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綠萼一面笑嘻嘻地服侍我漱口,一面得意道:“這是自然。人都說姑娘擅斷,奴婢跟了姑娘這麼些年,總該學到點皮毛才是。”

  我微微一笑:“果然大有長進。”綠萼十分歡喜,笑吟吟地斟了茶來。

  其實,哪怕所見與所想完全一樣,哪怕推理再縝密,都不可忘記,也許事情還有另一種可能。

  綠萼命人拿了一罐剛剛攤涼的梅子湯進來,放在冰水中湃著,笑道:“姑娘換了衣裳下來,這梅子湯就涼了,正好帶在路上喝。”

  我正用帕子蘸了冰水點著額角,奇道:“要喝冰鎮梅子湯,定乾宮沒有麼?為什麼要巴巴的自己帶?”

  綠萼抿嘴一笑:“姑娘不知道,剛才梨園的康總管派人來請,說是又排了一出新戲,請姑娘這就過去瞧瞧。”

  我更奇:“這暑熱的天氣,躲在屋子裡背背戲詞收拾頭面也就罷了,還要上台排演?”

  綠萼一把奪過我手中的帕子,抱怨道:“姑娘又貪涼,回頭咳嗽頭疼的,方太醫又該罵奴婢們了。”說罷塞了一塊在溫水中浸過的巾子給我,“理他呢,去梨園看一眼,只當散心了。”

  我嘆道:“若蘭才去,定乾宮的事情千頭萬緒,這會兒我哪有心思去看戲?”

  綠萼一怔,恍然道:“那奴婢這就去回絕他。”說罷就去掀帘子喚丫頭。

  濕巾捂在雙眼上,沉沉的溫潤,心也漸漸鬆弛下來。忽而我心念一動,疑雲大起:“梨園的新戲也太多,怎麼每場都要我去聽?”

  綠萼一怔,轉頭笑道:“自然是因為姑娘有學識又風雅,能幫著他們改戲詞,還有……姑娘出手賞賜也大方。”

  我笑道:“恐怕最後一件才是最要緊的。”

  綠萼笑道:“這也很平常。姑娘說過,聖人言:‘以財聚人,以仁守位。’[93]出手闊綽賞賜多多的主子,自然招奴婢喜歡。如果這個人再以仁義立身,那便是天下無敵了。”說罷低低笑道,“姑娘就是天下無敵的。”我大笑。綠萼卻認真道,“子曰,‘仁者無敵’。姑娘是仁者,自是無敵。”

  我笑道:“這是孟子說的,不是孔子說的。”

  綠萼笑道:“孟子也是‘子’,孔子也是‘子’,奴婢並沒有說錯。”

  我輕輕在她眉心戳了一記:“狡辯!”綠萼眉心的肌膚在我冰涼的指尖下攢簇成一團。我笑道,“我要天下無敵做什麼,只望少些事操心,平安度日罷了。”

  綠萼揉一揉眉心:“奴婢記得姑娘還說過,‘不有君子,何以能國’[94]?所以似姑娘這樣的女中君子,才能被聖上委以重任,自然是不能不操心的。”

  我詫異道:“你記得倒清楚。近來常讀書麼?”

  綠萼低了頭,臉卻紅了:“姑娘說得多,奴婢自然就記住了。”說罷拉起我的手道,“姑娘就去吧,難得宮裡沒人拘著,可以鬆快半日。難道姑娘真的要為若蘭守喪嗎?”

