣怎能不結?待我求了官家,宮裡哪裡省一筆,便是十個三娘的嫁妝,也都夠了。”
她不知陳珚立文書的事,又合掌 笑道,“便是聖人,只怕也極是情願的。——如今你出宮了,若是賞給你,總是要分給兄弟們一些,可若是賞給三娘做嫁妝,那便不用交給官中。我看就這麼辦頂 好,本來官家還怕你不夠嚼用,想多給你一些,如今正好,直接賞給三娘為她添妝,豈不是兩全其美了?”
陳珚露出燦爛微笑,站起身一揖到地,響亮地道。“殿下此計,妙甚!”
☆、第97章 三難
當宮中使者把賞賜的銀錢送到宋家時,宋竹其實已經都麻木了——她現在甚至不知道,大姐是不是和陳珚早就建立起了無言的默契,還是單純只是在為難陳珚而已。
賞 錢十萬——貫,雖然天家賞錢,一直都是把貫說成萬,取個大數,但這回卻是罕見的實惠,真正賞了十萬貫的銅錢,宋家的庫房,差點都堆不下這筆巨資,除此之 外,還有金銀珠寶好幾大箱子,以及成百上千的綢緞……賞錢的名義甚至都沒有說和宋先生有關係,只是非常簡單直白地說,是‘給三娘添妝’。
連嫁妝都賞下來了,宋家還能怎麼再挑剔福王府?便是宋竹都想不出來,也不敢再想了,眼見宋苓似乎還有不足之意,她慌忙勸諫大姐,“還是算了吧,若是再開口,只怕宮裡、王府都要覺得我們家貪心不足,不識抬舉了……”
宋苓意甚遲疑,“可我還為七哥預備了一難呢,這就鬆手,是否太便宜他了?”
宋竹真是想不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為難陳珚了,“啊,還有?”
“怎麼沒有?一般宗室都是常年住在睦親宅里,無事不能出去,那多麼憋悶?”宋苓理直氣壯地說,“你從小好動,要是有這麼一條,照舊還是不能把你嫁過去。”
宋 竹真想以頭搶地,雖然知道姐姐也是為了她好,但她面嫩,如今宮裡一下賞了這麼大一批錢財,實在也有些不好意思,“姐姐,算了吧,他本來就在城外有宅子,也 都是官家賞賜的,要出去散心,便住過去就是了。當時賞賜的時候都說明白的,就是給七哥閒暇無事,住著調理身體用。”
宋苓還真不知 道這事,問了問,才明白來龍去脈,也不由是感慨道,“宮裡對他也是夠大方的了,官家儉省得,連自己住的宮殿都捨不得修,如今一賞就是十萬貫,說到底,其實 還不是賞給他的。——你也用不著心虛,這筆錢不過就是借了你的由頭而已,要不然,就不是只賞浮財了,為的就是等你過門以後,方便補貼七世子的花銷。”
宋竹對錢財原也不在意,“那便給他好了,這些東西本就不是我的,就是給我,我也不想要。”
宋苓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既然已經賞過莊子了,那這一難便罷了,只是賞過嫁妝便嫁了,傳出去終究是不大好聽,還是要再難難他為好。”
當下又請了何媒婆來,當著宋竹的面,吩咐了她一番話,讓她去王府傳話。說完了,方才似笑非笑地看著宋竹,笑道,“怎麼幾番欲言又止?人還沒過門呢,心就向著夫家了?”
宋竹羞惱道,“大姐你怎麼老這麼說!”
不過她到底理虧,一邊說,一邊就低下頭去,過了一會方才輕聲道,“只是想著,怎麼說日後就是一家人了,這會兒一出一出的,完了一出還有一出……王妃本來心胸也不算寬,會否……”
宋苓抿著唇樂了半天,這才拉著宋竹的手,輕聲說道,“這事兒,就得一出一出地說才好,要是一口氣都說出來,就顯得咱們家特別想嫁了,知道麼?這裡頭的學問,你還得仔細思量著……”
宋竹若有所悟,尋思了半日,也略有所得,便不再反對大姐的做法,只是在一旁留神學著。
#
“什麼,賞了十萬貫的嫁妝?”饒是福王妃當年陪嫁也是不少,此時亦不由得提高了聲音。“還有金銀珠寶無算?”
