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樂琰不禁哈哈大笑,楊一清也捻須道,“這幾年你在我膝下,也

  145、吃好玩好 ...

  和親衛們學了些武藝,現在你姐夫是知道你的本領了,姐姐卻未必知道。”出門在外,他們都不提朱厚照和樂琰的帝後身份,只以樂瓊的姐姐姐夫為稱呼。“去,展示一番身手,也讓你姐姐知道你這幾年沒有白練武!”

  樂瓊一聲應諾,從親衛背上拿了一弓一箭,呼嘯一聲,抓住一根下垂的樹枝便盪了出去,幾個縱躍就消失在山壁樹海里,樂琰奇道,“只帶一支箭?夠使嗎?”

  朱厚照酸溜溜地道,“不是只帶一支箭,如何顯得出他的本事呢?”樂琰見他大有艷羨之意,很怕回到京中他也鬧著要學,便掐了他一把,訓斥道,“和小舅子你還置什麼氣!還不去揀點柴火!”

  朱厚照看了看已經開始砍柴壘灶的眾親衛,又委委屈屈地看了看樂琰,樂琰哼了聲,他只得加入撿柴的隊伍里,楊一清和楊慎這幾天真的是把過去幾個月受的氣都發泄了出來,樂得對朱厚照指指點點,笑個不停,楊慎笑向樂琰道,“若是出來每一日都是這樣,恐怕他早嚷著要回去了!”

  樂琰也不禁哈哈大笑,到底還是捨不得朱厚照彎腰撿柴,過了一會,依舊揮手讓他坐到身邊,幾人一邊說話,一邊就議論到了韃靼局勢。

  “這幾年來,我們大明日趨富庶。”楊一清略帶敬意地看了眼樂琰,要知道他是李東陽的師弟,這紅薯玉米到底是誰來引進,他是一清二楚,“雖然天時算不上極好,但也沒有餓死多少人,無形之間,國力就漸漸強盛起來。來投軍的人,也漸漸地多了。”

  雖然說紅薯玉米引進了後,被餓死的人會變少,但是土地兼併一直是封建王朝無法迴避的問題,年紀輕輕的壯勞力失去了土地,不是淪為流寇,就只有投軍一途了,何況現在邊事頻繁,朱厚照又是出名的好武,有點腦子的都願意投軍當兵賺個前程,畢竟這可是一條能封侯的路子。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力量強大了,韃靼的力量卻在變得弱小。”楊慎也不是對邊事沒有興趣的,便停下了和親衛們一道生火的手,專心地聽朱厚照分析,“我去過宣大一次,打聽到小王子手下的兵士,逐年都在變少,他的運氣不大好,本來打算積蓄力量進關搶掠的那次,我們恰好就得到了宋嘉德的那批火銃,其實從這點看,宋嘉德拿一個子爵是不虧的!”

  “那一戰小王子也是元氣大傷,只是被火銃擊中,很多都是當時不死,掙扎著回到部落再去世,所以按照人頭,也算不得是大勝。”楊一清沉吟著道,“但那一戰之後,小王子在部落里的地位有鬆動是顯而易見的事,不少族人叛逃入境都是有的,當然,人數還是少。”

  “大明子民看不起蠻夷的情況下,當然不會多。”樂琰隨口插了一句,楊

  145、吃好玩好 ...

  一清和朱厚照都略帶訝異地看了她一眼,楊一清遲疑道,“這也不能說是什麼錯事吧!”

  當時的大明子民,優越感比較高也是很自然的事,看不起韃靼人就更自然了,也只有樂琰是以超時代的眼光來看,才會把韃靼看成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具體到現在,韃靼和大明之間還是有很深的仇恨的。

  “換句話說,小王子如果是想保證自己的地位。”楊一清強調,“五年之內,是必定要掀起一場大戰的,否則的話,他們那個家族在韃靼中的領頭地位,恐怕就要和曾經的黃金家族一樣不保了。”

  朱厚照便神往地看了看楊一清,勉強咽下了口中的話,樂琰笑著望了他一眼,伸了個懶腰道,“不談這些事了!先吃飯要緊,我可餓得不行了。”

  正說著,她頭頂就傳來了樂瓊的一聲哈哈,接著,什麼山雞野兔獐子,便如無窮無盡般從他身後被丟了出來,眾人都嘖嘖稱奇,楊慎道,“這都是你she死的?”

