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才能讓皇阿瑪看到他比太子更適合, 更有能力帶領大清走向輝煌,不讓後輩毀了大清的根基, 一切都要以改革為基礎。

  改革會觸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不管是什麼樣的改革必然是會受到阻力的。

  何況他只是皇子沒有國儲的發言權, 影響力很難改變大家的思想。

  大清被逼得割地賠款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是因為大清經濟發展落後。

  為鴉片的原因閉關鎖國,看不到國外經濟發展,以至於落後了一大截。

  因為西方各國對大清的覬覦,才會有後來的一切。

  雖然現在大清還是世界第一大國, 但是, 隱患太多。

  這其中經濟, 武器, 官員的**最能看的出來,

  這些都是胤禛需要解決的, 先從官員**開始,現在慢慢的有了改變,起碼皇阿瑪提前看到了國庫空虛。

  在不影響朝政穩定下提前處理貪污官吏了, 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雖然那些人還在努力的掙扎。

  太子的事情被康熙壓了下來,只有少數的人聽到了一點風聲。

  除了胤褆知道以外,胤禛當然也是知道太子的事, 還有一直留意著太子和胤褆的胤禩。

  這兩個人的人手倒是沒有讓別人發覺,康熙也只以為胤褆知道而已。

  康熙秘密.處置了知情人,除了他們幾個也就明珠和索額圖知道了。

  他們也是必須死的人,而且不能拖過南巡,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得快刀斬亂麻。

  胤褆和太子眼看著這一下子兩個人退下來無能為力,沒過兩天明珠閒下來遛鳥的時候一腳踏空摔了一腳中風了。

  這人一把年紀中風了那就離死不遠了,所以,明珠也沒撐過一個月就走了。

  明珠走之前,索額圖去瞧明珠這個一直以來的對手,也是曾經一起合作過的共事的人。

  到了這個時候,感嘆這一生兩人為了權勢明里暗裡的鬥爭,臨了卻怎麼怎麼都不是滋味。

  如果他們兩個不是立場不同,將會是很好的忘年之交的,畢竟共事這麼多年彼此都了解對方。

  明珠死了,索額圖自然也得走了,不過走之前見了太子一面。

  規勸太子今後萬事小心,行.事謹慎,不要鑽牛角尖,皇上已經對他有了介懷,今後即便算計也不要留下把柄。

  除了提醒他小心胤褆之外,還提醒他小心胤禩還有胤禛。

  胤禛這個人在太子身後索額圖始終都沒有看透,往往看不透的人才是最應該防範的,可別養出了一匹吃人的狼。

  太子知道索額圖是要走了,面上是答應了他的話,隨即就進宮為索額圖求情。

  索額圖這麼大年紀退下來就算是最大的懲罰了,沒必要要了他的命。

  索額圖的政治頭腦康熙是不會允許他活下來的,自然沒有理會太子。

  康熙現在對太子的氣還沒消,讓他在閉門思過的時候去見索額圖一面已經是網開一面了。

  沒了這兩個在太子和胤褆的背後,這兩個人念在血脈的份上就會慢慢化解隔閡,當然這是康熙自認為的想法。

  太子對康熙的無情有了認知,索額圖對於太子一個沒有額娘的人有多重要,康熙不是不知道,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痛失親人。

  太子第一次對康熙有了除了敬重孺慕之情之外,有了介懷隔閡。

  索額圖死後不顧康熙讓他思過的旨意親自為索額圖戴孝,這一舉動康熙是忍不住大發雷霆。

  戴孝那是索額圖兒子們該做的事,太子是國儲,姓愛新覺羅,披麻戴孝是因為沒有同意饒過索額圖而詛咒他是不是?

  你給索額圖去上香是應該的,作為晚輩該做的,戴孝這個就過了。

  康熙自然是震怒的,當下讓人傳了太子進宮讓他禁足,沒有他的命令不許私自外出,這才算是真正的禁足。

  毓慶宮外面全是康熙安排的人,索額圖下台了自然宮裡面的侍衛重新收編換了不少,宮裡面再沒有太子的人手了。

  康熙生氣了,太子這當頭做糊塗事胤褆和胤禩倒是聰明的沒有火上澆油,這檔口可不要殃及魚池了。

  明珠死了,惠妃傷心但到底是在妃位多年了,沒有預想的慌亂,而是規勸胤褆此時不要鬧事冒頭,越做越容易出錯,好好陪著幾個孩子才是正事。

  因為大福晉在明珠走後幾天也悄悄的走了,胤褆根本來不及多為明珠傷心,他現在為大福晉走了難過,心痛,卻不得不堅強。

  幾個孩子還要他哄,大格格現在懂事了,知道額娘走了不吃不喝,在額娘最後一段時間沒有陪在她的身邊愧疚自責。

  胤褆現在天天陪著這幾個孩子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外面的事半點不理。

  沒了當家主母那一天胤褆府里顯得有些亂,府里的人自家主子爺抱著福晉不撒手,沒有人安排府里的事宜。

  管家便向其他皇子府上以及宮裡面簡單的報了喪。

  惠妃宮裡得了消息這時候才放了幾個格格回府,讓身邊的嬤嬤親自出宮,她是做額娘的這時候不能出面為伊爾根覺羅氏主持,會折了後輩的福氣。

  人死如燈滅,什麼好的不好的都帶走了,這時候惠妃對大福晉沒有不滿,只有對晚輩的痛惜了。

  大福晉死了,皇家的人基本上得到了消息,這時候妯娌間就需要幫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