何媒婆笑得喜慶非常,“正是,說句戳心窩子的話,小人前回幾番前去,都只覺得宋家心裡不大情願,這一次,大姐語氣都軟和多了——這就是烈女怕纏郎,雖說那頭清高,卻到底頂不住府上有能耐!如今她們就是不情願,又還能如何?”
福王妃發自內心地露出一個苦笑,半真半假地回了一句,“還不是孩子喜歡……”
媒婆畢竟是外人,而且走家穿巷,一句話被她聽去了,還不知道要傳成什麼樣,因此她到底也沒有深談,而是繼續說道,“而且三娘又的確是世間無雙的女子,也當得起他們家那般珍重。”
何 媒婆自然連聲稱是,見王妃容色和緩了,方才打量著緩緩道,“如今宋家那裡,便是還有一個疑慮——宋大娘子說,宋家自來娶親嫁女,都是取中人品、學識,七世 子雖然不能考科舉,也不求學富五車,但總要有些才華才好。因此,請七世子將那詩詞歌賦,不論如何,寫上數篇,若是她取中了,這門親事也就可以定下來,若是 取不中,那就寧可奉還賞賜,也不能屈就了三娘。”
若是從前,親家這麼挑三揀四,福王妃心裡自然不會高興,此時她卻是充滿了對宋家的同情,因嘆道,“也罷,由得他們去吧,你且回去說,我自然會叫七哥寫去,成不成都憑大娘子一句話,即使不成,我心裡也是絕不會有什麼怨言的。”
待何媒婆退下以後,王妃方才對大世子夫人道,“也是難為宋家了,其實她們一開始是沒想到,若是想到了,早就用了,又何須說什麼不納妾呀、嫁妝呀,這文章做得好不好,還不是宋先生一句話?早這麼說,也不顯得刁難,倒是比什麼童子之身要有理多了。”
大世子夫人賠笑道,“七哥至此,也該心灰了吧?只是可惜了三娘,那麼可人的小娘子,如今倒是不好再上門來往了。”
“可不是如此?”福王妃也是嘆了口氣,“若非咱們家是這麼一回事,我也不會攔著七哥,能娶到她進門,我有什麼不情願的?只是到底,咱們家不是普通人家……”
正和大世子夫人議論著此事時,派去陳珚那裡傳話的僕役已經回了屋內,王妃見了,不由一怔,“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七哥說什麼了?”
那僕役掏出一捲紙張,“回稟王妃,七哥聽說此事,反而歡喜,回屋就取了一疊功課,據說都是當年在書院讀書時,先生讚許過的功課,就便讓我送去那邊,言道先生言出不二,從前喜歡的文字,眼下自然也是喜歡的。”
王妃一時間,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了,大世子夫人看著不好,連忙上前為她又是揉心口,又是捶背的,好半天才把這口氣給順過來,饒是她心裡也是十分憾恨無奈,此時也只能一疊聲勸誡,“姑姑,這畢竟是喜事,都走到這一步了,就橫下心娶進門也罷了,還想著別的做什麼呢?”
福王妃想到那不爭氣的七兒子,真是多少血都化成了眼淚,只覺得頭暈目眩,躺了半日,方才奄奄揮了揮手,“送……送去那邊罷。”
這一回,宋家都沒聲了,估計是被陳珚的無恥給驚著了,數日以後,方才是把陳珚的紅帖和宋竹的紅帖一起送了回來,“女方已經卜算過了,十分吉利,還請王妃也尋人卜算一番。”
這就等於是答應婚事了。王妃本來還抱著萬一的想法,希望宋家能再找一個藉口出來,此時見宋家都絕了希望,也是無可奈何,唉聲嘆氣中,到底是請人占卜過了,行過了七七八八的禮儀,定下了宋竹和陳珚的婚期,彼此寫過了婚書。
婚書一旦定下,兩人的夫妻名分便已經無可更改,餘下也就是婚禮如何辦的細節問題,宋竹從此更是閉門謝客,預備嫁妝,而小張氏也趕到京城,為女兒準備出嫁事宜。——宮中對此事催得很急,福王妃挑的婚期,就在半年以後,對於宗室人家來說,這個日期已經算是著急的了。