  “有些是,有些是布了點陷阱。”樂瓊無所謂地道,看得出這點戰績對他來說算不上什麼,“廬山不比玉泉山,很少人上來打獵,裡頭的獐子、野雞都笨笨的!很好下手!”

  楊一清便笑著對樂琰道,“樂瓊這小子,倒是個當兵的料!又機靈身手又好,現在兵法上還差了些,但已是足以勝任斥候了,這幾年老夫再點撥點撥,將來和小王子作戰時,沒準他也能做個偏將呢!”

  學了兵就是要上陣殺敵的,樂琰看了看滿是期待的樂瓊,微笑道,“朱壽,聽到了沒有?以後你再扔下我跑出來,我就讓弟弟布個陷阱把你抓回去!”

  朱厚照縮了縮脖子,把樂瓊攬在身邊炫耀道,“你弟弟和我肝膽得很,才捨不得呢!”不想樂瓊一點都不給他面子,抖了抖身子把朱厚照甩開,哈哈笑道,“姐夫你這就說錯了,我和你肝膽,那是因為你是我姐夫,您要是和姐姐起了紛爭,那我肯定和姐姐站在一起!”

  眾人越發一笑,這時親兵們已是燙了這些野味,剝了皮下來,場面有些血腥,朱厚照擔心樂琰害怕,便看了她一眼,只見樂琰饒有興致地盯著剝皮放血的場面,居然是大感新鮮的樣子,不由得就是一怔,倒是楊慎有些受不了這粗獷的場面,搭訕著又走回去欣賞了一番名人墨寶。

  這些親兵都是練就了的一身好手藝,不多時便把野味上火烘烤起來,不時還掏出鹽、蜂蜜均勻地抹在上頭,樂琰不禁食指大動,期待地道,“還沒吃過這么正宗的烤野味!以前在京城裡吃的那些烤物,都沒有這個香!”

  楊一清笑道,“那是自然,這些兵痞子沒事的時候,就常常打些野味來炮製的,手法不好才怪!”

  那幾個親兵也都是粗人,雖然知道樂琰、

  145、吃好玩好 ...

  朱厚照身份尊貴,但是和小國舅樂瓊都是勾肩搭背兄弟相稱的,又哪裡會多麼懼怕,其中一個就笑著搭腔,“小人的這點手藝,其實都是和老鄉學來的!不說別的,就是小斥候的箭法也比不得他!”

  楊一清和朱厚照同時眼前一亮,“哦?”

  那人便笑道,“那老鄉現在年紀還小!又是個讀書人,只是等閒和我們這些粗人耍耍功夫,拳腳也不大好,she箭上有天賦而已!”

  朱厚照已是打斷了道,“到底幾歲?”

  那人算了算,不是很肯定地道,“十歲?”

  十歲已有這樣好的箭法,可以說是很好的苗子了!朱厚照和楊一清對望了一眼,沒有吭氣,楊一清笑道,“石頭,你小子藏私啊?怎麼不和我說?他是哪裡人,什麼出身?”

  “這人叫俞大猷!”石頭憨憨地摸了摸後腦勺,“家裡倒也是個百戶的樣子,只是我離家久了,都快把他忘了,前幾天遇到個同鄉聽他說起來,才知道他現在she箭越發厲害了。”

  俞大猷!樂琰不由得又驚又喜,這個人可算得上是一代名將,雖然比不上戚繼光那麼出名,但在明代也是數得上號的。不過現在年紀還小,樂琰根本沒想到自己能和他打上照面,也就遺忘了這個人,沒想到,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啊,居然在楊一清麾下就有人認識這個未來的名將!

