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和楊廷和商議了一番,仍是沒有什麼辦法,樂琰回到正院,愁眉不展,芳華上來勸了幾次,都沒能放下心事。現下到底派誰去江南平反,大臣們都還沒吵出結果,王守仁在船上,楊一清要鎮守西北,幾個名將都在北方,等他們趕到,黃花菜都涼了!當年王守仁
140、那啥,我離個家 ...
也是自己周旋來周旋去,周旋出一支兵來的,只是現在的江西未必能有類似的奇才,而朱厚照這個該死的傢伙,在知道江西亂起之後會不會轉道去江西看熱鬧順便和寧王對決,也是說不清的事!
這萬一出了什麼事……
不,不會的,就算是完全按照歷史,那還有七八年呢!
樂琰來回走了幾步,連小包子進了屋都沒有注意到,小包子這時早已不害怕樂琰肚子裡的孩子了,撲到母親膝下撒嬌,竟是對屋內凝重的氣氛一絲察覺都沒有。樂琰按捺下憂色,和小包子說了幾句話,小包子便眨著眼問,“娘,爹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這幾日都不在家裡?是不是又去練兵啦?”
作者有話要說:今早起來就沒網?網居然壞了!
而且坑爹的聯通,在我打了N個電話,死命回憶起了當時的帳號和密碼,他上門測了我的線路後告訴我:
親整個小區線路都不通哦!不是你個人的問題哦!
摔!親你早說啊親!
我還一直算不出麥哲倫環球航行到底用了幾年……
遲到的加更送上,這是白菜醬的長評加更!
141
141、那啥,快追啊! ...
樂琰雖然氣朱厚照,但是在兒子面前,卻是想給他留點顏面的,便抱起小包子,笑道,“你爹出門去辦事了,小包子要乖乖的,在家等爹爹回來!”
她這時已是有了八個月的身子,小包子也懂得要照顧母親,掙扎著下了地,才眨巴著大眼睛,疑慮地道,“可是祖母對我說,爹爹是出去玩了!”
張太后也是被朱厚照的叛逆舉動氣得不輕,有這樣的說法,不足為奇,當然樂琰也不是站在朱厚照這邊,但是小包子才這么小,對他說話還是要小心一點為好,免得他小小的心靈不知所措,樂琰想了想,便問小包子,“小包子是喜歡每天都認字,還是喜歡認五天的字,再玩兩天?”
小包子毫不猶豫地道,“每天都認字!”
樂琰額上滴下了一滴汗:雖然小包子認字的速度不快,但這孩子的確是很肯學,並不以認字為苦。她只得又問,“那是喜歡每天都吃青菜呢,還是吃五天,休息兩天?”
小包子也和所有孩子一樣,比較挑食,不愛吃綠葉菜,聽了樂琰的話,沉吟了片刻,便遲疑地道,“能不能每天都不吃呀?”
芳華忍不住樂出了聲,樂琰白了她一眼,又對小包子道,“這可不行。你爹呢,也和你一樣,不喜歡每天都上朝,從早工作到晚,可是大臣們卻不肯讓你爹休息,所以,他只好把一年的份都積攢起來,再出去辦點私事!”
小包子默不做聲地想了一會,才抬頭問,“爹要做的是什麼私事呢?”
這孩子雖然不是很敏捷,但還好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糊塗人。樂琰頓時有了幾分寬慰,想了想,笑道,“天子無私事,爹爹要做的也不能說是私事,身為天子,應當了解在自己的國土上都居住著什麼人,發生什麼事,唯有這樣,才能當一個合格的天子。爹爹已經去過了西北,現在是去別的地方走走的時候了!”
小包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問,“可為什麼大臣們不許爹爹出門呢?”
“大臣們想的,和爹爹想的不一樣!”樂琰沉思了下,知道這是給兒子培養世界觀的好時候。當然,她沒有希望把小包子養成一個純粹的現代人,再也不會有人和她一樣,知道現代人在大明生活的苦惱。但是,她也不想讓小包子成長為一個典型的明朝人,“並沒有誰是錯的,誰是對的,大臣們害怕爹爹在路上出事,而爹爹呢,又不想驚動太多人!”
小包子終於笑開了,點頭道,“就像是養娘要我吃菠菜,我不想吃,可養娘也沒有錯!”
樂琰頓時心花怒放,只覺得小包子是世上最聰明的孩子,把他摟在身邊親了又親,笑道,“你說得對!兩邊都沒有錯,都是為了天下著想,太子要記住,我們吃的用的,並不是憑空掉下
141、那啥,快追啊! ...