宋 竹出嫁,乃是大事,只是她畢竟是和宗室聯姻,而且陳珚身份又特殊,因此除了宋家的三親六戚趕來京城,宋先生的學生們反而都沒什麼表示,只有小王龍圖未避嫌 疑,送了一份不輕不重的禮物。原來兩家說親的事,現在也擱了下來——不論是做陳珚的連襟還是妻嫂,對王家來說,似乎都不是什麼太好的消息。
不 過,除了小王龍圖這樣有望政事堂的人家以外,很多名門大戶也不太在乎這個,陳珚身份雖然特殊了點,可如今宮中對他關懷備至,一點也不像是有所厭棄,鄧妃家 人,更是直接和福王府也結了一門親事,宋家和福王府聯姻,的確妨害了宋先生在爭奪道統一事上的腳步,但也使得宋家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會受到陳珚的蔭庇, 不可能再出現前段時間的禍事。以這樣的前景來看,他們也是很願意和宋家結下一門親事的,畢竟,隨著‘宋大娘三難七世子’這故事的流傳,宋家的家風,也在京 城傳為美談,便是宋大娘本身,也有不少名士有意求娶,只是如今還論不到此事而已。
大戶人家愛宋家的門風,大戶人家的小娘子,愛的便是‘七世子抱得美人歸’的故事,想到那宋三娘美名傳遍天下,最終還是‘烈女怕纏郎’,折在了有情有義的七世子手裡,眾人也不知道是羨慕七世子,還是羨慕宋三娘,總之交口稱讚,都道這是流芳百世的美談。
一晃眼,便是過了半年,一反從前的波折重重,這半年內倒是平安無事,再無波瀾,這對傳聞中的神仙眷侶,也終於迎來了他們的婚期。
他 本來賣相俊俏,又這般知情識趣,鄧妃見了,本就歡喜,再者這件事和她也是息息相關,此時聽說也是跟著牽腸掛肚,又‘點撥’陳珚,教他道,“宋家倒未必是無 錢,只是給女兒的嫁妝不能厚此薄彼,不然前頭幾個也是要鬧的——讓他們家多出錢,自然是不能的了,若是有心,不必你說也就自己多出了,會這樣回話,可見還 是不怎麼想把三娘給你,所以才左推右推,顧慮多多。”
陳珚‘恍然大悟’,也是嘆了口氣,又為宋家求情,“先生一家不知弟弟是六哥托生的事,因此難免有別的念頭,還請殿下不要和他們計較……”
鄧 妃就是看在他的臉子上,也不會當真要為難宋家,就是她想為難,也沒有這個本事,不過被陳珚這幾句話,倒是激起了她爭強好勝的念頭,隨口安撫了陳珚幾句,便 笑道,“宋家現在也不過就是不甘心罷了,只要你事事都做得妥當,他們還能說什麼?還不是只有應下親事?此事七哥你便安心好了——不就是少些嫁妝麼?你對三 娘深情一片,此等姻緣怎能不結?待我求了官家,宮裡哪裡省一筆,便是十個三娘的嫁妝,也都夠了。”
她不知陳珚立文書的事,又合掌 笑道,“便是聖人,只怕也極是情願的。——如今你出宮了,若是賞給你,總是要分給兄弟們一些,可若是賞給三娘做嫁妝,那便不用交給官中。我看就這麼辦頂 好,本來官家還怕你不夠嚼用,想多給你一些,如今正好,直接賞給三娘為她添妝,豈不是兩全其美了?”
陳珚露出燦爛微笑,站起身一揖到地,響亮地道。“殿下此計,妙甚!”
☆、第97章 三難
當宮中使者把賞賜的銀錢送到宋家時,宋竹其實已經都麻木了——她現在甚至不知道,大姐是不是和陳珚早就建立起了無言的默契,還是單純只是在為難陳珚而已。
賞 錢十萬——貫,雖然天家賞錢,一直都是把貫說成萬,取個大數,但這回卻是罕見的實惠,真正賞了十萬貫的銅錢,宋家的庫房,差點都堆不下這筆巨資,除此之 外,還有金銀珠寶好幾大箱子,以及成百上千的綢緞……賞錢的名義甚至都沒有說和宋先生有關係,只是非常簡單直白地說,是‘給三娘添妝’。
連嫁妝都賞下來了,宋家還能怎麼再挑剔福王府?便是宋竹都想不出來,也不敢再想了,眼見宋苓似乎還有不足之意,她慌忙勸諫大姐,“還是算了吧,若是再開口,只怕宮裡、王府都要覺得我們家貪心不足,不識抬舉了……”
宋苓意甚遲疑,“可我還為七哥預備了一難呢,這就鬆手,是否太便宜他了?”
