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笑道:“所以你想我在啟姐姐走後嫁給他,為你報恩麼?”

  朱雲啞然,頓時漲紅了臉:“二姐怎麼這樣說?我難道是要二姐替我報恩?我和母親一樣為二姐的終身大事擔心。世子哥哥至今不忘當年的許諾,可見他心裡有二姐,他既然要休妻——”

  我擺一擺手,嘆道:“不必再說了。”

  朱雲試探道:“二姐……會嫁給世子麼?”我搖了搖頭。他愈加局促不安,“難道二姐要和長姐一樣,嫁給皇帝麼?”

  我又搖了搖頭。朱雲露出不解的神情:“那二姐你究竟——”

  我笑道:“好了!堂堂男子漢,整日說這些小兒女的事情,有什麼意思?”

  朱雲道:“並不是我想說,只是母親整日憂心,二姐回家了定要說起此事。況且,母親常說二姐一個人在宮裡辛苦得很,長姐雖然在宮裡,卻是什麼都幫不上。”說著懇切道,“我雖是個男子,心再粗,也盼望兩位姐姐都能嫁得好,一輩子順心如意。似二姐這般,雖然一時顯赫,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他的臉上露出兒時特有的委屈神情。小時候,我和玉樞總欺負他,他便鼓著圓圓的腮幫子自己生悶氣。我感動地拉起他的右手,但覺觸手堅硬粗糙:“我明白你的心意。不過我覺得現在這樣很好。橫豎還有兩年才出宮,到時候再說不遲。”

  朱雲還要再說,我卻搶在他前面道:“我有分寸,你放心。”說著拍一拍他寬闊的手背,“如今還是每天去太學念書,回家練騎she麼?可往軍中去了?”

  朱雲無奈,遂笑道:“念書不過是點個卯,二姐知道的,我最不愛念書了。騎she倒是天天練,可是世子哥哥去了西北,剩我一個人,練起來也不大有勁頭了。至於軍中,聽說禁軍里各個都是騎she的高手,我這個都指揮使雖是個掛名,但往軍中一站,各個本事都比我好,豈不是惹人恥笑?又給長姐和皇帝姐夫丟臉。我還是再練兩年再去軍中,反正皇帝姐夫也沒催我。”

  我哭笑不得:“你一口一個姐夫,姐夫是你能叫的麼?”

  朱雲一伸舌頭:“兩個外甥都生下了,怎麼就不能叫姐夫了?”

  我正一正他的衣帶,微笑道:“‘君子以慎言語’[182],親友之間尚且如此,況是君臣?”

  朱雲疑惑道:“二姐在皇帝面前說話,也這樣小心翼翼麼?”

  我淡淡道:“這是自然。不但要小心,還要想著如何討他的歡喜。”

  朱雲道:“皇帝不是很喜歡二姐麼?如何還要刻意討他的歡喜?”

  我笑道:“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掌生殺大權。時刻牢記君臣之道,才是常道。要得到他的信任,在定乾宮立足,並非易事。”

  朱雲笑道:“難道說話討人歡喜就能得到君王的寵信?”

  我笑道:“知道漢公孫弘的事情麼?‘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183],如此而已。”

  朱雲大笑:“原來二姐要學公孫弘。可是我仿佛記得,公孫弘還陷害過董仲舒和主父偃,二姐也要學麼?”

  我笑道:“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84]

  朱雲頷首,想了想,忽而問道:“姐姐在宮裡可曾像公孫弘這樣,陷害過什麼人麼?”

  皇后。心中愧疚,笑容虛浮,對著自己的親弟弟,也不得不用謊言回答:“沒有。”

  朱雲的身子隨著車廂左右搖晃,目光卻靜得出奇:“這樣說來,長姐就更不會害人了。”

  我淡然一笑:“玉樞在宮中一向與人為善,妃嬪之間和睦相處。”

  朱雲聞言,心思仿佛飄到了別處,笑意忽而輕佻起來,就像那一夜皇帝說到李演為他安排女御侍寢的事情:“這是自然,皇帝姐夫——一顆心權衡天下事,這天下事中,自然也有後宮之事。”

  我一怔,肅容道:“後宮之事不可妄議。”

  朱雲忽而紅了臉,湊過身在我耳邊悄聲說了一句。我先是愕然,隨即失笑:“當初我命你將銀杏帶入府中,可不是為了這個。不過,論年紀,論樣貌,論性情,倒還配得上,就留在府中給你做妾好了。”

  朱雲忙道:“我不要她。”

  我更奇:“這是為何?難道她不好麼?”

  朱雲忸怩的樣子甚是好笑,像一頭猛虎一張口卻發出了貓的嬌聲:“她就是太好了,我可不敢要。”

  我笑道:“何來好卻不敢要?”

  朱雲道:“銀杏的年紀還比我小著一歲,可是樣樣事情都很有主意——太有主意了。前些日子有一位夫人因給家裡的兄弟買田宅,欠了咱們家的銀子,拖欠不還。雖然那幾日府里剛好缺銀子使,母親卻不好意思催債,還是銀杏自行去那府上等了大半日,把錢要了回來,解了府里的燃眉之急。還有,銀杏粗通醫術,識得各樣藥材。有一次家中有人病了,她隨手抓了些藥回來,就將那人調理好了。母親為此讚不絕口,已將她看作左右手了,倒將善喜擺在一邊。如今家裡人都有些敬畏她。”

  我笑道:“即便人人敬畏,你是主人,難道也——”忽而明白過來,拖長了音調道,“哦……是善喜不喜歡她,所以你不敢要銀杏,對不對?”

  朱雲身子一跳,提高了聲音叫道:“二姐,當真什麼都瞞不過你!”

  我搖頭笑道:“罷罷,你們小孩子之間的事情我不想理會。我只想知道,母親向來善於理家,家裡怎麼會缺錢使?”

  朱雲道:“母親是善於理家,可是擱不住今年開府,皇帝賞下了許多奴婢和女樂。奴婢倒還罷了,不喜歡還能賣掉或放還家中免為庶民。可女樂便不同了,皇帝賞的不能遣出去,只得養著。姐姐知道那些女樂還要請教師,要置辦行頭,還要發保姆們和她們自己的月錢。幸而喪月里不能歌舞,否則夫人小姐們都要來見識一番,酒菜賞錢,錢就跟大水一樣淌出去了。咱們家通共那幾畝薄田,封邑只有幾百戶,又遠在千里之外,俸祿官例又少,自然是應付不過來了。若像熙平長公主府這樣,自然什麼都不怕。”

  我笑道:“果然大也有大的難處。我這幾年守墓,俸祿都沒有花,積攢起來也有上千了。若家裡沒錢,只管派個人來宮裡拿好了。”

  朱雲笑道:“這怎麼成?母親說,再沒錢也不能要兩位姐姐從宮裡貼錢出來。”

  我驀地想起慧媛在內阜院查帳的事情,微笑道:“那你便不要讓母親知道,自己派人進宮來就好。反正我在宮裡也用不著錢,攢多了也生是非。”

  朱雲察言觀色:“二姐這話似乎不是泛泛所指。難道有人在銀錢上給二姐使絆子了麼?”

  “是穎妃,不過將我略提一筆罷了。”話一出口,便覺失言,忙掩飾道,“宮裡的事情,我自會應付,你不必擔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