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綠萼望著胡氏倉皇的背影,不禁笑道:“華陽公主就那麼不喜歡和自己的嬤嬤、侍讀和丫頭在一起?為什麼總是不好好地待在自己的寢宮裡?”

  我合上盛魚食的盒子:“華陽公主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也許她……”

  綠萼道:“姑娘,外面亂得很,咱們回去吧。”

  我頷首道:“好,去小書房。”

  綠萼一怔,道:“為何要去小書房?”

  我笑道:“公主不見了,到處都著急忙慌、氣急敗壞的,漱玉齋也不能安靜。只有小書房才是最安靜的地方。等公主找到了,我們再回去。”說罷轉身先行。

  綠萼忽然掩口一笑,趕上來道:“奴婢知道了,姑娘是怕公主殿下又去漱玉齋。”我只裝作沒聽見。

  於是仍舊回定乾宮。剛剛跨進儀元殿的后角門,便見小書房的門開了一條狹fèng,透出窄窄的一線燈光。小書房裡全是書籍奏摺,且是我專用的書房,未得我的准許,誰也不能擅自進來。

  綠萼哎呀一聲道:“奴婢臨走之前明明是關了門的。這時候也並不是灑掃的時辰。”

  我噓了一聲,輕聲道:“說不定是來了不速之客。想求靜,卻適得其反了。”我輕手輕腳地走上前,猛地推開了門。但見黑影一閃,一個小小的人縮在書桌後面。我關上門,問道,“誰在那裡?”半晌無言,我又道,“若不現身,我便叫人了。”

  只見一個身著藍白衣裳的小女孩慢慢從書桌後站了起來,雙手亂擺:“玉機姐姐,千萬別喊人。”

  果然是華陽公主。只見她的紗衣不知在哪裡勾破了兩處,髮辮垂在腦後,穿出幾縷髮絲飄在胸前。我連忙行禮,詫異道:“殿下為何如此狼狽?”

  華陽忙道:“玉機姐姐千萬不要叫人,讓我在這裡多坐一會兒。如今整個皇宮裡,也就父皇這裡,他們不敢隨便闖進來尋。”

  我嘆道:“公主殿下如何又跑了出來?胡嬤嬤很著急。想必封女巡也急得很。”

  華陽又委屈又不屑:“她們只會讓我不痛快,讓她們著急好了。玉機姐姐,我想和你說會兒話,你不要告訴別人我在這裡,好不好?”

  我笑道:“這個小書房,旁人不能隨意進來,殿下愛坐多久就坐多久。綠萼,出去斟茶來。”說著向她使個眼色,令她去鹿鳴軒報信。

  華陽卻道:“不必了,我不渴。綠萼姐姐安心坐著吧。”

  見她識破我的用意,我仍不慌不忙道:“綠萼,那你就留在這裡為殿下打扇吧。”綠萼看看我又看看華陽,默默拿起一柄羽扇。於是華陽端坐在北面的榻上。只見她雙目微紅,似是哭過。

  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只聽見窗外的竹葉沙沙地響。桌上有一封我還沒來得及看的奏疏,被翻到了底,想是我不在的時候,華陽看過了。於是糙糙看了一遍,頓時恍然大悟。

  華陽怯怯地看著我道:“玉機姐姐,我看了臨清縣的一本上書。我知道本不當看,只是你沒來,我一個人很無聊。”

  我合上奏疏,微笑道:“這封奏疏臣女還沒來得及瞧,不知裡面說了些什麼?殿下似乎頗有感觸。”

  華陽道:“這裡面說的是一個孝女的故事。”

  我笑道:“殿下可願意賞給臣女聽聽麼?”

  華陽道:“這封奏疏中說的是臨清縣有一個十歲的孝女孟寧,家中十分貧窮。有一天,家中丟了一塊臘肉,祖母大怒,認為孟寧的母親孟何氏當家不謹慎,要重重地懲罰她,並讓孟氏的父親將孟何氏休掉。玉機姐姐,我不明白,不過是一塊臘肉而已,何必大驚小怪?”