宋竹真是想不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為難陳珚了,“啊,還有?”
“怎麼沒有?一般宗室都是常年住在睦親宅里,無事不能出去,那多麼憋悶?”宋苓理直氣壯地說,“你從小好動,要是有這麼一條,照舊還是不能把你嫁過去。”
宋 竹真想以頭搶地,雖然知道姐姐也是為了她好,但她面嫩,如今宮裡一下賞了這麼大一批錢財,實在也有些不好意思,“姐姐,算了吧,他本來就在城外有宅子,也 都是官家賞賜的,要出去散心,便住過去就是了。當時賞賜的時候都說明白的,就是給七哥閒暇無事,住著調理身體用。”
宋苓還真不知 道這事,問了問,才明白來龍去脈,也不由是感慨道,“宮裡對他也是夠大方的了,官家儉省得,連自己住的宮殿都捨不得修,如今一賞就是十萬貫,說到底,其實 還不是賞給他的。——你也用不著心虛,這筆錢不過就是借了你的由頭而已,要不然,就不是只賞浮財了,為的就是等你過門以後,方便補貼七世子的花銷。”
宋竹對錢財原也不在意,“那便給他好了,這些東西本就不是我的,就是給我,我也不想要。”
宋苓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既然已經賞過莊子了,那這一難便罷了,只是賞過嫁妝便嫁了,傳出去終究是不大好聽,還是要再難難他為好。”
當下又請了何媒婆來,當著宋竹的面,吩咐了她一番話,讓她去王府傳話。說完了,方才似笑非笑地看著宋竹,笑道,“怎麼幾番欲言又止?人還沒過門呢,心就向著夫家了?”
宋竹羞惱道,“大姐你怎麼老這麼說!”
不過她到底理虧,一邊說,一邊就低下頭去,過了一會方才輕聲道,“只是想著,怎麼說日後就是一家人了,這會兒一出一出的,完了一出還有一出……王妃本來心胸也不算寬,會否……”
宋苓抿著唇樂了半天,這才拉著宋竹的手,輕聲說道,“這事兒,就得一出一出地說才好,要是一口氣都說出來,就顯得咱們家特別想嫁了,知道麼?這裡頭的學問,你還得仔細思量著……”
宋竹若有所悟,尋思了半日,也略有所得,便不再反對大姐的做法,只是在一旁留神學著。
#
“什麼,賞了十萬貫的嫁妝?”饒是福王妃當年陪嫁也是不少,此時亦不由得提高了聲音。“還有金銀珠寶無算?”
何媒婆笑得喜慶非常,“正是,說句戳心窩子的話,小人前回幾番前去,都只覺得宋家心裡不大情願,這一次,大姐語氣都軟和多了——這就是烈女怕纏郎,雖說那頭清高,卻到底頂不住府上有能耐!如今她們就是不情願,又還能如何?”
福王妃發自內心地露出一個苦笑,半真半假地回了一句,“還不是孩子喜歡……”
媒婆畢竟是外人,而且走家穿巷,一句話被她聽去了,還不知道要傳成什麼樣,因此她到底也沒有深談,而是繼續說道,“而且三娘又的確是世間無雙的女子,也當得起他們家那般珍重。”
何 媒婆自然連聲稱是,見王妃容色和緩了,方才打量著緩緩道,“如今宋家那裡,便是還有一個疑慮——宋大娘子說,宋家自來娶親嫁女,都是取中人品、學識,七世 子雖然不能考科舉,也不求學富五車,但總要有些才華才好。因此,請七世子將那詩詞歌賦,不論如何,寫上數篇,若是她取中了,這門親事也就可以定下來,若是 取不中,那就寧可奉還賞賜,也不能屈就了三娘。”
若是從前,親家這麼挑三揀四,福王妃心裡自然不會高興,此時她卻是充滿了對宋家的同情,因嘆道,“也罷,由得他們去吧,你且回去說,我自然會叫七哥寫去,成不成都憑大娘子一句話,即使不成,我心裡也是絕不會有什麼怨言的。”
待何媒婆退下以後,王妃方才對大世子夫人道,“也是難為宋家了,其實她們一開始是沒想到,若是想到了,早就用了,又何須說什麼不納妾呀、嫁妝呀,這文章做得好不好,還不是宋先生一句話?早這麼說,也不顯得刁難,倒是比什麼童子之身要有理多了。”
大世子夫人賠笑道,“七哥至此,也該心灰了吧?只是可惜了三娘,那麼可人的小娘子,如今倒是不好再上門來往了。”
“可不是如此?”福王妃也是嘆了口氣,“若非咱們家是這麼一回事,我也不會攔著七哥,能娶到她進門,我有什麼不情願的?只是到底,咱們家不是普通人家……”
正和大世子夫人議論著此事時,派去陳珚那裡傳話的僕役已經回了屋內,王妃見了,不由一怔,“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七哥說什麼了?”