,而是天下萬民奉獻給我們的,所以,我們也要好好的治理天下,讓他們過上富足的日子!小包子也要為了這個目標,好好學習!”
小包子認真地點了點頭,小臉上寫滿了決心,樂琰看了,十分的高興,他看了樂琰一眼,卻又泄了氣,喃喃道,“我想爹爹了……”沮喪地低下了頭。
樂琰又何曾不惦記著朱厚照?多年夫妻,情投意合,雖然也有矛盾,但終究是恩愛的,朱厚照這一個離家出走,叫她好幾夜都睡不好覺,只是當著小包子的面,卻不好表現出來,只得笑道,“小包子要乖,爹爹很快就會回來的!你有什麼話對爹爹說?說給娘聽也是一樣的。”
小包子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那娘,我今日能休息休息,不吃青菜嗎?”
#
過了幾日,朝廷終於作出了決定,由楊一清率兵到江南評判,原本的三邊總制職位,便移交到仇鉞手上,這也是員干將了,主要決定,還是楊廷和做的,樂琰也沒有多說什麼,便通過了這個決定。
楊一清本來就在宣府,距離京城沒有多少路,不到兩天便回到京城,和戶部討價還價,要軍糧,要銀兩,不過,兵馬未動,糧糙先行,大明前幾年來沒有多少錢,孝宗就不敢妄動刀兵,就是這個道理。如今國庫雖然不能說寬裕,但平個叛的錢那還是有的,楊一清很快要到了滿意的籌碼,回頭接應了自己慣使的楊家兵,一路疾行下江西去了,這自不待言。
樂琰這邊,卻有個小小的插曲:樂瓊一直在楊一清身邊學藝,雖然因為外戚的身份,幾年來沒有功名在身,但也頗學了一身的本領,他比樂琰小了九歲,今年才剛止十四歲,原本秦氏是不放心他跟到戰場上去的,他才隨楊一清回了京城,便把他軟禁在府中——小伙子很有精神,聽說師父要去平叛,高興得上躥下跳。
不想,樂瓊竟是個學習能力極強的人,知道了姐夫的事跡後,一下就來了主意,他是習練過武藝的人,慶陽伯府哪裡困得住他?在楊一清點兵出京後的一晚,便直翻牆出了夏府,投奔師父去了。
秦氏一開始不見了樂瓊,著急得直如熱鍋上的螞蟻,後來樂瓊捎來信說自己和師父已經會合,現在很安全,在中軍帳中傳遞消息,倒是略微放下心來。楊一清也是個老人精了,不會讓樂瓊涉險的,有了必勝的這一仗做底子,將來他要進軍中做事,也就有了些底氣。只是做母親的心裡哪能放心的下?進宮與樂琰閒話時,不免時時提起。
樂琰卻是羨慕秦氏,樂瓊現在在哪至少是清楚的,現在眼看都進了十月,朱厚照居然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直到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她從九江錦衣衛那裡受到急報,稱皇上在九江住下了,還主動聯
141、那啥,快追啊! ...
系錦衣衛要他們回京報平安,她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把密報拿到咸熙宮,給張太后看了,讓她安心不提。
屈指算來,朱厚照大約是在十月十一日前後到的九江,總算他還有點良心,沒有往南昌闖,不然樂琰又要睡不好覺了,九江現在雖然也不算很太平,但總比亂成了一鍋粥的南昌好得多,至少有駐兵,也有兩三天的路。
楊廷和卻不這麼想,一開始以為朱厚照是去廣州瞧瞧看看,順便等等福船的,他都已經夠放心不下的了,現在知道朱厚照孤身一人在九江,身邊除了一點錦衣衛的人手之外,半個得用的人都沒用,他老人家的心簡直都要跳出胸口了。九江距離南昌不過才兩三天的路,萬一發生了什麼,小皇子還小,皇后強勢……這局勢可就複雜了。
必須馬上把皇上抓回來!