  我嘆道:“也罷,便去聽一折。”說罷拿起修長的豆青瓷匙緩緩攪動已經溫涼的梅子湯,半透的深紅色掀起酸楚的香氣,不禁口舌生津。我笑道,“一折便好,再聽也是多餘的。”綠萼不解,也不敢再問,只捧了衣裳來服侍我更衣。

  出門一瞧,只見一個青衣小內監垂頭候在鳳尾竹照壁下,雖是汗如雨下,卻不肯抬袖擦拭。聽見我的腳步聲,忙上前行禮。他不是梨園的小內監,更不是內宮的,而是睿平郡王高思誠時常帶進宮聽琴的王府小廝。

  綠萼正捧著塞滿了冰的梅子湯食盒跟在我身後,我轉頭道:“綠萼留在漱玉齋歇息,我去去便回。”綠萼看看我,又看看那小內監,甚是疑惑。小內監忙上前接過食盒,也不多話,只道:“大人請。”綠萼不敢違拗,只得遞了傘給我,屈一屈膝站在門口目送我遠去。

  來到梨園,四處都靜悄悄的。梨樹林碧色深沉,蔫搭搭的萎靡不振。兩個小旦正在台上練習雲步,心無旁騖,目不斜視。

  我笑道:“戲呢?”

  小內監躬身道:“天氣暑熱,好戲都在師父那兒。”

  我微微一笑:“你們王爺和王妃好麼?是幾時回京的?”

  小內監道:“我們王爺和王妃昨天半夜得到苗佳人難產的消息,當即便從景園啟程了。天不亮便回到京城了。”

  我甚是詫異,想不到睿平郡王夫婦對若蘭如此重視:“王爺與王妃天亮再動身不遲,何必夜半就出發?天不亮,連城門都沒有開。”

  小內監道:“正是。王爺與王妃回到京城,等了好一會兒才能進城。”

  睿平郡王高思誠竟如此謙和,以郡王之尊,竟不肯提前叫開城門:“王爺與王妃對苗佳人當真是好。”

  小內監道:“這是自然,自從苗佳人進府,王妃待她就像自己的親姐姐。王爺雖不常和苗佳人說話,但也常常向王妃詢問近況,將苗佳人在府中的情形寫信告訴昌平郡王。”

  睿平郡王的繼室王妃邢茜倩的親姐姐正是昱貴妃邢茜儀。我不覺暗笑,又問道:“苗佳人的事太后知道了麼?”

  小內監道:“深更半夜的,王爺如何敢驚動太后?不過想來這會兒也該知道了。”

  正說著,已到了師廣日的小院門前。我駐足笑問:“王爺到梨園來,是為了聽師師父彈琴的麼?”

  小內監道:“回大人,我們王爺今早一回府便聽說大人昨夜去過了王府,便立刻進宮了。因想著兩宮不在,進內宮不便,所以才請大人到梨園一敘。”

  梨樹林的深處,那扇薄薄的不起眼的木門後是靜謐無憂的世外桃源,如今,也都充滿了無窮的煩惱。只聽琴音低沉鬱悶,隱含無盡悲怒。師廣日的聲音嘶啞而冷淡:“殿下的琴音泄露了心聲。”

  高思誠沒有回答,琴聲陡然轉急,峻峭如險峰拔地而起。在炎炎烈日下站著,我只覺心中一片冰寒。只聽錚的一聲,琴聲戛然而止。師廣日道:“琴弦斷了。恰好有客到。”我略略整一整衣衫,收了傘靜候。不多時,只見一張枯瘦蠟黃的面孔探了出來,一言不發地迎我進去。

  琴室中焚著沉水香,一炷寒煙裊裊。睿平郡王高思誠跽坐在低矮的破舊長几旁,面前放著一把海月清輝琴。琴斷了一弦,如枯枝蜷曲。我獨自走了進去。師廣日深深一揖,掩上門退了出去。我上前依依行禮:“女錄朱氏拜見王爺,王爺萬福。”

  高思誠起身還禮:“大人不必多禮,請坐。”

  我也不客氣,與高思誠對面而坐。琴室中光線昏暗,高思誠清俊的面孔上附上了一層暗沉沉的倦色,驚怒之氣在平靜的目光下暗自洶湧。不一時,小內監送了冰鎮梅子湯進來,一人斟了一杯。高思誠道:“此茶從何而來?”

  我笑道:“玉機得知王爺進宮,特地備了拿過來的。還請王爺莫嫌玉機簡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