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行,不能再想下去了,再想下去今天就出不了這屋子了。

  出去後剛好程嫂子跟周小花嫂子聽到動靜上門來,看他們忙著吃飯,簡單聊了兩句就約晚上再來,這大半個月沒見的,可不是有些想念了,還積攢了一肚子八卦想要聊天呢。

  江舒瑤也笑著跟他們約好,又把自己從北城帶給他們的特產分了分,這才繼續吃飯。

  吃完後都是下午兩三點了,郝援朝請了半天假沒去上班,然而江舒瑤他們都累了,吃飽犯困,萍萍他們先睡著了,江舒瑤也沒撐多久,消了會食也跟著就睡覺,家裡一下子靜悄悄的,就跟他們沒回來一樣。

  郝援朝心塞了,最後想了想還是去上班把工作先處理了,別積攢太多工作,越是接近那個時間點,事兒就越多越忙。

  等他處理完工作下班,他們還沒醒呢,家裡安安靜靜,看來是真的累壞了,也不去叫醒他們,自己給摘了菜餵了雞,然後做飯炒菜的,等菜快出鍋了,這群旅途勞累的才慢吞吞醒過來,樹根第一個跑到廚房來的,原來還是餓醒的,進了廚房就先來要吃的了。

  “吃貨。”郝援朝夾了口肉給他吃,讓他出去洗手把菜端出去準備吃飯。

  美美睡了一覺又吃了頓豐盛的飯菜,大傢伙兒這才從旅途中睏倦中脫離開來,沒登驢蛋兒他們上門,鐵柱和樹根倆兄弟就出門去找小夥伴們侃大山了,迫不及待想要把在北城的見聞都說出去過過癮。

  而萍萍安安也有自己的小夥伴,尤其是萍萍交友極其廣泛,不在同個家屬區的都有玩得好的小朋友,其中年紀比她搭個一兩歲的還比比皆是,同齡的她反倒不喜歡,覺得他們說話都不利索,跟聽不懂人話似的,交流困難,而比她打個一兩歲的也沒嫌棄她,沒辦法,小腦袋瓜子機靈,跟他們有的聊,反而每次隱隱還有以她為中心的感覺。

  安安大部分時候就是跟著萍萍玩兒的,他說話少,但是沒人覺得他是小透明,長得又好看,腦袋瓜子比萍萍還聰明似的,大家也就樂意帶著他一塊兒玩。

  四個孩子一往外跑,周小花嫂子他們就上門來了,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話題,大人有大人的話題,不過本質上其實差不多,也就是八卦瑣事而已,哪怕在部隊,這能聊的還是家長里短,部隊裡的事都有保密條例的,一般不問不談,都是默契了。

  就這麼家長里短了大半個晚上,看差不多快到熄燈點了,想著別人也要收拾下睡覺了,這才意猶未盡地住口回家去了。

  而江舒瑤便也從她們嘴裡知道這回娘家大半個月部隊裡的動靜了,也沒什麼特別好關注的,無非是那些雞毛蒜皮小事,唯一算個小新聞的大概是有個嫂子去下鄉的兒子回來了,說是報名了下鄉地方歸屬區的徵兵,想著有很大機率是通過的,就趁著還沒徵召入伍前趕緊回家一趟,過了年初三就又走了。

  知青下鄉並不是一九六八年才有,從一九五零年代就有下鄉的,那個時候是支援建設,以自願為主,沒有強制要求,不少年輕熱血的青年人也會申請報名去下鄉,到西北等一些需要建設的地方去,去墾荒去建設,把這當作十分光榮的事。去年,也就是一九□□年的時候還特別設立了一個領導小組,組織農場,鼓勵年輕人的墾荒運動。

  而這個時候自願去下鄉的,都是懷揣著一顆紅心的,是真的想要為祖國貢獻自己力量,他們去的也大部分是農場,生活都是有補貼的,要離開也比文化運動時期要來的簡單,故而那位嫂子的兒子這個時候回家探親也很容易。

  只是,等到文化時期之後,探親大概都要看指標看分配了。

  江舒瑤微微嘆口氣,替那位嫂子的兒子感到幸運,也感慨還好家裡的孩子們都還小,只要先躲過六八年的全國性下鄉運動,之後還是能有轉圜餘地的。

  知青下鄉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到底造成了許多悲劇,江舒瑤是不希望自家孩子去遭受的。

  回來後第三天孩子們又去上學了,值得一提的是驢蛋兒這學期期末總算是及格了沒挨打,雖然在班上還是吊車尾的存在,但是他自己覺得都考及格了格外自豪,不知道的以為得了滿分似的,小模樣得瑟的,把本來覺得他算是有進步不想打他的詹紅軍又抽了兩竹條子。

  這下驢蛋可不高興了,他都及格了還打他,又沒有考倒數第一,慪氣得把他爹愛吃的菜都扒拉到自己碗裡吃掉,可把詹紅軍氣的又想揍人。

  可以說有個驢蛋這樣的兒子詹紅軍也是很心累的。

  而五月份的時候,軍銜制度被取消了,這不是突如其來的消息,去年就有議程了,只是到這個月份才確定下來而已。

  軍銜制度是一九五五年實施的,那個時候有仿照參考老大哥的軍銜制度,不過軍銜制度跟軍人實際職務卻是有差別的,一般軍人的軍銜會比實際職務降個一兩級,比如郝援朝這個師長對應的應該是少將,然而軍銜上他卻是個大校。

  而軍銜又承擔了幹部的政治榮譽、住房面積,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待遇功能,卻跟薪金不掛鉤,客觀上形成了軍隊幹部待遇標準的‘雙軌制’:級別確定薪金數量,軍銜決定政治和薪酬以外的物質待遇(注釋:摘自網絡內容),設計上不合理,晉升制度不正常,還有其他一些理由,總之就是這個制度要被取消了,55式軍服也要退出舞台,部隊開始著65式軍服。




章節目錄