於是,懷孕已經進入八個月的皇后,又一次和兩三個內閣大臣聚到了一起,只是這一次的氣氛,要比之前更緊張多了——這可是江西啊!現在寧王正鬧得歡呢!誰知道最後是誰倒霉,要去抓皇上,萬一這路途上出了什麼意外,刀劍無眼……
樂琰卻比較悠閒,反正她現在就算要主動出京去找朱厚照,內閣都不會准許,楊廷和也很鎮定:他儼然已是首輔大臣,誰出京都輪不到他。
大家沉默了一會,梁儲主動拉開了話匣子,“皇上在九江住著,沒有去到南昌,已經算是很識大體了。”隨著朱厚照一次又一次的表現,這些老jian巨猾的官痞子也都認識到了朱厚照的性情,眼下這話,梁儲說得是真心實意。
“皇上行事一向是謀定後動。”蔣冕就有點沒格調了,為了逃避出差,什麼瞎話都編的出來,樂琰忍不住無聲一笑,所幸隔著屏風,只有身邊的宮人看見了。“想來也是不會輕易涉險的。楊一清已經在路上了,預計不到二十天就能到九江,是否再傳書一封,著他派人到九江去接了皇上保護起來?”
說來說去就是不想出差找人。
楊廷和雖然得勢,但是說起資歷就有點不如眼前這兩人了,雖然心中有些微詞,但也不好表現出來,便把目光投向了餘下的幾個閣臣,不想眾人都是有志一同,紛紛表示自己對朱厚照同志還是有信心的,反正就一句話:這活太危險了,我不干。
“要說,這件事眾先生都覺得不必出面,倒也不無道理。”見屏風外一時無人說話,樂琰便柔聲開口了。“楊一清帶兵下江南了,很可能在半路上,皇上會找上他們也未必的。”冒著生命危險去找人,一路趕到九江卻撲個空的可能性那麼大,當然沒人願意幹了。
楊廷和也理解這裡面的貓膩,無奈地道,“眾位可要想好了,雖說這是辛苦的事,但我們內閣不派人出去找皇上
141、那啥,快追啊! ...
,還要寄望於兵部,真是成何體統!”
他說的也不無道理,文官系統和武官系統互相看不過眼是由來已久的事,雖然楊一清是文官出身,但是打了這麼多年仗,早被當成武將了,找到皇帝這個稱不上功勞吧,又挺重要的事讓武官來辦嗎,倒也是挺跌份的。
大家還是今天天氣哈哈哈,看來和跌份比,沒命好像更讓這些人害怕一點。
楊廷和沒有辦法了,樂琰便適時開口。
“這人,咱們是一定要派出去的。”她悠悠閒閒地道,“不為別的,大家也要知道,皇上的性子是大有可能打完仗後繼續到廣州去看看……”
140、那啥,我離個家 ...
也是自己周旋來周旋去,周旋出一支兵來的,只是現在的江西未必能有類似的奇才,而朱厚照這個該死的傢伙,在知道江西亂起之後會不會轉道去江西看熱鬧順便和寧王對決,也是說不清的事!
這萬一出了什麼事……
不,不會的,就算是完全按照歷史,那還有七八年呢!
樂琰來回走了幾步,連小包子進了屋都沒有注意到,小包子這時早已不害怕樂琰肚子裡的孩子了,撲到母親膝下撒嬌,竟是對屋內凝重的氣氛一絲察覺都沒有。樂琰按捺下憂色,和小包子說了幾句話,小包子便眨著眼問,“娘,爹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這幾日都不在家裡?是不是又去練兵啦?”
作者有話要說:今早起來就沒網?網居然壞了!
而且坑爹的聯通,在我打了N個電話,死命回憶起了當時的帳號和密碼,他上門測了我的線路後告訴我:
親整個小區線路都不通哦!不是你個人的問題哦!
摔!親你早說啊親!
我還一直算不出麥哲倫環球航行到底用了幾年……
遲到的加更送上,這是白菜醬的長評加更!
141
141、那啥,快追啊! ...
樂琰雖然氣朱厚照,但是在兒子面前,卻是想給他留點顏面的,便抱起小包子,笑道,“你爹出門去辦事了,小包子要乖乖的,在家等爹爹回來!”
她這時已是有了八個月的身子,小包子也懂得要照顧母親,掙扎著下了地,才眨巴著大眼睛,疑慮地道,“可是祖母對我說,爹爹是出去玩了!”
張太后也是被朱厚照的叛逆舉動氣得不輕,有這樣的說法,不足為奇,當然樂琰也不是站在朱厚照這邊,但是小包子才這么小,對他說話還是要小心一點為好,免得他小小的心靈不知所措,樂琰想了想,便問小包子,“小包子是喜歡每天都認字,還是喜歡認五天的字,再玩兩天?”