  我笑道:“這個嘛,還是請綠萼來說吧。”

  羽扇翎尖如雪點停滯,綠萼似乎陷入久遠的回憶:“回殿下,奴婢從前在家的時候,也因為打碎了陶碗、弄髒了菜被爹爹責罰。百姓的日子很苦,只有到年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頓好的。並不似宮裡這樣,可以天天吃到魚肉。那塊臘肉也許是孟家存了許久也捨不得吃的,所以那祖母才會如此生氣。”

  華陽詫異道:“父皇的子民竟過得這樣不好麼?”

  我頷首道:“即使在堯、舜、禹、湯之世,也未必比現在過得好,只是勝在太平而沒有戰亂罷了。殿下知道張湯麼?”

  華陽道:“那個酷吏?”

  我笑道:“不錯。張湯的父親是長安丞,有一天,他出門去,讓張湯看家,回家來發現老鼠盜了家中的肉,於是憤怒地鞭打張湯。張湯挖出老鼠和剩下的肉,‘劾鼠掠治’‘並取鼠與肉,具獄磔堂下’[46]。張湯的父親大小也是個官吏,家中丟了肉,張湯也一樣要挨打。那還是大漢文景之治時候的事情呢。”

  華陽若有所思,我又道:“自古以來,百姓都如糙芥一般活著,所求不過是粗茶淡飯,一生平安。”

  華陽頗為動容:“我要讓父皇對百姓再好些。”

  我微微一笑道:“陛下聽到殿下這樣說,一定龍顏大悅。”遠處隱隱約約傳來嘈雜的說話聲,華陽不禁扭頭往窗外看,我忙問道,“那個孟何氏後來如何了?”

  華陽道:“孟寧的父親是個孝子,當下就要休了孟何氏。孟寧不想母親離家,就對祖母說,是自己見臘肉生了蟲,便將這塊肉施捨給了村頭的乞丐,並不是母親的錯。祖母十分生氣,拿起木杖打斷了孟寧的腿。”

  綠萼失聲道:“這祖母可真狠心,為了一塊臘肉打斷了孫女的腿!”

  華陽鄙夷道:“可不是麼?當天夜裡忽然颳起了大風,吹倒了孟家的土房子。孟寧因腿疼睡不安穩,於微光中見牆壁開裂,立刻喚起祖母和雙親。眾人抱起剛剛出生數月的小弟,拿起家裡僅有的一吊錢逃了出去,卻沒來得及救孟寧。”

  綠萼又道:“他們分明是不想救她!”我瞟了她一眼,她立刻掩口噤聲。

  華陽道:“他們為何不想救孟寧?”

  我忙道:“何嘗不想救?只是屋如山倒,一時來不及救罷了。”見華陽將信將疑,我忙又追問,“殿下,後來如何了?”

  華陽道:“孟寧來不及逃走,被壓在屋子下面。眾人搬開土石,才發現那塊臘肉原來並沒有施捨給乞丐,而是掉在屋角的柴堆里了。眾人這才明白孟寧是代母請罪的。孟寧的祖母很慚愧,從此最疼這個孫女,一家子和和樂樂的。”

  我悲涼地一笑。這臘肉分明是祖母故意藏在柴堆里,用來誣陷孟何氏,她不但要將孟何氏趕出家門,甚至還想將孟寧毒打致死。更讓人心寒的是,孟寧為了挽留母親自承其罪,被打斷了腿,而她的母親孟何氏竟然也不肯救她。何其涼薄冷酷的一家!

  我緩緩道:“這孟寧果然是一個孝女呢。”

  華陽道:“玉機姐姐也覺得她很好?”

  我淡淡道:“‘君子掩人之惡,揚人之善,臨難無苟免,殺身以成仁’[47]‘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48]。這女孩子不但是孝女,且有古仁人之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