  十歲,家裡是百戶,也就是說從軍的可能性很大,楊一清已經有些心動了,像他這樣的人,到了這把年紀,考慮的已經不是自己的功名利祿了,更多的還是想為大明邊防留下些可造之材,之所以對樂瓊這麼上心,也是因為按照他的出身,將來鎮守邊關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現在知道了這樣一個人,哪裡不心動?只是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他已打算回去再好好逼問石頭,便若無其事地擺了擺手,呵呵笑道,“吃飯吃飯,野兔就餅子,吃了就進東林寺,就不要喝酒了,免得衝撞了菩薩。”

  這群親兵成日裡是刀頭打滾,要比平常人更為迷信,默不做聲地割了幾塊肉,就著餅子吃了起來,樂琰給朱厚照使了個眼色,朱厚照笑道,“多得很!我們幾個吃不完的,兄弟們多吃些!”親兵們方才大快朵頤起來。

  樂琰其實食量不大,吃了兩個兔腿半個餅子就飽了,楊慎和朱厚照別看都是文質彬彬的,吃得比親兵不少!倒是楊一清年老的人,消化不動,吃了一點意思意思也就放下了,到東林寺又吃了些齋點方才算完。

  這群人現在都沒有什麼大事,廬山又是千古名勝,哪裡都是景點,哪裡都有來歷,東林寺的人,對楊一清這個大帥的招待也極為盡心,幾人早出晚歸,竟是玩了四五天,才有思歸的念頭,這一日楊一清早起就和朱厚照商議,“雖然南

  145、吃好玩好 ...

  昌那邊的掃尾已是差不多了,但是還有些事,畢竟要我們回去才好辦,若是沒有什麼別的事,您和我一道回了南昌,給將士們出了大殯,就可以動身上路了吧?”

  皇帝親自給將士們出殯,是難得的榮耀,楊一清也是有私心的;如果朱厚照答應了,那他的楊家軍可就是獨一份了,再也沒有誰有這個榮耀!

  朱厚照毫不遲疑地答應了下來,“應該的!那今日就下山吧!”他看了看身邊的樂琰,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意,頗為不舍地對楊一清道,“叨擾了您大半年,也到了分手的時候了!”

  楊一清巴不得一句話,面上雖然也做得有些不舍,但心中卻直叫,“快走吧!”他雖然對這個直率的小皇帝也有幾分喜歡,但還遠遠沒到希望他留在身邊的程度。

  樂琰看著楊一清明顯放鬆下來的情態,不免莞爾,和朱厚照相視一笑,笑容里透著什麼情緒,就只有他們夫妻兩人才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中午來看更新哈

  146

  146、絕望的追捕 ...

  雖說樂琰身份尊貴,但畢竟是女流,為全體陣亡將士出殯的事,還是不適合她參與,因此她下得了廬山,就逕自往寧王別業住下休息,此地早就被她帶來的錦衣衛收拾得整潔乾淨,防衛也算森嚴,樂琰高高興興拉了芳華問道,“你可出門逛去了?”她一個人還好,再多一個女眷上山並不方便,芳華便被留在了南昌,看家守戶。

  芳華含笑道,“奴婢只是去看望了一下高順的家人,其餘時間倒沒有出門,現在街上亂得很,也不敢隨意走動。”高順的老家就在南昌城外,這個樂琰倒不知道,問了幾句,也沒有責怪芳華,反倒誇獎道,“你對高順倒還真是體貼!”

  芳華臉上泛起紅暈,含笑不語,樂琰見了,心底嘆了口氣,她雖然覺得對食這事兒透著變態的味道,但是還真的沒辦法多說什麼,高順現在也是她手底下得用的太監,而這部份忠心很大程度上就來源於芳華,因此說多了也沒什麼意思,當下只是對芳華笑了笑,便把這事擱置下了,對芳華道,“文房四寶可找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