小包子毫不猶豫地道,“每天都認字!”
樂琰額上滴下了一滴汗:雖然小包子認字的速度不快,但這孩子的確是很肯學,並不以認字為苦。她只得又問,“那是喜歡每天都吃青菜呢,還是吃五天,休息兩天?”
小包子也和所有孩子一樣,比較挑食,不愛吃綠葉菜,聽了樂琰的話,沉吟了片刻,便遲疑地道,“能不能每天都不吃呀?”
芳華忍不住樂出了聲,樂琰白了她一眼,又對小包子道,“這可不行。你爹呢,也和你一樣,不喜歡每天都上朝,從早工作到晚,可是大臣們卻不肯讓你爹休息,所以,他只好把一年的份都積攢起來,再出去辦點私事!”
小包子默不做聲地想了一會,才抬頭問,“爹要做的是什麼私事呢?”
這孩子雖然不是很敏捷,但還好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糊塗人。樂琰頓時有了幾分寬慰,想了想,笑道,“天子無私事,爹爹要做的也不能說是私事,身為天子,應當了解在自己的國土上都居住著什麼人,發生什麼事,唯有這樣,才能當一個合格的天子。爹爹已經去過了西北,現在是去別的地方走走的時候了!”
小包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問,“可為什麼大臣們不許爹爹出門呢?”
“大臣們想的,和爹爹想的不一樣!”樂琰沉思了下,知道這是給兒子培養世界觀的好時候。當然,她沒有希望把小包子養成一個純粹的現代人,再也不會有人和她一樣,知道現代人在大明生活的苦惱。但是,她也不想讓小包子成長為一個典型的明朝人,“並沒有誰是錯的,誰是對的,大臣們害怕爹爹在路上出事,而爹爹呢,又不想驚動太多人!”
小包子終於笑開了,點頭道,“就像是養娘要我吃菠菜,我不想吃,可養娘也沒有錯!”
樂琰頓時心花怒放,只覺得小包子是世上最聰明的孩子,把他摟在身邊親了又親,笑道,“你說得對!兩邊都沒有錯,都是為了天下著想,太子要記住,我們吃的用的,並不是憑空掉下
141、那啥,快追啊! ...
,而是天下萬民奉獻給我們的,所以,我們也要好好的治理天下,讓他們過上富足的日子!小包子也要為了這個目標,好好學習!”
小包子認真地點了點頭,小臉上寫滿了決心,樂琰看了,十分的高興,他看了樂琰一眼,卻又泄了氣,喃喃道,“我想爹爹了……”沮喪地低下了頭。
樂琰又何曾不惦記著朱厚照?多年夫妻,情投意合,雖然也有矛盾,但終究是恩愛的,朱厚照這一個離家出走,叫她好幾夜都睡不好覺,只是當著小包子的面,卻不好表現出來,只得笑道,“小包子要乖,爹爹很快就會回來的!你有什麼話對爹爹說?說給娘聽也是一樣的。”
小包子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那娘,我今日能休息休息,不吃青菜嗎?”
#
過了幾日,朝廷終於作出了決定,由楊一清率兵到江南評判,原本的三邊總制職位,便移交到仇鉞手上,這也是員干將了,主要決定,還是楊廷和做的,樂琰也沒有多說什麼,便通過了這個決定。
楊一清本來就在宣府,距離京城沒有多少路,不到兩天便回到京城,和戶部討價還價,要軍糧,要銀兩,不過,兵馬未動,糧糙先行,大明前幾年來沒有多少錢,孝宗就不敢妄動刀兵,就是這個道理。如今國庫雖然不能說寬裕,但平個叛的錢那還是有的,楊一清很快要到了滿意的籌碼,回頭接應了自己慣使的楊家兵,一路疾行下江西去了,這自不待言。
樂琰這邊,卻有個小小的插曲:樂瓊一直在楊一清身邊學藝,雖然因為外戚的身份,幾年來沒有功名在身,但也頗學了一身的本領,他比樂琰小了九歲,今年才剛止十四歲,原本秦氏是不放心他跟到戰場上去的,他才隨楊一清回了京城,便把他軟禁在府中——小伙子很有精神,聽說師父要去平叛,高興得上躥下跳。
不想,樂瓊竟是個學習能力極強的人,知道了姐夫的事跡後,一下就來了主意,他是習練過武藝的人,慶陽伯府哪裡困得住他?在楊一清點兵出京後的一晚,便直翻牆出了夏府,投奔師父去了。
秦氏一開始不見了樂瓊,著急得直如熱鍋上的螞蟻,後來樂瓊捎來信說自己和師父已經會合,現在很安全,在中軍帳中傳遞消息,倒是略微放下心來。楊一清也是個老人精了,不會讓樂瓊涉險的,有了必勝的這一仗做底子,將來他要進軍中做事,也就有了些底氣。只是做母親的心裡哪能放心的下?進宮與樂琰閒話時,不免時時提起。
樂琰卻是羨慕秦氏,樂瓊現在在哪至少是清楚的,現在眼看都進了十月,朱厚照居然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直到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她從九江錦衣衛那裡受到急報,稱皇上在九江住下了,還主動聯
141、那啥,快追啊! ...