那僕役掏出一捲紙張,“回稟王妃,七哥聽說此事,反而歡喜,回屋就取了一疊功課,據說都是當年在書院讀書時,先生讚許過的功課,就便讓我送去那邊,言道先生言出不二,從前喜歡的文字,眼下自然也是喜歡的。”
王妃一時間,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了,大世子夫人看著不好,連忙上前為她又是揉心口,又是捶背的,好半天才把這口氣給順過來,饒是她心裡也是十分憾恨無奈,此時也只能一疊聲勸誡,“姑姑,這畢竟是喜事,都走到這一步了,就橫下心娶進門也罷了,還想著別的做什麼呢?”
福王妃想到那不爭氣的七兒子,真是多少血都化成了眼淚,只覺得頭暈目眩,躺了半日,方才奄奄揮了揮手,“送……送去那邊罷。”
這一回,宋家都沒聲了,估計是被陳珚的無恥給驚著了,數日以後,方才是把陳珚的紅帖和宋竹的紅帖一起送了回來,“女方已經卜算過了,十分吉利,還請王妃也尋人卜算一番。”
這就等於是答應婚事了。王妃本來還抱著萬一的想法,希望宋家能再找一個藉口出來,此時見宋家都絕了希望,也是無可奈何,唉聲嘆氣中,到底是請人占卜過了,行過了七七八八的禮儀,定下了宋竹和陳珚的婚期,彼此寫過了婚書。
婚書一旦定下,兩人的夫妻名分便已經無可更改,餘下也就是婚禮如何辦的細節問題,宋竹從此更是閉門謝客,預備嫁妝,而小張氏也趕到京城,為女兒準備出嫁事宜。——宮中對此事催得很急,福王妃挑的婚期,就在半年以後,對於宗室人家來說,這個日期已經算是著急的了。
宋 竹出嫁,乃是大事,只是她畢竟是和宗室聯姻,而且陳珚身份又特殊,因此除了宋家的三親六戚趕來京城,宋先生的學生們反而都沒什麼表示,只有小王龍圖未避嫌 疑,送了一份不輕不重的禮物。原來兩家說親的事,現在也擱了下來——不論是做陳珚的連襟還是妻嫂,對王家來說,似乎都不是什麼太好的消息。
不 過,除了小王龍圖這樣有望政事堂的人家以外,很多名門大戶也不太在乎這個,陳珚身份雖然特殊了點,可如今宮中對他關懷備至,一點也不像是有所厭棄,鄧妃家 人,更是直接和福王府也結了一門親事,宋家和福王府聯姻,的確妨害了宋先生在爭奪道統一事上的腳步,但也使得宋家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會受到陳珚的蔭庇, 不可能再出現前段時間的禍事。以這樣的前景來看,他們也是很願意和宋家結下一門親事的,畢竟,隨著‘宋大娘三難七世子’這故事的流傳,宋家的家風,也在京 城傳為美談,便是宋大娘本身,也有不少名士有意求娶,只是如今還論不到此事而已。
大戶人家愛宋家的門風,大戶人家的小娘子,愛的便是‘七世子抱得美人歸’的故事,想到那宋三娘美名傳遍天下,最終還是‘烈女怕纏郎’,折在了有情有義的七世子手裡,眾人也不知道是羨慕七世子,還是羨慕宋三娘,總之交口稱讚,都道這是流芳百世的美談。
一晃眼,便是過了半年,一反從前的波折重重,這半年內倒是平安無事,再無波瀾,這對傳聞中的神仙眷侶,也終於迎來了他們的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