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後一旦經查再次受賄,貪污的官員,斬首示眾。

  這就不是流放那麼簡單了,這些人也聽到了康熙此次南巡收拾了數十名官員,當然得了聖旨夾著尾巴做人。

  該還的還,該補的補,生怕慢了點官位不保。

  這留用可不是正式官員了,而是一個試用階段,不好就把你換掉的意思,哪裡還敢有其他動作?

  這流放裡面的官員,不少人是索額圖名下和明珠名下的門生。

  所以,這雙方的背後的人砍掉了一些,朝中也能安定一些。

  朝中的大事還有科考殿試一事,三甲排名,點一家三名狀元,榜眼,探花。

  那年羹堯點了二甲榜首傳臚,二甲第一名。

  鄂爾泰二甲十二名,進士出身。

  這其中,把太子打算提拔的人也就一人進了二甲,其他人也就兩三人都在三甲末等位置,這人數對於太子來說並不理想。

  前朝的事情處理了,還有私下的事情。

  太子在京城坐鎮出了這些事,康熙自然是要過問的。

  安嬪,敏妃的死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康熙沒法和孩子們交代。

  胤祥兄妹三哥一直等著皇阿瑪回京,這一回來胤祥就跪在乾清宮門口等著做主呢!

  胤褆在外面就知道京城發生的事情,能把太子壓下去他是最積極的,自然幫著胤祥含沙射影的說太子不尊庶母,不顧兄弟情義,說太子殺害敏妃,心思歹毒不配為一國太子。

  德妃此時也是順勢而為,把手裡收集的證據寫成口供遞到了龍案上。

  因為太子近兩年幹了不少渾事,胤褆揪著敏妃一事不放,加上德妃推波助瀾胤炸一事,兩件事全都推到太子頭上,讓太子惱怒之餘,再次忍不住對胤褆動了手。

  即便康熙對太子不滿,也不打算現在對太子給予處罰,畢竟時機不對。

  這時候明面上對太子的處罰,外人自然能夠猜到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畢竟,敏妃的死因不能公布,胤祚的死因不能翻出來。

  但不代表太子能夠死不認錯,和兄弟們大打出手。

  尤其是胤祥作為苦主,太子竟然和胤褆動手的時候,連胤祥都不放過。

  所以,康熙只能再一次關了太子和直郡王,讓兩人閉門思過。

  康熙對太子失望,那是因為那是他的兒子。

  而德妃呢,德妃對敏妃的見死不救,對太子的落井下石,康熙再是對德妃有愧疚,面對十三滿臉的痛苦也沒有了。

  十三才是這裡面的苦主,那么小就死了額娘,讓康熙想到當時這麼大的胤禛失去皇額娘一樣的。

  所以,德妃機關算盡料到了康熙的反應,卻沒料到康熙暗中看著她的一舉一動。

  若她對敏妃有一絲的惻隱之心,康熙也會看在十四的面子上對她寬容一些的。

  胤禛永和宮有眼線,自然知道了還有其他人看著德妃。

  胤禛猜想太子的人目前不敢輕舉妄動,永和宮沒有宜妃的人,胤禛猜想這暗中的人應該是皇阿瑪的人。

  之前包衣的事情,皇阿瑪定然不放心,所以派了人監視著永和宮。

  胤禛不知道,這裡的人其實早些年就監視著德妃了,只是以前沒有刻意留意過包衣的事情,不當一回事罷了。

  康熙雖然知道不少事情,但是康熙還不知道安嬪的死是德妃所為,只以為是索額圖手下的人盯著安嬪。

  加上德妃手裡的口供,說安嬪裝瘋查到當年的事情,只怕是他們發現了安嬪的狀況才會對安嬪滅口。

  安嬪已經死了,本就是要壓下去的事情,具體也不想查安嬪的死因了,早年康熙就沒打算深究現在更不會扯出來。

  德妃算計了這麼多,到頭來都是百忙一場,自然是不甘心的。

  宜妃此次也不過只得了皇上的幾句無關緊要的訓斥便再沒有後續,那宮權還穩穩噹噹的在宜妃手裡。

  而且,宜妃這時候不定在背後看她的笑話,德妃氣的在永和宮裡怒罵,一宮的奴才大氣不敢出一聲。

  永和宮裡的奴才在門外看見皇上帶著李德全就快走到永和宮正殿了,剛想開口提醒裡面德妃娘娘,皇上來了。

  哪成想皇上給了那奴才一個眼神,明顯是不想他開口。

  那奴才心裡擔心可卻不敢違背皇上,只得瞧著皇上看著裡面德妃娘娘的怒罵,一張臉面色變得難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陽羊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69章 不可原諒

  “一個個的都在和本宮作對……”

  德妃一手掃過桌上的東西, 上面的茶壺,茶盞什麼的一掃而落,發出很大的聲響。

  康熙示意李德全推門,然後門一開大步走了進去,看著裡面一片狼藉和德妃滿臉的怨憤, 康熙沉聲開口說道:

  “德妃這是做什麼?”

  門開了,裡面的人才驚醒, 德妃和琉秀看到皇上進來面色大變。

  “皇上吉祥!”

  琉秀趕緊跪在地上請安, 然後大氣不敢出一聲。

  “萬歲爺吉祥!”

  德妃臉上的表情僵住, 心裡惱恨外面的人竟然沒有及時通報, 面上很快調整出一副溫柔小意的模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