系錦衣衛要他們回京報平安,她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把密報拿到咸熙宮,給張太后看了,讓她安心不提。
屈指算來,朱厚照大約是在十月十一日前後到的九江,總算他還有點良心,沒有往南昌闖,不然樂琰又要睡不好覺了,九江現在雖然也不算很太平,但總比亂成了一鍋粥的南昌好得多,至少有駐兵,也有兩三天的路。
楊廷和卻不這麼想,一開始以為朱厚照是去廣州瞧瞧看看,順便等等福船的,他都已經夠放心不下的了,現在知道朱厚照孤身一人在九江,身邊除了一點錦衣衛的人手之外,半個得用的人都沒用,他老人家的心簡直都要跳出胸口了。九江距離南昌不過才兩三天的路,萬一發生了什麼,小皇子還小,皇后強勢……這局勢可就複雜了。
必須馬上把皇上抓回來!
於是,懷孕已經進入八個月的皇后,又一次和兩三個內閣大臣聚到了一起,只是這一次的氣氛,要比之前更緊張多了——這可是江西啊!現在寧王正鬧得歡呢!誰知道最後是誰倒霉,要去抓皇上,萬一這路途上出了什麼意外,刀劍無眼……
樂琰卻比較悠閒,反正她現在就算要主動出京去找朱厚照,內閣都不會准許,楊廷和也很鎮定:他儼然已是首輔大臣,誰出京都輪不到他。
大家沉默了一會,梁儲主動拉開了話匣子,“皇上在九江住著,沒有去到南昌,已經算是很識大體了。”隨著朱厚照一次又一次的表現,這些老jian巨猾的官痞子也都認識到了朱厚照的性情,眼下這話,梁儲說得是真心實意。
“皇上行事一向是謀定後動。”蔣冕就有點沒格調了,為了逃避出差,什麼瞎話都編的出來,樂琰忍不住無聲一笑,所幸隔著屏風,只有身邊的宮人看見了。“想來也是不會輕易涉險的。楊一清已經在路上了,預計不到二十天就能到九江,是否再傳書一封,著他派人到九江去接了皇上保護起來?”
說來說去就是不想出差找人。
楊廷和雖然得勢,但是說起資歷就有點不如眼前這兩人了,雖然心中有些微詞,但也不好表現出來,便把目光投向了餘下的幾個閣臣,不想眾人都是有志一同,紛紛表示自己對朱厚照同志還是有信心的,反正就一句話:這活太危險了,我不干。
“要說,這件事眾先生都覺得不必出面,倒也不無道理。”見屏風外一時無人說話,樂琰便柔聲開口了。“楊一清帶兵下江南了,很可能在半路上,皇上會找上他們也未必的。”冒著生命危險去找人,一路趕到九江卻撲個空的可能性那麼大,當然沒人願意幹了。
楊廷和也理解這裡面的貓膩,無奈地道,“眾位可要想好了,雖說這是辛苦的事,但我們內閣不派人出去找皇上
141、那啥,快追啊! ...
,還要寄望於兵部,真是成何體統!”
他說的也不無道理,文官系統和武官系統互相看不過眼是由來已久的事,雖然楊一清是文官出身,但是打了這麼多年仗,早被當成武將了,找到皇帝這個稱不上功勞吧,又挺重要的事讓武官來辦嗎,倒也是挺跌份的。
大家還是今天天氣哈哈哈,看來和跌份比,沒命好像更讓這些人害怕一點。
楊廷和沒有辦法了,樂琰便適時開口。
“這人,咱們是一定要派出去的。”她悠悠閒閒地道,“不為別的,大家也要知道,皇上的性子是大有可能打完仗後繼續到廣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