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還不算納稅,鹽引的授權,這裡還明著勒索,讓鹽商有苦不能言,只能高價售鹽,還無利可圖。

  等揚州這邊有了些許進展,胤禛安排的假身份也進了揚州城。

  這假身份進來了,胤禛這邊眼線就放鬆了不少,也是他們行動的時候了。

  按照胤禩和胤佑一開始的想法,讓假的身份亮出身份明目張胆的提出查看帳本。

  李大人是早有準備,沒有推脫,恭恭敬敬的呈上了做了假帳的帳本。

  再以胤禛他們長途跋涉辛苦為由,把人安排在了李府,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胤禛示意他們假意無奈的留下之後,在李洵自以為掌控了局面,放鬆警惕的時候,利用假身份的掩護,讓人潛入李府暗中拿到帳本。

  胤禛幾人確認了李洵等相關人員的罪狀之後,先一步出了揚州,又讓人安排另外的假身份掩護,低調的回了京城。

  這時候京城已經是霜雪滿天,他們回來的日子也巧,正是臘八節。

  臘八節其實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靈,就像祈雨一樣,乞求豐收的傳統節日。

  在這一天,人們會用農之根本,五穀雜糧,煮一碗粥敬獻神靈。

  再由皇帝向各寺院發放五穀雜糧供僧人使用,果蔬進行供奉……

  而宮裡面,從上到下,皇子,妃嬪,宮女,太監,文武大臣都要賜臘八粥以示恩典。

  進紫禁城的時候已經是晌午十分,三人沒有多做停留,風塵僕僕的直接去見了康熙。

  李洵這個人罪名是已定,只是牽扯出了京城的某些人,讓胤禛不得不私下呈上證據,而不是在朝堂上直接亮出來。

  “這一趟出去你們辛苦了。”康熙接過胤禛遞上的帳本,沒有翻看直接放在了桌子上。

  今日正好是好日子,這幾人一去兩個月,該是閒話家常的時候,不談公事。

  “皇阿瑪言重了,為皇阿瑪分憂是兒子們應該做的。”胤禛開口道。

  胤禩和胤佑兩人也是齊聲說道:

  “這是兒子們應該做的。”

  “正好回來了,午膳就在這裡和朕一起用了,讓你們身邊的人回去報個信兒,咱們爺幾個好好說說話。”

  康熙本是打算去寧壽宮陪皇太后,今日宮裡面都賜了八寶粥,喜慶的日子總是喜歡和親人們聚在一起。

  只是聽暗衛來報,胤禛幾人長途跋涉趕回京,便在乾清宮等著他們。

  “謝皇阿瑪。”胤禛幾人應道。

  胤禩和胤禛,胤佑不同,他從小到大從沒和康熙同桌用膳,這時候心裡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用膳的時候,見康熙幾人自然熟練,胤禩妒忌的種子慢慢的發芽。

  同樣是皇子,胤禛的額娘身份也沒比他額娘高多少,內務府包衣出生的宮女。

  因為孝懿皇后養了胤禛,他才成為了除太子和十阿哥胤俄之外,最貴重的皇子。

  胤佑是成嬪所生,生來有疾與別人不同,卻因為這份不同,也得了康熙的幾分關愛。

  唯獨他不同,雖說他養在惠妃膝下,可他額娘的位分地位就看得出康熙對他的不在意。

  惠妃有大阿哥直郡王胤褆,對他只當養著的奴才一般,對她額娘從來沒有過好臉色。

  不過沒關係,他會證明給大家看,同樣是康熙的孩子,他不會比其他人差。

  額娘身份低又怎麼樣?他會慢慢的給她掙出來,讓她享後福。

  到那個時候,那些曾經輕待過他們母子的人,一個不會有好結果。

  第109章 格格不入

  今日大家都聚在太后的永壽宮裡, 嬪位以上的妃子,加上皇子, 皇子福晉這些人。

  宗室裡面, 還有皇子側福晉之列的就沒請了, 多了寧壽宮也待不下的。

  在乾清宮用了午膳,胤禛幾人就和康熙一起去了寧壽宮。

  給皇太后請安之後, 胤禛給德妃請了安直接坐到了烏拉那拉氏身邊。

  胤佑去了成嬪那裡。

  惠妃身邊坐了直郡王和直郡王福晉伊爾根覺羅氏,沒有他的位置。

  榮妃身邊是誠郡王胤祉和董鄂氏。

  宜妃身邊是恆郡王胤祺,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

  他塔喇氏和德妃的九公主在皇太后身邊伺候。

  十三和十四年齡相近,十三在永和宮偏殿住過,章佳庶妃如今也還在永和宮偏殿,一開始就和十四坐在德妃後面, 和胤禛挨著。

  他就連密嬪所生的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都不及。

  胤禩只能站在所有阿哥最後面,只有他一人顯得格格不入。

  這時候胤禟看到胤禩的情況,想到他的處境,看了眼其他人自顧自己漠不關心,突然開口道:

  “八哥, 你站那麼遠做什麼,今兒可是不喝酒的。”

  胤禟這個人有個毛病,便是見不得對他好的人不好。

  平日裡胤禩對人溫和有禮, 他是樂意與他親近。

  胤俄這個人與他同年,兩個任經常一起玩,從小就親近。

  所以他們三個比較親近,見不得胤禩這樣不被重視, 說這話的時候卻看著胤褆的方向。

  這一喊,大家都看了過去。胤俄是個沒城府的人,並沒有明白胤禟的話外音,接著胤禟的話道。

  “對啊八哥,上次在四哥府上你幾杯就醉了,我們都沒想到,今兒臘八節,只吃素!”這也是發生過的事,倒誤打誤撞對上了胤禟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